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5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
[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陣地,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廣大教師高度重視的問題。文章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以期為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新能力;培養;初中物理
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物理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科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以及物理科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告訴學生,讓學生熱愛物理。由此看來,讓學生具備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成為當代物理教學的重點。下面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探討。
一、搭建平臺,促進學生思考交流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搭建猜想和交流的平臺,促進學生思想碰撞,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聲音的高低———音調”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敲擊杯子的實驗,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散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基。首先,教師可以將已經準備好的七個杯子放在講臺,并往杯中倒入不等量的水,調好音階,然后用竹棍敲擊杯子,就會出現美妙的音樂,針對這一現象,學生難免有疑惑。這時,教師可以充當傳道授業解惑者,為學生解釋其中的奧秘。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你們有沒有什么比較大膽的猜想?鼓勵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無論對錯。學生交流了多種設想:杯子是否能用其他的東西代替,如鍋碗瓢盆是不是可以組成一個“廚房交響樂隊”?還有,上述實驗中,是用竹棍敲打杯子后發出不同的聲音,如果用其他的工具進行敲擊,或者不用棍敲擊,改為用手指在相應容器的圓圈上摩擦,是否會發出其他不同的聲音,發出的聲音與之前敲擊聲音是否相同?更有較為大膽的學生設想:如果利用酒瓶來替換杯子,并在瓶中灌入不等量的水,再向瓶口吹氣,是否也能夠發出不同的聲音?搭建這樣的平臺,有利于學生在各抒己見中學習、完善、提升。
二、創設情境,促進學生探究
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促使學生敢于猜想,勇于創新。例如,在進行“噪聲的來源”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詢問學生:知道什么是噪聲嗎?如果各位同學在認真寫作業時,有人在旁邊大笑,這個是否屬于噪聲?然后留出1~2分鐘給學生思考,待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可再次提出“令人心煩的聲音通常來自哪些地方?”“為什么會有這些噪音?”“各位同學生活中遇到過噪聲嗎?”等問題,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饒有興趣地進行了一番探究。經過討論交流,學生對噪聲就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學生的演示有用鐵制品與水泥地板摩擦、兩塊玻璃片摩擦等。這樣的情境創設,學生能主動探究,從而對噪聲的來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實驗猜想,激發創新思維
實驗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意識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但在進行實驗教學前,教師應關注實驗的趣味性與探究性,使學生可以在實驗中具體感受物理的魅力。例如,在進行“碘的升華與凝華”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出示燒瓶中的碘晶體,讓學生觀察碘的顏色和物理特征,然后將盛有碘的燒瓶置于煤油燈上,再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老師給碘加熱,碘會變成什么顏色?狀態也會發生改變嗎?這時學生看到有紫色氣體生成,學生通過直觀感受,產生自己動手試一試的欲望。此時,教師再向學生提問:如果停止加熱,碘的顏色會不會改變?碘的狀態也會改變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猜想寫下來,并進行實驗驗證。
四、課外延伸,拓展創新途徑
為了讓學生更全面地發展,教師應想方設法拓展創新途徑,開展豐富的課外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完“光學”的相關知識后,引導學生制作簡易的潛望鏡;學習完“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后,引導學生對家庭用電情況進行調查,并讓學生想出節約能源的方法;組織“雞蛋碰地球”比賽,引導學生思考:把雞蛋從六樓扔下,有什么辦法讓它不破碎?引導制作聲控開關、光控窗簾、無塵黑板擦、航模、太陽灶等,還可以安排學生課后自己設計一些小實驗,設計制作一些簡易的實驗裝置等。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使學生的動腦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鍛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意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養成創新習慣,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總而言之,教師應該突破傳統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開闊學生的思維,從多個方面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顏學兵.怎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華少年,2016,15(23):124-125.
[2]闞衛國.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數理化學習,2014,22(1):60.
作者:陳玉琴 單位:江蘇海安縣開發區實驗學校
第二篇
摘要:想要在物理教學中融入創新,首先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做出轉變,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興趣、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物理;創新;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興趣
1.實行教學民主,擯棄“填鴨式”教學模式
學習活動是課堂的主要活動,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啟動者和組織者,幫助學生投入到緊張、高效的學習中,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必要時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幫助,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學習。“填鴨式”教學只是簡單地將知識點灌輸,沒有任何的創新可言,但如果是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構建知識網絡,獲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必定存在創新。因此,教師的任務就是以呈現教學目標、學習情境、活動情境等方式來呈現學生的學習任務。
2.減輕課業負擔,開展小組學習
讓學生當主角,給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從策劃、組織到具體實施都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在一旁稍加指導。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的創造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3.發揮考試的作用,注重考題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在設置考題時,可以適當聯系生活實際,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設置一些開放性的試題,允許答案多樣化,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勇于創新,創意和得分相對應。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在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用實驗和建模的方法去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通過參加活動,學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踴躍發言,開拓思維,同時掌握知識。從各個方面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是挖掘學生潛在智慧的有效途徑。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借助教學工具,給學生展示一個斑斕多彩的物理世界,激發學生去探尋物理知識的奧秘,產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指導,學會思考、觀察、探索的學習方法,養成自學習慣,提高想象力。
2.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
多向思維也可以說是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種開拓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僅在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同一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以達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1)通過訓練,培養思維流暢性思維流暢,是指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思路清晰沒有中斷,反應敏捷,能夠理清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想要達成這個目的,加強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都說熟能生巧,所以,只有通過不斷訓練,學生才能熟練掌握這些技能,使思維流暢。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面對題目,要力爭快速地思考出多種不同的解題方法。(2)打開思路,講究變通打開思路,講究變通,就是讓我們的思維從固定的套路中跳出來,不局限于固定的框架之中,在解題過程中能夠從多方面入手解決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將例題、習題做不同的變化,以免學生落入固定的解題套路中,真正解放學生的思維。在我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解題時,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最后給出不同的解題方法。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變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鼓勵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就是打破常規,從問題的反面入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好方法之一。一般情況下,我們都習慣根據題設條件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帶著問題去分析題目所給條件的作用。就像我們總是習慣將動物關在籠子里欣賞一樣,在這種習慣下,我們的思維就像是動物的自由受到了限制。所以我們要打破這種習慣,學會逆向思考,解放思維。
4.提倡“爭論”
在進行概念、規律教學,閱讀理解練習時,由于學生各自對概念、規律的理解不同,往往會得出不同的見解,從而引起爭論,在爭論中發生思維的碰撞,擦出知識的火花。無論是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思維的角度來講,“爭論”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中提倡“爭論”。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學生的“爭論”方式,講究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根據教學的側重點去引導學生“爭論”,給學生創設主動參與學習機會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現自我。
參考文獻:
[1]陳君達.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初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2(S1).
[2]靳建設.物理學科創新能力結構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1(7).
作者:陳立福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黃陂中學
第三篇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物理教學質量普遍提高,信息技術對于高中物理教學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大。結合現代技術實施高中物理教學,是實現物理教育創新發展目標的必然實踐。課程標準提出了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的標準,也給當代高中物理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認可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并靈活使用,才能使物理課堂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物理教學;整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豐富了教學手段和內容,從而使得學校的教學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模式。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育者必須要做好將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工作,幫助學生進行物理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提高學生對信息處理的能力。但就目前而言,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設計發展還未成熟,如何做好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設計是目前物理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大任務。因此,本文主要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為例,探究信息技術統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的有效途徑,從而使得高中物理教學取得質的飛躍。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的意義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特別是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使得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再加上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逐漸失去了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而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設計,結合信息技術來優化物理教學模式,活化了原本乏味枯燥的物理教學課堂,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豐富教學手段。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呈現一般是“一黑板、一粉筆”的方式,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造成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內容少、效率低的局面,嚴重阻礙了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而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將“黑板式”教學內容通過信息技術的方式來呈現,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還能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改的實行,給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從而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設計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在學生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從而強化學生綜合性思維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應用
1.更新教學思想,創新物理教學。高中物理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是將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的第一步。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教師只有突破傳統物理教學模式的限制,才能接觸更加廣闊的物理教育天地。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去展示物理教學內容,用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手段,都是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機會。
2.利用信息技術,優化物理教學設計。講究高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具體方式,讓學生、教師與信息技術、物理知識成為課堂中的有機結合體,才能使物理課堂更加科學、合理。認清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信息技術在服務于物理教學的同時,服務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才能促進物理學科的進步。
3.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物理學習情境課堂教學情境的形成,對于課堂教學氛圍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要學習的新知識都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初中物理學習內容相比,高中物理學習內容難度較大。如果教師只單純講解,會影響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用信息技術改革物理教學的手段,給學生更形象的物理知識獲取體驗,能夠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
4.利用電子白板,優化設計和呈現方式。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采用的教學內容設計,尤其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存在,電子白板不僅能迅速呈現,而且還可以及時互動。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包括知識和媒體因素,實現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提高教學效率,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在運用電子白板的發展利益,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設備的優勢,在課前做好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根據教學節奏靈活調整改造,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5.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要實現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課程的整合,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教學指導思想,要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理念的整合。作為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繼續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模式。總之,多媒體技術對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具有明顯的優勢,教師只有認識到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機動靈活巧妙地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肖天成.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赤子.2014.(04):202
[2]王斌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2):113.
作者:任俊鵬 單位:內蒙古卓資縣卓資中學
第四篇
摘要:在新課標教學體制的改革下,學校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尤其是當學生正處于初中階段,正是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的好時機,特別是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值得學生工作者認真討論的問題。本文就主要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分析
在這個新世紀的號召下,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號召應該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初中物理教學的思維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并不斷地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具有充足的興趣,才能真正參與進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只有在物理課堂上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才能不斷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真正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與進步。為了在物理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設教學情境,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讓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探究過程,讓學生從學習的接受者和旁觀者變為學習的合作者和參與者,不斷地調動課堂學習氛圍,不斷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老師講解關于電路的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這時就需要老師給學生提供一些實驗素材,比如一些燈泡、線路、插線板、開關等實驗器材,然后這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電路的操作的實驗,之后再由老師對這些學生進行打分。在這個老師與學生不斷促進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激發自己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培養能力。
2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試驗
眾所周知,初中的物理都是有一些枯燥乏味的,當初中生剛開始接觸物理的時候,可能會感覺比較有趣味性,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和知識的復雜,這些枯燥的物理理論都會逐漸讓學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耐心,并且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那些無理公式以及一些固有的理論,很容易將學生的思維固定在一個一個的條條框框中。所以,為了鼓勵學生可以沖破知識的框架,積極遨游在物理的海洋中,教師就一定要努力把課堂的環境變得更加輕松和諧,讓學生逐漸打消對老師的隔離感。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上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自由發言,將學生看作是學生的主體,讓學生充當課堂的主角,積極鼓勵學生發言與討論,讓學生有不懂的就提出來,要學會敢于大膽地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的看法。與此同時,在教師積極鼓勵學生發言的時候,也要有一顆包容的心,不能感覺學生與自己的觀點不同或者否定自己的觀點,就否定學生,教師要嘗試著用學生的心態來看世界。物理老師要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對于一些有一點內向,不是特別喜歡說話的同學來說,教師也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慢慢引導,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學生進行初中物理教學的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地引導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因為提出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更加重要,不能將學生的創造性進行扼殺。
3多層次開拓知識領域,多角度訓練學生發散思維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能僅僅把知識固定在課本,要從多方面多層次開拓知識領域,多角度訓練學生發散思維,但是,教師也應該注意到,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同時,要注意督促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對于一些問題,也要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不能只是局限在課本原有的模式上,要讓學生掌握多種技能,積極主動地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運用全新的方法進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生解一道物理題的時候,要注意鼓勵學生一題多解,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不能局限在原有的解題方法上,同時,也可以運用一些物理工具,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解決問題。4積極開展第二課堂,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第二課堂是針對一些對物理真正有興趣的同學,或者是要培養學生物理興趣的同學,通過第二課堂,學生可以完成對教學課堂的補充,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所以,在初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開拓第二課堂,不斷地沖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突破教材范圍的束縛,讓學生通過第二課堂,逐步陶冶自己的情操,鍛煉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師開展第二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同學們制作一些小火箭,讓學生利用自己學過的物理知識設計一個能飛起來的小火箭;或者是帶領學生做兩個半球的實驗,把這兩個半球之間的空氣抽出,讓同學們試驗一下能否將這兩個半球從中間分開。教師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實踐中進行學習,不僅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積極鼓勵學生多想多做,多思考,讓學生親自動手,不斷加深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深入,從而可以促進他們產生一些新的創新思維,學到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第二課堂的展開對于廣大學習初中物理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鍛煉自己操作能力的課堂,學生們通過在第二課堂進行學習,并親身體驗,舉一反三,由此及彼,不斷加深學生對物理課本的理解,不斷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和動手能力的發展,不斷促進學生對課本上所學知識的各種運用,增強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從而進一步達到教學目標,完成對初中物理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實現國家的教育目標,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并且,實踐出真知,學生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才可以真正理解物理知識,我國的一些古代偉大的發明創造也都是通過一些實踐而創造出來的。5小結綜上所述,我國正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國家的各項發明與創造也都是需要各類創新型人才來不斷的完成,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就需要老師更加注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進行學生培養的全面發展,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創造,也是我國今后物理老師及其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季永建.初中物理教學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4,32(10):75-76.
[2]王承貴.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8):86-86.
[3]劉伯平.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4,(22):155-155.
作者:李世哲 單位:長春市第六十八中學
第五篇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綜合國力有了明顯提升,同時我國也不斷加強各方面的建設,教育事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點發展的對象之一,并且近年來我國不斷進行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已經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創新能力正是素質教育的重點。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我國初中物理的教學現狀,并提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行之有效的相關措施,以期能夠為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提供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初中物理對于很多中學生而言也是較難的科目,除了初中物理本身的學科特點外,也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較大關系。雖然我國近年來一直進行教育改革,并且很大程度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素質教育方面的建設還未達到預期標準,并且目前社會各界對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勢在必行,但從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我國在此方面依然有很大上升空間。
一、初中物理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并不十分可觀,雖然很多院校已經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也不斷引進先進的教學設施和教學理念,初中物理教師也不斷豐富著自身知識和技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難將這些優勢發揮出來。導致此現象的原因依然與傳統教育理念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深,使得當代初中物理教師依然將成績作為重點評價標準和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也往往使用海題戰術,卻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培養和發展,若此現象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改善,很容易導致初中生教育與當代社會脫軌。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
1.改變教育理念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很多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依然將提高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目標,如此不僅使學生的發展受到限制,也導致我國初中物理教師思想落后的后果。因此,今后初中物理教師應充分改變自身教育理念,緊跟時展的步伐,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融入教學中。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不再只是知識的承受者,而是具有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的主體,通過學習物理豐富自身知識和技能,同時不忘開發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改變教學方式
如今多媒體教學設施的廣泛應用使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得到了有效改善,因此,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多使用多媒體設施和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十分抽象的學科,僅僅依靠傳統教材很難使學生完全掌握物理知識,也會對學生物理知識的創新造成阻礙,通過使用先進技術和設施可以更加直觀地將物理知識和物理現象表現出來,充分了解物理知識后,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題海戰術,可以讓學生對同一習題進行深入分析,盡量找出更多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案,這對于開拓中學生思維能力起著很大的作用。
3.開展第二課堂
相較于傳統教學而言,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學更具多元化,第二課堂的開展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也可以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物理知識,同時也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可謂一舉三得。開展第二課堂時可以將素質教育作為重點,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重點,如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同一題目作為競賽內容,如現場制作小火箭,小火箭飛的最高并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如此一來可以提升學生對第二課堂的興趣,也可以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提升。
4.重視物理實驗課
眾所周知,初中物理除了理論知識教學外,最重要的是物理實踐課,其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現象,也能使學生增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但物理實踐課中往往會存在某種現象,為了學生的安全考慮通常由教師為學生演示實驗,這使得學生無法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培養單單依靠理論是很難得到提升的,因此在今后的物理實驗課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自行實驗,學生掌握實驗規則和技巧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尋找其他的驗證方法,或將此物理現象應用到其他方面,以此來調動學生的探索心理。另外,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實驗的方式,由教師給定相應題目讓學生實驗,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也許可以開拓彼此的思維。
5.開闊學生視野
初中物理知識雖然不似高中物理般深奧,但對于初中生來講也是從未涉及過的領域,在對其充滿好奇心的同時如何將此門學科學好也是教師和學生十分困擾的問題。另外,如今的教育理念提倡素質教育,而創新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盡量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并且創新能力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動手能力作為基礎。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講授基本的課堂知識,也應給學生介紹更多的物理知識和現象,并積極開展適當的課外活動,使學生能夠近距離接觸物理現象,并對其深入觀察和研究,學生有了扎實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培養創新能力。綜上所述,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教師應積極跟隨時展的腳步,使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不難發現,如今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傳授理論知識,更注重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足夠開發,實現全方位培養和發展,無論對學生的學習而言,或是對學生今后的就業而言,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焦西會.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32(11):88.
[2]楊盼盼.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漸進培養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0(9):264-265.
[3]蘇偉國.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的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7(3):175.
作者:沈林坤 單位: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