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創產品對校園文化認同感構建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一些高校也推出了多種多樣的校園文創產品。文章從文化符號學理論出發,明確文化符號的含義,分析文化符號在校園文創產品中的應用,并從認知、態度、行為三個層面剖析校園文創產品構建大學生校園文化認同感的原理,最后探討校園文創產品構建大學生校園文化認同感的實現路徑,為發揮校園文創產業的文化育人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文化符號;文創產品;校園文化認同感
近些年來,一些高校充分運用文創產品所蘊含的文化育人功能,將文創產品與校園文化高度融合,推出了帶有學校文化符號的筆記本、筆、明信片、布袋包、茶具、面包、月餅、T-shirt等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設立專門的校園文創工作室,以及舉辦校園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等。學校文化符號的巧妙運用,既推動校園文創產品實現校園文化的經濟價值,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構建著大學生的校園文化認同感。
一、文化符號
符號是一種載體,它承載著交流雙方發出的信息,在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社會領域、文化領域等都有著廣泛的運用,瑞士學者索緒爾對于符號提出了能指與所指兩個概念:能指,指的是單詞的詞形或詞音;所指,指的是單詞所表示的對象或意義。在校園文創產品中,我們可以將能指理解為產品外在的物質形式,包括包裝、顏色、材質等,將所指理解為產品所蘊含的意義和內涵。文化符號,是指具有某種特殊內涵或者特殊意義的標示,是對文化進行加工、整合后,成為傳承和發展文化的媒介,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內涵豐富,它是產品除了功能符號外的符號形式[1],是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在校園文創產品中,文化符號便是對校園文化進行加工、整合,以更加生動、鮮活的形象展示出學校文化的內涵。
二、校園文創產品的文化符號應用
(一)具象的文化符號具象的文化符號,是一種直觀的、具體的、可視的文化符號,寫實性強,當大學生看到校園文創產品上具象的文化符號,能立馬聯想起校園里對應的實物、地點,比如?;铡酥拘越虒W樓、鐘塔、圖書館大門、偉人石雕等。如華南師范大學在85周年校慶間,推出印有校門logo的圓形羊城通,既滿足了大學生出行的功能需求,同時又滿足了文化認同需求。
(二)非具象的文化符號非具象的文化符號,是一種抽象的文化符號,需要意識層面的內涵聯想,當大學生看到校園文創產品上非具象的文化符號,能聯想起學校名人故事、學校的學習氛圍、學校價值追求等,比如校訓校史、校歌、名人軼事、吉祥物等。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2019年的中秋節里,將校徽和校訓印在月餅上,不僅美化了月餅的外形,同時促進了傳統節日與校園文化的融合。不管是應用具象的文化符號還是非具象的文化符號,往往都是通過提取符號外形元素、抽象化處理符號元素、隱喻深層次文化內涵的方式來實現,能體現出一個學校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獨特性的校園文創產品。
三、校園文創產品構建大學生校園文化認同感
(一)認知層面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和語言等。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校園文創產品運用文化符號向大學生展現校園文化,大學生在使用這些帶有文化符號的校園文創產品的時候,指向校園文化的認知過程被不斷重復,其感知覺獲得的關于校園文化的認知不斷被強化,從而積累和保存下來的個體經驗在認知層面逐步構建和加強大學生的校園文化認同感。
(二)態度層面態度是個體對特定對象(人、觀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穩定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蘊含著個體的主觀評價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傾向性。校園文創產品運用文化符號傳遞校園文化時,其設計重心在于與大學生建立起情感聯系,獲得情感反饋。[2]通過大學生認知中已有的經驗和記憶,以感性帶動心理體驗,借由校園文創產品對校園文化產生情感聯系,增強學生個體與學校的情感維系,形成態度的變化,提升校園文化自信,建立起積極的情感,從而進一步構建和加強大學生的校園文化認同感。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校歌歌詞中寫道“明德尚行、鳳舞嶺南”“學貫中西,鳳起嶺南”,將校訓與學校對學子的殷切希望融合一起,每當學生唱響校歌或在校園文創產品上看到這幾句話的時候,都能更深刻地感受學校對自身的期盼之情,能更好地領悟學校的文化內涵,對學校的情感大門自然而然打開。
(三)行為層面行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行為側面反映個體的認知和態度。校園文創產品運用文化符號宣傳校園文化,在引導大學生將校園文化內化于心,提升對校園文化的正向情感外,更旨在著重引導大學生外化于行,將校園文化的內在要求付諸行動之中。如大學生穿著印有校訓的服裝時,會不自覺地暗示自己的言行表現要符合校訓的要求,自主地規范自身?;蛉鐚W校的名人畫像或語錄運用在文創產品上,當學生學習的時候看到身邊的校園文創產品,想起學校優秀前輩品學兼優的事跡,激發奮發精神,督促自身珍惜韶華,勤勉學習,奉獻社會。
四、校園文創產品構建大學生校園文化認同感的實現路徑
(一)運用人文教學建立情感紐帶以校園文創產品構建大學生校園文化認同感,必然離不開日常的學校教學。高校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對大學生開展專業教學外,同時還要注重以文育人,開展日常人文教學。人文教學在時間上從大學生入學到畢業,貫穿于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始終,如大學生剛入學時集體參觀校史館、圖書館、標志性建筑,學習唱校歌等。在空間上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一個活動、一個班會、一場比賽都能夠作為開展人文教學的契機。在人文教學建立初步情感紐帶的基礎上,校園文創產品運用文化符號的導向作用,引導大學生構建起更深刻、更廣泛的校園文化認同感。
(二)凸顯校本文化校園文創產品在設計之時,應當充分挖掘校園文化資源,以展示校本文化的底蘊和特色為目標,堅定秉承學校的辦學理念,打造能夠發揮積極情感導向、適合本校師生的產品。[3]
(三)動員學生參與設計校園文創產品的對象以大學生為主體,因此高校進行校園文創產品的設計和創造應當充分動員學生參與,掌握學生的校園文化知識背景,了解學生的需求,知曉當下學生的喜好,才能制造出既與學生要求更貼合,又有教育意義的產品。
五、結論
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精神和靈魂所在,當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高校作為擁有豐富文化資源的場域,應當發揮好自身的文化資源優勢,充分挖掘本校文化資源,并以文化符號的形式有效轉化為校園文創產品,運用校園文創產品向大學生傳達辦學理念、學校歷史、高校精神,既拓展了校園文化的傳播方式,更是新時代背景下構建和加強大學生校園文化認同感的全新路徑。
參考文獻
[1]曲彤.文化符號在文創衍生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
[2]彭愛萍.新媒體環境下高職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有效傳播及育人作用[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
[3]李安琪.淺析高校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現狀與應用模式[J].藝術教育,2019(7).
作者:倪娉婷 朱永暉 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