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價值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環境,人們的文化素養和思想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學生對現代化體育教學的根本需求,不僅是滿足于傳統的體育運動和專業技巧訓練,更在于逐漸明確形體塑造的重要性。一部分特殊企業對人才的體型特征有著明確要求,體型美開始成為學生普遍追求的訓練方向。學生認為體型美是衡量外在條件的基本標志。在體育訓練中開展形體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塑造體型,糾正學生“骨感”“瘦身”等錯誤的審美觀念,降低減肥、節食等不良風潮對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從而為社會發展輸送具有良好職業形象的專業人才。
1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的意義與價值
1.1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的意義
體育訓練中的形體訓練主要是指運用不同的訓練器材,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制定綜合式訓練內容,改善學生的身體形態,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在形體訓練設計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種類繁多的體操項目與舞蹈項目,隨著現代化體育教學課程的改革發展,目前基本的體育項目已逐漸成為形體訓練的組成部分,常見的形體訓練方式有手部動作練習、足部動作練習、把桿動作練習等,長時間的訓練與指導能夠規范學生的站姿與坐姿,為學生塑造良好的身體形態,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日常學習與生活中。
1.2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的價值
1.2.1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想要在未來的工作中受到企業與同事的歡迎,就需要塑造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相關數據統計指出[1],優秀的個人形象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社會競爭力,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外在形象的塑造。形象主要指的是個人的外在素養,社會對人才的身體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求人們具有良好的形態,在商業合作伙伴與工作同事面前展現優異的個人形象。外貌特征、形態與體態是外在形象的主要構成,人們對人體美的欣賞主要在于容貌與體態上,容貌要求五官端正、形體要求身材比例得當。形體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優美的身體線條,人的外貌條件主要是先天決定,但后天的努力也可以彌補先天欠缺。青少年正處于形體塑造的關鍵階段,在體育訓練過程中開展形體訓練,能夠完善個人的外在形象,展現個體的生命活力。通過體型、容貌等因素的調整,契合廣大群眾的審美觀念,形體訓練能夠調整學生的坐姿、走姿、站姿等身體姿態,形成優雅、高貴的藝術氣質,目前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內容主要包括舞蹈項目和體操項目,能夠改善學生的胸、腰、胯等維度比例。相關的訓練內容十分廣泛,通過舞蹈與音樂之間的合理搭配,跨越傳統語言教學的限制,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節奏所包含的藝術情感,通過肢體語言表達的形式,形成良好的視覺感官體驗。形體訓練設計階段,教師需要向學生展示音樂與舞蹈之間的和諧美,隨著音樂節奏展現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動作,讓學生體驗形體美的多種表達形式,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協調感,進而使學生深入理解形體美的藝術價值,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1.2.2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更易于找到滿意的工作,許多企業對人才的外在形象有著特殊要求,甚至將形體作為專業素養中的一部分,形體訓練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在步入社會后,學生的整體形象會逐漸轉化為職業形象,職業形象則會影響學生日后在工作崗位上的升職、加薪。商業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往會產生一定的信任感,信任度的高低會受到形象、語言等多個因素的影響,而形象特征帶來的影響更為明顯,能夠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的外在形象包括外貌、氣質、體形等,許多企業認為良好的外貌氣質是工作能力的一部分,在體育訓練中融入形體訓練內容,能夠在滿足學生外在素質提升的同時,讓學生在今后的崗位競爭中獲得更為理想的就業機會,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形體訓練對學生的服裝搭配、素質禮儀有著特殊要求,想要提高人才的綜合競爭力,就需要通過群體訓練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調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節奏的不斷加快,學生在進入社會后面臨著較高的就業壓力。形體訓練能夠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要求,通過對學生優秀外在形象的塑造,拓展學生的成長空間,為學生今后的工作與生活奠定有力基礎。端莊典雅的外在形象、勻稱健康的身體狀態、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高職院校形體訓練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社會生活提供基本保障。1.2.3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學生群體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當代社會群體一部分人存在片面追求以瘦為美的思想觀念,當代社會群體充斥著“骨感美”“瘦身美”等畸形審美,一部分學生為了追求瘦弱骨感的身體形態,大量服用減肥藥和使用瘦身器具,主要以減肥的形式來達到瘦身的目的,忽視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素養,給學生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在不良審美因素的影響下,學生的審美標準發生了變化,體育教學中形體訓練課程的開展,能夠加強學生對美的理解,體會健康美的無限魅力。舞蹈形體訓練和音樂形體訓練,能夠通過音樂抒發內心的真實情感,緩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壓力,利用舞蹈刺激人們的視覺體驗,激發廣大學生對形體訓練的熱愛之情。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樹立優秀的奮斗目標,理解形體美的重要意義。形體訓練能夠培養學生的愉悅感,提高學生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在舞蹈項目訓練過程中,學生能釋放生活中的壓力,體會到學習的美好;在體育形體訓練過程中,學生能獲得美的感受,豐富文化內涵。形體訓練是體育運動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形體訓練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的身體素養,助力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學生塑造優秀的身體機能。將形體訓練融入體育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自身條件和綜合實踐能力為基礎,合理調整訓練強度與訓練時間,助力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強化體育訓練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助力學生持續穩定發展。
2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的對策
2.1普及形體訓練知識
在體育訓練中開展形體訓練,是提高學生身體素養、塑造良好外在形象的重要途徑。形體訓練作為一門新興體育訓練課程,其推廣與發展需要堅持以理論知識為基礎,針對當前學生的身體狀態,普及形體訓練的相關知識。結合當前體育教學發展現狀,建立科學合理的形體教學模式,運用與形體教學相關的教學材料,為形體教學技術的普及推廣奠定理論基礎。學校可以外聘專業的形體教師,對當前的形體訓練方案進行調整,引導學生加強對形體專業的了解與認識,在全校范圍內普及專業的形體訓練知識,為今后體育訓練教學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2]。例如,在教學內容分類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訓練目標完成形體訓練項目的劃分,當前常見的校園形體訓練類型主要分為健美操、保健操、減肥操以及舞蹈等,在形體訓練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養,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目標。在課程內容選擇階段,應詳細向學生普及形體訓練的基本條件,積極獲取學生的意見和看法。身體條件較為理想的學生,可以參加塑形操訓練,保持身材勻稱性。教師在訓練安排階段,需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態和主要形體特點開展針對性訓練。一些具有減肥需求的學生,可以開展減肥操訓練,以有氧訓練為主,保證基礎動作的規范性,提高訓練過程的安全性,將脂肪消耗作為主要訓練目標,全面提高形體訓練成效。
2.2提高學生的訓練興趣
形體訓練工作的開展過程,需要通過適當的教學引導,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一部分學生形體條件較差,往往有自卑心理,對形體訓練的興趣不高,教師需要在教學開展前,向學生宣傳普及形體訓練的主要作用以及訓練目標,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形體訓練有初步認識。同時,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養,讓學生自主進行形體訓練課程內容的選擇,將具有相同問題的學生安排在同一課堂,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如將肥胖學生安排在同一課堂接受減肥訓練。在形體訓練階段,要調整訓練的難度,采用由易到難的訓練原則,讓學生在掌握基礎訓練流程后,逐漸增加訓練難度。教師需要在訓練的流程設計階段,明確學生的興趣愛好,一些女生數量較多的文科班,可以采用健美操、韻律操的訓練模式,從而讓女生充分發揮身體的柔韌性特點,展現人體魅力。在形體訓練階段,教師需要明確男女生之間的差異,在男生的訓練中,可以融入一些力量訓練內容;在女生訓練中,要融入偏柔美性的訓練內容。在系統訓練的過程中,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投入到形體訓練過程中。
2.3優化形體訓練形式
教師在體育訓練階段安排的形體訓練內容,應具有長期性的發展特點,許多形體訓練的基礎動作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優化與改善傳統體育教學形式,結合學生的形體條件以及身體素質,選擇合理的形體訓練內容[3]。可以采用男女分開教學的模式,適當增加男生形體訓練的時間和次數。不同類型的學生對形體訓練內容的接受程度不同,一些性格開朗的學生所接受的訓練內容較為豐富,性格內斂的學生能夠接受的訓練種類較為單一。因此,需要在形體訓練教學模式選擇階段,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接受能力,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訓練調整,保證形體訓練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匹配性。為了突破傳統訓練枯燥乏味的弊端,可以適當融入游戲訓練法提高形體訓練內容的趣味性,利用多媒體教學將一些難度較大的訓練動作,分解為比較簡單的基礎動作,讓學生快速地掌握動作技巧。當前,體育訓練中的形體訓練內容處于摸索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學形式較為單調,形體訓練教學的發展需要學校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更新形體訓練的教學方式,如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訓練法,突破傳統訓練的限制。
2.4構建優秀教學團隊
在形體訓練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帶動作用,需要在形體訓練統籌規劃階段,構建優秀的教學團隊。一部分體育教師受到傳統體育運動形式的限制,對形體訓練內容的了解不足,在實際訓練安排的過程中,不具備專業技能規范性的演示能力,導致整體教學流程缺乏科學性。因此,部分學校應聘請形體訓練的專業人員,到學校為體育教師示范基礎訓練動作,提高教師的形體訓練水準,保證形體動作規范嚴謹,充分發揮出教學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需要在形體訓練安排階段,約束個人的行為習慣,以身作則為學生創造不竭的學習動力[4]。高職院校可以采用集中培訓的方式,培養教師的形體訓練技巧,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保障示范動作的規范性。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深入分析學生的愛好與特長,制訂專業、有效的形體訓練方案,合理規劃形體訓練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讓學生的外在形象得到塑造與美化,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能夠主動參與形體訓練活動,保持良好的身體素養,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學生在學習階段處于主導地位,體育訓練需要培養學生的主觀意識,樹立良好的審美標準。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在形體訓練開展之前,對教學語言進行規范調整,保證訓練動作的標準性,以積極樂觀的教學態度與學生相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教師的示范引導下完成訓練目標,加強個人的訓練要求,彌補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訓練差距,促進學生形體訓練水平的提升[5]。例如,在健美操基礎動作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規范個人的著裝與形象,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并結合當前的訓練狀態,鼓勵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參與形體訓練。教師要對部分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和認可,將其作為班級內部的學習榜樣,發揮出教學引導作用,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提高整體訓練水平;教師要正確指導部分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耐心幫助學生克服訓練弱點,在形體訓練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5積極開展課外訓練
形體訓練不能僅依靠課堂教學實踐。教師在課程安排階段,只負責引導學生掌握基礎形體訓練方法,在主要的訓練流程中,應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訓練。應有計劃、有目的地制定形體訓練流程,要求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和課余時間在課外完成形體訓練。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形體訓練視頻,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分享給學生,學生根據個人訓練的實際情況,通過觀看視頻進行積極調整,全面提高形體訓練的效果。另外,教師應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為學生終身訓練觀念的形成奠定有力基礎[6]。為了讓形體訓練得到更多學生的喜愛,可通過校園活動、體育競賽的形式,對體育形體訓練進行推廣與宣傳,教師可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課后對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形體訓練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一個動態化的發展過程,學校教師在形體訓練課程講解階段,要建立階段性意識,追蹤和記錄學生當前的訓練狀態,定期開展訓練成果檢驗,根據學生的考核表現,制訂具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提高全體師生對形體訓練計劃的適應性,并通過豐富的數據反饋,對當前形體訓練項目進行調整,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結語
體育訓練是當代素質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融入形體訓練內容對學生身體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各大院校紛紛將形體訓練作為專業人才培養和職業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徑,因此,學校應明確體能訓練的重要性,與學生緊密配合,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選擇合適的形體訓練內容,嚴格執行制定好的教學方針,從而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的共同成長。教師需要結合豐富的專業經驗,以理論教材內容為基礎,更新傳統的教學方式,調整形體訓練內容,制訂出科學、合理的形體訓練方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使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競爭環境中,更好地融入社會崗位實踐中。
參考文獻
[1]黃筱燕.高職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的價值與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0):56-58.
[2]夏宏俊.核心力量訓練結合有氧訓練對初中生健康體適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20.
[3]宋喜濤,裴晶晶.多功能體育訓練器中關節旋轉器旋轉角度動態優化[J].機械設計與制造,2021(3):206-209.
[4]凌占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的意義與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20,41(35):50-53.
[5]王宏磊.拓展訓練在大連市高校體育中的推廣路徑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6]李海鵬,陳小平,何衛,等.科技助力競技體育:運動訓練中可穿戴設備的應用與發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0,46(3):19-25.
作者:林富凜 徐彩霞 單位:福建海洋職業技術學校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