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域經濟下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微企業是縣域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但縣域小微企業由于其資質稟賦、經濟基礎較為薄弱,有效抵押物總量較小,同時融資周期較短、資金鏈長、金額小,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融資可獲得性差已經成為制約縣域小微企業快速發展的瓶頸。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各類金融機構要立足縣域經濟特點,積極改變傳統的融資服務模式,探索推出面向縣域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評級方式、定價模式、擔保機制,建立具有特色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金融資源向縣域和“三農”匯聚,提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
一、創新金融產品設計
縣域小微企業形態多樣,處于不同階段的小微企業特征及融資需求存在較大差異,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設計小微企業金融產品時,要洞察和判斷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進行定位和細分,滿足不同小微企業的偏好。通過收集小微企業各個維度的數據,進行小微企業客戶畫像,從其融資需求出發,根據需求特點設計不同類型的產品,進行不同的產品組合和創新。在金融產品設計過程中,充分契合縣域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降低對資產、銷售額、利潤等經營指標的要求,突出無形資產價值,探索利用知識產權、股權、應收賬款進行質押,創新設計無形資產質押貸款產品,降低小微企業信貸準入門檻。在大數據分析挖掘的基礎上,加大基于信用的金融產品創新,設計股東信用保證貸款、信用貸款、訂單融資等信貸產品,實現多層次的金融服務,較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短、頻、急的融資需求。
二、進行合理的產品定價
縣域小微企業的數量較多,特點各異,對小微企業定價影響的因素較多,既要考慮經濟環境、區域發展、產業前景、企業經營能力、抵質押品等方面的因素,同時還要更多地考慮小微企業自身稟賦因素,比如股東信用、創新能力和還款意愿等,歸納提煉反映經濟、區域、產業、經營、能力等方面的定價指標。通過各類渠道加強縣域經濟環境、行業發展、小微企業經營等方面的信息收集,靈活運用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法(FTP)、風險調整后資本收益率(RAROC)和經濟增加值(EVA)的定價法,在充分覆蓋銀行資金成本、風險及適度利潤的基礎上,構建科學的定價策略,根據小微企業的發展方向、規模、資金用途等因素實行差別定價,做到減費讓利,同時隨著風險變化及時調整,確保風險和收益相匹配。
三、建立靈活的擔保機制
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運營高效的服務縣域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機構,優化建設多層次的擔保體系,形成政銀擔合作、風險共擔、風險補償、績效考核等機制,對其采取社會效益為主導的績效考核指標,從擔保放大倍數、服務小微企業數、成效和風險控制水平等方面進行考核,根據考核情況進行風險補償和業務激勵,充分發揮融資擔保業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效用。積極發展貸款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業務,建立“金融機構-增信組織-小微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充分結合小微企業輕資產、抵質押物缺乏等特點,開展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資產質押、知識產權質押、個人股東擔保等多種擔保方式,不斷提升擔保能力,為小微企業創造更好的融資條件。
四、加強信用評級體系建設
合理評估縣域小微企業的狀況,把定量和定性的指標結合起來,準確把握小微企業的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和財務可持續能力,科學評價還貸意愿及還貸能力,切實推進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的建設。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方法,獲悉小微企業的經營信息、財務信息等,全面分析、掌握其經營狀況,有序推進解決其經營信息不透明、財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在大數據基礎上建立科學的信用評級體系,注重小微企業的非財務因系和履約意愿,建立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融合的評級方法,充分把握小微企業的特點,為小微企業提供有效的信用評級服務。
五、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
以供應鏈業務為依托,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聯盟鏈,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將核心企業信用在鏈上傳導,并將其信用鏈上小微企業穿透,利用區塊鏈上信息不可篡改與可追溯機制,掌握真實的交易信息,把單個小微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可控風險,創新應收類、預付類和存貨類融資產品,充分開展保理池、反向保理、保兌倉等供應鏈金融。通過信息整合共享,推進供應鏈各環節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提高供應鏈各環節信息的透明度,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建立互信共贏生態系統,為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融資服務,提高服務效率,提升服務體驗,滿足縣域小微企業及時性、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六、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夯實縣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根基,要建立靈活有效的風險管理框架,在保護產品創新機制的同時,實現產品創新與風險控制之間的平衡。通過設計反映小微企業償債能力、償債意愿和違約概率等多層次豐富的風險指標體系,構建貸款的準入、還款的預測、逾期預測、催收等系列智能風險評估模型,支持各個環節的風險監測和分析,覆蓋從貸前、貸中到貸后管理的全流程。強化小微企業之間關聯關系監控,監控主要的風險點,將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建立動態的預警機制和監測機制,開展實時風險預警,實現風險早預警、早介入、早處置。服務縣域經濟的金融機構要提升自覺服務意識,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結合縣域小微企業的實際融資需求,從金融產品的結構性、復合性等維度進行創新,注重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對金融服務小微企業進行賦能,通過系列金融產品研發和信貸流程的優化加強融資支持力度。同時深入掌握小微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狀況信息,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建模技術,建立風險管控模型,合理進行風險計量,實現全程的風險管控。通過強化對縣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促進小微企業蓬勃發展和創新創業,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和服務鄉村振興貢獻金融力量。
作者:李小慶 單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