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技術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和普及。運用文獻資料和邏輯分析法,對微信平臺、慕課平臺、虛擬現實技術(VR)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分析,發現,微信平臺公眾號雖有教師開通運用,但只是一些新聞、圖片和視頻,不能及時更新或者維護;慕課平臺對視頻的質量要求較高,只有較少的體育理論和技能課,具有普適性特點,缺乏針對性,只能選擇學習;虛擬現實技術因其成本和技術要求較高,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普及還需要時間。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這些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課堂的應用將逐漸普及,因此,學習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是高校體育教師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高校;體育課堂;互聯網技術;應用研究
現代科學技術在高校體育課課堂中的應用像一場“蝴蝶效應”,正以一種無法抗拒的態勢改變著現在和未來的教育常態。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探索現代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模式[1]。分析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利與弊,以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最大優勢,改變教育落后的局面,為實現教育強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近些年來,高校體育課堂的改革從未停止過腳步,從微信公眾號到慕課平臺,再到未來有可能普及的虛擬現實技術課堂平臺,是高等教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這種結合,將會給高等教育中體育課堂改革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1.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應用
1.1微信公眾平臺概述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于2012年8月推出的一項微信訂閱服務,主要針對名人、政府、企業、媒體、草根一族等擴大自身影響力、開展自媒體活動的需要[2]。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微信的主要服務項目,發展迅速,成為傳播信息的一種新渠道。據騰訊披露的數據,截止2014年底,微信公眾平臺申請數量接近1000萬個,每天仍以2萬個的規模在遞增。有近80%的微信用戶關注了微信公眾平臺,73.4%的企業與媒體的微信公眾平臺是主要的被關注對象;關注的主要目的是獲取資訊、方便生活與學習知識,其中獲取資訊排在首位,占比為41.1%;在服務號與企業號中,有53%的運營主體對其運營與開發高級功能投入了資金[3]。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推送信息的一種自媒體分為三種: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從這些可以看出微信公眾平臺越來越被接受,在各個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1.2微信平臺在體育課堂中的功能與運用
微信公眾平臺在體育課堂中主要起推送信息、資源整合的功能,這些功能使微信公眾平臺與傳統體育課堂相結合,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它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訓練。學生在上課前觀看教師將要講解的教學內容,教師在微信公眾號中標出這節課的重點、難點以及有關這節課的視頻引導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復習方面,學生根據教師在公眾號推送的信息,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進行知識點鞏固,教師根據課堂學生的表現,對本節課的難點,進行詳細解釋和說明。課外訓練,是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一起合作進行錄制視頻,對在課堂上學習地動作進行講解,然后將視頻上傳。微信公眾平臺在體育課堂的運用,把相關知識點的文字表達和相關視頻、動作分析相結合,讓體育的理論與實踐更緊密的結合起來,學生在課上學習理論和技術,在課下也可以通過公眾號觀看視頻對老師標注的重點內容去學習。
1.3微信平臺在高校體育課堂中應用的優點與弊端
微信平臺應用在高校體育課堂中可以做到教學資源的整合,在學生關注了微信公眾號后,教師把課件、教學視頻以及作業等傳到上面,學生可以共享這些資源,把資源的利用率最大化。教師對微信公眾號的資源進行重新優化,學生更容易獲取這些優質資源,有序的知識點推送,由簡單到復雜,動作分解到完整動作,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自主學習更方便。微信平臺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去學習,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體育理論與技能。體育的動作教學可以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直觀的模仿,而且時間更零碎,有效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公眾號內推送的內容精簡,重點推送重點、難點、要點、突破點等動作要領以及糾錯方法,篇幅控制在300字符左右,視頻控制在3分鐘左右,符合人類的認知負荷理論,不讓學生產生厭倦感。學生在公眾號上學習,會比傳統的教學更感興趣,現在的學生樂于嘗試新的事物,微信公眾號會得到學生的認可與響應。但是,微信公眾平臺在體育教學模式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還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微信公眾平臺對于推送消息的數量有著限制,訂閱號一天只能推送一次消息,而服務號一個月僅能推送四次消息,大大限制了消息的傳播廣度和效率,體育運動時刻有比賽,教師不能第一時間把有關視頻上傳到公眾號;第二,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監管不到位,而微信公眾平臺門檻又低,在運用公眾號教學時,應注意防范,加強對隱私的保護。
2.慕課平臺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應用
2.1慕課平臺的構成要素
慕課引發了教育的又一次革命,提高了大規模網絡開放式學習的可能性,慕課的發展雖然對傳統的高等教育模式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但是并未對它構成威脅,在很大程度上為大家提供了一種終生學習的有效途徑[4]。在我國現行的活到老學到老、終生學習的大環境下,慕課的優勢彰顯出來,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通過慕課進行學習。“慕課”是指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簡稱為MOOC。第一個字母“M”代表Massive(大規模),慕課的課程規模宏大,可容納在線注冊人數眾多,其中每門課程最高容量可達數萬人,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導論》免費課,注冊人數已達16萬[5]。慕課的主要特點就是大規模、開放性的網絡課程。慕課課程主要由教學視頻、閱讀材料、作業、小測試、討論等幾個部分組成[6]。
2.2慕課平臺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實施及未來發展
2008年,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網絡傳播與創新主任和國家人文教育技術應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共同提出“慕課”這個概念[7]。從2013年開始,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首的一流大學陸續加入了慕課平臺,接著211、一般院校都在加入或準備加入不同的慕課平臺,高職院校也積極加入慕課平臺之中[8]。短短幾年,慕課在高校內迅速發展,各種各樣的課程也以慕課的方式出現,體育課在高校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習它的人數是最多的,不論什么專業的學生,體育都是必修課程。慕課在體育課堂中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體育事業的發展,一切體育運動都可以通過視頻做出來,在不久的將來,慕課在體育課堂中將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2.3慕課平臺上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利與弊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各高校滿校園被無線網絡覆蓋,智能手機也是每個大學生都必備品。慕課作為一種開放的網絡課程,只需要學生注冊一個賬號,自己想學的知識,慕課里都會有。慕課平臺在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中有很大的優點,首先,它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慕課沒有出現以前,我們的課程都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習,并且每一位教師的技術動作不會完全一樣,存在一定的差異,慕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傳統的教學模式;第二,每一位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去學習,學習的過程很容易,看完成某一動作的講解,跟著學,避免了不同教師教學的差異性;第三,學生們可以學習很多體育知識與體育運動技術,因為高校課程中,每學期一個學生只能選一門體育課,這就限制學生的學習,慕課里有各種體育課程,彌補了這一現狀。慕課在體育課堂中有很多優點,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慕課也不例外,慕課在體育課堂的中第一個弊端是它的制作過程,需要消耗教師的時間,高難度的技術也不是很容易做出來,并且每個學生都有差異性,同樣的視頻教學,很多學生會出現學不會,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第二個弊端,慕課教學沒有教師親自教學細膩,學生是無法與慕課交流的,自己遇到什么問題,慕課是不能為你解答的,教師卻可以,你可以隨時去問你存在的問題,教師都是一一為你解答;第三個弊端,高校中的所有學生,他們在課下是不會一直繼續學習的,有打游戲的、玩手機的、逛街的、約會的等等。沒有了課堂上教師地約束,學生很難做到每天通過慕課來學習。所以,即使慕課存在,也會有學生不去學習,這也是一大弊端。慕課的存在雖然方便了學生學習,但也會造成很多學生因惰性而不去學習的現象。
3.虛擬現實技術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應用
3.1虛擬現實技術在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運用是多學科的綜合利用
虛擬現實技術在體育課堂中利用有限的場所,能夠呈現出無限的空間,能夠為多個學科提供不同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利用虛擬軟件的轉換和控制中心的操作,可以提供理論或技術動作模擬場景。運動生理學虛擬模擬訓練,能夠讓同學們看到類似真實的血液流動,能夠看到肌肉的工作原理,骨骼肌的運動機制,能夠觀察到一個運動員做某個技術動作的整個生理機能變化過程。運動解剖學虛擬實驗,能夠使同學們看到生理結構的每一個地方,小到細胞結構,線粒體的機構和功能,血紅蛋白的機理等。運動康復保健虛擬實驗,能夠使同學們了解到運動員從受傷到恢復的整個過程,并且在每一個恢復階段,受傷部位的恢復狀態和康復保健的效果等。運動技能虛擬現實實驗課堂,同學們通過穿戴一定的裝備,其中包括虛擬3D頭盔,紅外感應器,跟蹤器,力反饋系統等。能夠使同學們達到100%真實感覺的模擬某一運動項目。尤其是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很難體驗且危險系數較高的運動,比如危險刺激的蹦極運動、跳傘、翼裝飛行等。
3.2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到高校體育課堂能夠提高學生培養效率
虛擬現實學習環境可以融合游戲化的特征,貫徹“寓學于樂”的教育理念,提高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9]。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利用不同的3D場景,使同學們暢游在微觀世界里,也能夠利用空間轉換技術,遨游在浩瀚的宇宙中。如果登上月球與嫦娥共舞,登上火星與外星人共餐都能在虛擬現實中實現,那還擔心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嗎?還用刻意培養同學們的創新和想象能力嗎?想象一下,我們在虛擬現實實驗課堂上漫步,一會兒穿越撒哈拉沙漠,與絲綢之路上得駝隊同行。一會兒奔跑在熱帶雨林,同鳥蟲畜獸追逐。一會兒跑到了南極,與企鵝賽跑。一會兒奔跑在海底,同鯨魚嬉戲。即使汗流浹背,恐怕也感覺不到辛苦,感覺不到勞累。不用教師要求和強迫,這一切都靠主觀能動性實現。從而大大提高同學們學習的效率,同時減少教師的工作量。也就是達到了教師可以少教,同學們能夠多學的目的。
3.3虛擬現實技術在高校體育課堂運用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虛擬現實技術體育課堂既面臨著發展機遇,也面臨著種種挑戰。機遇是,“互聯網+”發展藍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而給新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虛擬現實技術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在教育領域,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視。2016年,被稱為中國“VR”(虛擬現實)元年,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虛擬現實實驗室如星羅密布般出現在了各大高校之中。這是時代給予虛擬現實技術發展的機遇。當然,我國虛擬現實技術地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會經歷羽化成蝶的過程,虛擬現實技術也不例外。由于技術所限,價格昂貴,維護成本高,力反饋靈敏度低,體感交互類不夠精細等原因,造成了虛擬現實技術的推廣和普及較為困難,這也是目前虛擬現實技術發展的一個瓶頸。
4.結語
從微信公眾平臺產生的微課到大規模在線課程的慕課平臺,再到虛擬現實技術,是科學技術和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體育課堂,勢必會收到現代信息技術的沖擊和影響。對現代信息技術在高等學校體育課堂中的應用進行研究,能夠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能夠為“課堂革命”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張立濱.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113-114.
[2]柳玉婷.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12(10):91-93.
[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微信平臺首份數據研究報告[EB/OL].[2015-01-27].
[4](美)M•米切爾•沃爾德洛普,鄭奕宸.網絡公開課改變高等教育[J].環球科學,2013(5):54-57.
[5]袁麗,StephenPowell,馬紅亮.MOOC與高等教育的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5:3-5.
[6]張君陽,劉菲.慕課在高等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2):174-175.
[7]王萍.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新發展與應用:從cMOOC到xMOOC[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8]付瑩.慕課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高教學刊,2017,(20):98-100.
[9]丁楠,汪亞珉.虛擬現實在教育中的應用:優勢與挑戰[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2):19-25.
作者:原顏東 郭坤 張志豪 單位:河南理工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