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音樂教育下現實瓶頸與對策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美育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音樂教育對學生綜合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面向學生開展高質量音樂教育活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且能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文章基于鄉村音樂教育創新的意義,分析了鄉村音樂教育的現實瓶頸,并提出了鄉村音樂教育的創新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音樂教育;現實瓶頸;對策研究
0引言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持續深化,素質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占據的比例逐漸增加。而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主要的推進形式,盡管近些年音樂教育受到黨中央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視,國家也將美育引進教育方針和大綱當中,促使音樂教育事業實現飛速發展。但在鄉村地區,音樂教育發展仍然較為緩慢,普遍存在教育意識薄弱、教育內容陳舊以及設備建設不足等問題。鄉村地區音樂教育發展的滯后性,導致鄉村地區學校難以推進音樂新課程標準,使得鄉村音樂教育和國家強調的音樂教育觀念脫離。對此,明確鄉村音樂教育所面臨的現實瓶頸,探索解決對策,對鄉村音樂教育發展及學生成長有著現實意義[1]。
1鄉村音樂教育創新的意義
近幾年,國家方面相繼頒布了關于教育規劃等諸多重要方針政策,并致力于構建能在最大限度上全面覆蓋鄉村的教育服務體系。然而,因為國內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差距較大,給部分鄉村地區音樂教育程度帶來反向影響。并且,由于教育資金的短缺,多數鄉村地區學生難以享受到與城市學生相同程度和水平的音樂教育,而這也在較大限度上對鄉村音樂教育長效發展造成阻礙。所以,唯有將因地制宜思想貫徹落實,針對傳統鄉村音樂教育實施合理、全面的改革創新,積極轉變傳統落后的音樂教育觀念,借助創新性與先進性教育手段,提高鄉村音樂教育質量、提升教育水平,這對鄉村音樂教改和發展有著現實意義。同時,對于鄉村音樂課堂教學展開改革創新,也可以切實幫助學生們掌握豐富的樂理知識,且有助于農村學生享受與城市學生相同程度和水平的音樂教育,進而充分激發學生音樂潛能。
2鄉村音樂教育的現實瓶頸
2.1音樂教育意識相對薄弱
現階段,音樂教育意識相對薄弱是鄉村音樂教育所面臨的現實瓶頸之一。具體來說,一方面,對于音樂教育功能和價值認知偏差。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是人道教育,更是基礎教育體系中的靈魂學科。并且,音樂教育具備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教育、娛樂及審美等功能,有助于健全學生人格、增強學生審美意識,使學生在音樂氛圍下陶冶情操。但是,實際上無論是學校和教師還是家長,都將音樂教育視作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設置的普通課程,將其簡單地視作并未列入考試范疇的副科,忽視音樂教育所具備的培養人和完善人這一功能。另一方面,對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正確認知。現如今,多數人針對情商重要還是智商重要展開了激烈探討,并有部分人表示教育工作只有以情感為基準發展廣大學生群體理智才能獲得較佳成效。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既要提高其知識水平與能力,也要涵蓋人格與個性的健康發展。而在這一層面,音樂教育發揮著不可代替的關鍵性作用。但是,現如今多數教育管理者與家長對此并未達成共識,對音樂教育課程人才培育目標缺乏正確與深刻的認知,忽視學生情感與理性的協調發展,導致鄉村音樂教育難以實現良性發展[2]。
2.2音樂教育內容較為陳舊
我國鄉村地區音樂教育內容陳舊與空洞,是當前鄉村音樂教育實現長效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據研究證實,目前國內鄉村地區音樂教育內容以民歌演唱為主導,其中紅歌與民族特色歌曲占據比例較大。因為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尚未達到成熟狀態,還處在活潑好動及對于外界事物具有較強好奇心的成長階段。同時,對于國家歷史發展歷程的了解和積淀較為淺薄,難以深度理解紅歌和民歌所蘊含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內涵。教師在開展系統化教學過程中,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學生對音樂課程知識的學習熱情,甚至會導致學生對音樂生成抵觸心理,進而給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及審美能力提高帶來反向影響[3]。2.3音樂教育設備建設不足音樂教育設備建設不足是限制鄉村教育質量有效提升的關鍵性因素。眾所周知,教育設備設施作為音樂課程有效開展與進行的主要保障,在開展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借助多媒體技術與樂器來激發學生們對音樂知識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和喜愛程度。然而,現階段鄉村地區音樂教育相關設備建設不足,在較大程度上給音樂教育可持續發展帶來阻礙,甚至會使學生失去參與音樂課的興趣。部分學校在音樂教育設備建設層面相對匱乏,更甚至部分學校所選用的音樂課程輔導教材并未達到相應標準和要求,也有部分學校并未針對音樂教育配備鋼琴、架子鼓與電子琴等樂器,在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只是利用音樂教材傳播知識。另外,學校部分教輔資料亦未得以及時普及。伴隨教育領域的持續改革與創新,教育部門逐漸提高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并針對其展開一系列優化和改革。在此環境下,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材資料、信息化教育設備與影像資源等并未在教育實踐中進行配套應用,加之音樂教育設備建設不足,導致鄉村地區音樂教育開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鄉村音樂教育的創新對策
3.1轉變固化教育理念,正確認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應轉變固化教育理念,正確認知音樂教育陶冶、熏陶學生情操,升華學生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的重要價值。音樂教師應重新審視和確立音樂課程教育目標,在課堂教育實踐中面向學生潛移默化地開展音樂教育。例如,借助樂器教學,培育學生音樂特長與學科核心素養;借助鑒賞教學開闊學生眼界,健全學生人格,發展學生個性;通過課外音樂實踐活動,驗證學生對所學音樂知識及音樂技能的掌握程度。上述舉措不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群體對于音樂知識學習興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學生音樂技能水平。除此之外,教師應轉變以往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育理念,將培養學生興趣和自學能力置于教學的中心位置。音樂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音樂潛質,持續提升其學習能力,讓音樂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構成部分。所以,教師應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作為學生天生的個性,音樂教師應激勵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精神,從而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不斷探索音樂知識的同時,感受和喜愛音樂[4]。
3.2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更新與豐富音樂教育內容
在現階段鄉村教育問題層面,不僅要求教師轉變固化教育理念,還要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教育模式,推動音樂教育長效發展,并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優勢,以社會轉型階段對音樂人才的需求為基準建設教育體系。首先,借助對于鄉村音樂教育現狀的廣泛調研,明確教育信息化目標定位。音樂教師應掌握鄉村音樂教育基本狀況,測試學生們音樂基礎和能力,明確學生水平與層次,便于以音樂學科特征及鄉村社會生活情況為著眼點,為學生提供針對性較強的音樂教育內容。其次,以鄉村學生綜合發展目標為依托,在傳統教育體系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與改革,以音樂信息化教育和職業能力為基準重新設計信息化音樂教育計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將信息化環境和網絡教育平臺作為基本媒介,選擇適宜鄉村音樂教育現狀的教育內容和模式,切實提高學生音樂素質與表演能力。最后,通過信息技術改革鄉村音樂教育形式,促進教育過程實質性的飛躍。鄉村音樂教育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任務驅動模式與微信教育模式等,在音樂教育中引進信息技術,從而推動師生互相滲透與協同發展,促進鄉村音樂教育實現全面轉變和創新。
3.3引進先進教育設備,促進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
當前,鄉村音樂教育改革作為系統性工程,具有系統復雜和難度較大的特點。而若想引進先進教育設備,實現信息化音樂教育,需要軟件和硬件建設工作協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鄉村音樂教育改革創新目標。為實現該目標,應針對鄉村音樂教育的現實瓶頸著重完成下述任務。首先,把信息技術真正運用于鄉村地區音樂教育,打破以往音樂教育模式桎梏,使學生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平臺積極思考與主動學習,全面落實線上資源和線下教育內容的共享。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專業化的多軌音頻軟件工具,對于選派的音樂曲目及錄制的聲音進行混音與剪輯處理,便于開展針對性較強的音樂活動。其次,在鄉村地區音樂教育中運用打譜軟件工具,借助鍵盤演奏寫譜最大化減輕教師教育壓力,并實現師生雙方共同識譜和讀譜,切實提高音樂教育質量和效率。而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運用同步錄播設備,使鄉村地區學生可以學習音樂劇表演、音樂律動與舞臺歌曲演唱等專業技巧,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
4結束語
我國音樂教育發展正面臨較大挑戰和機遇,鄉村地區音樂教育若想實現可持續和良性發展,教育工作者應轉變固化教育理念,嚴格要求自己,持續提升教育能力,改善音樂教育面貌。同時,學校方面亦要立足于長遠發展視角,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引進更多先進的教育設備,促進鄉村音樂教育不斷發展,落實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肖輝.鄉村音樂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策略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0,20(5):56-62.
[2]尹云芝.鄉村音樂教育信息化的現實瓶頸與紓解路徑[J].社會科學家,2021(2):156-160.
[3]王靜霞.教育公平視角下鄉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才智,2020(2):46-47.
[4]王文君.基于核心素養的“六年制”鄉村音樂教師教育課程范式重構[J].江淮論壇,2017(4):186-189.
作者:潘超 單位:福州大學至誠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