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鋼鐵企業物資供應商信用管理體系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NJ公司為例,全面分析了鋼鐵生產供應企業信用管理的研究和應用,探索了科學構建鋼鐵企業信用管理體系,以及探索如何有效避免遭遇供應商信用違約等問題,同時對于如何借助信用體系建設確保生產安全和降低采購成本進行了實探討,為大型鋼鐵生產企業供應商信用管理提供了新的技術方向和新的思路。
關鍵詞:鋼鐵;信用體系;信息化;特大型企業
引言
在經濟新常態下,鋼鐵企業由于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著人工成本壓力越來越大,且控制人工成本的空間有限。因此,在成本控制方面,鋼鐵企業物資供應成本的控制就顯得非常緊迫。在NJ鋼鐵公司的實際成本核算過程中發現,物資的采購成本所占比例較高(約60%)[1]。與此同時,供應商管理是物資采購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管理好鋼鐵企業供應商管理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會關系到企業的盈虧,和企業效益的好壞。鑒于此,信息化的技術支持與供應商信用管理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招標采購業務的技術優化,有利于管理技術手段的更新換代,有利于理清集中采購管理各項指標,更有利于業務的公開透明。在基于信息化的供應商信用管理機制下,主要功能有兩個: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管理和專家管理。基于以上分析,本課題“鋼鐵企業物資供應商信用管理體系的信息化研究”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大型鋼鐵企業供應商信用管理體系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1.1供應商信息采集水平較低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NJ公司對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信息采集渠道為歷史招投標信息。在以往,只關切價格要素的供應商信息采集方式,只能滿足短期成本控制的要求,難以綜合分析供應商的整體價值。也就是說,由于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所提供的信息與企業掌握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價格主導采購環節,缺乏全面認識,忽略了供應商在經營狀況、注冊資金、生產規模等方面的考察。與此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供應商信用管理體系和信息化技術手段的輔助,NJ公司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來甄別供應商。這樣做一方面會導致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利潤受損、物資供應穩定性差、原料以次充好等嚴重問題;另一方面,還會導致正常生產、運營受阻,進而波及NJ公司鋼鐵質量[2]。對于一家綜合性大型鋼鐵公司來說,各類相關的業務板塊決定了需要采購物資不僅數量巨大,而且種類多樣。鑒于此,相關的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類別和數量也是非常多的。為了確保供應能力和質量,信用數據管理平臺必不可少。信用數據管理平臺采集的數據涵蓋較廣。在經濟新常態下,基于信息化的供應商信用管理機制已經成為主流的管理模式。以NJ鋼鐵公司為例,與其存在物資供應合作的企業數量高達5萬余家。為了應對眾多供應商的信息管理,就不能單純依靠人工核查,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供應商信用管理的自動化與智能化。
1.2供應商信用管理能力不高
現如今,在傳統供應商信用管理模式下,NJ公司缺乏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管理的有效技術手段,對優質供應商的信用管理相對滯后。有時,企業在維系與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戰略伙伴關系方面較為欠缺[3]。對于鋼鐵企業來說,供應商信用管理能力不足會導致圍標、串標和陪標問題難以遏制。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良性采購環境的建立,而且還會影響其他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必須要留意的是:由于供應商與采購方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因此圍標、串標、陪標等違規操作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采購人或招標機構難以收集足夠的證據。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信用體系在國內的建設還未完善,特別是信用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需要一個鞏固期和成長期。基于以上分析,需要從供應商信息整合入手,提高數據共享能力,增強高風險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智能識別能力,為采購人提供更為高效的決策依據和供應商信用管理能力。
1.3供應商信用評價機制不足
在信用評價機制建設方面,在以往的鋼鐵生產物資供應過程中,供應商信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4]。一是難以收集全面的供應商信用資料。特別是,對于供應商違法、違規的歷史信息難以全面收集和整理。二是難以全面收集供應商被處罰的歷史記錄。例如,對以往的圍標、串標、陪標違規操作評價信息、處罰或曝光記錄等采集不完整。三是難以對供應商提供的資質、業績、人員從業資格等大量資料一一辨認。以營業執照資料的審核方式為例,在以往的招投標過程中,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需要要求將營業執照掃描件上傳。由于營業執照信息的不共享,導致審核人員難以辨識真偽以及難以辨識最新的營業執照變更信息。四是有些項目工期較長也是導致信用評價機制難以完備的原因之一。有的項目可能會持續十數年,這種情況下,一般要與中標的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長期合作,導致簽訂的供貨合同約定時間周期長。但是信用評價往往只限于招投標之前,而忽略了在長期履約過程中的企業信用評價。一旦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中途出現自身經營問題,導致遲供、斷供、履約不到位等風險發生。上述供應商信用評價機制不足之處帶來的影響包括:首先,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到評標的結果,而且還會影響到中標履約過程的監督。其次,大量消耗人力資源成本;第三,海量信息匯聚導致人手弊端、管理難度大,更導致人工失誤在所難免,同時也導致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信用條件參差不齊。
2大型鋼鐵企業物資供應商信用管理體系的信息化構建路徑探析
2.1豐富供應商征集方式
在基于信息化的供應商信用管理機制下,信息征集方式的優化勢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選擇更為優質的供應商。要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綜合判斷供應商的條件。在供應商信用信息化管理平臺之上提取產品價格與質量、生產規模、信譽形象和員工素質等相關核心信息。基于以上分析,全面掌握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情況是必須考量的。2.1.1供應商信息核實。基于信息化的供應商信用管理模式與專業的商業征信機構進行了對接,征信機構數據來源渠道合法依規。如圖1所示,在基于信息化的供應商信用管理機制下,整合了“查企業”、“查業績”、“查到期”等基礎的大數據查詢服務,同時還與信用中國對接,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查詢[5]。如圖2所示,基于信息化的供應商信用管理機制通過企業信用名片對接,供應商可以在線申請企業信用名片,并自動保存到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之中,使得供應商信用信息化管理產生新理念,供應商在制作投標文件可以直接引用企業信用名片,避免重復數據的產生。2.1.2供應商風險提示。采購人無法判斷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是否存在各類風險,為此供應商信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為采購方提供信用評價服務。如圖3所示,供應商篩查內容包括:企業資質、人員證書等。為采購人綜合分析供應商的司法風險、關聯風險和系統風險等提供便利。
2.2完善供應商管理體系
2.2.1分類管理法。在新的供應商信用管理體系下,結合信息化的技術優勢實現精細化的供應商分類管理顯得尤為突出。以信用信息的分類管理為例,借助數據的共享機制,NJ公司會與所有相關供應商展開深度合作的同時,采集供應商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嚴重違法失信等信息,實現分類管理(如圖4所示)。2.2.2動態管理法。所謂動態管理法即是對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長周期實時信用跟蹤。一方面要強化溝通機制,實時了解供應商的人員流動、生產規模變化情況、財務情況;另一方面,要借助新的信用信息化相關的技術手段,綜合評價供應商的各個歷史階段的履約狀況。除此以外,NJ公司還應該采取定期委派與臨時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實時考察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生產、信用、供貨等方面的情況。2.2.3備份管理法。經調查發現,部分NJ公司的的關鍵供應商只有一家,主要是為了維持長期的合作,便于凸顯集中采購的優勢。但是,應該強調的是,時刻查找備用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存在也是有必要的。
2.3健全供應商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的健全是維持NJ公司供應商信用管理的關鍵方法之一。只有健全供應商評價機制,才能實現與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長久、穩定與健康的合作,才能維持雙方的互利共贏,才能完成二者間的信息共享,包括人才、資源等。基于上述供應商評價機制,可以有效規范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的競標行為,在合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隱患也將得到有效的規避。2.3.1信用評價信息查詢。在投標過程中,會出現圍標、串標現象,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第一,同一法人,注冊不同的公司,在此基礎上參與投標;第二,同一集團公司下屬的不同的公司在此基礎上參與投標;第三,不同法人,不同公司,實際是同一群人控制在此基礎上參與投標;第四,多家公司有共同的投資人或投資機構,在此基礎上參與投標。以上幾種現象都有圍標、串標的嫌疑,但由于方式較為隱蔽,采購人或招標機構僅靠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提供的資料很難發現[6](如圖5所示)。多點關聯查詢產品旨在為客戶提供基于股權投資、任職關系與同一電話、同一地址關系,根據可配置的探查層級與關系類型,快速、精準展示多個企業與企業或企業與自然人間最短關聯路徑的識別服務[7]。2.3.2合作供應商信用評價。由于大型NJ公司的性質決定,一些項目持續時間較長,需要與中標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長期合作,以供應鋼鐵生產所需物資[8]。但在供應過程中,由于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因為經營問題、法律糾紛等出現斷供,嚴重影響項目的鋼鐵進度[9]。如圖6所示,供應商信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借助數據挖掘技術,采用信用評價挖掘和風險級別認定模式,為采購方合作的供應商提供信用評價服務,信用評價覆蓋企業經營風險、司法風險、關聯風險和系統風險等[10]。信用評價級別可根據用戶風險偏好自定義多個策略。在此基礎上提供宏觀風險統計和預警趨勢的信用評價報告[11]。
3結語
借助鋼鐵企業物資供應商信用管理體系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可以實現企業之間的關聯關系智能分析,避免因圍標和串標引發的企業風險。下一階段,可以進一步提升信用評價挖掘的水平,提升信用評價質量。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為鋼鐵生產物資供應企業營造高質量的營商環境。
作者:趙薇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