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語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運用信息技術整合語言課程資源,創設趣味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幼兒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進行“鼠寶寶找朋友”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語言游戲教學。首先,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出示PPT課件,為幼兒的語言認知創設情境。課件生動形象、直觀趣味地展示了幼兒喜愛的各種小動物,如小鴨子、小花貓、小青蛙等。在出現這些動物時,課件自動播放它們的叫聲,增強了幼兒的聽課效果。很多幼兒情不自禁地想模仿這些小動物們走路的姿態以及它們的叫聲。于是,教師可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進行動作、語言的模仿訓練。通過課件的刺激,幼兒很快了解了各種動物的名稱,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在語言描述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啟發幼兒在進行動作和語言的體驗過程中,注意理解、體會“跑、跳、爬、跪”等動詞的含義。教師可以通過PPT課件的動作模擬為幼兒創設動作情境,引導幼兒主動發現鼠寶寶的朋友。是那個會跑但不會跳的小鴨子?還是那個會跳但不會跑的小青蛙?通過動作語言使鼠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小朋友。信息技術手段促進了幼兒對小鴨子、小青蛙、小花貓、鼠寶寶等動物行為特征的認識。課件的使用為幼兒搭建了通向語言運用的橋梁,促進了幼兒語言認知能力的形成。
二、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環節,落實幼兒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改革必須深入實施實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必須落實幼兒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參與到語言知識的教學中,通過語言活動讓幼兒體會語言所要表達的意義,實現教學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的目的。”我們知道,幼兒對事物的認知是很直觀的,對動態的信息接收很快。因此,我們幼兒語言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語言教學環節,讓幼兒成為語言活動的主人。通過動態的信息展示和幼兒的直接參與,培養幼兒的語言認知技能,靈活幼兒的語言思維,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幼兒在語言活動的實踐中進行語言的感知、理解和運用,提高教學質量,全面達成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比如,在進行生活主題“認識十二生肖”的教學時,由于教材上的圖片較小,并且教材呈現的都是靜態的圖片,這些知識對幼兒的刺激不夠敏感,很難使幼兒正確、全面地描述出十二生肖的順序,很難理解十二年一個輪回的概念。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上課時,教師點擊白板上相應的動物名稱,白板上立即出現相應的動物,并配以“我是……”的語言提示,讓幼兒跟著課件中每種動物的介紹進行跟讀訓練。當每種動物都出現完之后,教師利用一個大的板面進行總結,伴著動感的樂符,出現字幕:“老鼠前面走,跟著老黃牛,老虎一聲吼……公雞喊加油,黃狗半夜守門口,肥豬天天睡不夠。”幼兒在課件的刺激下,主動進行了十二生肖的語言描述。通過幾次訓練,很多幼兒掌握了“十二生肖”的順序及十二年一個輪回的概念。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語言教學,使幼兒深刻感知了每一年一種屬相,十二年一個輪回的規律,并提高了幼兒的語言實踐能力,豐富了幼兒的社會生活常識。
三、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想象的空間
培養幼兒語言運用的創造性,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階段的孩子十分好奇,很容易接受直接經驗,主動探索新事物的熱情十分高漲。這個時期是對幼兒語言運用的創造性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啟蒙階段。”我們幼兒教師必須抓住幼兒的這一特點,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幼兒創設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在語言課程資源的刺激下,通過主動思考發現新知,提高幼兒的語言創造性和創新能力。比如,在進行“奇妙的口袋”的教學時,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好奇心強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出示口袋圖片,同時用字幕同步顯示“奇妙的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等字樣,讓幼兒伴著念兒歌的節奏進行語言對話。教師可隨機問幼兒:“口袋里還會有什么東西呢?”這樣能啟迪幼兒的想象思維。教師還可通過課件上的圖片刺激,啟發幼兒的聯想和想象,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語言創造性訓練,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總之,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科學施教,更需要教師采用科學合理的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信息,優化教學環節,落實幼兒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參與到語言教學活動中來,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新知,提高技能。
作者:張艷華 單位:河北省遷安市野雞坨鎮東周莊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