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技術與教育關系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文章在深入探討了教育的本質和信息技術的本質的基礎上,對兩者的關系形成了新的認識,認為人類的認識過程就是信息的流通過程、重組過程,這其中所有的途徑與手段都是信息技術。這種廣義上理解信息技術有利于對概念本身的認識并且促進狹義信息技術在當前教育實踐中的合理運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關系
一、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社會意識是和社會存在相對應的基本范疇。是對社會精神生活過程的總概括,是人們對一切社會生活的過程和條件在觀念上的反映。從與社會經濟基礎的關系上來看,社會意識又可區分為兩種:屬于社會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和不屬于社會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1]。前者是對一定的經濟基礎以及由經濟基礎所決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會意識諸形式中構成思想上層建筑的部分,其中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學、道德、宗教、藝術和大部分社會科學。這些思想上層建筑和政治上層建筑一起構成了全部上層建筑體系,并服務于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屬于上層建筑的意識形式也稱社會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里具有階級性。而不屬于社會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主要是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一部分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如某些管理學、語言學和形式邏輯等。這部分社會意識形式反映了自然現象和不屬于經濟基礎的某些社會現象,它們同生產力聯系密切,而同經濟基礎聯系要經過生產力的“折光”才能發生,不具有階級屬性,因而不是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態,只是社會意識形式中的非意識形態部分。筆者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影響人個體意識以及群體意識的活動。這些意識以外的內容,都不是教育直接產生的影響。在區分了社會意識的前提下,我們重新反思教育的個體與社會功能。教育之于個體意識,它的目的是點燃激情,喚醒理智。教育之于社會意識,表現在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態上,它的目的是協調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矛盾。表現在非意識形態部分,它的目的是文化的傳承。教育對個體意識和社會意識的影響是相對獨立的。即教育影響了個體意識的時候未必就影響了社會意識,反之亦真。但是他們之間是可以相輔相成甚至是相得益彰的。如果在教育發揮了個體意識功能的同時,積極引導發揮其社會功能是最佳境界。這種狀態中的受教育者才可以真正的達到“自我實現”的終極目標。
二、信息技術的本質
人們對信息技術的定義,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圍、層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信息技術可以被理解為狹義的現代信息技術產品與手段[2],可以被理解為人類加工和處理信息的過程[3],還可以被理解為擴展人類信息器官功能的一類技術的總稱[4]。因此,在使用信息技術這個概念的時候是需要考究其“所指”的。我們不能說哪種說法是錯的,因為“信息技術”作為概念的表示符號,本來就可以代表任意內容。我認為信息技術不能簡單理解為是人造的技術手段,起碼在教育領域中,這種理解會把信息技術的教育功用引向歧途。筆者認為,所謂的信息技術就是認識的技術。它的本質不是技術產品,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擴展人類信息器官功能的一類技術,而是認識的途徑與手段。換句話說,人類的認識過程就是信息的流通過程、重組過程。這其中所有的途徑與手段都是信息技術。
三、信息技術與教育的關系
基于上述對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理解,我們再來考察信息技術與教育的關系。我們就會清楚的發現,我們以往所理解的信息技術,它對于人類認識過程的功用僅僅是拓展了人類認識的途徑與手段。而它對教育的功用則更為有限。對于個體,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更多的時候不是為了點燃,也不是為了喚醒,而是為了傳遞客觀的知識。這些客觀知識往往是受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所影響。其最大的功用就是促進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也就是說它的個體功用甚微,而群體功用突出。這就得出了第一個重要的認識,我們的信息技術應當大力發揮其對個體意識的功能。比如信息技術與人體的非智力因素就應當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可見,信息技術的存在形態表現為學習者在改變個體意識以及群體意識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一切途徑與手段。信息技術與教育的關系是途徑手段與功能目標的關系。
四、新認識的價值辨析
如上所述,人類的認識過程就是信息的流通過程、重組過程,這其中所有的途徑與手段都是信息技術。從這個論斷中我們會清晰的把握信息技術(傳統認識中的信息技術,下文中稱為狹義的信息技術)在人類認識過程中的價值與作用。廣義的信息技術不等于實體技術,它的功能也并非簡單地完成信息的傳遞而是塑造完整的人。從這種意義上說,只有那些點燃激情、喚醒理智并且傳承文化的信息技術(狹義)才是有價值的信息技術,才是沒有被異化的信息技術。只有這樣考察信息技術,其對于個體意識以及社會意識的積極作用才會被充分的發掘出來。當前,信息技術(狹義)正在被廣泛運用于各級各類教育系統之中,特別是一些新興的信息技術,如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慕課、微課等可能對教育產生的影響更是前所未有。廣大教育工作者亟待全面深刻的認識信息技術與教育之間的關系,撥亂反正,去粗取精,在準確把握信息技術本質和功能的前提下更加合理地將其運用于教育實踐。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們應當在信息技術促進個體非智力因素方面加強研究。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立項課題基于“微課”的區域教育信息資源共建與應用研究(SGH13089);2015年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學研究項目基于MOOC的地方高校師范生培養模式探索(15JK1805)。
參考文獻:
[1]李明華.作為社會意識的社會心理[J].現代哲學,2006,06:16-23.
[2]南國農.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1,08:42-45.
[3]章慧敏,傅德榮.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術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01,09:17-19.
[4]于新.媒介是人類感官的延伸———評“麥克盧漢主義的媒介技術認識論”[J].中國報業,2014,22:95-96.
作者:曹殿波 張莉靖 單位:延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