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電專業實踐課程中校企合作方式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醫電專業實踐課程中的校企合作方式進行研究。介紹了實踐課程的設置情況、校企合作方式及作用,并以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與江蘇全醫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合作為例,總結了校企合作的改進措施,提出了實踐課程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醫電專業實踐課程通過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來還會出現各種新的校企合作方式,如何將這些校企合作方式調整至最優并輻射更多課程乃至整個教學體系這一問題是值得思考的。
關鍵詞:醫電專業;實踐課程;校企合作方式
高職類院校醫療設備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面向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行業的醫療器械裝配工、醫學設備管理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群,旨在培養出能夠從事醫療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維護、質量檢測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實現目標,目前主流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校企合作,加強校企合作是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本研究分析了實踐課程的校企合作現狀,探究深層次和新的合作模式,這對提高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推動校企合作的深入發展,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具有積極意義。
1實踐課程設置情況
構建全面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校企合作模式順利進行的必要前提。以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醫學技術系五年制高職醫電專業2020級人才培養方案為例,集中教學實踐(簡稱實踐課程,包括校內實驗、實訓、教學見習、跟崗實習等教學學時)占比較重,占人才培養方案總學時數的28.2%。從第一學期的專業崗位認知到第十學期的醫療器械企業頂崗實習,每學期保證至少兩周、兩門不同的實踐課程,共計60課時,然后分步實施實踐任務,層層遞進,優化實踐課程結構,健全實踐教學環節。醫電專業實踐教學進程總體安排如表1所示。
2實踐課程中的校企合作方式及作用
2.1學生進企業參觀學習
以第一學期的專業崗位認知實訓為例,該實訓設置的目的是讓剛步入高職學習新階段的學生轉變觀念,對五年后的就業有一個初步認識。學校、系部要與相關企業保持長期的合作交流關系,合作企業通常為學校畢業生任職的醫療設備企業和采購對方儀器產品的相關企業。一周有30課時的實訓安排,系部應提前聯系兩家公司,分別是制造型企業和銷售型企業,企業應委派接待人員帶領學生參觀企業產品制造車間和行政辦公場所,并講解產品設計制造過程、企業運營流程、業務經營范圍、各部門員工工作內容等情況,還可以開展一系列講座,達到宣傳自身的目的。學生需了解醫電專業可選擇的就業方向,如維修工程師或銷售工程師,使學生能夠提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以第八學期的醫療設備裝配調試與維修維護實訓為例,該實訓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并掌握某幾類醫療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維護等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水平。系部聯系了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設備科,讓學生前往醫院跟隨外包公司的維修工程師開展項目化的實訓內容,如生化分析儀的日常維護項目、監護儀的計量與質控項目、血透機的維修項目,使學生能夠了解醫工人員的日常工作內容,學習如何檢修醫療儀器,并將課堂所學內容聯系實際。
2.2企業制作學生的實訓作品
以第六學期的單片機控制技能實訓為例,該實訓設置的目的是設計制作小型醫療儀器,如電子體溫計、電子血壓計、心率計、血氧計等,整合學生所學的電工、電子技術、C語言、單片機、醫用傳感器等專業知識,使其掌握裝配工藝及調試技術,為今后從業打下堅實基礎。前期已從企業采購了足量套件供學生進行裝配、焊接、調試練習,學生需自行設計電路并探究電路的可行性,然后繪制印制電路板圖。因制作成本和設計質量等條件限制,無法將每位同學的作品都送至企業制板,個別經教師挑選出的優秀作品可送至企業,并與企業工程師探討作品的可行性,繼而單獨制板并驗證電路板的有效性。制作出的成品還可批量生產,供后續實訓使用。以開發應用或以升學為未來就業方向的學生可在實訓的基礎上拓展思路,如增加心率計的報警、溫度顯示等功能,調整硬件按鍵布局,開發出能夠監測心率的APP,合理規劃畢業設計主題,提高畢業設計質量。此類實訓實現了校企之間在技術方面的交流,拓展了業務上的合作,讓企業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為向企業輸送實習人才打下基礎。
2.3學生進入企業實習,企業錄用畢業生
以第十學期的醫療器械企業頂崗實習為例,該實訓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校推薦或自找的方式在相關醫療器械企業實習,實習崗位以維修、銷售為主,完成在校5年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企業要按照實習期考核轉為正式員工的要求來培養學生,這種雙向選擇的最優結果就是學生到企業入職。校企合作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實習機會,提高職業技能水平,積累工作經驗,做好職業規劃;能夠幫助學校豐富對外溝通交流機會,提升學生的就業率;能夠幫助企業了解應屆生的能力,定向培養未來員工,同時達到宣傳自身的目的。進入企業實習,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同時,提高了學習積極性,了解了企業文化及管理制度,會因為企業帶教師傅的言傳身教來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3校企合作案例分析
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與江蘇全醫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堅持合作辦學,在課堂教學、實訓實習、課程建設、教材開發、畢業設計等多方面不斷探索,有效提升了學校醫電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水平。653.1企業及部門情況江蘇全醫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為完善醫療設備服務市場而搭建的綜合性電商平臺。全醫佳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旗下設有云服務平臺、設備管理軟件、維保服務及技術支持等部門,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主要與其維保服務分支進行相關合作。
3.2參與專業教學與科研
A.參與學校課程及校本教材建設。一線教師與全醫佳維護工程師合作,結合他們的臨床經驗校企共同開發血透機原理、醫用治療儀器、醫用電子儀器、醫用檢驗分析儀器、醫療器械計量與質控等課程的校本教材和實驗指導書。在教學期間,雙方積極探討關于教學內容的調整,并安排全醫佳工程師參與到課程實驗和學生考核等工作當中,將教學理論聯系實際。B.為學校專業教師了解和參與行業工作創造條件。企業為學校專業教師提供了多種關于醫療儀器計量質控、維修保養的操作技能培訓,教師可直接聯系工程師前往企業合作醫院跟崗學習。企業要積極與學校系部教師交流行業最新動態,向教師通告相關會議,為教師提供專業培訓的機會和技能考證平臺等,為系內符合條件的專業教師加入臨床醫工分會參與行業工作創造條件。C.接收學校學生進行頂崗實習。接收學校醫療設備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到企業實習,企業可安排實習生前往合作醫院,由維護工程師來完成實習生的帶教和管理工作,定期對實習生進行業務指導,關注實習生的個人能力發展,有效培養實習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同時,還要對實習生進行考核,與達到企業要求的實習生簽訂勞動合同,安排實習生就業。D.接待學生進行教學見習。多次接待學校醫療設備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到企業現場進行教學見習,參觀企業各部門,并通過講座的形式詳細講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流程,介紹設備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使他們對專業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對專業的發展前景和未來工作充滿信心。E.指導學校實訓室建設。企業工程師對學校的計量與質控實驗室、血透機實驗室、醫用檢驗分析儀器實驗室的建設與后期規劃進行了專業指導并提出合理建議,使課程教學內容貼近行業發展。
4校企合作的改進措施
(1)一些臨床醫學工程師的技能較為突出,但教學經驗不足,需要學習更多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培養出符合行業要求的專業人才;(2)部分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鍛煉的機會不多,應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讓專業教師進入企業一線,真正了解行業的發展動態,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教學工作中;(3)企業對員工有著嚴格的考核制度,但在學生管理方面還缺乏完善的評價機制,學生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時的評價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4)在校企合作過程中要善于運用研究方法開展科研活動,增強科研意識,加強科研合作,優化教學體系,尋求更優的合作模式;(5)實現校企資源共享,企業的工程項目案例可用于課程設計、實習實訓項目和畢業設計等方面,學校采購的儀器設備乃至實驗室也可借給企業使用。
5實踐課程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5.1共建實訓中心,作為企業培訓基地
培訓涉及各類中大型儀器,但因企業場地、資金等條件的限制,無法滿足培訓要求。這時,企業可與學校共建實訓中心,企業提供儀器設備,學校提供場地,雙方共同使用。在企業培訓時,學生要進行觀摩學習,了解行業前沿技術,提高實際操作的規范性及自身技能水平。在共建實訓室的基礎上,雙方還可進行深入交流,開展進一步的合作,如學校定向培養特定儀器維修工程師,校企共研課題和儀器維修規程等內容。
5.2調研企業需求,給學生布置實訓任務
根據實踐教學進程表可知,前期實訓是在鍛煉學生的各項基本技能,如識讀電路、使用工具、焊接、繪圖等,后期實訓難度更大,會通過項目化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項目實施過程包括搭建電路、裝配調試、仿真制板等內容。為了完成課程體系與職業標準的對接,學校應調研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沿技術,了解企業需求,收集企業開發的項目資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出高階實訓任務,使實訓更具有效性和實用性。
6反思與展望
通過校企合作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調研了市場動向,調整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旨在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醫電專業實踐課程通過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來還會出現各種新的校企合作方式,如何將這些校企合作方式調整至最優并輻射更多課程乃至整個教學體系這一問題是值得思考的。相信隨著校企合作模式的進一步發展,職教體系會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潘海生,王世斌,龍德毅.中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143-148.
[2]張志強.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04):62-66.
[3]焉德軍,魏巍,孟佳娜.“5-8”校企深度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大連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例[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21,(05):273-276.
[4]葉克華.推進現代學徒制,實施育訓同行———中職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08):5-6.
作者:汪晨 叢茂檸 單位: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