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利用檔案開展檔案文化建設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注重檔案編研工作
檔案編研工作作為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是深層開發利用檔案的一個重要途徑。長期以來,檔案編研工作作為一種常見的內部服務手段,往往更注重原始基礎資料的整理和統計,甚至將目光局限在編史修志上面。如何將這種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出擊,將這種簡單的低層次服務轉變為綜合的高層次服務,將這種封閉狀態下的自給自足轉變為貼合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將這種邊緣化的文化融入社會文化的主流,更值得我們思考與探究。這也要求我們在轉變傳統檔案編研思路的同時,更要積極行動,想到就落實,為新型的檔案編研提供更多的可能。檔案資料包羅萬象、浩瀚繁多,將這些珍貴的零散材料轉換為一種統一的可利用的工具,不單是面向政府或單位組織提供服務,對普通個體也能產生吸引力,能主動面向公眾,展現檔案文化的魅力。
傳統的檔案展覽,是為了配合各項工作的開展,按照一定的專題,系統地揭示和介紹檔案館(室)內所保存檔案的內容、成分的一種檔案提供利用方式和檔案宣傳工作方式。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檔案展覽的形象性、直觀性及廣泛性起到最大化的宣傳教育作用,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據了解,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近代意義上的檔案展覽在借鑒博物館、陳列所的經驗后開始興起。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檔案展覽應該在貼合百姓生活、了解百姓需求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在主題、形式、設計、宣傳等方面做出更具創新的舉措。誠然,檔案展覽可以選取的方式不一而足,館藏檔案的展覽是常規,就地取材,征集百姓收藏的有價值的珍藏舉辦各種類型、不同主題的展覽;針對全體群眾的展覽是常規,隨機應變,開展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甚至不同性別的展覽,也未為不可;有場地、時間等要求的展覽是常規,不落俗流,刻錄光盤,送檔入戶;展覽的宣傳主要靠文件是常規,登報紙、制作專門的海報乃至用電視做鋪墊。開展豐富多變的展覽,關鍵在于盤活資源,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被動地完成任務,走出檔案館的“深閨”,這是檔案工作的“一小步”,卻是檔案文化宣傳、檔案文化教育的“一大步”。
3重視檔案的文學創作
利用傳統的、零散的檔案資料創作文學作品,不僅對檔案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為今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學是文化創意產業的要素,而作為文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影視、戲劇產業,近幾年的成長也長風破浪,檔案是否可以直掛云帆,借船濟滄海,假文學之舟以獲得更大的一方天地呢?檔案工作者在整理檔案的時候是否可以記錄自己整理檔案的心得體會、意見看法,并將其歸類整理以供借鑒呢?是否可以主動提供更多的歷史、文學、政治等專題檔案給作家、編劇以作創作文學產品的素材?是否可以征集、自制或提供原料制作關于檔案及檔案文化的電影、微電影以發掘檔案文化的獨特精神和魅力、增強檔案文化的公眾認知度?是否可以探究出更多大眾能接受的文學性傳播方式,產出更多具有社會影響力、讀者關注度、風格多樣化的產品?檔案文化的推廣除了“內化于心”,增強檔案隊伍自身的建設,檔案工作者心中萌生宣揚檔案文化的執念外,更關鍵在于“外化于行”,把無盡的創意實踐在未來工作中,踐行檔案精神,展示檔案文化的無限可能性。總之,檔案作為社會文化的刻錄者,因其記載的全面性、客觀性、穩定性、獨一性而與眾不同。習指出:“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因此在收集、整理、利用更多檔案的同時,我們應該將檔案文化推入社會主流,讓大眾感受檔案文化無窮韻味,讓檔案文化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社會主義文化中獨放異彩、常開不敗!
作者:呂英敏 單位:公主嶺市檔案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