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教育模式下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網絡的高速發展,計算機教育的基本內容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課程改革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實際改革流程的推進過程中還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文章在簡要概述網絡教育模式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明確了計算機教育課程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同時分析了現有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對應的改革路徑,以期能為計算機教育課程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網絡教育模式;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
計算機已經成為社會公眾群體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個基本工具,尤其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之下,掌握更高水平的計算機設備使用技術,能夠更有效地提升自身各項工作的效率。對于計算機教育課程而言,很有必要進行一些相應的改革,構建以網絡教育模式為基礎的計算機教育課程體系,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完善相關的教學內容,真正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一、網絡教育模式概述
1.網絡教育模式的概念
網絡教育模式以互聯網為運行基礎,教學內容組織和教學過程實施基于互聯網運行,進而構建師生之間良好互動的教育模式。網絡教育模式應用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在多種環境下更加便利地開展教學活動。二是能夠借助網絡平臺更加直觀地展現教學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整體教學效率。三是計算機應用本身與網絡技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構建以網絡平臺為基礎的課程體系,能夠將部分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網絡教育模式應用的基本要求
雖然網絡教育模式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優勢,但在實際應用中也需要完善相應方面的一些支撐:一是要具有完善的在線網絡教育平臺,尤其是對于高校計算機課程而言,應當結合高校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構建應用便利、針對性強的平臺體系。二是構建完善的資源體系,網絡教育雖然具有較好的靈活性,但是面對的學生個體之間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只有不斷充實和完善優質的學習資料,才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三是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自我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較好的自控性。
二、計算機教育課程深化改革的必然性
1.計算機教育課程多以網絡教育模式為基礎
隨著計算機的不斷普及,各種軟件技術和信息傳輸模式的進步,有力地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生產生活模式,使生產力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尤其是在云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之下,多種基礎性的操作也從單機模式轉換至網絡平臺,因而對于基礎性的計算機課程而言,其應當積極適應這種變化,不斷完善網絡教育,創新教學模式,以適應教學環境變革的要求,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2.計算機教育課程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
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計算機教育課程是具有高度實踐性特征的課程,學生學習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自己的實踐應用能力。而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則是要能夠深度掌握各種不同的計算機應用知識,構建屬于自己的、完善的計算機應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體系,以更好地解決計算機應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因此,網絡教育模式的應用,能夠給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能更深層次地體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3.計算機教育課程模式不夠完善
計算機教育課程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課程模式,為社會各界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當下的計算機行業依然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尤其是在此基礎上的人工智能技術、新型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云數據技術,等等,其都不斷地朝著獨立學科的方向發展。隨著這些技術應用門檻的不斷降低,使得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得到了不斷的充實,計算機教育課程不斷朝著低齡化的方向發展,這也就對計算機教育課程的變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當下計算機教育課程建設而言,這方面的改革還不夠深入,不能很好地適應計算機新型技術發展的相關要求,限制了計算機教育課程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三、計算機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1.改革理念比較滯后
計算機本身就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技術體系,各種新型技術應用水平不斷在提升,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平臺是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保持自身學習與技術發展、社會變革同步發展的重要平臺,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教育課程建設依然固守傳統教學模式,將課堂理論教學與上機操作作為基本的模式,忽略了網絡教學平臺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無法很好地依托網絡教育資源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造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提升,同時還不利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2.對學生實操能力培養不足
在當前的計算機教育課程體系之下,學生能夠進行實操學習的時間有限,雖然計算機在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的使用已經很廣泛了,但學生多是用來進行信息溝通及簡單的信息檢索,很多學生甚至是將其作為日常娛樂或者游戲之用,而在專業學習中的應用則極為有限。因此,學生還沒有通過使用計算機提升個人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脫離了網絡平臺,教師無法對學生計算機教育課程的實際學習和應用狀況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也就無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和指導,進而會影響對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及學生學習目標的實現。
3.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較差
隨著計算機教育課程體系的不斷完善,其學習內容也隨之多元化和復雜化,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從長遠來說,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需要保持長期興趣,但當下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和督促下進行的,學生難以保持長久的學習自主性。這一現象的存在也對計算機教育課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學生接觸外部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接觸內容也變得更加復雜化,教師在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途徑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多元化,尤其是要注意規避一些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受到的干擾因素,以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受到嚴重的影響。
4.教學內容不夠完善
在計算機應用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計算機教學內容也不斷豐富起來,并朝著深層次、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由于教材修訂更新的速度相對較慢,教師對各種新型技術的導入存在認識上的一些不足。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這些新型技術會不斷被應用于計算機操作實踐中,因此導致教學內容無法滿足實際教學的要求。這一現象的存在不僅會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同時還會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習慣和思維模式培養等造成不良影響,無法滿足高等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更無法有效促進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
5.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計算機教育活動的開展應以一定的考評機制作為指導,但當前計算機教育主要還是以傳統的考評模式為主,重點側重于考查學生的理論水平,雖然也有上機操作考試,但是考核內容也是以單機操作模式為主,這導致學生無法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要求,教師也無法在真實的網絡環境下考核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一問題的存在不僅使教師在教學重點組織方面發生偏差,還會對學生的學習重心產生錯誤的指導,無法滿足網絡時代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相關要求。
四、計算機教育課程深化改革的基本路徑
1.構建以網絡教育模式為基礎的課程體系
網絡時代背景之下,計算機技術應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給計算機課程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適應這種現實發展的要求,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多元化的人才,高校就必須要改革計算機教育課程模式,構建新型的計算機教育課程體系。在新型計算機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中堅持三個基本原則:一是要堅持開放性原則,也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網絡途徑解決計算機教育課程學習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二是要堅持創新性原則,也就是要科學組織教學內容,利用小組討論和項目教學法引導學生的深度思考,促使學生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提升學習的實效性。三是要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實起到引導的作用,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渠道自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網絡教育模式之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深化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首先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解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向式和分組討論式等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然后借助網絡平臺進行交流和查找學習資料,不斷提升個人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創新意識。
3.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網絡教育模式之下,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更多的是以自主性學習為主的,學生在完成對應理論的操作內容之后,必然要輔以相應的操作實踐,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實際應用知識。因此,對教師而言,其應當遵循新型教學理念的相關要求,盡量采用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微課教學和MOOC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堂討論,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深化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4.改革教學內容
改革教學內容是計算機教育課程改革的基礎,是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和應用新型應用技術提升自己計算機技術應用效率的前提。在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教師要緊跟網絡時代的發展趨勢,關注不同層面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實際狀況,準確把握技術的發展動態,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真正掌握和應用最新的計算機技術,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當部分新型技術應用與教材內容出現沖突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對比的方式進行學習,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質疑意識和創新意識。
5.完善教育評價機制
要確保網絡教育模式的不斷深化,使其真正對計算機課程改革起到導向作用,就必須努力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對現有教育評價機制進行改革。一方面要提升過程性評價的比重,依托網絡技術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另一方面不僅要能夠考核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及應用,還要考核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五、結語
基于網絡教育模式對計算機教育課程進行改革,是涉及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評價機制改革的綜合性改革,過程會比較艱難和復雜。因此,教師應當深化自己的認識,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地將改革措施落到實處,為實現進一步提升計算機人才培養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董安定.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網絡課程教育改革淺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11):175.
[2]許洋溢.計算機課程體系本體系統[D].長春:吉林大學,2018.
[3]戴緯.新時期如何創新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21):5042-5043.
[4]陳潔.高校網絡教育統考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研究[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59-63.
[5]祝艷麗.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課程網絡教學中的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08.
作者:葛書榮 單位:安康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