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改下小學科學實驗課程教學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校和教師應當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重視科學教學,而科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科學實驗教學。科學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以及動手能力,能夠從小激發學生對于科學的興趣和喜愛之情。因此,在小學階段,科學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筆者就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科學實驗課程教學應該如何實施來進行探究和分析,給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科學實驗;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現階段新課改對于各個年級和各個學科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科學實驗教學也應當依據新課改的要求,積極地調整教學模式。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師應當去思考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從而給學生未來從事相關的科學工作奠定好良好的基礎,激發其研究、探索的興趣。因此,小學階段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動手動腦能力,可以說學生的思維與能力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實際動手操作與思考中形成的。
一、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概述
眾所周知,小學是培養學生習慣和思維的重要階段,而教師又是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和啟蒙人。那么在小學階段,教師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智力開發和教育。小學階段的科學實驗教學,大多會涉及自然現象或者一些常識的驗證,如果從一個成人的角度來說,這些科學實驗往往是非常簡單和易操作的,這時候教師就要耐心地教導學生,引導學生去親自動手驗證這些常識,去感受這些自然現象的發生。教師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課堂趣味性的提升。同時,教師要明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不是純理論性的,一定要注重實驗,要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對理論知識的正確應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只知道傳授理論知識,讓學生失去對科學學習的興趣。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新課改提出之后,研究科學實驗教學是教師必須要進行的步驟。教師有必要去研討新課改的要求,然后將其結合到本學科之中,積極地去改進學科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但是,一提起科學的時候,有些教師通常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有時候科學是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倘若不結合實驗進行教學的話,科學知識就會顯得非常抽象。如果其僅是一些理論會讓人感覺難以理解、難以琢磨,況且小學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低,這時候就要進行實驗,讓學生眼見為實,通過看去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科學知識的認知。但學生的年紀尚小,可能動手能力不是很強,這時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適當的演示,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可以對重要的步驟進行講解,并且可以生動地解說理論知識,這樣更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實驗并且成功,通過實驗可能非常全面地理解了原來不是非常明白的知識,這時候學生就能獲得成就感,并且還能明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要想得到成果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動手操作。倘若學生的實驗失敗了也不要緊,其必定也能從中領悟一些東西。例如,學生會明白,科學探索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必須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可以有所收獲。假如連續多次失敗,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可以給他們講愛迪生發明燈泡的忽視,鼓勵他們、引導他們。筆者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豐富自己的思想,更能產生對科學的興趣。但不管怎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實驗進行的情況。教師要明白,課堂上的時間都是非常寶貴的,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不能浪費時間,要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并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多個學科之間的交叉。雖然說科學是一個獨立的學科,但是它也有與其他學科交叉的地方,教師要在明白學科是一個整體的情況下,再去聯系其他學科,把握整體,聯系其他學科。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就比較高,學校要注重師資力量的建設,要注重對各個學科教師能力的嚴格要求和把握。因為教師個人的素質比較高,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而且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比較高,對多個學科都有較好的理解,更有助于幫助學生全面把握小學科學課程中的實驗探究部分。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科學實驗課程的核心
在科學課程標準中,是這樣提及科學課程的,科學課程的核心其實就是探究。探究作為科學課程的核心確實是有非常大的優勢和優點的,例如,提到探究就容易讓人聯想到動手和動腦,動手去探究,動腦去探究、去做、去想、去思考。其實,教師也可以這樣思考,探究是科學發展的一種動力,是科學發現的途徑。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并且要多鼓勵學生去探究、去思考。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動手,還可以開發思維,這階段學生的大腦正在發育,開展合適的探究與科學實驗操作,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開發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更好的自我發展。筆者認為通過探究和實驗的方式開展科學實驗課程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
四、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來說,筆者發現了科學實驗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一些教師沒有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改變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進行單一傳輸式的教學,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不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更是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比較低,沒有辦法保證在科學實驗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方式,并且,學生會過分的依賴教師,不利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動手、自己探索,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比較片面和淺薄,因為他們沒有通過實際操作去獲得對知識的理解。第二,一些教師注重新課標的要求,過分地看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教師作為課堂主導者的身份。新課標要求學生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但是也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更好地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想要發揮好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是需要讓學生獲得知識、獲得能力、獲得培養的,倘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自己的主導地位,而將課堂一味地歸還給學生,那么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果教師將課堂一味地歸還給學生,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或者是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這就是一種潛在的安全問題。還有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將課堂歸還給學生之后,教師會更加地注重實驗操作,忽視了對結果和結果多樣性的分析。例如,教師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把一節課的時間全用來進行科學實驗,卻不對結果進行分析,這樣雖然說是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在培養動手能力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許多錯誤的操作。由于沒有對結果進行分析,導致一些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些錯誤,所以,也就沒有很好地聯系理論知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會影響教學的質量,也不利于學生學習科學。第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卻忽略了對學生錯誤的指正。一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開展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不批評只表揚的方式,無論學生做什么事情,都盡量不嚴厲地批評學生,主要以鼓勵為主。筆者認為不批評只表揚的方式不利于學生好習慣的養成,也不利于學生改正錯誤。教師都知道科學實驗是具有嚴謹性的,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果這時候還是一味地開展賞識教育,不及時對問題進行指正,或者是鼓勵學生讓其繼續進行實驗,那會引起很多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以上問題,及時的自我反思和改進,以免讓錯誤繼續存在,使得學生不能在課堂上學到科學有效的知識,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方式。教師要進行理性的教學和科學的判斷,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才能更好地開展小學科學實驗課程教學。
五、小學科學實驗課程的設計
因為小學科學實驗課程的主體是實驗,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實驗的設計。在對實驗進行設計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是問題是實驗問題的難度應該循序漸進,具有科學性,要讓學生能夠接受問題的難度。教師應循序漸進地提高難度,最好不要突然提高難度,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其次,教師設計的問題需要有針對性,要針對某一個科學知識點、某一個科學現象,或者是某一個自然現象等進行設計,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最后,教師設計的實驗要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讓學生對教師所設計的實驗有足夠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實驗中。
六、結語
大多數教師都能認識到科學實驗教學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奠定了學生以后科學思維發展和進行科學實踐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要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環節,以便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其良好的思維方式,如此能讓科學實驗教學發揮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陽.淺談小學科學課中學生實驗觀察能力的培養[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9):24.
[2]劉清軍.小學科學課中分組實驗的調控與管理[J].內蒙古教育,2019(32):21.
[3]徐亮.科學課翻轉課堂對小學生學習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作者:苗勇 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曹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