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宣卷流程及藝術特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紹興宣卷作為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保存著這一曲藝獨特流程與藝術特色。演唱者稱為“宣卷先生”,卷本稱為“寶卷”,樂器包括木魚、醒木、二胡、三弦、月琴、鑼鼓、琵琶等。演出流程有裝香、請壽、宣卷、散花、解結、化紙六個階段,宣卷帶有一定信仰色彩,而藝術要求并不嚴格,主要藝術特色是隨處搭臺,照本宣科;無需身段、表情、動作表演;具有化煩解憂、祈福延壽的功能;班社四人性別不限,分擔多種角色。
【關鍵詞】宣卷;曲藝;宣卷文疏;散花;解結;祈福
“宣卷自唐以來即有,至清展成為曲藝?!盵1]紹興宣卷,即是一種頗具神秘色彩的民間曲藝。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紹興宣卷稱得上“江南戲曲之祖”,以前有平卷和花卷之分,平卷演唱時清敲木魚,花卷演唱時有二胡等絲竹伴奏?,F今合在了一起。演奏樂器常為木魚、醒木、二胡、三弦、月琴、鑼鼓、琵琶等。演唱文本,“即卷本,通稱‘寶卷’?!盵2]寶卷有很多種,如《花名寶卷》《包公斬楊義寶卷》《沉香扇寶卷》等,一般分上下集,稱“乾集”與“坤集”。宣卷班社成員,現已固定為四人,位次分魚位、醒位、書位與茶位。魚位為班主座次,與醒位對面。魚位右側與醒位左側對著供桌,固定不變。書位與茶位可以隨意調換,面對供桌方向。四人圍坐于桌子三面,一側空出,一般垂掛“佛光普照”或“金玉滿堂”錦繡桌圍。宣卷先生將“寶卷”擺放在桌上,演唱時可以照本宣科,因而,這一曲藝形式被稱為“宣卷”。
一、準備工作
宣卷演出,一般主家需準備如下幾項。首先,備好供桌與神像以及供奉的三茶六酒(以九只酒杯替代),果品食物如餅干、糖果、香蕉、桃子、李子、蘋果、黃酒,還有蠟燭、香煙、筷子等,有的還擺一只大元寶,叫財神元寶。香爐里,考究人家,特意插上一支“節節高”,寓意富貴吉祥,節節高升,一年更比一年好。其次,主家還需邀請好念佛老人,伴隨宣卷活動,持續念佛,同時負責折用于“化紙”環節的元寶,多為“顆折元寶”,此外,還懸掛或擺放大量“太寶”“大銀錠”等,“大銀錠”又稱“六斤四兩”,皆為紙折而成。宣卷先生們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人員、樂器、寶卷到位,還要書寫紅榜、宣卷文疏、神位供牌。
二、宣卷曲藝流程
宣卷曲藝流程主要包括裝香、請壽、宣卷、散花、解結、化紙六個階段,整個演出時間從早上七點半至下午四點左右,上午十點多鐘中場休息,主家準備好“點心”即一碗素面,人手一碗,見者有份。午餐也為素食,不可食葷。
(一)裝香?!把b香”是宣卷開始環節,目的是把神靈請下凡來,讓其聽本場宣卷演唱。所請之神,嚴格來說,應為供桌上供奉的神靈,如觀音菩薩。但道釋不分的宣卷曲藝,常將兩種宗教神靈融合在一起,因而出現供著觀音菩薩,請神歌虔誠邀請的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道家仙界諸神。開場白形式多樣,最常見如“春季桃花滿樹紅,夏季白蓮在池中,秋季丹桂滿園香,冬季臘梅伴老松……”或如“香在爐中燭在臺,花在銀瓶四季開,茶在缸中是供養,果擺盤中請子來……”由于宣卷演唱內容“照本宣科”,對于這一獨特的曲藝形式,宣卷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何云根(藝名何寶寶)(1942.8-2018.12)認為:“個個都會唱,照著本子,哪個不會唱?就是開場白最難,仫佬佬難。”(2015.9,采訪)在宣卷開場時,一般鄉村中考究的主家,還會燃放鞭炮。裝香儀式結束后,進入吟誦階段,即“請壽”。
(二)請壽。請壽階段,宣卷先生以“說”而不是“唱”的方式,向神靈告知主家姓名、地址及祈福心愿,大體為宣卷所寫內容。誦畢,直接進入正式演唱階段。
(三)宣卷。正式宣卷演唱,是一個持續七個小時左右的漫長過程,紹興宣卷的所有班社,舊時演唱各種“寶卷”文本,當下家家演唱同一寶卷,即《三包龍圖》,講述北宋名臣包拯三個經典斷案故事《割麥龍圖》《賣花龍圖》《賣水龍圖》,被宣卷先生何云根概括為“三部六本十二位”,即三部故事,每個故事分乾集與坤集,共計六本書,其中包括十二位主要角色。演唱活動漫長,外人多以為無人細聽,但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民笑道:“宣卷演唱中每一個角色、每一句唱詞,多唱或者漏唱了,我都知道,我都聽得出來。”(2015.9,馬鞍鎮村民語)足見村民們對宣卷內容的熟悉程度。
(四)散花?!吧⒒ā笔墙B興宣卷演唱的高潮部分,緊接在《三包龍圖》故事之后,當故事宣唱完畢,班社四位宣卷先生,開始轉入“散花”環節,即“散蓮花”。“散蓮花”有專門的唱本唱詞,唱詞如下。阿彌陀佛散蓮花蓮花蓮花伊蓮花正月里來散蓮花散出一朵所個花散出一朵茶花茶花開來早逢春孝順媳婦敬公婆蓮花蓮花伊蓮花二月里來散蓮花散出一朵所個花……散花環節,計有十二個月,一月一月吟唱過去,多數唱詞由四人合唱。“散蓮花”環節,是宣卷整場演唱的高潮部分,曲調歡快,興致高昂,是總結寶卷中人物善惡果報的環節,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增強主家信念,促進民眾行善積德,具有積極教化意義的一個環節。一般“散蓮花”開始前,主家便開始四處發放“結緣品”,多為小禮包袋,內裝糖果、餅干等;也有散發毛巾、香皂、洗滌用品的,意味“潔凈無塵”。
(五)解結。“散花”結束后,宣卷進入“解結”階段,此時,富有經驗的主家,已經點燃一把祈福香,分發給每一位祈福懷愿的老人,宣卷班社班主負責帶領班社吟唱解結歌?!敖饨Y”也有一套基本固定的唱詞?!班珶o解結解結解壽結,菩薩面前來解結……解了××戶人家延壽結,解了生男育女穢污龍神水府的寃和孽……”其中,“解了××戶人家延壽結”這句,是根據主家姓名、信士多少、演唱場合等靈活變化的,如宣卷市級傳承人陳華鑫在一次演唱活動中就“解了三十九戶人家延壽結”?!敖饨Y”仍是演唱高潮的延續,老人與宣卷先生全部站立,向神靈進行祭拜,一遍阿彌陀佛,一次虔誠鞠躬,緊接在解結歌后,宣卷先生開始宣讀“宣卷文疏”,全文示例如下?!靶砦氖桦加幸汇籼煜履险安恐藿駬腥A人民共和國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余渚村大江下延生信士×××特發虔誠邀請儒士女×名到錢清鎮江墅村行義莊里朱天大君神前焚香點燭設壇宣唱大宋三包龍圖寶卷一日遼還愿心敬重神明敬奉朱天大君座前慈悲受納祈求上保風調雨順中保國泰民安下保男增百福女納千祥家門吉慶保佑信士×××身體健康無災無病增福增壽百歲長壽又保男女老小人口平安萬事如意永無災悔四季太平生意興隆財源茂盛工作順利心想事成一年四季發財大賺滿金又保小人讀書天天向上步步高升名牌大學考進出國做個留學生回到北京城做個中央干部接班人來接全家老小游北京又全家大小人口出入平安路上開車太平回家特此文疏敬謝神明敬神人延生信士×××全家百拜時維靝運歳次乙未年七月××日大吉焚化”宣卷文疏格式基本固定,其中地址、主家姓名、所謝神靈等,根據各家不同需求,靈活變動。本例中,所謝之神“朱天大君”即明末崇禎皇帝朱由檢。解結階段,顯示宣卷這種民間曲藝活動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其不僅是曲藝藝術,還包含濃郁的民間信仰,配合相應崇拜儀式,具有祈福、延壽、保佑發財、解除心中煩惱、消除冤孽、洗滌心靈等作用。
(六)化紙?;埵切砘顒幼詈笠粋€環節。化紙常用工具有兩種,一種是圓形的,稱為“化紙桶”;一種是長形的,稱為“化紙槽”。主家和班主一起勞作,把銀錠等大串的元寶取過來焚化。此外,還不忘焚上《金剛經》以示供奉。這并不是《金剛經》經文,只是一張張黃紙,上蓋“道經師寶”的道士印章,印有“金剛經拾貳卷”字樣,有的附有手寫的“吉祥如意”或“恭喜發財”等字樣,“表現出對神佛的心靈虔誠與物質奉獻,是希望神佛降福于人間?!盵3]所焚化物品,大多為紙折元寶等物,考究的主家焚化的物品如下。紅箱。紅箱是紅紙折成的箱子,里面裝有紙折的“元寶”和折疊好、附著老人念經功德的“佛經”,即上蓋“佛經”字樣的黃紙,并非經文。各種元寶。銀元寶、顆折元寶、財神元寶等,都是紙折物。紅榜。班主把紅榜取下來,小心折好,使用一種特殊的折疊方法,形似團花或油紙傘面造型,堆放于化紙槽(桶)上。最后,鋪上宣卷文疏、福資名冊等道具。個別人家還燃一枚煙花爆竹,為了提醒神靈注意?;埵切砘顒又幸粋€極為隆重的環節,老人們對著火焰祭拜,因為這些火焰、煙灰,將負載著他們的祈愿,通過這種特殊的焚化儀式,最終打通人間與仙界通道,傳送他們的美好心聲。班主將一杯紹興黃酒極具儀式性地潑灑在化紙槽(桶)附近。然后人們并排對著這堆紙灰殘焰念起《心經》。《心經》以辯證的方式,闡釋了“色”“空”之理,村民籍此擺脫生活中的各種煩惱?!胺倩瘯r更是圍著焚化的紙錠、元寶與神位多次轉圈拜祭,十分虔誠?!盵4]舊時,在宣卷過程中,所有參與者不可以隨意中途退場,據說這會將尚未消滅的晦氣帶回家中。現在這已經不再為人們所在意了。
三、宣卷曲藝藝術特色
紹興宣卷是一種略帶宗教色彩的民間曲藝,其主要藝術特色如下。
(一)隨處搭臺,照本宣科。曲藝或舞臺藝術演出,一般對場所都有一定要求,起碼要布置一個“舞臺”供藝人演出。宣卷則無需搭建舞臺,無論是村民的屋里屋外,還是鄉村廟宇,桌子一擺,便是一場戲。對演出場所毫無要求,是宣卷表演走街串巷、隨處可演的一大民間特色。而“照本宣科”又使得宣卷與其他演出活動迥然不同。沒有哪一個劇種在演出時演員可以帶著書一字一句唱念,而“宣卷”的“照本宣科”名正言順,“宣卷”一名也由此而來。
(二)無需身段、表情、動作表演。舞臺演出的主要表現手段是演員的動作、姿態、表情與唱腔等,“宣卷”對表演手段沒有任何要求,無需“宣卷先生”做出任何動作、姿態、身段、表情的配合表演,唯一的要求是聲音洪亮、音色動人。因其演出中寬松閑逸的氛圍,宣卷先生們在演出時,還可以穿插遞水、遞毛巾、遞芭蕉扇、插兩句閑話等“小動作”,顯得親切自然而隨性。
(三)四人性別不限,分擔多種角色。宣卷班社固定四人,對應宣卷曲藝中的四個座席,即魚位、醒位、書位和茶位。班主坐魚位,負責處理宣卷過程中所有問題,包括書寫宣卷文疏、紅榜、牌位、統計福資等。班主不僅需要演唱功力超群,還需要精通多種樂器演奏技法,此外,毛筆書法是班主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宣卷所有書寫,都必須用毛筆或軟筆。此外,班主還需具備剪紙、話筒接線調音、不看“寶卷”倒背如流等技能。由于一套寶卷故事中角色眾多,宣卷先生只有四人,每人一個角色根本分配不完,于是,就采取“一人多角色”手法。角色分配具有一定的隨意性,遵循“優者承擔”原則,誰唱得好,角色就歸誰。常常反串,女旦演生角,男性演旦角,如宣卷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何云根,因為人靦腆且長相清秀、聲音清悅動人,雖身為大和班班主,擔任的卻是旦角。
(四)化煩解憂,祈福延壽。在中國傳統曲藝中,無論是哪種曲藝,皆屬于一種純粹的“藝術”品類,各種演出劇目雖然繁多,但不外乎具有審美認知、審美娛樂、審美教育功能。宣卷曲藝除具備上述功能外,還具有一種“獨特”的功能——祈福還愿,尋求護佑。在宣卷演出“散花”環節,—高亢而熱烈的十二月散花演唱結束后,進入宣卷演唱的關鍵環節“解結”。整場演出活動,所有勞動、金錢、時間、辛苦演唱付出,都為了這一核心目的——祛災祈福,求得心境的平和、感恩與安寧。此外,宣卷還有一項獨特的民俗禁忌,即每年三月停止宣卷。當地人認為,三月桃花開,會四處飄散桃花運,若在三月舉辦宣卷活動,會令自己沾上桃花運。這對于傳統觀念深厚的紹興民眾來說是一件不能容忍的“壞事”。
四、結語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曲藝,紹興宣卷內容與形式保存完好,流程固定,包括裝香、請壽、宣卷、散花、解結、化紙六個環節,每個環節具有自身功能。它以民間說唱形式演唱長篇故事,尤其是演唱大宋包青天的故事,幫助民眾懷愿祈福、憧憬美好生活,是一種具有一定信仰色彩的曲藝形式。它形式松散,演出隨意,無需身段動作表情表演,“照本宣科”,記不得唱詞,也不影響演出。其角色擇優承擔,四人分擔多種角色。宣卷最大的藝術要求是演唱時聲音洪亮、音色動人。聲音洪亮可以吸引人們注意,音色動人不僅令民眾喜愛,也可以令主家所謝之“神靈”喜愛,這一點構成了紹興宣卷有別于其他曲藝形式的又一大特色。
參考文獻:
[1]王偉.紹興宣卷[J].浙江檔案,2010(7).[2]何云根.掀開紹興宣卷的神秘面紗[J].浙江檔案,2010(7).
[3]鐘小安,鐘雯.紹興宣卷的思想內容與文本結構[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5(7).
[4]王姝.被凸顯的“文學”與“藝術”:民間信仰非遺化的路徑——以紹興宣卷為例[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
作者:徐玉紅 單位: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