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形體訓練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健美操是高校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同時也是音樂、舞蹈和體操的結合。健美操教學工作的開展會讓學生形成良好運動意識,實現健身和健美的目的。當前在各高校中都開設了健美操課程,并且該課程在體育課所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形體訓練是健美操的基礎內容,也是落實在健美操中體現出健、美、力的基礎,所以形體訓練工作的開展會促進健美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達到理想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后續健美操教學工作中合理開展形體訓練工作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該文將圍繞形體訓練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影響為主題來展開分析,詳細了解在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中開展形體訓練應關注的各問題,并系統研究形體訓練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所產生的各影響。
關鍵詞:形體訓練;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影響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在開展理論教學工作的同時,要讓學生接受各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當前健美操課程在高校中逐漸普及,并受到重視,健美操因具有獨特的形體美感、力量美學等諸多特點,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同時,健美操屬于體育運動項目,能夠幫助學生強健體魄。健美操還是形體藝術,能夠給學生愉悅的美感,且具有娛樂功能。所以,要想促進健美操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應注重開展形體訓練,讓學生能夠在形體訓練中具備正確的學習心態,掌握舞蹈基礎和技巧,從而提升健美操教學的效果。
1針對形體訓練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產生各影響的探究
1.1顯著提升學生形體塑造整體效果健美操當前在學生群體中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喜愛,雖然健美操的受眾群體來自于不同區域和年齡段,但是訓練的環境及動作的要求都是一致的。訓練的內容、強度、時間應當依據訓練者的身體情況、實際條件進行合理改變,實現通過合理地安排來增強體質,落實塑造形體。而形體是人體形態的外部的體現形式,主要包括姿態、動作、體型,形體訓練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徒手進行,也可以借助各種器械實現塑造形體,有效鍛煉儀態,讓訓練者具備形體美,提升修為[1]。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當前在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休閑娛樂的形式也具有多樣化,那么鍛煉的時間和機會將呈現出減少趨勢,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并且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很難落實完成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如果學生始終處于坐、立狀態,保持一個姿勢較長時間,還會對身體形態形成負面影響。雖然部分高校開始重視健美操教學工作,關注學生的動作練習,但是卻忽略了學生身體形態的糾正,無法幫助學生改變形態習慣。如果學生缺乏美觀的形態,那么在健美操訓練中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健美操的美觀,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欲望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后續健美操教學工作中重視形體訓練工作的開展,通過開展形體訓練來幫助學生矯正身體各部位的姿態,讓學生的足、頭、腰等各部位以更加優美的形式再現和發展,而且矯正學生的不良姿勢,還會提升身體的柔韌度。健美操工作的開展會增強學生的體質,讓學生的形體更加優美。對于處于青年期的學生來說,尤其是女大學生,都對美有著追求和熱愛,而形體訓練是健美操的基礎,同時也是幫助女大學生塑造優美身形的保障。在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重開展形體訓練來推動學生形體的優美發展,改善自身柔韌性、協調性、靈活性,讓大學生的身體更加穩定,動作更加優美。
1.2讓學生具有良好氣質及審美能力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中,開展形體訓練會促使學生形成良好氣質,提升審美能力,學生的氣質主要體現在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結合,良好的精神面貌及高雅得體的舉止都能更加直接、具體地表現出學生氣質,而形體訓練會加強學生站姿、坐姿、走姿的糾正訓練,塑造良好的形體姿態,對影響學生發展的不良姿態及時糾正,提升外形美。與此同時,在形體訓練中還會讓學生具備身體的運動美,促使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逐漸產生美感共鳴,更加深入全面地對美獲得感知和豐富體驗。當學生形成美的認知時,也會逐漸加深其對自身內、外在美的相關要求,做到嚴于律己,養成注重形體美的習慣[2]。健美操教學工作的開展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著深遠影響,讓學生具備良好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審美經驗,促使形體美獲得外在形式的重塑和體現。總體來說,形體訓練會在實現塑造學生形體美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氣質、審美意識、鑒賞能力,促使體育教學和美育教學二者有效融合。形體訓練和其他訓練形式有著本質的不同,在實際的形體訓練中能夠讓學生積極采用剛柔相濟、平衡、協調、流暢的動作最大限度地展現出自身形體藝術美,促使學生在形體藝術表現當中落實審美鑒賞及審美創造,幫助學生構建屬于自身的人文主義素養,提升氣質修養,為達到理想的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1.3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增強學生藝術修養
健美操的學習內容是具有多樣性的,其涉及的領域也較為廣泛,其中主要包括體育、音樂、舞蹈、健身等,與當前社會環境中大學生的生活、學習規律、精神、審美高度相符,對提升學習效果有著促進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也注重創新和優化,并實現向著藝術塑造的方向進步,讓學生在參與健美操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音樂藝術修養及舞蹈藝術能力,陶冶情操。在后續健美操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想在本質上提升學生藝術表達能力,則應發揮出各輔助工具的優勢,像采用音樂或舞蹈來幫助學生培養樂感,促使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全面彰顯,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3]。健美操教學的關鍵組成元素,主要包括音樂和舞蹈,而形體訓練的主要元素也是音樂和舞蹈。一般情況下,在開展健美操教學時,采用的背景音樂,都是當前流行音樂,具有較強節奏感、旋律流暢的特點,確保音樂元素和學生的動作保持高度一致性,以此來展現出健美操的藝術魅力。而在形體訓練教學工作中,學生會更加深入地領悟音樂,并利用已經掌握的舞蹈表現技巧來顯著提升健美操技能水平。在這一背景下,學生領略到藝術的美妙意境,逐漸強化自身身體的合理控制,對動作美的全面認知,讓自己具備良好藝術修養。
1.4實現促進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穩定發展
因為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多樣化,所以部分學習內容單憑依靠動作、理論教學很難達到教學效果,應當借助器械、各技巧。而在這一訓練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塑造形體曲線,增加肌肉力量和身體力量,確保學生形成健康身體素質[4]。因此,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會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穩定發展。例如,利用把桿來對學生的身體姿態、造型進行合理化控制,并適當地進行反復訓練來提升肌肉的調控能力,確保學生身姿更加優美。而通過把桿的基礎練習進行定位姿態調控,還會最大限度地展現出優美的形體造型,促使健身操富有美感。在形體訓練中最為基礎和關鍵的內容就是肌肉力量訓練。而力量訓練在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中是相對困難的,但是該項訓練工作的開展卻有利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高校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并未形成良好生活習慣,所以大部分學生腰部脂肪較多,在開展形體訓練中要積極采用平板支撐、兩頭起等各種標準動作來實現腰部減脂,以此幫助學生塑形,當學生的腰部脂肪含量呈現出降低趨勢,并保持較少的脂肪比例時,那么學生將會更好地控制身材,提升整體的身體素質[5]。
2針對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開展形體訓練應注意問題的探究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問題。第一,作為一名合格的健美操教師,要發揮出引導優勢,在形體訓練中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當發現學生存在不良體態時,第一時間糾正,確保學生形體動作更加優美、規范,提升學生對形體美的感悟能力。第二,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學態度,做到身體力行。因此,教師應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利用業余時間提升自身健美操功底、鑒賞素養及審美意識,實現在授課中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合理規劃教學目標,并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重引入專業的訓練機制,確保訓練工作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專業性,并安排形體訓練課程結構,調整形體訓練在課堂中的授課時間。除此之外,教師應把訓練內容和健美操的對應性、協調性結合,實現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為顯著提升形體訓練教學效果奠定堅實基礎[6]。
3結語
綜上可知,應充分地意識到形體訓練工作在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中開展的重要性。形體訓練對促進學生健美操的學習具有深遠影響,而教師則應當迎合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態度,積極地探索各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此提升形體訓練的有效性和專業性,為學生開展專業健美操學習提供保障。總體來說,形體訓練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所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能夠提升學生形體塑造整體效果、讓學生具有良好氣質及審美能力、增強藝術修養、促進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穩定發展等方面,這能為實現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偉,陳思娜.探究形體訓練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1):27,29.
[2]王紅英.形體訓練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運動,2016(16):98-99.
[3]周婷婷.形體訓練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影響[J].黑龍江科學,2020,11(5):156-158.
[4]于萍.軟梯組合訓練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J].運動,2017(24):56-58.
[5]呂雪.創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實踐[J].科技資訊,2020,18(23):230-231,234.
[6]吳麗霞.TBL+PBL+CBL融合教學模式在大學生體育藝術課程形體訓練教學中的構建及實證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9,39(6):111-114.
作者:王麗花 單位:甘肅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