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教育革新的認識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當今,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發展的“三大時代特征”(經濟全球化浪潮、知識經濟挑戰、可持續發展戰略),無不與教育創新息息相關。科教興國、以人為本、社會全面進步、教育創新是靈魂。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質、培養人才的基礎,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適度超前發展,走改革創新之路,這是加快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行動綱領和思想指導。面臨我國教育改革這場深刻的革命,筆者認為:只有深刻地認識和全面總結我國長期以來的教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及其教訓,才能正確把握和準確定位當今時代潮流的創新與發展脈博,更好地推進有中國特色的教育事業并健康發展。
一、不同時代的需求和教育觀的形成
(一)傳統教育。我國傳統的教育之職責似乎是“唯古至上”。這種“返古”式教育職責,與當今時代特征、社會發展的“三個面向”差異何等之大。致使國人錯過和失棄了18世紀以“英國工業革命”為先驅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第一次現代化進程的大好契機,教訓可謂深刻。這里,筆者特別強調指出:在教育觀念和思維創新上,我們仍然需要繼續解決重大難題,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內外諸多原因,我們還必須克服中西文化意識的差異,克服長期以來極“左”思潮的影響,計劃經濟體制的制約,特別是打開五千年來國民尚存的“固守疆城”的禁區意識,才能邁出思維創新的步伐。
(二)農業時代的“小農經濟”式教育。其教育的真實代表是“知識改變命運”,改變“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務農命運。其根源在于數十年的封建意識,“重義輕利”、“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似乎,讀書做官的追求,勝過科教創新的貢獻。這種“先天生農而憂,后天科舉而樂”的教育,或許也算是一種“成才”之路和“奮斗”之途吧!當然,這種“井底之蛙一線天”的教育目標,只能是培養“灌木叢材”,何能培養出“森林巨木”。
(三)工業經濟時代給人們提供了較豐裕的物質生活條件和基礎,加之一種享受與從屬意識的萌發,“綿羊”式的“三好生”培養教育也應運而生。把學生當成“馴服工具”的示范標準,要“三好”就必須唯唯諾諾、絕對服從、唯書至上、師道尊嚴。這種“負罪感”的教育,帶來的是:創造性滅失,個性沉沒,“羊群效應”式的圈內教學,怎能培育出“蝴蝶飛舞”“、斑爛之彩”的太空型“超人”。
(四)知識經濟初見端倪時代,信息社會知識爆炸,人才競爭伴隨“高智化”、“高知型”的教育必上“風景線”。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為核心,追求讀名牌大學,留學海外,考研中舉,高薪回報,利益驅動似乎已成“時尚”。而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創新改革步伐尚為艱難。但無論如何,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教育改革的戰略決策已定,全國人民衷心擁護和支持,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制和知識創新工程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在深化改革的趨勢中得以實現。
二、我國教育創新的戰略思考
(一)重新審視和定位高校教育的職能和地位
傳統觀念認為:高校只是培養人才的基地,這是單一職能的定位,制約和影響了高校教育“三個面向”的發展。把培養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三大教育功能和職責結合起來。一是培養高知型、高能型、高素質的專門人才是現代高校的根本使命;二是發展科學是現代高校的重要職能。產、學、研一體化,高校是主力軍之一;三是服務社會是當代高校職能的延伸。總之,高校不僅是培養人才的基地,而且也是從事科研的基地,同時,又是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服務的創業基地。在當今經濟初見端倪,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挑戰時期,大力發展我國的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具有時代特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教育體制、教學模式的轉變
筆者認為:我國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是最根本、最關鍵的“切入點”。應從一次性的學校教育,一錘定學歷的單向教育,封閉式的校園教育,向多層次、多渠道、多選擇、多功能的“專才與通才”結合的全方位教育轉變,向終身教育。網絡式、多媒體、開放教育轉變。這是突破傳統觀念的辦學體制和模式,走向“三個面向”的現代化教育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徑。
(三)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轉變
教學形式應從學年制、學分學年制向完全的學分制和彈性學分制轉變。教學內容從全國統一、固定又較陳舊的教科書中,轉向既要打基礎,又要創新意、更新知、追前沿面向新時代、新教育改革趨勢轉變。特別是名牌高校更要追蹤世界知識創新潮流,網絡信息教育資源、開發人才精英工程,使我國的高校真正辦成“名牌大學、頂極大師、一流學生”的人才培養基地,使中國的教育走向現代化。
(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主要體現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全面發展上,準確地說,它不僅是對學生這個受教育主體而言,同時也是對教師這個教育者而言的“雙重主體”。因此,教與學這個“雙邊”素質的提高尤為重要。“填鴨式”“、滿堂貫”與死記硬背的機械功能,對于獲取新知識,發揮和運用其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說是一種潛在的“扼殺”。
教師本身必須具有素質教育的先知才能,才能啟發式地教育學生。當今西方發達國家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多種學科和廣視野的角度出發提出的發散型、智慧型等,有機結合的創造性思維培養方式,從教育學、心理學的全方位角度出發,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及發散性思維和聚合性思維。故“為創造性而教”已成為現代教育科學的主要目標之一。這里,筆者特別強調指出的是:我國的素質教育實施和推行為何艱難與緩慢,其主要原因之一,不在于學生,而在于先生,在于教育制度、運行機制、教育觀念、師資人才培養的滯后性上。對此,應引起教育界和專家的高度重視。
三、實施知識創新工程
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知識是一種特殊的“稀缺資源”。正因為如此“,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經濟”才是當今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知識創新”被稱為“第二次現代化進程的前沿”。從經濟學的意義上講,知識具有“四大特征”(永恒性、公用性、創新性和物化性),其中物化性和創新性是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知識必須物化和創新,才能真正發揮出“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推動力作用。離開這個前提和條件,所謂知識可能變為陳舊的、束之高閣的、甚至成為“歷史的垃圾”。當今國際經濟競爭的核心,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高技術產業化。知識和技術創新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建立國家知識創新體系,推動知識創新工程。這是鄧小平理論的創新和重大的貢獻。我國的知識創新系統主要涵蓋科學知識和技術知識創新系統以及知識傳播與應用系統的四個子系統。其核心組成是產業企業、科研機構和研究型大學,即“產、學、研、政”聯姻“四位一體”。這是我國特色的知識創新體系和基本模式。
我國的知識創新工程,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論證后,獲得一系列有價值意義和經濟效益的創新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的動態發展過程。并且構成生產、擴散、應用這些新知識的各種機構、組織和網絡體系。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的逐步健全完善過程中,筆者認為:這種知識創新的體系和模式應逐步突破單一的國家及科研部門和專業研究型大學的模式,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多選擇的復合型、開放型的網絡體系和模式。即以“國家級知識創新工程為主”,以“市場型知識創新工程為輔”,共同發展的知識創新工程,才是我國社會主義的特色體現。
據統計,1995年我國研究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GERD/GDP)為0.5%,遠低于發達國家2%以上水平。而我國高校研究開發經費又只占全國GERD的13.7%。新加坡國立大學1995年從政府獲得的研究開發經費高達3200萬美元,使之成為一流的研究型大學,該校當年在SCI收入的論文超過1000篇,相當于我國當年居全國第一、二名的南京大學(452篇)和北京大學(269篇)的總和的1.4倍。同時,該校當年在EI(工程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達504篇,也大大超過當年居全國第一名的清華大學的343篇。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速我國科學技術的決定》所制定的2000年GERD/GDP達1.5%的目標,至今未能走出0.5%的低谷和徘徊局面。
可見這是一項多么艱巨而重要的任務和投入。這里,筆者特別強調,任何創新的主體都是“以人為本”。因此,人才創新和教育創新是一切創新的靈魂。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發揮我國巨大人才資源優勢,關系到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學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才是科教興國的根本戰略指導思想和國家創新體系最本質、最關鍵的環節。筆者認為:當今世界的一大趨勢是經濟全球化,首先是知識創新和人才創新一體化,沒有跨國型的創新人才和創新知識,經濟全球化就斷了通路之“橋”和頂梁之“柱”。因此,經濟全球化不僅包括有形商品和資本融通,而且更重要還包括知識、信息和人力資源等無形“稀缺”資源的融通。
人才是科學進步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資源,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養和使用的激勵機制。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據初步統計,1978年改革開發以來我國出國留學的34余萬精英弟子,學成回國報效者僅11萬。僅去年,中國去美國的留學生多達5萬余人,相當于中國20多所名牌大學一年的畢業生,而這些高才生學成回國者尚不足三分之一。其中關鍵的制約因素,就在于人才創新的機制和環境,不利于其才華的發揮和創新的潛能。對此,必須把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高度重視知識創新和人才教育創新的培育。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則是知識總量、人口素質和科技實力的競爭。黨中央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根本的“科教興國”戰略極其高度重視。特別是把高科技人才的“含金量”價值貢獻,提高到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最高生產力高度來認識和實踐,這是我國科技史上從未有過的首創。
綜上所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的新時期下的中國教育事業,在知識創新、人才教育創新、科教興國、與人為本的戰略決策上,已給我們開辟了新時代的良好發展機遇和氛圍。作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刻領會和把握這一難得的契機,從反思中得到啟發,獲得力量,從而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創新作出“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