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畢業論文撰寫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論文選題環節
要完成畢業論文寫作,涉及到選題、收集查找文獻、閱讀分析文獻、編寫提綱、反復修改等多個環節,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而選題則是這“萬事開頭難”的第一步,這一步的成敗也決定了論文的質量的高低,以及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價值的大小,因而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從我院近幾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指導的實踐來看,論文選題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文學”與“語言”比例失衡。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選題大致可分為文學與語言兩大方向,但事實上,學生在選擇的時候,卻一邊倒的傾向于文學類,選擇語言方向的寥寥無幾。而在文學內部而言,又出現了內部不平衡現象,即選擇文學文本研究的遠高于文學理論研究,選擇文學理論研究的屈指可數。2.選題陳舊、重復,創新性不足。很多學生為了寫作起來較為簡單方便,往往不會選擇新穎的題目,很多題目也是年復一年地出現在學生的論文中。如《伊麗莎白的婚戀觀》《陶淵明的田園詩藝術特征》《<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等。這些題目因老師上課重點講授、相關資料較多,而受到學生青睞,隨便找幾篇文章拼湊而成即可。另外,較為容易的題目大家都會選擇,因而在論文開題中,會出現選題重復的現象。很多論文的結論已經是通說,沒有多少可挖掘的空間。
(二)論文寫作環節
1.原創較少,抄襲較多。“觀點創新”在畢業論文撰寫中可謂是最高要求。即便對重點本科大學學生,也是較難做到。而對于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更是望而卻步。其實,創新不單純是觀點創新,這樣的創新確有強人所難之處。除此之外,可以用新的材料論證原有題目;也可以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論證原有題目。但現實情況卻是,學生在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過后,沒有對其進行評述,發現其不足之處,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研究;而是就地取材,將手頭資料進行拼接,好一點的就是邏輯相同而語言不同,不好一點的則是直接復制粘貼,較少能夠看見較新穎的觀點,基本都在“炒剩飯”,每每答辯的時候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雖然學校設置了論文查重檢查,但個別學生的論文已經逼近最高限定值,自己的表述較少。2.寫作基本功較弱。很多學生交的論文初稿,問題成堆。文不對題,中心不突出,觀點不明確,層次不清,表述語病較多,標點符號隨意使用,一篇論文可多達幾十處問題修改建議批注,足見學生寫作基本能力缺失,缺乏針對性的寫作訓練,要實現最終的合格論文,往往要經歷五稿以上的修改。
(三)論文答辯環節
答辯作為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最后一環,并沒有較好地執行這道關卡的職責。很多學校的畢業論文答辯環節基本都是“走過場”,流于形式,老師所設置問題都相對簡單,學生即使問題答不上或質量不高,也不會因此而讓學生不予通過或二次答辯,最后都會準予通過。這樣相對寬松的體制,必然讓很多學生放松對論文及對自己的要求,答辯之前,匆匆看一眼論文,有的由于完成論文時間距答辯時間較長,早已忘得一干二凈,只是臨時抱佛腳,加之多數學生已經打聽到往屆答辯情況,所以完全沒有重視答辯。而這樣勢必會反作用于畢業論文的寫作,更加加劇了學生的對付心理。
二、畢業論文撰寫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知識水平相對薄弱
筆者從教10年,一直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任職。從歷年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來看,學生閱讀量較少,基本停留于上課所學范疇之內,有的則知之甚少,除了有些備考研究生的學生,基本對本專業學術前沿沒有涉獵,故而在論文的選題上自然會避重就輕選擇一些較為好寫的題目,研究資料較多且研究相對成熟,可以簡單拼接即可。而較難的題目學生知識水平有限,難以駕馭。
(二)學生就業壓力大、精力有限
以我院為例,畢業論文開題工作一般開始于第六學期期末至第七學期初,寫作工作則占據整個第七學期,從寫作時間上來看,應該是較為充裕,但事實上學生卻是多數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提交論文,因為受制于現在就業壓力較大,學生一離開學校,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找工作、考研、考公務員等,基本無暇撰寫畢業論文。
(三)學校、教師投入欠缺
很多學校學生不斷增加,但是教師數量卻沒有改變,師資比例嚴重失衡,致使教師指導畢業論文的工作量也大量增加。教師一方面要承擔大量的授課任務,一方面還要承擔一定的科研任務,再加上這超額的畢業論文指導工作,有限的精力難以承擔繁重的工作,分配到畢業論文指導的上的時間自然也會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除此之外,很多老師因是科班出身,往往在指導論文的時候,將自己所經歷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方法應用于本科生的論文指導工作上,嚴苛的要求與本科生的研究水平之間并不成正比,要求既然難以達到,索性就不再做較高要求,堅持得過且過。
三、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選題環節引導
1.突出“應用性”。畢業論文的選題應該注重結合當前社會實際,應有所指,鼓勵學生選擇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而不是進行更深理論層次的探討。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即為“應用型”人才,那么這樣的定位就決定了我們人才輸出的類型,既不同于“985”“211”院校的“研究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職院校的“技能型”人才,直接進入生產一線,而是一方面具有理論能力,一方面具有實踐能力,我們的人才應是具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能夠迅速成為熟練工種。為此,畢業論文的選題應少一些抽象的學術研究,不必盲目追求與所謂一本高校看齊,多一些區域研究、應用研究。2.突出“新穎性”。畢業論文的選題應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當然,我們并不是要求學生進行“原始性創新”,即填補前人空白,或做理論性的顛覆,這樣的創新對學生而言難度太大,無法完成。而“漸進性創新”則不必要求如此之高,可以以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進行論證。因此對于重復率較高的題目,或者與實踐脫節嚴重的題目,實際意義不大的題目,都應排除在外。
(二)強化撰寫過程指導
1.加強研究方法指導。很多指導教師在給學生開題過后,便將畢業論文一事擱置一旁,直至學生上交初稿,開始進行初稿的修改,之后便是反復收發修改稿,最后直至定稿。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指出論文存在的問題,學生只是依照批注進行修改,雙方沒有更多的交集。這樣的結果是,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及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導。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教師應積極引導,利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網絡資源,幫助學生學會文獻檢索,形成較好的工作之風。2.加強治學之風培養。部分學生由于基礎知識欠缺、時間緊張等原因,在撰寫畢業論文的時候便想投機取巧,采用“復制加粘貼”,對付了事。這樣的態度若是勉強通過,勢必會讓學生形成錯覺,以為畢業論文只是一個形式而已。因此,指導教師應與學生多溝通交流,關注學生論文的觀點新穎性、材料的時代性,幫助學生養成嚴謹的求學態度。
(三)強化答辯過程監督
畢業論文答辯環節能夠檢驗學生的應用能力,應加強對答辯過程的指導和監督。很多學生不知道答辯是什么,在答辯中,往往語無倫次,答非所問,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答辯前,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答辯預演,幫助學生熟悉答辯流程。當然,對于存在僥幸心理得過且過的學生,不能通融,應進行二次答辯。對于評為優秀畢業論文的學生應予以獎勵,激勵學生的積極性,促進畢業論文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姚志紅.從畢業論文選題看提高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6):214-216.
[2]蔣繼華.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改革探究[J].焦作大學學報,2012(4):117-119.
作者:劉影 單位:黑龍江財經學院人文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