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網絡課程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1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學生現在所用的教材往往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往往與社會需求脫節。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往往無法在社會中應用。所以,鑒于上述現狀,我認為必須研發出一套計算機應用基礎網絡課程,它的接觸面不再限于教師,學生也可以參與其中。既可以在課堂上充當老師授課的多媒體課件,而且也可以是學生進行課外學習的輔導軟件。
2研究內容、目標
2.1研究內容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現行的教學內容;目前高職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的反饋探索適應高職學生學習的授課模式的立體化形式;網絡課程的設計;網絡課程的測試;網絡課程的應用與推廣;網絡課程的后續服務。
2.2目標
研發方便學生自主學習的網絡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幫助學生以一種最有效的方式掌握關于計算機基礎的知識,并能在實際生活中熟練應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具體包括:網絡課程中包含著大量的專業知識,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幫助學生及時糾正學習中的錯誤和困惑,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及時查漏補缺。
1網絡課程教學優勢
(1)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形象思維材料,能把抽象問題直觀化、簡單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把教學的各個環節充分展示出來,如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章節中,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是常見的快速檢測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學方法。那么,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在ppt課件中鏈接熒光定量PCR原理動畫視頻以及此方法的檢測視頻,能夠加強學生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學生帶著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由淺入深、步步深入,不斷地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去探討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利用網絡課程進行師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討論。通過幾年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精品課程建設,利用多媒體教學條件下的網絡課程,可以大大提高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對本課程的理解。在網絡課程設置部分有互動模塊,學生可以在上面發帖子,提出問題,課內外的指導教師,甚至是同學之間都可以答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3)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利用多媒體提供的資料,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進行學習。《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精品課程在建設過程中,在網絡各個模塊中有大量的多媒體資料,如在資源共享模塊部分,包含與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相關的許多模塊,如英漢詞典漢英詞典、文獻共享、國內外相關學校鏈接、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相關視頻、課內實驗錄像、相關企業參觀實習視頻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將教學中抽象的概念、原理等重點、難點通過動畫表現。大量多媒體資料的在線提供,不但能促進高校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十分有益,能夠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進行學習。
2網絡課程教學策略研究思路
在精品課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教學中,通過構建和完善多媒體網絡課程體系,包括通知公告、課程簡介、教案、教學多媒體ppt課件、多媒體授課錄像、在線測試、討論版和資源鏈接等模塊,讓學生在課后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網絡注冊進行在線學習。
2.1通知公告模塊
1目前網絡視頻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這種單調的表現形式容易使學習者失去學習的興趣,也難以體會教師教學的魅力。課堂授課氛圍差,欠缺藝術性。基于以上原因,筆者提出,網絡視頻課程制作要借鑒影視制作的模式,打造開發優秀的網絡視頻課程資源平臺,以學習者喜歡的藝術表現形式,滿足學習者的多方面需求,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從而更好地發揮網絡視頻課程資源的利用率。
2影視制作對網絡視頻課程制作的啟示
由于網絡視頻課程與影視劇都是以視頻形式來呈現的,在許多方面具有相通性,二者關系見表1。網絡視頻課程與影視劇形成影像在基本原理、藝術表現、制作過程、傳播手段幾個方面具有相通性。但網絡視頻課程與影視劇在創作目的和功能上存在本質差異。網絡視頻課程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將藝術理論恰當地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去,從而準確體現教學內容、符合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和認知規律。由此看出,網絡視頻課程與影視劇從制作原理、過程到實際發生效用的途徑都具有相通性,具備相互學習借鑒的可能。
3基于影視制作視角的網絡視頻課程制作與開發
高質量的網絡視頻課程開發應以高效嚴謹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為基礎,影視創作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創作經驗為網絡課程教學視頻的制作提供了重要啟示。網絡課程教學視頻的制作過程可分為前期策劃、組建專業制作團隊、腳本設計、拍攝、后期制作幾個環節,并且每一個環節都應配有專業的人員及相應的規范和要求。
3.1選題策劃
1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網絡課程的設計
1.1內容設計
網絡課程的內容設計包括內容分塊、內容編排、內容鏈接和資源擴展。教育生態學的限定因子定律中最主要的是限制因子的能量流與信息流,限制因子的種類樣式會限制教育的規模數量和質量。網絡課程中的內容設計輸入的就是教育信息,也就是限定因子中的信息流,要保證它的種類樣式繁多,就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挖掘,如對內容分塊時,要按照所選主題層級性的分塊,類似于梯田的梯級,每級都是獨立的個體,每級又都是下一級的延伸和上一級的基礎,可以保證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習者都能在內容中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無形中增加了學習者的數量。內容編排時要緊緊圍繞學習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新一代的網絡課程學習者有著不同于以往學習者的顯著特征,他們的想法更獨特、思維更活躍,并保有一貫性的網絡思維,網絡已經像水和空氣一樣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因為他們完全習慣了網絡式的學習,習慣于學習的多任務,可以邊聽音樂邊做作業,更可以邊聊天邊學習;他們習慣于淺閱讀,刷微博、看微信只看標題,不細究內容,所以我們一定要斟酌課程的主題,要讓他們從主題開始就深深地被吸引住,否則再豐富的內容也無濟于事;他們習慣于碎片化學習,感興趣的知識點也各不相同,內容上不相關聯、七零八落的知識不經意間就會被牢牢記住,并在需要時隨時可以建立起與新知識的聯接,因此作為課程設計者不能忽視內容上的任何一個分支,這些都可能成為學習者熱衷的知識點。內容的編排也要遵循課程內容本身的邏輯關系,保證從任一角度都能順利地進入課程學習,即隨機進入式學習,即滿足了學習者的好奇心和不同的知識基礎,又確保了學習者不同的學習需要。內容鏈接實際上是多角度呈現問題的最好方法,每個學習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維方式選擇合適的鏈接內容學習,確保每個學習者學習的內容都是個性化的、多樣性的,無疑會提高學習的質量,也勢必會增加學習者的數量,因為每個來此網絡課程學習的學習者都能在這里找到合適的定位。鏈接內容的形式也要豐富多樣,文本、視頻、音頻、動畫、數據庫、論壇、電子書等用于滿足學習者不同的學習需求,增加學習者的動力和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習者。資源擴展保證了信息量擴大的同時能夠挖掘出了更多的相關知識,豐富學習者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類型。當然,對限制因子研究要看到它的客觀限制性,重視它。分析它,不斷排除其限制作用和影響,教育發展才會更快、更好,課程設計開發才會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1.2教學設計
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包括學習者控制、交流與協作、媒體選用、練習與反饋、追蹤5方面。其中對于學習者控制和媒體選用環節,我們應該結合教育生態學中的耐度定律與最適度原則。學習者可以依據自身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學習能力獨立控制自身的學習進程,保證學習進度不會被拖著走,自定學習步調也是體現網絡課程個別化學習的主要特點,這與耐度定律中提到的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恰好吻合。教育生態的個體、群體、系統在自身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都有自己能夠適應范圍最大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圍內生態主體才能得到很好地發展,否則會適得其反,這是網絡課程學習者控制應該遵守的最適度原則。媒體選用亦是如此,要提高學習者的英語聽力水平,最適合的媒體就是錄音機媒體或廣播媒體,如要學習者掌握一定的網球擊球技巧,最適合的媒體就是視頻媒體或實際操作訓練,每種媒體都有獨特的適應領域和區別于其它媒體的鮮明特性,不存在適用于各種教學內容的超級媒體,也就是說網絡課程中要依據所要呈現的內容恰如其分地選擇媒體,量力而行,適度選擇,考慮學習效果的同時也要衡量經濟上的開銷。超出媒體的適用范圍或者沒達到媒體的適用范圍都會使網絡課程。交流與協作環節對應的則是教育生態學中的花盆效應,教育生態位原理及群體動力關系原理。一旦離開學習者賴以生存的環境,個體、群體就會失去生存能力,即花盆效應。因此網絡課程的設計中尤其要還原學習者的交流與協作本能,讓他們能夠自由地與學習伙伴或教師隨時隨地的任意交流,想問問題的時候就問,有疑問了就找人回答,絲毫不會因為是網絡環境就阻擋交流的熱情和沖動,提供的網絡環境就和平時賴以生存的環境一樣,網絡充當的角色只是工具,學習者個體或群體就永遠不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和生存的能力,也永遠不會有脫離現實生活的感覺。學習者通過交流與協作能夠了解到學習伙伴或競爭對手的學習近況,鼓舞斗志努力向上,這就是同一生態位中的競爭體現,因此網絡課程中良好的交流與正確的協作是良性競爭的基礎和前提。如果群體成員或學習伙伴的學習成果得到獎勵或受到好評,無形中也會激勵整個群體的學習者,催生出群體領袖或帶頭人,這就是群體動力關系,因此在網絡課程中適時地與優秀學習者交流溝通或定時觀看專業領域專家學者的講座視頻無疑對學習者的學習有很大推動力量。練習與反饋則反映的是一種教育節律,預習、聽課、復習、考試是一種教育節律,單元考、期中考、期末考也是教育節律。教育節律客觀存在,按照教育節律正確安排教育教學活動,教育教學質量才會得以提高,學生才能全面發展。因此在網絡課程的設計中課程內容學習完之后的練習、測試、反饋也是一種必要的教育節律,它必須做的像課程測試一樣,單元末有單元考,課程末有期末考,這樣才符合學習者的網絡教育節律。如果違反了網絡教育節律,也收不到預期效果。追蹤記錄學習過程,定期觀看學習曲線,同時也能夠追蹤到其它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圖像,這保證了學習者不僅能依賴學習經驗、學習軌跡來完成學習,也可以在其它學習者的學習動態中得到啟示,合理的學習計劃交流,正確的學習經驗交流才能促進知識更新,形成邊緣動態,即邊緣效應。因此網絡課程設計中的學習者追蹤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必要途徑。
1.3界面設計
網絡課程的界面設計,網絡課程中的界面設計實際上就是教育生態視角下的生態環境設計,良好的環境才能造就英才,它反映的是網絡教育生態環境在網絡學習者與學習內容間的重要作用。界面風格、語言是否一致,布局是否合理,視覺元素搭配是否協調得當,視頻播放是否流暢,動畫設計是否新穎,背景音樂是否利于學習,導航是否方便易用,鏈接是否明顯易辨,這些都是考查網絡課程界面設計是否人性化的重要指標,這與教育生態系統主張的將人作為信息環境系統的中心環節,突出人在環境中能動的、積極的作用完全吻合。但要恰如其分地發揮學習者的能動性,對于學習者的環境需求研究顯得十分必要。新一代的網絡學習者早已習慣了虛擬的情境、3D的場景和天馬行空的設計,因此網絡課程界面形式的不斷創新勢在必行,一直停留在傳統的界面設計上只能讓網絡課程離學習者越來越遠,打開課程主頁的同時也就是他們放棄學習的時間,因為這樣的界面設計不能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界面模式單一,框架結構雷同,不同的只有頁面上方的課程標識,可能連課程設計者本身都會覺得味同嚼蠟,因此不創新實在是難以服眾,這也將成為網絡課程界面設計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模塊化項目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及本課程改革的目標和總體思路
模塊化項目教學法是理論結合實踐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以崗位任務為依據,首先明確要達到的技能目標,再將課程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教學模塊,然后確定每個模塊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要求,最后采用任務驅動法組織教學實施。模塊化項目教學法的本質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為主線,以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一種優化的實踐教學模式。課程改革目標:實施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模塊化項目驅動式的課程改革模式,突出能力本位,彰顯職業教育特色,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建成理實一體化的綜合性課程。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務組織教學,從分析工程任務與實施工作過程入手,構建專業人才培養所需要的智能結構,明確人才培養規格;整個課程規劃以培養“組態控制技術”的職業實踐能力為主線,設置幾個學習模塊,然后采用任務驅動法組織實施教學。
二、課改的具體措施
(一)選擇工控組態軟件
目前,國內外的組態軟件種類較多,雖然不同類型的組態軟件在設計界面各有特色,但是在軟件編寫、調試運行等原理方面都是相似的,它們都能和常見的、不同廠家的控制設備進行通信。MCGS是北京昆侖通態自動化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全新組態軟件,具有安裝速度快、穩定性高、通用性好、易于掌握等特點,自投入市場以來一直受到用戶好評。加之目前全國和省級職業技能大賽大多采用MCGS(或MCGSE)組態軟件,因此,我們選用MCGS組態軟件作為講授對象。
(二)改革課程內容
我院對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進行了為期5年的跟蹤和調研,根據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崗位工作任務及所需的職業能力,與多家用人單位共同制定了工控網絡技術的課程標準,實現了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的無縫對接。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我們將工控網絡技術課程內容劃分為4個模塊,每個模塊就是一個典型的項目任務,教學活動則圍繞完成該任務而展開。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實踐為核心,理論作支撐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同時,也順利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