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流計算機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物聯網技術來說,其屬于一種新興的科學技術,集合了智能化、網絡化以及自動化等多種技術。現階段,物聯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了我國各行各業中,當然也包括物流行業,而且物流行業也是最早引入物聯網技術的一個行業,這充分說明物流行業是采用物聯網技術潛力最大的行業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對計算機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和創新進行分析,以供同行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計算機;物聯網技術;物流行業;應用
現如今,我國的信息技術不僅得到飛速發展,而且促進了我國電子商業行業的發展。隨著電子商務運作模式的完善與發展,其被廣泛地應用于我國物流行業中,為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和空間。對于如今的物流行業而言,其已經遍布在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并且成為了支撐電子商業行業發展的重要產業。物聯網技術的合理應用,也使物流行業的管理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與創新,通過對物品的所在地點、狀態進行實時跟蹤,有效降低了物流行業的經營成本,提升了物流行業的發展速度,促進其發展。所以,本文對物聯網技術在物流行業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明確當前的應用狀況,并透徹了解其應用效果,以此促進我國物流行業更加深入蓬勃地發展。
一、計算機物聯網技術概述
(一)物聯網技術定義對于計算機物聯網技術來說,其主要所指的就是一種提取信息、連接信息以及共享信息的新方式與新方法。其能夠從大量、完整、不完整和豐富的數據中提取人們感興趣和關注的知識與信息。利用計算機物聯網技術可以真正地實現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并進一步優化與提升我國計算機物聯網技術的使用水平與質量,而且這也是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趨勢與必然要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利用計算機來處理一些日常工作與事物,而且也能夠利用計算機程序來解決一些現實問題,從而真正地實現數據的信息化處理。與此同時,計算機物聯網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到物流領域中,成為今后物流領域發展的主要趨勢。
(二)物聯網技術應用意義首先,降本節支,減少工作量,提高效率。將計算機物聯網技術應用于物流領域中,能夠有效降低物流企業的運用成本,提高其效率。比如,在進行貨物的配送、貨物交付時候,對貨物的運輸路線進行適當的調整,可以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減少獲取配送、貨物運輸環節成本的投入力度。與此同時,在計算機物聯網技術的作用下,也可以強化庫存與倉儲的自動化建設效果,使工作人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調取、了解到相關產品的庫存信息,能夠有效節省人工工作時間,節約人力資源化成本,進而實現解決企業經營成本的目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其次,優化管理流程。物流行業不僅物流鏈非常長,而且所涉及的內容也非常多,這樣一來就導致整個物流業務的流程非常復雜。其中包括貨物的運輸、生產加工、貨物整理、貨物入庫、貨物配送以及裝卸搬運等多個環節,而且每一個環節之間都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如果有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則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工作流程。同時,在物流領域中應用計算機物聯網技術也可以對物流流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動態化的管理,以此來簡化整個物流管理業務的工作流程,實現物流領域資源的合理配置。
二、物流領域中計算機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以某產品物流運作體系為例,受到實時監控體系建設不完整、信息化平臺不統一、信息傳輸不暢通和運輸不智能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運輸體系無法形成連貫運行,管理連接以及損耗問題嚴重。為適應智能化物流運輸體系平臺的發展趨勢,必須在物聯網導向下促進物流運輸體系的數據信息化、應用信息化和運作過程自動化轉型。
(一)物聯網感知層應用感知層主要負責對物體信息進行識別。對基礎數據信息的采集主要通過RFID、WSN等技術手段,并經初步處理后傳輸至網絡層中。產品生產階段作為質量管理的初始節點,在生產管理環節中應基于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形成智能生產管理系統,引入溯源機制,以支持對產品生產過程信息的記錄與管理,使消費者購買產品后可以對所購買產品進行信息追溯查詢。例如,利用物聯網中的無線傳感器、GIS以及GPS技術,收集產品基礎信息,并通過RFID標簽進行記錄,形成產品所對應的“身份證”,將信息記錄在數據庫系統中,并可以安裝錄像系統將產品生產全過程錄像,通過4G、5G技術遠程傳輸壓縮視頻至生產過程監控系統中,以此種方式解決生產環節存在的信息不透明問題。在產品加工過程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可確保加工的自動化與高效化,對保證產品質量有重要意義。產品加工人員可以將具有RFID標簽產品放置在同樣貼有RFID標簽的托盤上,利用兩者間的相互關聯性,對產品信息進行自動化查詢,并反饋至云計算平臺中。加工環節中的每一操作步驟與工序同樣可實時載入RFID標簽中。相關信息搭載物聯網網絡層技術傳遞至應用系統內,支持消費者對加工信息的查詢,實現監督的無紙化轉型。在運輸倉儲環節中,倉庫的智能化水平直接關系到運輸倉儲質量,為方便企業物聯網應用系統對倉庫信息的收集,應根據倉庫空間結構對RFID、WSN以及視頻采集等相關裝置進行匹配,確保RFID標簽能夠快速且準確地儲存倉儲信息。由倉儲管理系統智能化讀取RFID標簽信息,并對產品在倉庫中的儲存位置進行分配,工作人員借助于射頻識別裝置完成產品出庫,促進產品出入庫效率的提升。整個運作流程,如圖1所示。
(二)物聯網網絡層應用網絡層實現感知層與職能層的鏈接,是產品物流體系中的重要紐帶,可為監管平臺以及相關企業的分析判斷提供重要依據,是信息傳輸的關鍵結構。感知層所采集的數據不僅包括固定地點信息,還包括產品運輸期間的移動信息等整個產品物流體系規模龐大的數據。數據傳輸效率問題是網絡層首要解決的問題。網絡層搭載技術包括WiFi、4G/5G移動通信技術、藍牙技術等。對于不同的信息可以運用不同的數據傳輸方式,移動點之間的信息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的方式進行傳輸,如WiFi、藍牙或4G/5G等移動通信技術。固定地點的信息則可通過有線網絡傳輸。另外像冷鏈物流,盡量采用專用網絡,目的是保持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保證傳輸的穩定、及時與安全。網絡層所采取的數據儲存為三層分布式存儲方案,監管部門與物流企業構建連接,從企業獲取產品智能化物流信息,監控物流全過程,為消費者提供追溯產品信息的服務。例如,企業設置攝像機、RFID讀寫器、傳感器等前端裝置,負責對基礎信息進行采集,將產品物流各個環節數據存儲于本地服務器終端,同時可上傳備份至監管部門。整個數據儲存的結構,如圖2所示。
(三)物聯網智能層應用對冷鏈物流起到主導作用的是冷鏈企業,同時其也是物流的主體,包括第三方物流中心、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銷售商等。整套智能化物流體系功能的實現必須依賴于上述企業對物聯網的應用。具體而言,這些企業的主要功能需求有:第一,智能化監控、預警、報警。以農產品為例,品質異變是產品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企業必須搭載對物聯網技術,對冷鏈全程進行智能監控,以確保質量安全,將人員操作、溫度、濕度、運輸軌跡等相關信息一并納入監控范疇中,從而確保產品質量;第二,智能化數據采集、傳輸、共享。物聯網技術設備應當對產品生產階段的信息、加工操作信息、運輸軌跡信息、銷售信息進行智能化的手機整理,并在物流鏈上下游間進行傳輸與共享,同時為政府監管部門使用;第三,智能決策。智能層除需要面向管理人員提供報警以外,還用智能感應對環境溫濕度進行調節,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促進冷鏈自動化水平的提升。物聯網智能層的核心是搭載物聯網技術,儲存產品以及產品流通過程中各種數據信息,并進行分析處理,為企業、監管部門以及終端客戶提供服務與決策支持。結合產品行業需求,實現用戶與物聯網的連接,滿足智能應用功能。同時,通過構建信息資源庫以及智能應用服務資源庫的方式,提供統一的信息資源支撐,實現用戶實際需求與物流業務相結合,最大程度提升應用系統與物聯網的適應能力。圖3給出了物聯網智能層支持智能應用功能,滿足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的實現過程。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計算機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比較廣泛,但是其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物流企業的發展,則應解決這些問題,合理采用物聯網技術,以此來提高物流企業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確保物流企業可以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季平,陶君成,尤美虹.大數據驅動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協同發展的實證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20(2):3-14.
[2]孫磊,張樹山.智慧化升級的驅動因素及其對物流企業績效的影響[J].中國流通經濟,2020(2):15-26.
[3]許紅偉.物聯網和大數據時代對物流行業的影響及前景分析[J].中國市場,2020(2):162,164.
[4]樓旭明,侯昆麗,張程錦,等.“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企業信息化階段影響因素評價[J].商業經濟研究,2020(1):71-74.
[5]劉江濤.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遇到的瓶頸及解決[J].現代營銷(信息版),2020(1):60.
[6]樓旭明,侯昆麗,張程錦,等.“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企業信息化階段影響因素評價[J].商業經濟研究,2020(1):71-74.
[7]高曉英.大數據時代我國推進物流信息化建設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38-39.
作者:謝妍捷 單位: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