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學語文是大學的重要課程,但現代大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何提高大學生語文學習質量逐漸成為重要課題。本文從當代大學語文的教學現狀入手,總結了學校和學生兩方面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大學語文;人文素養;對策探討
一、當前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語文在大學生的全部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是,筆者通過問卷、采訪等調查,發現大學語文教學在大學教學活動中的情況并不樂觀,特別是對于理工科大學生來說,大學語文教學不能夠順利進行。
(一)學校的問題
1.對于大學語文課程的重視不夠。目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自然學科和外語成為重要教學內容,大多數高校要求學生在畢業前完成CET-4考試,且取得合格成績,但是,幾乎沒有任何有關學生學習語文的明確要求。很多大學只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或第一年為學生安排大學語文課程,且每周只安排兩節課,這導致大學語文教學活動不能順利穩定地進行。至于大學語文考試,只要學生在考前背誦相關內容,就可以順利通過。因為對語文知識理解不夠透徹,學生往往交不出優秀的課程論文,且大部分學生會采取臨時抱佛腳的方式來完成論文。2.大學語文內容陳舊,教材更新緩慢。目前,大學語文教材的內容較陳舊,部分內容是中學階段所學課程,多數學生在上大學語文課時學習熱情不高。此外,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法也很陳舊。
(二)學生的問題
1.學生學習熱情不高。目前,大學自由式教育方式與中學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很多學生考入大學后便開始放松自己,大學語文作為公共基礎課程并沒有受到學生的重視,一些學生在大學語文考試中僅追求及格。學生們希望能學到一些實用的知識,如果這種需求在課堂上不能夠被滿足,學生們會選擇性忽視對大學語文的學習。2.學生學學語文的態度不端正。大學語文課堂對大學生沒有吸引力,所以很多學生上課之前不會預習課文,認為只要能通過期末考試就行。特別是理科專業和工程專業的學生,他們認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和語文沒什么關系,也就沒有必要認真學學語文。學生對學學語文沒有形成正確的態度。大學里,對學生品格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大學語文便擔負著塑造學生良好品質的責任。調查顯示,近90%的學生將來的工作都與專業無關。而語文學習可為學生將來的工作奠定堅固的基礎。
現代大學生受學習壓力、經濟壓力、就業壓力等多種因素影響,精神和心理上都會感到一些不適應。所以,有必要培養大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塑造其良好的品格,而大學語文學習正是良好的載體。
(一)選擇合適的教材
大學語文不能重復中學所學內容,教師應當選擇實用性教材。好的教材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提升大學語文的教學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精神,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大學語文課堂中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實際教學中,老師只關心課堂的教學進程,經常忽略學生的課堂表現。接受采訪的教師表示,現在的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對于老師的提問,也很少有學生踴躍回答。因此,教師應當格外留意學生的課堂表現,重視課堂的活躍程度,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來,積極進行師生互動活動,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學教育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上課之前對新內容進行預習,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從根本上杜絕學生的敷衍態度,督促學生認真對待平常的課堂學習。
三、結語
人文素養問題是大學教育過程中應當解決的重要問題,大學語文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發揮著積極作用。現代大學生在大學語文課堂上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只有通過學校和學生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決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楊坤道.論當前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D].華中師范大學,2005.
[2]陳俊.關于大學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麗水學院學報,2010(32).
作者:董俊 單位:山東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