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經濟新常態下的高校就業觀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高校就業觀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如今,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是嚴重的,特別是學生的個人技能與社區勞動力市場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問題。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期望很高,但能力不足。這就是為什么當代大學教育的重心是適當降低學生的期望,以確保社會需求與他們的實際能力相對應。從工作角度出發的高校教學使學生的動機和主觀主動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使他們能夠結合自己的興趣、個性特征和實踐能力,確定現實的職業目標以及為實現最終職業目標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努力。在此過程中,從高校的就業角度講,教學不再對應選擇何種職業以及如何選擇職業而制定嚴格的規定。在這個以工作為導向的教育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選擇最佳的發展方向,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二)有利于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確定學生的職業目標后,就必須有一個實現目標的科學職業計劃。但由于主觀和客觀因素,這個過程是曲折和具有挑戰性的。保障大學生的就業,可以幫助學生客觀地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有針對性地準備,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專業實踐技能,并與自身職業融合,找到與他們能力相符的職業技能,最終實現職業目標。
二、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就業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就業教育觀念落后大學的專業結構和勞動力市場的指導對學生的就業形象有很大影響,甚至是一個關鍵因素。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大學在專業設計和課程方面安排不太合理,而且設計內容太過陳舊,無法跟上社會的發展,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企業也在進步,但大學里的一些專業課程不符合企業要求。其次,高校只是一味注重大學生的理論課程[1],反而忽略了其就業指導。還有一些高校雖然有就業指導課程,但就業指導觀念過于陳舊,比如學歷至上、專業對口。
(二)忽略了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就業環境、人才需求千變萬化,然而高校對教育改革的創新型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不同步。目前,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還不是系統的、普遍的,需要進一步加強。一些大學仍然專注于少數學生的“創業活動”,而不是大多數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許多大學在職業指導或職業規劃培訓中加入了一點創新創業教育,其中講師主要來自行政和教育部門。這些教師大多沒有創業和實踐技能的經驗,甚至沒有在公司工作的經驗,而且相對缺乏教學技能[2]。
(三)高校就業觀教育缺乏全面考慮高校的就業觀教育是個長期復雜的過程,社會輿論環境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觀念。雖然在就業觀教育上,學校是主導地位,但主導不等于自主和自我,然而某些高校依然我行我素,對外界環境視而不見,專注于學生的就業觀教育教學,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和與社會的聯系,沒有將就業觀教育和培訓與公司對人才的需求相結合。
三、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就業觀教育創新的思考
(一)轉變高校傳統就業觀、推進就業觀教育理論研究轉變傳統的大學就業觀是大學教育創新的第一步。所有真正的人類活動都是有意識的、有意義的,都是在某些思想的控制下進行的,而這些思想的創新是人類創新的基礎。它讓人們理解和掌握事物之間的規律。因此,人們要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確保各個環節的步驟以及措施的實施,這樣有利于人們從中選擇最佳的行為方式。這種方式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內容,并在創新實踐的過程中不斷適應創新行為。因此,談論思想的更新是非常重要和根本的。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所有創新活動只有在思想能夠實際和有效地更新的情況下才能變得更有效和可行。在一個新的經濟發展標準被引入的時期,意識的基礎正在改變。因此,教育者的就業觀也必須及時進行調整,以便將在新的實踐中獲得的知識轉化為科學的理論體系。意識是動態的,正確的意識可以推動實踐的發展,而大學工作的傳統觀點的轉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從而成就學生的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針對就業觀教育高校可以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認知階段。大學生剛進入高校,教師需要通過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認識自我。不僅要介紹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和特點,還要讓學生轉變思維,盡快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氛圍。第二階段是訓練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知識。專業素質主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工作態度。這些員工也是企業需要的人才。第三階段是擇業階段。在畢業前一年,高校需要定期開展心理疏導、就業信息識別與選擇、求職方式等,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二)樹立創業創新觀我國在經濟發展的背景下經濟有所增長,基本要素取決于投資與經濟發展的動力、創新,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做兩個投資。而我國的經濟發展目前正在推動創新,因此這兩個投資起著互補的作用。經濟發展的動力本質上是基于創新,這為企業家精神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促進企業發展的措施,為企業提供發展機會,自營企業將成為大勢所趨。因此,應屆畢業生首先要承擔有利于就業的責任。為了刺激整個勞動力市場的活力,高校必須繼續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學生創業不僅能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還能創造就業機會,刺激更多的學生就業,這樣不僅能實現他們的個人價值,還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有促進作用。高校在教育學生就業前景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學生還應適應新經濟常態下出現的一般就業環境,這是對旨在積極促進創業精神和采取措施鼓勵學生創業和倡議的國家政策的回應。高校可以采用創業點數制度,以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創業實踐,開展創業項目,并根據學生對創業的熱情開展創業活動;還可以為創業活動提供資金,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事業;在適當的時候,舉辦創業會議,讓學生對創業有一個科學的認識,讓他們更成熟、更堅定、更成功。創新正在改變經濟發展的動力。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鼓勵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量專家幫助學生進行創新,以提高學生洞察創新、企業家精神和知識創新的意識,提升學習能力和創業能力,使其技能和創新創業緊密整合。由于就業形勢的惡化,國家政策和畢業時間限制使高校在就業前景方面的培訓朝著平行方向發展,并確保畢業生能夠順利找到工作。
(三)將高校就業觀教育與政府、用人單位、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教育過程的組成要素之一是教育環境,它對高校的就業觀念產生重要影響。良好的教育環境可以增強高校就業觀,相反,惡劣的學校環境可能會減慢甚至抵消其影響。因此,高校應積極利用政府創造的良好政治環境,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理念。在新的經濟常態下,政府將更多地對高校進行宏觀控制;在整個就業政策中,采取各種教育措施來保障就業籌資活動,例如,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公共就業服務是現代國家的一項重要職責,為學生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靈活的工作條件。不同類型的企業在大學生就業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選擇一份符合學生興趣、愛好、專業技能的工作并不僅僅取決于學生的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對人才的理解。雖然原材料、能源和其他生產資料曾經是商業發展的重要來源,但今天人才是發展的動力。因此,所有類型企業都需要考慮實際需求以及企業的未來可持續性,同時還要考慮其他因素來招聘員工。在高等教育畢業生選擇工作的過程中,社會價值對工作選擇至關重要。許多學生認為,在教學期間,時間和金錢的成本相對較高,因此更喜歡視野開闊的職位,但是這樣會阻礙其客觀判斷。在就業形勢惡化、就業機會減少的新經濟常態下,高等教育畢業生必須改變這種就業觀念,不能在專業選擇中只考慮平均工資和高工資以及有利的工作條件,否則他們將失去其他具有潛力的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新常態的影響下,高校就業觀念教育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出發,制定就業觀念教育策略,優化和提高學生的就業觀念。在由政府、用人單位、高校、學生組成的就業服務體系中,每一方都必須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發揮作用,建立良好的教育制度,確保高等教育學生進入勞動力市場,幫助學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提高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賀英,等.基于SMART原則在醫院職工病毒肺炎知識培訓考核中的應用[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0(2):185-188.
[2]徐澤綿,吳照明.加強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推進自主創業工作[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61-63.
作者:師帥 單位:安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