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技術下初中地理教學創新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事業發展背景下,做好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工作的創新思考,能夠讓地理知識以更為全面、有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初中地理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為基礎,先對初中地理教學信息化創新的必要性進行討論,然后提出了初中地理教學信息化創新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信息技術;創新;思考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愈發廣泛,這也為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創造了條件。初中地理教學作為地理學科的啟蒙教育,做好對學生地理認知的啟發,成為教師主要的教學目標。為了達到這一教育效果,教師應嘗試應用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工作,這也讓初中地理教育工作進入一個全新的狀態之中。可以說,初中地理教育工作因此迎來了發展契機。為了更好地抓住信息技術輔助初中地理教育工作創新發展的契機,做好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初中地理教學信息化創新的必要性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當中的典型代表,將其應用到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環節中,能夠為地理學科的教學工作帶來諸多方面的積極作用。文章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習興趣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做好對信息技術的創新性應用,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從學生的認知角度來看,地理作為一項新開設的學科,其需要學生依靠興趣去進行學習。但地理知識是非常抽象的,這與學生當前的思維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的學習動力自然不會太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讓抽象的地理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的趣味性,并愿意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地理知識學習中。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工作質量因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而獲得提升,這對于初中地理教育工作的實施帶來了重要幫助,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學習模式也由此得以展開。
(二)信息技術能降低學習難度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將其應用到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環節中,能夠讓地理知識以更為直觀、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對于降低地理知識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依靠自己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來完成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如果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那么他們就會出現地理課堂學習效果欠佳的情況??梢哉f,地理知識的學習難度成為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工作,可以讓學生借助三視圖、立體圖來完成對地圖等各種地理圖表的觀察和學習,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各種地質的狀態、地形的特點及其分布等,這讓地理知識的學習難度大大降低,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效率會得到顯著提升,這也是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飽受學生喜歡和青睞的原因。
二、初中地理教學信息化創新的實施策略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育技術,其在課堂上應用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地理知識的魅力,更好地完成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在這一教育目標下,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應用時,必須要保證其能夠符合課堂教學工作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學服務,以確保學生可以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完成對地理知識的有效學習。
(一)依托信息技術,進行地理課堂導入創新
信息技術作為典型的創新教育技術,想要發揮出其在課堂教學工作中的輔助作用,就必須要做好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為此,做好以課堂導入為基礎模式的信息技術應用至關重要。從當前的課堂導入模式來看,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觀需求,在導入形式、內容上較為單一,這也很難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必須要做好課堂教學導入環節的創新。考慮到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導入設計時,必須要保證所展示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興趣,并對傳統的課堂導入模式產生顛覆,這樣才能帶給學生新穎的學習體驗,實現對他們學習動力的激發。例如,在進行《中國的民族》一課的教學導入時,教師在考慮到學生認知興趣的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為他們設計了“趣味競答游戲”。游戲中,學生以前后桌每6人為一個小組,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隨機展示一段材料。材料可能是一段舞蹈、一件服裝、一種美食或者一段歌曲,各小組學生進行搶答,回答正確的小組加1分,回答錯誤的小組不扣分,每個問題每個小組最多有3次答題機會,看哪個小組獲得的分數最高。在這種游戲模式下,學生都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參與積極性,在游戲中大家你爭我搶,非常熱鬧。經過激烈的競答游戲后,每個小組都獲得了一定的分數,然后教師根據他們的分數排出名次,并讓各小組代表按順序到講臺上進行電子紅包的抽取,獲得相應的獎勵。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并不會對學生提出任何的要求,他們完全是以自主游戲的狀態參與互動。但是實質上,游戲內容是以課堂內容為基礎,這種潛移默化的導入模式會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經驗中完成對我國各民族文化、歷史內容的了解,最終,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游戲導入活動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學生不僅對基礎知識具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還獲得了良好的課堂學習體驗,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工作的信息化創新目標由此得以實現。
(二)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地理課堂教學創新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環節中,信息技術最大的教育價值體現在課堂教學環節當中,教師要能夠通過科學而有效的教育設計,帶給學生更具趣味、更真實的體驗,由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地理知識學習,并完成對他們的記憶強化,為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助力與支持。前文中說到,信息技術作為一項教育技術,需要服務于地理知識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環節、應用方式、應用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保證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出現思維誤區和學習問題時找到方向,由此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在進行《中國的地形》一課教學時,雖然插圖能夠展示出各個地形所在的位置,并通過不同的顏色和數字標準讓學生明白不同地形的海拔,但是從初中生的認知角度來看,這種知識表達方式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認知興趣,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所以,為了帶給學生更為真實豐富的學習體驗,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現出我國地形的模型圖,在模型圖中學生可以看到高聳入云的山峰、一馬平川的平原、層層疊疊的丘陵等各種地形。學生還可以通過直觀的對比,看到不同山峰之間的高度差,并通過視角的轉換,實現對我國整個地形的俯瞰和具體地形的詳細觀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對模型地圖的觀察對我國的地形有一個基礎的模型建構,這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還能夠為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鍛煉提供助力,使初中地理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由此得以實現。
(三)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地理課堂訓練創新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課堂訓練環節是教師考查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讓課堂訓練脫離傳統的問答、試卷形式,帶給學生更具趣味性的訓練體驗,由此做到在強化學生的地理知識記憶效果的同時,也為初中地理創新性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助力。例如,在完成《中國的行政區劃》一課教學之后,教師為學生準備了電子拼圖,他們需要將我國各個單獨的行政區域板塊放到對應的拼圖當中。每個學生只能進行一次操作,例如第一個學生拿起“吉林”板塊放到拼圖板上之后,由下一位學生繼續游戲,他可以選擇拿其他行政區域板塊進行拼圖,或者調整前一名學生的拼擺位置,最后看他們一共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完成對拼圖的拼組。在該訓練模式中,學生不僅可以提升對我國行政區域劃分的認知,學生之間還能夠進行相互協作,可以增強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合作精神。再比如,在完成《中國的河流》學習后,教師運用白板展示出我國的地圖,讓學生以隨機抽簽的方式選擇自己抽到的河流,并將其畫到對應的位置上,看哪些學生能夠準確地將河流位置標注出來。學生在具有趣味性的信息化游戲當中完成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復習,并進一步實現對他們地理素質的培養,為初中地理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持??偠灾踔械乩碚n堂教學工作的信息化開展,不僅可以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還能夠為學生地理素養的構建提供助力。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凸顯信息技術對教育的輔助作用,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認知需求的掌握,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信息技術的應用設計,讓信息技術成為輔助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理解和探究的好幫手,由此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讓他們能夠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獲得學習效果的突破,并為他們的地理素養構建提供助力,為初中地理學科素質教育目標的有效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鵬,李妍.基于信息化環境解讀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基本要求[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0).
[2]王薇.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淺談初中地理微課[J].當代家庭教育,2020(29).
[3]李雯,張文文.基于課程整合的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9).
[4]柳桂花.試談初中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名師在線,2020(24).
[5]楊克化.基于信息化2.0視角下初中地理教學策略研究[J].家長,2020(20).
作者:禪岳善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安陽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