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信息技術實施層次化教學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程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改變傳統化教學方法,促使信息技術的教學逐漸與社會技術的發展進行有效融合。本文主要對小學信息技術開展教學中層次化教學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促使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層次化;教學;實踐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傳統教學方式中,主要是對各種軟件進行疊加學習,教師更注重對學生有關理論與軟件應用的教學。而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其更注重對時展所需的人才進行培養,其不僅是信息技術學科有效教學的目標,而且還是時代實現良好發展的要求[1]。信息技術課堂的高效性,其不僅需充分考慮到不同知識背景下的學生學習基礎,提倡多元化教學,而且還需要根據各類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設計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基于此,教師需因材施教,對教學課堂進行不斷優化。在新課程標準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更強調設置具有時代特點教學內容,充分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確保知識的構建、技能的培養、思維的發展都融入到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數據工具對現實問題進行解決,最終成為具備高素質的時代人才。
一、備課中的層次化
小學信息技術的備課過程中運用層次化教學,通常需將教學計劃分為三部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開展層次化分組,通常分為A組、B組、C組,其中,A組的學生基礎較薄弱、B組學生能夠基本完成學習任務、C組學生的理論與實踐都較優秀,且能夠實現更好學習目標。在層次化分組的時候,其通常不要求每組人數的均衡,而是依據學生的具體狀況進行分層,同時,分層不要求高低判斷,而要做出層次識別。層次化教學的實施是一個動態化的管理過程,通常將一個學期作為周期進行重新分組。層次化教學的應用,不僅有利于班級授課制的開展,而且還具有促進學習與互相激勵的作用。
二、教學內容的層次化
小學信息技術的層次化教學開展,不僅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且還是學生學習需求得到滿足的要求。其具體包括:(1)基于學生的具體狀況,制定層次化教學計劃。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展層次化教學中,需依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分組,以此使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依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對教學難度進行合理調整[2]。另外,層次化教學通常是循序漸進的,因此,教師在具體分層時,不能過于心急,認為層次化教學的實施能夠迅速見效,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教師則需要在情感上對學生進行鼓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信,以此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產生興趣。而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需注重從簡到難,對學生學習的自信與興趣進行不斷培養,從而使學生學習成績得到有效提升。(2)對于教學內容的設置,通常需劃分層次不同的難度,教師需依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對教學層次進行清晰劃分,對于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C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增加教學的難度與進度,而對于學生成績中等B組或者較差的A組學生,需要適當降低學習的難度,并放緩教學的進度,以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完成學習任務,其不僅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使學生實現良好學習。例如,在對“word”課程開展教學中,A組學生主要學習些基礎性知識,類似于文本移動、復制,設置字體格式與頁面等;B組學生則是在A組學習的基礎上,增加圖文混排、分欄等的學習;C組學生則是在A、B兩組的基礎上,開展圖形的綜合處理相關內容的學習。然后,教師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內探究學習,尤其是A、B兩組的學生,教師可引導其一幫一學習,最后,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掌握該部分知識。
三、教學任務的層次化
小學的信息技術課開展教學中,任務驅動方法逐漸在教學中得到廣泛化運用,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通過任務驅動方法的運用,不僅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到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而且還可以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中,教師通常很少關注學生自己設置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教師需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與信息技術相關知識點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其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還能使學生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實現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實現實踐。在信息技術課的具體教學中,由于各小組學生都實施了分層,各個小組的學習難度以及完成的任務也會有所差異。基于此,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完成不同的任務,促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進行良好學習,并使學生具備的信息技術學習素養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對“數據的查詢”開展教學時,教師通過任務驅動方法實施層次化教學,可根據劃分的小組,為學生設計針對性的學習任務,其中,A組的學習任務主要是進行單表或者多表的查詢,而B組學生的任務則是在A組的基礎上,對約束條件進行查詢,而C組的學習任務則是在A、B兩組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對參數查詢相關內容進行查詢。對于A組的學習任務而言,其屬于全班學生都需要完成的,而B、C兩組的任務則是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自主選擇。學習任務的逐漸增加,其不僅能夠使全班同學都完成考綱要求,而且還能使各層次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并逐漸實現知識難點的全部消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到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才能制定更好的教學計劃。在具體教學中,通過分層教學運用,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并通過教學時間的合理劃分,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從而使信息技術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康學智.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
[2]隗晶晶.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8(S2).
作者:常維明 單位:江蘇省寶應縣曹甸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