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消費稅對木地板行業的影響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實木地板作為木地板企業的主導產品被列為消費稅征稅對象,消費稅后移征稅勢必對整個木地板行業造成影響。在消費稅后移政策下,木地板行業整體稅負將會增加,如何適應政策的變化將關系到行業是否能持續發展。本文在分析木地板行業稅負變化和消費稅后移對木地板行業產生的經濟影響基礎上,提出關于建議政府需要結合木地板行業發展現狀以及稅收征管成本等因素,審慎推出消費稅改革方案。并且企業應制定應對稅改的生產經營方案,將沖擊效應降到最低。
關鍵詞:木地板行業;消費稅;征收環節
一、引言
2019年10月,國務院發布《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提出將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后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改革舉措。實木地板作為消費稅稅目,后移征稅對木地板行業發展有何影響?本文基于消費稅征收后移政策趨勢,分析其對木地板行業發展的經濟影響并提出對策。二、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木地板行業稅負變化現行的消費稅政策中對實木地板按5%的稅率征稅,此外加上附加稅費,木地板企業的綜合稅負超過了12%。下面通過測算比較分析改革前后消費稅稅負的變化。
(一)現行消費稅政策下各方稅負分析
假設某品牌二翅豆材質實木地板的不含增值稅出廠價為360元/平方米,成本為200元/平方米,按照木地板經銷行業約25%加價率,其零售市場價格至少470元/平方米。按照現行消費稅的規定,此款實木地板產品消費稅為18元,即360×5%=18元。對實木地板生產企業而言,需要申報繳納消費稅(本文僅分析消費稅,不考慮增值稅及其他稅費因素),稅額為18元。消費稅屬價內稅,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提價方法向后轉嫁,最終企業盈利160元。對經銷商而言,實木地板的消費稅已經進入流通領域,進價至少需要378元/平方米,如果經銷商也不愿意承擔消費稅,試圖繼續轉嫁給消費者,為了保持25%的加價率,其零售價格至少達到488元,即360×(1+25%)+18元。消費稅轉嫁給消費者的情況下,經銷商盈利90元。對消費者而言,則完全承擔了實木地板的消費稅,購買此款實木地板最終需要支付488元,其中包含了18元的消費稅,只不過在現行稅制下,消費稅的可觀察性和突顯性不強,消費者并未有明顯的稅負轉嫁感知。
(二)征收環節后移政策下各方稅負分析
實木地板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其計稅基礎不再是生產(或進口)時的價格,而是零售銷售額,經過多層流轉后實木地板價格遠高于生產時的出廠價,意味著消費稅計稅依據抬高、稅額增加。繼上述案例,在維持廠家和經銷商利潤不變的情況下,二翅豆材質實木地板的消費稅計稅依據不再是360元,而是終端零售價格470元,消費稅為23.5元,即470×5%=23.5元,在此交易過程中,消費者最終需要支付493.5元。在零售環節征收,消費稅漲幅達30.56%,改革后實木地板消費稅增幅很大。
(三)征收環節后移消費稅的最終歸宿
增加的這部分消費稅到底由誰來承擔?最終稅負歸宿應該取決于生產商、經銷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博弈,供求關系會影響三者在價格談判中的地位,最終確定三者承擔的比例。根據稅負轉嫁理論,納稅人通過提高銷售價格或壓低購進價格的方法,將稅負“前轉”給購買者或“后轉”給供應商。在此將木地板生產商與經銷商視為利益整體,若征稅后移,經銷商為名義納稅人,下面從需求彈性分析改革后消費稅最終歸宿。實木地板整體上看屬于富有彈性的商品,但針對高消費群體的高檔實木地板則缺乏彈性。消費稅后移導致的消費成本的增加,一般實木地板產品較難轉嫁出去,而高檔實木地板稅負則相對易轉嫁,見表1。
三、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對木地板行業的影響
(一)行業整體稅負上升
征收環節后移,消費稅將以不含增值稅的零售價格為計稅依據,相比出廠價,流通鏈條越長,最終零售價格越高,從而消費稅較改革前會有大幅增加。根據實木地板行業的數據統計,2019年實木地板消費稅約為10億元,改革后按30.56%的漲幅測算,在現有基礎上消費稅增加約3億元,若考慮附加稅費則行業整體稅負增加更多。行業的高稅負無論是由生產企業、經銷商還是消費者承擔,都勢必增加木地板消費的成本。
(二)木地板產品可能向高端集中
根據需求價格彈性理論,價格的變化會影響需求量的變化程度不一,富有彈性木地板稅負不易轉嫁,而缺乏彈性的高檔實木地板則稅負可能會轉嫁。因此,在木地板行業未來的產品構成中,生產向高端產品集中,而且不斷升級換代,低端產品則可能因價格因素進一步下沉,降低成本,通過薄利多銷策略,滿足低收入消費群體需求。
(三)加劇行業發展困難程度
近年來地板行業低檔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品科技含量低;部分品種和區域產能嚴重過剩的狀況,同質化競爭激烈;受原料供應收緊,出口受阻及房地產市場放緩等上下游鏈條不利因素影響,行業利潤率下滑,根據中木協會統計木地板行業毛利率約15%,凈利率不足5%,70%的木地板企業經營困難,即使是行業龍頭,其財務狀況也不理想(見表2)。消費稅后移改革將對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更加不利,加劇行業發展困難。
(四)加速行業重新洗牌
根據中木協調查統計,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約2000家實木地板生產企業,從業人員100多萬人,且以小微民營企業為主,當前木地板行業企業有30%處于虧損或停產狀態,40%艱難維持,30%略有盈利。消費稅后移,導致企業稅負增加,企業成本增加,部分抗壓能力差的企業會因此倒閉,大企業則會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實力。
四、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木地板行業發展建議
消費稅改革勢在必行,企業應做好應對稅改的生產經營方案,將沖擊效應降到最低。
(一)發揮行業協會平臺優勢,發出行業的聲音
利用消費稅立法征求意見的“窗口期”,尋求最為有利的改革方案并提交立法、行政機構決策,最好方案是呼吁取消實木地板消費稅,次優方案是爭取降低稅率、給予部分產品免稅的優惠待遇,從而降低行業整體稅負。
(二)企業應整合財務、銷售等部門力量,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和銷售策略
對家庭裝修、工程裝修、高檔裝修市場做好細致市場調研和客戶調查,將產品需求彈性系數量化,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價格策略。對富有彈性的產品適度讓利多銷,同時積極開展稅收籌劃,制定組合銷售、買贈銷售等多種銷售策略,尋求稅負最低的銷售方案;對缺乏彈性的產品進行提質提價。
(三)開拓或擴大電商銷售渠道
消費稅后移,以零售價格為計稅依據,縮短流通鏈條可以降低價格,從而減少消費稅計稅依據。目前實木地板實體銷售中代理層級多,商品分銷成本高達25%甚至更高,進賣場還需要押款,推高零售價格。電商銷售有效克服代理層次過多問題。因此,企業應該加大電商銷售投入,加速開拓或擴大電商銷售渠道。
(四)穩定或拓展外銷市場
從現有政策看,實木地板出口可以享受增值稅免抵退和消費稅免退政策,以不含增值稅和消費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目前,中國生產的地板有1/4依賴于出口外銷,有條件的企業應進一步穩定和拓展國外消費市場,即使消費稅后移,對外銷產品影響不大。
(五)走“大家居”多元化經營道路
從目前的行業發展趨勢看,單一的木地板生產企業業績不佳,而經營木門、地板、定制家居多元產品的企業業績可觀,“大家居”發展理念成為趨勢。企業成為木門、地板、定制家居整體供應商,消費者可以一站式采購所需裝修材料。多元化產品個性化服務發展模式,可以保證木地板銷量的同時,還能使其稅負負擔通過整體銷售的利潤得到一定彌補。若消費稅后移,在“大家居”理念的銷售模式下,廠家的議價能力更強,消費者更易接受,從而稅負轉嫁相對容易。
(六)企業要精準定位
行業優勢企業要站在領軍者角度,一方面,培育消費者消費習慣,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提供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產品,如綠色環保的地暖實木地板。這些產品的議價能力強,在滿足了消費者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稅負也易轉嫁。同時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比如拓展基材加工基地甚至原料林基地等,賺取更高附加值利潤。另一方面,建設高效、優質、覆蓋面廣的營銷渠道,形成產銷一體化優勢,提升市場份額,從而內部消化消費稅改革帶來的不利影響。生產低端地板的企業產品定位下沉,降低生產成本,也可考慮加入優勢企業的產業鏈,開展代工業務。
參考文獻:
[1]谷成,周子健,劉澤宇.消費稅改革再思考[J].地方財政研究,2020(2):24-28.
[2]張玉萍.美國木地板行業現狀分析[J].中國人造板,2019(12):31-34.
[3]巴文婷,薛亮.地板產業集群與區域物流的協同發展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9):35-36.
作者:宋建軍 單位:衢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