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當代網絡教育課程建設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際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教育已成為眾多高校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當代網絡教育的本質特點進行了概述,分析了網絡教育在高校教學中的優勢,提出目前網絡教育還存在的問題,并對當代網絡教育的建設和發展進行了剖析與探討。
關鍵詞:網絡教育;本質特點;優勢;現實問題;課程建設
網絡教育是遠程教育的一種形式,通過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將教學內容進行處理、制作并進行遠程傳輸,建立一個多媒體網絡課程和各種網絡學習資源庫,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課程學習,教師通過網絡傳授知識。網絡教育是一種有別于傳統教學的教育模式。學生通過教學網頁、網絡、E-mail等網絡信息傳輸手段進行學習。課堂網絡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訪問豐富的資源,超越時空和地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并能進行實時交互和非實時交互。課堂教學的表現方式、相互作用方式都發生了實質性的變革,可大福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拓展課堂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參與度,在促進知識學習的同時,可以有效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就當代網絡教育的本質特點和定位進行了概述,分析了網絡教育在高校教學中的優勢,提出目前網絡教育還存在的問題,并對當代網絡教育的建設和發展進行了剖析與探討。
一、當代網絡教育的本質特點
1.信息資源的開放性、快捷性和靈活性。網絡教育借助因特網作為教學平臺,網上的交流活動完全不受地域和國界的限制,不存在種族歧視與隔離,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學習交流,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播。由于新技術的采用,平臺的所有功能是模塊化的,可以增加和提升,也可以暫時不用。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學習者需求、個人的經驗,有選擇地采用部分平臺功能,并且可以隨時增加和使用其他功能。
2.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在網絡教學環境中,學生通過網絡教育平臺中的各種互動功能按需學習、自主探索、情境創設、合作學習等。網絡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創新思維,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還能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網絡教育可以實現教與學的更好互動,提高了教學效果。
3.信息的共享性、知識的整合性和資源的豐富性。由于網絡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網絡擁有者可以利用它最大限度地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多媒體網絡教學非常強調教學中知識信息資源的多元化,這就要求網絡課程建設者將教育資源融文字、聲音、圖形、視頻等形式于一體,對現有多種資源不斷進行新的加工、組合和整理,以形成一個生動活潑、形象、內容豐富的網絡學習中心。受教育者可以通過多種網絡導航調用自己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進行探討、交流和學習,并且可以將自己認為有用的網絡資源分享出去。
4.教育環境的個性化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化。由于多媒體網絡課程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廣大的受教育者提供了廣泛的自由選擇學習的空間,受教育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選擇所需的網絡教育資源,并且可以設計符合自己個性的網上交流學習環境。網絡教學充分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科學化、學習資源的共享性、學生的主體化和學習的趣味性。受教育者從死記硬背的學習和生搬硬套的模仿,變為積極主動地學習,有助于他們創新思維的充分開發,并且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當代網絡教育的優勢
1.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通過網絡教學,使學習者共享不同國度的教學資源或登錄到其他的教育網站涉獵所需信息,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習者的視野,又可以看到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動態交互式的集成信息。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網絡教學資源中心形成了多種教學信息,而且由于科學的管理方式保證了網絡教學的順利運行,受教育者就可以順利地共享到更多的國內外的優秀教育資源信息。
2.實現教學資源的迅速更新。網上教學靈活易變,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已有的教學資源信息進行更新,并且還可以隨時把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觀點引入到教學中。
3.實現時間和空間的靈活變動。網絡教學可以更大程度地突破時空的界限,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可以靈活地支配時間,他們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在全球范圍內眾多的網絡課程中任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學習,不論是在家里還是辦公室,甚至在路上,只要想學習,隨時都可以實現。只要具備基本上網條件即可實現。這為那些很難擠出較長且穩定時間進行學習的學習者創造了條件。
4.實現教育對象的多元化。有別于傳統教學,網絡教育的學習者擴大到全體社會成員,他們可以得到任何國家和地區自己感興趣的任一學科領域的各種知識信息,打破了傳統觀教育中學習者受學校、教室、學生年齡或者教材的限制,實現教育的社會化和全面化。
5.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素質。網絡教學使學生置身于獨立的學習氛圍中,他們必須自己設計學習進度,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并且達到課程教學要求和學習目的。網絡教學這種新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必須在興趣濃厚、精神集中、激發靈感和思維活躍的狀態下進行,通過網絡學習方式,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無形中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三、當代網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網絡教學缺乏師生情感交流。網絡教學學生面對的是一個毫無情感的、冷冰冰的、不動聲色的物體,自主通過網絡進行單方面學習,這就是網絡教學中的信息孤獨。空間的遠離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加大,由于缺乏直接的情感交流,老師對教學效果不能直觀地把握,學生對學習效果也缺乏直接的檢查,這種若即若離的教學方式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培養。
2.網絡教育具有自閉性。網絡教學環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學習者只要擁有一套完整的網絡設備就可以完成相互交流,無形中大大地減少了與人的直接交流接觸。雖然透過網絡可以了解整個世界,但網絡畢竟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世界,不能完全代替現實。如果學生長期與機器打交道,他們的性格會改變,也許會變得喜歡獨處,不愿或是不善于與別人交往和接觸,從而會形成孤僻的性格,大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成長。
3.網絡教學系統缺乏有效的管理與維護。目前網絡教學系統的現狀是:有人立項建設但是少人更新,大部分網絡課程的建設主要是為教學評估急就而成,一旦教學評估結束后也就無人過問,從而引發了網絡教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形式落后、提問無人回復、資源鏈接打不開、討論無人引導等問題,致使網絡教學課程純粹成了擺設。
4.網絡教學缺乏較好的共享機制。網絡教育應面向全社會,為沒有機會接受學校正規教育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要是條件允許,可是無償對外開放,或是收取一定的學習費用。但是我國目前的網絡課程在共享性上還做得不夠,這也有賴各學校的共同支持和參與。
5.網絡教育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由于網絡資源極為豐富,并且網上獲取知識極為簡單方便,學習者通過網絡就能獲得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長期下去會對網絡的產生依賴性,不利于自己創新能力的激發。目前,國家大力提倡的是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如若學生過分依賴網絡教學勢必會削弱學生的動手意識和阻礙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當代網絡教育的建設與發展
針對目前網絡教育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完善網絡教育。第一,解決網絡教育的硬件瓶頸,實現網絡教育的規模經濟。國家應加大對網絡教育建設的經費投入,加強網絡教學所需的基礎電訊設施建設,特別是對西部不發達地區要給予特別的扶持。經濟越落后的地區,網絡教學實施的迫切性和需求性越強,同時,網絡教學的潛力和優勢也就越大。如果受資金制約網絡教育的建設不能一步到位,可以通過分批建立局域網分校,待經費充足設施完備之后迅速擴大覆蓋范圍。第二,要揚長避短,調整辦學方向,與傳統課堂教學優勢互補。對于“師生分離”給學生帶來的自閉性問題和學生長期使用網絡而對網絡造成的依賴性等問題,網絡教育的定位應為成人學歷教育或是職業培訓市場,而對于普教市場網絡教學應只為輔助。此外還要不斷提高網絡教育質量,增加網絡課程的“成品率”。并且要將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大力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與更新,實現兩種教學方式的優質整合。第三,要不斷完善網絡教學系統,優化網絡課程的共享機制。在進行網絡課程的設計時,需要以學生和教學需要的角度為出發點,確保知識的可獲得性和技術的可用性。網絡教學系統應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及時的、便捷的全程學習支持服務,從而確保學生學習情感的積極性。因此,在進行網絡課程建設時,需要把答疑、輔導、討論和作業評比等互動環節考慮在內,還需提供遠程學習咨詢,并且還要能夠實施內在瀏覽、實時和非實時交互的教學、網上教務、考務管理等活動,形成完善的網絡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多樣化。最后,嘗試多種新的教學模式,建立以“情”為根基的主體教學觀。網絡教學提倡的是主動學習的思想,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的是學習方法的靈活性,期望的是學生學習思想的開放性。因此,網絡教學的建構應為學生創造一種具有開放與自主并存的網絡學習氛圍。傳統教學要與網絡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要以“師生情”為根基,既不能缺少教師的循循善誘,也不能沒有學生的尊師重教。教學活動是以“情”為紐帶的學習交流活動,想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
五、展望
目前,我國網絡教育開展的時間較短,所以,無論從網絡教學管理水平還是制度建設上,都存在著一些“瓶頸”困境。因此,我國網絡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要在先進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全力幫助教師更新觀念,完善教學設計,加強教育技術培訓,體現教學內容形式的多樣化,提倡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推行素質教育,加強對網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加強與傳統教育的互補和整合,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充分整合利用社會的各項資源和設施,從而構建一個有效科學的網絡教育新體系。
作者:李培琴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