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成本控制物資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前言
大部分企業的物資成本預算以及管理控制都浮于表面,把物資成本管理視為一個名詞,視為一個最終結果,事后控制仍然沒有前移到事中控制和事前控制上來。也有一些企業的物資成本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記賬、算賬、結帳這一流水帳管理水平上,停留在帳目清楚,收支平衡就是成本管理的錯誤認識上。也有的企業把物資成本管理重點定位在采購的低成本策略上,往往都會因此而忽視質量因素,忽略對未來收益影響的因素,而最終也會由此帶來更大的損失,也有很多企業因為物資采購的質量問題致使出現虧損或破產。還有更多的企業以時間就是金錢為導向,在物資管理過程中最重視的是生產效率,卻忽視了質量管理和物流供應,致使物資的管理出現材料不足的情況下為搶工搶時而高價購進,或價高質低購進物資保生產,根本就不考慮成本控制的問題。然而,未來市場的走勢是不可預測和把握的,而現實物資成本管理卻是可以規范和控制的,這是一個短期與長期的規劃問題,也是決策問題,更是決定企業盈利與虧損的戰略問題。沒有遠見,必有近憂也正是這個道理。基于此,企業必須立足長遠發展,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物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因物資在企業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對物資管理的成本控制更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只要在物資管理上通過改進管理方式,規范調查、采購、發放、使用、核算的各個流程,就可以實現對物資成本的高效控制。降低了物資成本,回報的就是經濟效益。而物資材料的成本又有巨大的可控空間,足見物資材料成本控制對企業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權衡關系和重要地位。
2.物資管理的概念
物資管理,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需各種物資的計劃編制、采購訂貨、運輸組織、庫存保管、合理供應、領發、回收等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所需的各種物資是指企業進行生產所必需的原料、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工具等。在生產成本構成中,物資成本占總成本的60%以上,加上運雜費可能會高于70%,因此,物資管理對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物資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國企轉軌發展過程中,原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已逐步被拋棄,新的模式尚未形成,再加上市場很不規范,大量的問題待以解決。
3.1物資管理的形式簡單
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只注意生產過程的管理,忽視經營全過程的管理,只注意成本水平本身的高低,忽視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只注重節約,忽視質量索賠的管理等方面。這些問題是企業普遍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把物資管理的定位過于局限,以致于不能拓展管理思路,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模型。
3.2物資管理水平較低
問題主要集中在管理失控、統計失真、補償不足和組織軟化等方面,簡要的講就是企業在物資管理中把物資的平均值因管理漏洞造成附加升值,本應平衡在生產總成本的平均值下的物資成本的系數超限所造成的物資失控,并由于管理過于松懈,造成物資統計數據不準,在進料與供應間產生誤差,無端造成物資成本的增加。
3.3物資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從物資的管理方法來看,事前、事中和事后物資管理相互脫節,許多企業的物資管理只有事后的核算和簡單的分析,缺乏科學的事前物資預測和決策,缺乏嚴格的事中物資控制和事后考核。從物資管理手段來看,仍以手工操作為主,缺少現代化管理手段。主要表現在企業物資管理中的電算化程度偏低,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等的運用尚處于初級階段,計算機在物資管理中的巨大潛力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
4.加強企業物資管理成本控制建議
4.1加強對物資供方的評價
調查時,調查人員要對物資供應方的產品質量、生產規模、供貨能力、價格水平、售后服務、企業信譽、產品環保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對長期供貨的物流企業要對其營業執照的有效性、經營范圍、進貨渠道、產品質量、企業信譽、資金狀況等進行評價。評價后,參加調查人員應向項目經理或主管領導詳細匯報調查情況,最終確定合格供方。
4.2認真編制物資采購計劃
在確定生產項目后,技術部門應根據招投標文件的生產數量清單提出項目物資總需求,總需求須列出物資名稱、品種、規格、數量(以初步設計文件為基礎招投標的項目提出總需求參考),總需求報項目總工審核后交項目經理批準,由項目經理根據采購權限確定采購方式。
4.3實施陽光采購
采取招標采購和比價采購的方式實施陽光采購。統一招標時,由項目部經理提報需要招標的物資(設備)需求清單。招標工作比照《物資招標采購工作程序》實施,招標結束,由項目部與供應商簽訂供貨合同(如有特殊要求必須由公司或上級單位簽訂合同的除外),采購合同簽訂后報上一級物資部門備案。不適宜進行招標采購時,由項目部按照“貨比三家”的原則組織比價采購。一次采購總金額超過限額的物資,必須進行比價并遵循“三人同往”的原則,并不得超過市場價,不能三人同往時須經項目經理同意。
4.4引入物流供應鏈
供應鏈是一個由原材料供應商、營運商、倉儲商、生產企業、銷售商、零售商、顧客組成的鏈式結構。供應鏈管理理論采用系統論的觀念和方法,整合整個供應鏈的各個部分對物流進行系統管理,提高物流流動效率,降低流動成本。物資的管理應遵循它的物流特點來制訂在整個供應鏈中的職能活動。
5.結語
企業的物資管理不僅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更是企業管理乃至企業文化、企業品牌戰略的重要組成,而且企業的物資又占有生產成本的大部分比例,加強物資管理就是在提高企業經營效益,但切忌盲目降低成本而采取低質低價購進的不正當方法,只要注重采購、保管、使用、核算、廢舊利用等各環節流程的科學管理,在高質量物資的前提下一樣可以實現物資成本的有效控制。而且生產剩余的廢舊物資,如鋼材、木材、木制模板以及小型機具等,通過回收、篩選和加工、修理等工序使各種廢舊物資成為新生的原材料和產品,重新發揮其使用價值,也是實現物資節約的一項重要措施,對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樣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