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也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動高校工科教育工程的全面發展,國家也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性的改革策略,先后提出“復旦共識”“北京指南”以及“天大行動”戰略,這三種戰略被稱為推動新工科全面建設的“三部曲”,也為功課教育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三部曲”的核心主旨在于要想全面推進新工科課程的改革,只有積極推進專業建設,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培養人才是新工科改革的必經之路。本文就以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研究主題,逐步提出問題,然后根據現有的問題又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以期能夠為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建議。
關鍵詞:新工科背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新工科教育工程的改革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夠為中國的強國之路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而新工科建設也可以說是校企合作的一個全新的起點。近年來,在各大政策的扶持下,各大高校都在著手各類學科的教學改革,其和企業之間也開啟了協同育人的模式,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意義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與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差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通過學校為社會培養各個專業的人才,企業只能被動地從已經畢業的學生中選取自己所需的人才。那么采用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模式之后,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主動參與到人才培養中,與學校一起制訂人才培養的具體方案,并參與到人才培養的管理中。第二,采用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學校也能夠最大化發揮自身的優勢,并且通過優化協同育人的組織模式為新工科的人才培養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所以,開展校企人才培養模式,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學校在人才培養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理論價值
無論是對高校的人才培養還是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應用型本科院校和地方產業的協同合作模式,可以最終實現人才培養、創業以及就業的一體化目標。協同合作模式也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理論基礎,而且通過校企合作,高校和企業均可以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最后達成雙贏的局面。
2實踐意義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擺脫了傳統育人模式的各種束縛,不論是教學體系還是培養規格上都有突破性的改變。對地方應用型技術院校來說,校企間的深入合作,實現了其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對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及辦學經費方面都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企業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獲得具有行業特色的優秀人才,而且通過校企合作對于學校的辦學特色。
3為國家發展和建設
當前我們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綜合國力的水平代表了國家在世界中的地位,隨著世界格局的不斷變化,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也在加速發展。在這種競爭激烈的氛圍下,我們國家也推出了諸如“一帶一路”“互聯網+時代”等各種驅動發展的創新性建議和政策,那么,為了能夠適應這種具有新技術、新特點和新產業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國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較強綜合創新能力,以及能夠進行專業協同合作的復合型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完善我國特色工程教育人才培養體系,能夠推動工科專業的改革創新,也能為國家培養出一大批多元化、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的工科人才。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現狀及問題
1改革的現狀
國外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比國內在相關方面的研究早了很多,且取得較為顯著的研究成果。其中較為成功的是德國提出的“雙元制”,這種機制主要是建立在校企雙方共同開展職業培訓的職業教育模式上,使得校企從彼此梳理的狀態有效轉變為深入融合。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所提倡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則是著眼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將理論和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使得學生所具備的專業能力與企業需求匹配;澳大利亞所推行的“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則更注重培養學生在技術方面的能力,并構建了現代學徒制度,全力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國內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與國外相比還有著一定的差距。近年來隨著社會各方面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大高校和企業聯合探索也研究出了多種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比如:在江西理工大學和廣州志愿電子有限公司的共同推進下,江西理工大學設立了“周立功3+1”模式的教育實驗班,將企業和社會的各種資源有效利用到高校教育的改革中,為高校能夠探索應用技術性專門人才的教學模式提出了便捷的條件。再比如:皖西學院為了能夠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在“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的領導下,推出了“實訓—實習—就業”一體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使得通信工程學院的學生在實訓實習期與廣州杰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深度的合作。
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為止,在企業和各大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具體的研究和實踐中還是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育人方向定位不夠明確,校企雙方負責人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認知還停留在最淺層的設計層面,目前所采取的也是單一化的合作模式,缺乏更加豐富多樣的合作形式。第二,高校在辦學資金、設備、師資力量等方面的能力還較為薄弱,以至于影響了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多數學生呈現出素質低、就業能力弱的問題。第三,校企雙方協同育人的機制還存在缺陷,需進一步完善,比如合作管理體制以及辦學運行體制等方面,還需繼續構建出更加完善的體制制度。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探索
目前來說,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通信工程類專業成為各大院校較為熱門的專業,也為培養更多通信工程方面的人才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育改革,現階段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及取得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全面實行“3+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由單一的教學主體轉變為學校和企業雙重主體的“兩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并在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的保障下全面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通信類專業人才;第二,學校全面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并根據企業所需來安排相應的專業特色課程,對傳統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架構進行最優化處理;第三,在校方和企業的協同合作下,高校不斷完善已有的教學體系,而企業為學校創建更加專業的實驗室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同時企業也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了數量可觀的實訓基地,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實踐場所;第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全面打造一支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組建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為通信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奠定更為夯實的基礎;第五,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除了學習教學目標規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外,學校還為引入了關于企業配套設備方面的指導類教材,使教材更加豐富多樣,有助于學生能夠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各項通訊設備的實踐操作中;第六,校企合作是建立在“校企共建共享資源,產學研融合創新、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等內容上的,在此基礎上,將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全面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在校企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構建一個共享型的專業教學資源平臺。四、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思路與舉措
1基本內涵
目前校企合作采用“3+1”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模式以滿足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時間能力為培養目標。這里的“3”具體是指用讓學生用3年的時間來學習學校課程專業理論知識,在此期間也可以穿插一些針對企業用人需求的特色專業課,讓學生學習一些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這3年的時間里,學生還是以學校為中心來開展學習的。“1”是指讓學生利用畢業前的最后一年將學習主體由學校轉向企業,深入到企業中進行全方位的實踐學習。“3+1”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僅是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的轉變,更是種育人模式的變革,校企雙方在協同育人模式下,最終實現雙贏的局面。
2實施內容
第一,優化辦學機制,實現“校企共管”。在學校內成立由校企雙方相關領導共同組成的校企合作小組,具體各職位的具體任命如下:小組組長可以由學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來擔任,而副組長則由學校的教務處長、系主任以及企業的負責人共同擔任,主要成員則由學校的教師與企業的專業負責人等共同組成。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全面開展校企合作的相關工作,最終實現“校企共管”的目的。第二,構建協同育人模式,實現“校企一體”。借助于校企合作所共建的通信工程的專業平臺,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用人需求制定招生簡章,確保學校招生目標的順利實現。另外,學校要全面實行“3+1”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前三年的學習中引入相關通訊類企業的特色課程,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到教材的編制以及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再最后1年,企業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崗前培訓和頂崗鍛煉的機會,另外校企雙方也可以共同開展諸如技能鑒定和證書考聘等方面的工作,以此來確保企業能夠全程參與到人才培養中。關于就業方面,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崗位工作,并通過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和考核,幫助學生實現學業和就業之間的無縫銜接。第三,對接社會要求,全面服務地方經濟。企業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思路的引領下,同時結合高校所在地區的實際經濟狀況,在校企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共同打造出一個具有特色的實驗實訓平臺,利用這一平臺可以緊跟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步伐,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技術性技能人才。在新工科建設變革的大背景下,校企雙方依托于“3+1”的人才培養合作模式,有效促進了深度合作,而且經過校企合作所培養的人才可以快速熟悉企業新項目的研發流程,快速融入企業的崗位工作中。在校企雙方的協同發展下,學校不僅提高了專業教學質量,而且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具有較高專業能力的技術性人才。另外,在政府政策的輔助下,學校和企業作為校企合作的兩個主體,應不斷完善校企合作機制,促進校企雙方長期有效的協同合作,達到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
作者:眭莉 單位:常州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