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班級重建下高校校園文化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新時期下班級建設的背景
1.1來自社團建設的競爭壓力
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黨開展愛國教育的思想和輿論陣地。然而,隨著社團建設在高校建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社團活動大有取代班級活動之勢。據不完全統計,大一學生中,參加社團的人數比例約為80%~90%,大二約為40%~50%。大一、大二是大學四年期間學生活動最為集中的兩個學年,大部分同學更傾向于參與社團活動而非班級活動。此外,學生活動經費及團委活動經費更多地投放在學生會等大型社團組織身上;班級組織在缺少財政支持的情況下,往往出現自掏活動經費的窘狀。
1.2自媒體發展給社交帶來新變化
“90后”是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自媒體是這一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聯網和自媒體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大學生的交往行為方式,網絡人際交往即非直接交流成為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隨著移動通訊的發展,尤其是3G/4G技術的推廣,手機成為互聯網的新入口。以QQ、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訊工具、以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為代表的自媒體工具正沖擊并逐漸改變著大學生的社交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學生組織活動的方式。
2班級重建的思路
2.1大平臺下的大班級建設
平臺招生給予學生更大的在專業選擇上的自主權,是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創舉,必將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在此情況下,班級重建可以依據這一思路,開展大班級建設,即將班級建立在學科平臺之上,而不隨著專業分流的變動而變動。建立在學科平臺基礎上的班級,將有更多的班級成員,從而能夠篩選出更多擔當愿意強烈并且有能力參與班級管理的班干部,也有利于解決班級在開展活動過程中面臨人手不足、活動影響力過低的窘境。
2.2推動教學樓專業化建設
在目前高校普遍推行的走班制上課模式下,班級同學除上課時間外很難有其他時間和空間進行深入交流。推動教學樓專業化建設旨在打破這種局面,通過將相同類別的專業課集中在某一幢教學樓,并在教學樓單獨開辟專業討論室的方式,醞釀以專業為紐帶的班級氛圍,給予班級建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有力保障。以浙江工商大學為例,可以將全校所有經濟學相關課程安排在經濟樓,將所有英語類相關課程安排在外語樓等。
2.3增加專業性實習實訓教學活動
平臺招生的目的是將專業選擇權還給學生,以便讓每位學生接受與自己意向最為符合的專業,有利于更好地將大學生的個人興趣與專業方向相結合,從而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高校在推行平臺招生的同時,還應該加強本科生實習實訓教學,將大四學年的實習實訓時間劃分到整個大學期間,并有針對性地聯系校外相關單位建立操作性強的實習實訓基地,有相關資源的高校還可以聘請相關行業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作為高校學生的實務導師(目前,浙江工商大學已推行實務導師制度),為大學生更多地接觸專業就業情況創造機會。
2.4班級建設應當結合校園文化生態
班級是高校的基本組織單位,是校園文化的參與者、建設者、維系者和表現者。班級重建應當從高校長遠規劃考慮,綜合布局,統籌協調,將班級建設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來抓。在建設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個體社會化”這一因素,也要考慮班級文化與時代主題、校園文化主題的一致性。在堅定貫徹黨和國家大政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校文化特色,不斷改革影響學生更快發展的措施和思想,在發展建設中按照社會生態的內在思路穩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在和諧共進中實現學生個人發展與高校科學管理的完美結合。
作者:孫松山 單位: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