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為教師教學的主要輔助工具,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界對學生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日益上升,因此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勢在必行。本文從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出發,為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
關鍵詞: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
引言
隨著中學階段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逐步開設,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相關的問題。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處于起步階段,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許多阻力,但同時也受到各方的關注。本文對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對此提出一定的建議。
一、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
(一)缺少必要的基礎設施盡管農村中學信息教育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農村中學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仍存在許多問題。在農村地區,許多學校雖然開設了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但是課程所需的基礎設施仍建設不足。很多農村學校只為學生配備了多媒體教室及有限的機房,多媒體設備破舊且數量有限,很多學生使用同一臺設備聽講課程,一節課下來教師講課效率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學生也難以有操作的機會[1]。
(二)學生主體地位未被尊重在農村的授課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以教師為主,進行單方面授課。這也是在農村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講課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采取的一種教學方式,由教師對課程進行講解,再對相應的操作進行演示,最后由學生進行自主操作。這種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生的積極性與主體性被忽視,在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中的創造性被抹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降低。這種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很難得到保證。
(三)課程缺乏有效的評價方式信息技術教育缺乏有效的評價方式。因為中考及日常考試中并不包含這一學科,所以教師及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難以有一個合理的評價方法。然而教學評價是教師衡量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一個標準,是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的方向。對于信息技術課程來說,目前有三種考核方式:筆試、上機、筆試+上機。但是全國并沒有統一的一種評價方式。這種情況沒有使學生對該課程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影響學生在信息技術教育上能力的培養。
(四)學生興趣不足,課程目標難以實現雖然信息技術課程在農村初中得到了重視,并快速發展起來,但是就學生而言,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該課程不進行標準考試,學習也是在多媒體環境中進行,所以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并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態度。很多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程是一節“休閑課”,不必花費太多的精力去學習,所以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制定的教育目標也很難實現,學生信息技術的綜合素養也難以得到提升[2]。
二、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對策
(一)加大投入,完善設施政府及教育部門應重視對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資金投入,只有保證充足的資金,才能夠對信息技術教育各個方面做到基本設備的齊全。農村地區一些學校配備的多媒體設備已經十分落后,有些多媒體設備的配備并不齊全,學生在課堂上也無法感受到先進的信息技術帶來的影響。所以,政府及學校要重視對學校設施的投入,完善設施建設。學校可以通過集資、眾籌的方式來號召社會人員對學校進行資金投入,優化信息化資源配置。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是一門新興學科,學校及教師對該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仍存在許多問題。很多人認為信息技術課程僅僅靠教師在臺上授課,再由學生進行練習即可。但是這樣就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被限制。信息技術課程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要處于主導地位,成為課堂的中心,發揮其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首先要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模式。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學習基礎設置課程,因材施教,同時要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興趣為方向,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在講解搜索引擎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點讀機廣告作為導入,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為課堂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對不同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通過組員間的合作來完成任務。
(三)完善多維教學評價體制對一節課程的評價是衡量一節課程的重要標準。好的評價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及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在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方式對課程進行衡量。很多教師采取對學生的知識記憶情況進行考查,有的教師以學生的上機操作情況作為學生在本課程中的成績,這種評價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建立多維評價體系,以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各個方面的表現為評價標準。將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小組合作表現、電子作業等方面作為考核的內容,考試的內容也不僅僅局限在筆試、上機等方式上,可以通過調查問卷來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以“大家累計積分”的形式對學生的電子作品等進行評分,以“成長記錄袋”的形式對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上的進步進行總結,這種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能夠豐富學生對課程多方面的理解。同時,主要評價人不再局限在教師一人,可以學生互評的方式來進行民主性的評價,這樣一來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3]。
(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如何準備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與學習主動性。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且好動的時期,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多設置一些活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上課過程中以建立聊天室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課程的學習,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更樂意收集信息。另外,教師可以在課堂氣氛沉悶的情況下進行一些電腦小游戲,通過學生喜歡玩的小游戲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游戲不僅能夠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同時還能防止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游戲的迷戀,促使學生合理地利用游戲進行學習,這便能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在農村地區,信息技術教育雖然已經開展,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勢在必行,我們需要對此重視起來。作為信息技術教育教師,我們需要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及時反思,并針對問題探索出切實可行的方法,最終找到一條適合農村信息技術教育開展的路徑,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實現信息技術教育在全國范圍內的落實。
[參考文獻]
[1]彭志鴻.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5):109.
[2]張明,馬明山.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及發展對策探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26(02):118-120.
[3]房興買.制約陜西省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開展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09):590-591.
作者:陸豹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