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改革教學信息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分層教學
在上課前,了解學情。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興趣差異等,將學生大致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比較豐富,學習興趣濃厚,學習能力強,一般不滿足教材上的基本內容。第二個層次:學生各方面都比較一般化,課堂學習中能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但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第三個層次:學生直接接觸信息技術知識很少或學習能力不夠強,或對電腦沒有興趣,學習有一定困難。在教學中,先按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全班集體講解,然后安排學生做練習。一般情況下,第一層次的學生往往很快完成練習并掌握了教學內容。第二層次學生完成起來難度不大,可安排第一層次的學生分組幫忙指導,教師則集中精力輔導第三層次學生。在教學深度上,確定教學目標要在分析學生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來確定,設置分層目標要遵循“既要讓全體學生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目標,又允許學有余力的學生超過課程要求去學習”的原則,使目標層次與各類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相適應,讓不同起點學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標。這樣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分層次教學法,能夠克服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愛好之間的矛盾,克服學生掌握知識水平兩極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出發點,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校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采用分組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一定要充分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把在分組教學完整實施過程中可能遇見的問題做詳細的規劃和預案處理,避免分組流于形式??赏ㄟ^問卷調查或平時課上表現,根據學生的電腦知識、學習成績等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3-4人左右,每個小組保證至少一名知識豐富、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由其擔任學習小組的小組長,負責分配任務,督促和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配合分組教學的實施。在教學過程中組長不但負責維持本組紀律,而且要能夠部分地解決本組學生提出的問題,同時分析、匯總本組在教學實踐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反饋給教師。分組教學模式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創造了條件。分組活動需要學生很大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這與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有很大的關系。選好小組的組長非常關鍵,只有小組長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教師先將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要明確地告訴組長,讓他們做到心中有數。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磨合,各小組長能真正地成為組員的教學小助手,組員間的協作關系更加穩固可靠,使他們結成學習共同體,理論與實踐水平不斷提高。在此學習環境中,學生獲得知識能力和方法是在教師、同學的幫助下,通過獨立探究或協作交流,主動建構起來的。在成為學習主人的同時,情感交流也健康發展,個性得以完美展現。上課期間,教師布置“任務”在各組展開競賽,在競爭的情境氛圍中,對于較難的“任務”會使學生頻繁地提問,組長在能力范圍內及時給予指導和組內互幫互助,組員間的優勢互補,互幫互助,獻計獻策,齊心協力的團隊精神就得以潛移默化的培養和體現,教師也能更好地把握教學節奏,巡回指導、逐一點撥。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操作完畢,根據“任務”或課題的完成情況及各組的寫作意識與組員的參與程度、掌握進度等,采取自評、互評,組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對各組進行點評。學生在接受他人評價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我。同時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也反思自己的問題,修正自己的行為。使得學生進一步加強對課程的理解和記憶。
三、任務驅動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認真分析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巧妙地蘊含到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中,通過讓學生去完成一個包含一定具體知識或能力訓練的實際任務,達到某個教學目標。把教學內容分解到精心設計的一系列任務中,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教師設置的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既是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的過程,也是自主學習新知識的過程,而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在創設任務時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教師創設,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學習難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來創設任務。第二種則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創設,教師起引導作用。比如,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任務,或教師設計出開放度較高的任務,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自己的任務。任務設計的合理與否是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能否成功實施的前提。任務驅動法是要營造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任務要有針對性,即任務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設計的任務要有階梯性,要因人而異。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規律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等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驅動“任務”設計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問題,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師在課前要認真把握好教材,在任務的設計過程中,要將每節課的知識點與技能蘊含其中,任務必須與學習的主題相吻合。任務完成后,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評價任務可先以小組為單位,對照設計的評價量規表,由小組的各個成員先進行交流、討論、評價,對不完善的地方作相應的修改。教師則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活動,對任務完成好的加以表揚,對任務完成有困難的或有瑕疵的加以引導或點撥。通過有效的評價,不僅能完善和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對教師來說可以借此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從而為下一步的教學設計提供準確的信息?!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只是一種教學手段,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所學習的內容,按照“從大到小、逐步細分”的思路,分層次、分階段、分課時地把總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的學習模塊,并使每一個模塊對應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
作者:王志雙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