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學批評視角下的老人與海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解讀《老人與?!诽N含的生態思想
歐內斯特•海明威是20世紀世界著名的小說家,被譽為“文壇硬漢”,他的作品堪稱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独先伺c海》為海明威在1953年贏得了美國普利策獎,并且在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小說被世人公認為是“描寫海洋和漁夫最深刻的文學作品”,其寓意十分深刻。人們對這部小說的解讀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不同。正如海明威所說:“如果五六個人或者更多的善于解釋的人能夠繼續解釋下去,我為什么一定要干涉他呢?”有人認為該部作品體現了海明威希緒弗斯式的悲劇色彩的英雄主義觀;有人認為這部作品是海明威的大男子主義觀的宣言書。但是,該作品給人們帶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廣袤得令人難以想象,亟待人們從新的視角、在新的視域下重新研讀去發現埋藏其中更多的思想寶藏。從生態批評角度來解讀《老人與海》,我們要關注的是書中所描寫的主人公圣地亞哥所秉持的生活態度,書中表現的眾生平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意識以及對人類“走得太遠”對自然過度開發所進行的批判。在海明威的筆下,《老人與?!分魅斯サ貋喐邕^著一種簡樸、超然、注重內心世界的完全生態主義的生活。遠離都市文明,圣地亞哥對于物質生活無欲無求。書中寫到老人用一艘平底小帆船來捕魚而不是漁船“……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補丁,收攏后看來像是一面標志著永遠失敗的旗子”。老人住在窩棚里,“窩棚用堅韌的護芽棕皮做成,里面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和泥地上一處用木炭燒飯的地方”,并且“他的襯衫上不知打了多少次補丁,弄得像他那張帆一樣,而這些補丁被陽光曬得褪成了許多深淺不同的顏色”。老人的飲食極其簡單,不出海的時候吃的是“黑豆米飯、油炸香蕉,還有些燉菜”。在出海前,他會喝上一些咖啡作為一天能量的補充。在物質上,圣地亞哥幾乎一無所有,但在精神上他是一個富足的人。堅定的宗教信仰、豐富的精神生活使他滿足于這種物質的匱乏,因為他對生活沒有太多的物質要求。對于圣地亞哥來說,幸福不在于擁有多少財富,而在于對生活持有的積極、陽光、樂觀的態度。梭羅的《瓦爾登湖》傳遞的也是這樣一種精神態度,如:“簡單,簡單,簡單吧!……簡單些吧,再簡單些吧!”“如果我們愿意生活得簡單而明智,那么生存在這個地球上就非但不是苦事而是一種樂事。”滿足于簡單,崇尚自然,圣地亞哥,這位赤腳走路的老人與那些信奉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人迷戀奢華、揮霍無度、崇尚享樂,而事實證明這種生活方式對我們的自然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使我們的生態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圣地亞哥所實踐的就是海明威的生態哲學思想:簡樸地生活,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重塑價值觀,樹立正確的生態理念,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独先伺c?!贩磳θ祟愔行闹髁x,認同眾生平等的理念,字里行間體現著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世上萬物都是為了人而存在的,人類的目的和利益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而海明威卻把自然界中的生物看作與人類平等的存在。圣地亞哥漂流在海上看見了一只小鳥,善良的老人對鳥兒說:“小鳥兒,你喜歡的話就跟我做伴吧。”圣地亞哥把小鳥看成了孤寂旅程中偶遇的一位朋友,這是一種擺脫了人類中心主義以平等之目光看待世間萬物的心態。這種眾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態度還體現在老人與大馬林魚的關系上。老人既把馬林魚看成他的獵物也把他當作朋友。海明威認為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人與其他生物一樣都是自然生態鏈中的一環。人與其他生物都在為生存而拼搏。圣地亞哥要殺死大馬林魚是為了生存而大馬林魚要逃走甚至要殺死圣地亞哥也是在為生存而掙扎。在這個意義上,老人與大馬林魚是平等的,他們之間是對手的關系,當老人用力地拉住在海中不斷翻騰的大馬林魚時他說道:“魚呀,你簡直要我的命嘛,老頭兒想,但是話又說回來,你有權這么做,老兄,我從來還沒有看到過比你更大、更漂亮、更沉著、更高貴的東西。你來弄死我吧,我不在乎誰死誰活了。”但是在另外一方面老人又對這條苦苦與之搏斗的大馬林魚心存敬畏,把它當作朋友。他說道:“魚啊,我愛你,非常尊敬你?!薄澳悻F在覺得痛了吧,我也很痛啊。”在老人看來,這條大馬林魚不是他的敵人而是一位值得尊敬并且與他勢均力敵的對手,不論是老人殺死了這條大魚還是大魚殺死了老人,他們之間都沒有失敗者。正如法國生態思想家艾伯特•施韋策曾說:“成為思考型動物的人感到,敬畏每個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樣。他如體驗他自己的生命一樣體驗其他生命?!薄独先伺c?!愤€體現了海明威對人類過度征服自然的批判。在這部小說的結尾海明威安排了一個極具悲情主義而又發人深思的情節。老人與大馬林魚苦苦搏斗三天,最終殺死了它,但是在把大馬林魚拖回港口的歸途中,這條大馬林魚受到鯊魚的襲擊,回到港口時只剩下一具骨骼了。是什么造成了這種后果呢?老人進行了自省和反思,“那么是什么讓你打敗的?”“什么也沒有,只怪我出海太遠了?!睆哪撤N意義來說,老人的失敗不是鯊魚,而是老人自己打敗了自己,因為老人走的“太遠了”,人類對自然過度開發、過度利用,這種殺雞取卵式的理念必然得到報應。恩格斯指出,人類不要過分沉醉于征服自然的快感中,盲目的樂觀使人類喪失了理智,每次征服自然勝利之后人類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自然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報復人類。人類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在對自然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利用自然,維護自然的生態平衡發展,保證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引用海德格爾的一句話,即“人不是世界存在的主宰,人是世界存在的牧人”,所以這部小說的最后結果就是老人辛苦捕來的大馬林魚“……如今不過是垃圾了,只等潮水來把它帶走”。人類付出巨大努力而創建出來的文明成果,卻因為對自然、對生態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和過度開發而煙消云散,所留下的只不過就是一些在時間長河中等待被沖刷殆盡的遺跡罷了。這就是海明威為我們勾畫出來的未來生態崩潰的場景,令人反思,促人警醒。
二、結語
生態批評的目的之一就是促成人類的生態意識的覺醒,提升我們的生態美感,調整自己的生態行為,促成人與自然的和解?!独先伺c?!匪坪踝龅搅诉@一點。通過對老人圣地亞哥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描寫,他對非人類生命的尊重與敬畏以及老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思,海明威在想我們呼吁,是時候調整我們的行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了。馬克思曾指出,“人與自然的和解”是同“人類本身的和解”是緊密相連的?,F代生態倫理學家也認為,人類在經濟生活中的不平等是同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平等息息相關的?!独先伺c?!方o我們的生態警醒就是我們要節約資源,關愛所有生命,對人類開發自然的行為進行節制。這才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唯一途徑。
作者:郭秀偉 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