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各行業領域對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體現在計算機實踐操作與網絡系統應用管理等方面。本文結合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圍繞著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了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及實訓場地建設的有效策略,旨在為該行業培養大量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教育;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培養體系
在現代信息技術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我國社會各界對從事于網絡系統設計、開發、維修管理以及網絡安全監測等行業的技能型人才愈發重視。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結合市場發展需求、人才培養目標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及時革新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和模式,基于專業課程設置、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等要求建立完善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提高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一、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在我國信息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的前提下,信息技術逐漸在我國各行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使得IT專業人員在網站維護工程師、網絡架構工程師、系統架構工程師、網絡開發運營工程師以及網絡安全管理工程師等工作崗位中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網絡技術人員在未來發展中將會成為網絡行業的中堅力量。但當前我國從事于網絡服務行業的人數只集中在5萬人左右,而每年畢業于該專業的高校學生不超過6萬人,這意味著我國從事于基層網絡服務的技能型人才仍然相對較小,導致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發迫切。近年來我國已初步實施IT人才全國培訓工程,旨在滿足各行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的實際需求。現階段我國網絡技術人員在實際培養過程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層面,也就是所謂的企業崗前培訓、社會培訓機構中的短期培訓及學校教育培訓,這三個組織機構培養出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也各具特色。企業對人才的業務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相關工作人員經過培訓后可以快速投入到自身工作崗位,但企業培訓的覆蓋范圍相對較小,并且不是所有企業都愿意提供相應的培訓機會,其更傾向于已具備成熟經驗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與此同時,社會培訓可以根據市場發展動態及行業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相應的培訓方案、內容,并且這種人性化服務也能滿足學員的多種需求。但這種社會培訓方式規模小,花費的成本也相對較高,只能滿足部分領域的人才供給需求。而學校教育培訓則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陣地,尤其是更傾向于理論方面研究的本科與研究生層次的人才,使得現代社會所需的基層網絡技術人才大多源于高職、高專等院校。
二、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已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成立了專門的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圍繞著現代化、系統化、工學結合等原則建立了相應的課程體系,旨在培養大量能熟練掌握網絡組建、管理調試的基層技術人員,充分滿足現代社會對技能型網絡技術人才的實際需求。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育模式上,既需要注重理論教學的講解,又需要不斷加強實踐與實踐教學力度,打造具備豐富理論知識儲備與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工學結合模式的支持下實施分階段教學策略與人才培養模式。與此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還需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網絡實施與管理技能,從思想層面上培養其樹立正確的團隊合作意識,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科學增設課內實訓課程。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可以每學期安排相應的網絡施工項目活動,或者組織學生參加設計、管理方面的技能訓練,定期邀請校企合作單位針對網絡施工及管理過程提供科學可靠的參考和指導。另外,高職院校還應指派專門的課程負責人重新修訂與改編教學大綱,盡可能保證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體系的規范性,同時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引入先進的教學內容。最后,根據計算機網絡技術崗位相關認證工作,高職院校還可以積極舉辦網絡技能大賽,促使學生明白自身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此外,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還可以參加市場短期培訓班,以此有效提高基層網絡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1]。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的教師隊伍建設上,可以積極組建專兼職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切實提高專職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督促其不斷學習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相關理論知識,并具備基本的實戰經驗和專業能力。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還應確保教師隊伍中的半數教師具備企業網絡技術工作經驗及相關業務能力,可以為學生提供科學可靠的教學指導,通過帶領學生做學術報告、參觀網絡技術工作場所等措施,實現現代社會、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多種需求。
三、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
(一)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過程中,應緊密圍繞著技術應用能力、基本素質培養這兩個基本原則,建立起完善的理論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還應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進行有機結合,從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以及綜合實踐課程四個方面著手完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與此同時,每個教學模塊都可以開設相應的必修課與選修課,其中對于必修課程而言,應突出強調必需、實用等基本原則,盡可能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針對系統管理員、系統工程師、數據庫管理員三個崗位,要求學生具備計算機系統應用能力、網絡應用管理能力、數據庫維護管理能力。對于計算機系統應用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可以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Web程序設計基礎、商業網頁設計與制作等多個課程項目;而網絡應用管理能力的培養可以圍繞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工程、網絡安全技術等課程展開;對于學生數據庫維護管理能力的培養,可以基于交互式網頁編程技術、大型數據庫等課程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開通選修課時可以從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兩方面著手,鼓勵學生結合自身興趣喜好與未來職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選修課程,從而在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同時有效促進社會職業崗位的對接[2]。首先,通識教育課程可以劃分為通識教育必修課與公共選修課,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又綜合涵蓋思想道德修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方面的內容,同時開設相應的科技應用文寫作、高職高專英語、計算機數學等多個課程。其次,專業基礎課程應包含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網絡技術、商業網頁設計與制作以及交互式網頁編程等方面的課程。再次,專業課模塊可以引入網絡操作系統、大型數據庫、計算機網絡工程、無線局域網組建、網絡安全技術等課程。最后,開展綜合實訓課程教學時,可以將計算機網絡實踐案例作為素材,引導學生參加以崗位為基礎的應用實訓活動,如微機組裝與維護單項技能實訓、網絡環境管理單項技能實訓、網絡應用與管理綜合技能實訓、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活動。
(二)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課程的教學內容
1.兩類基礎課程
目前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主要由素質基礎課程與技術基礎課程兩個部分構成,在此基礎上開設法律、體育課程還能從思想層面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與高尚的道德素養的同時,還能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技術人才。與此同時,對于數學課程的開設,需要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安排。而外語課程的學習對于該專業學生而言則尤為重要,特別是學生在網絡設備調試與配置過程中將會不可避免地遇見大量英語詞匯,某些高端網絡設備及網絡技術更是源于國外[3]。若該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過于薄弱,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在崗位中的工作。因此,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還需要穿插英語課程,待學生熟練掌握實用英語課程中的知識后,結合自身專業發展方向繼續學習專業英語課程,以此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發展需要。在設置技術基礎課程時,可以圍繞著計算機基礎原理、網絡編程、系統管理、維護類專業技術等多個方向設置課程體系,同時避免過度追求理論方面的教學,而是將重心放在專業實踐技能的學習上。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高職院校還可以積極開展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工作性質、就業方向、崗位需求等信息。
2.三個專業方向
在第一階段基礎課程教學完畢后,還需要根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設置網絡管理、網絡編程、網絡設計與實施等多個專業課程體系,而學生也可以結合自身興趣喜好選擇某項課程進行研究學習。其中網絡設計與實施專業方向主要考查學生對網絡工程項目的設計與實施能力,學生可以利用網絡綜合布線技術、局域網組建技術、網絡互聯技術以及網絡設備調試技術完成網絡施工管理以及網絡方案設計等較為簡單的業務項目。網絡管理專業方向主要側重的是學生對網絡軟環境的管理能力,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常見的網絡管理方法,以及網絡服務器中較為常規的Linux操作系統以及Unix系統,使得學生在網絡操作系統應用過程中具備良好的調配、管理以及實施網絡服務功能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充分了解不同網絡環境下的安全防控手段與安全管理技術,以此保證網絡運行環境的安全性,在網絡管理員這一工作崗位中貢獻自身力量。最后,網絡編程專業方向主要適用于社會對網站建設、網頁設計、網絡程序編寫等崗位提出的工作要求。研究這一專業方向的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某種編程語言以及相應的開發工具,并在更多開發工具中有針對性地選擇其中的一種,從而在有限的課時內靈活選擇以網絡編程類課程為主線的開發工具。
3.五項專業實訓
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應以學生的技能培養為首要目標,同時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技能訓練。現階段我國各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基本已達到了高職教育教學體系的一半,部分有條件的高職院校還在后期教學階段安排了以模擬技能訓練為主的實踐課程,如網絡管理實踐課程就對學生的網絡安裝、調試、配置管理能力進行了集中訓練。基于學校現有的校園網設計平臺,高職院校還可以將豐富的互聯網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利用網絡綜合實踐課程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得該專業學生在真實的實踐教學場景下體驗網絡技術的實際應用。另外,對網絡編程充滿興趣的學生,還能通過參加項目開發、網站開發設計等實踐課程鍛煉自身網絡編程能力,使得學生以某個模擬項目為載體,切實參與到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促使學生獲得成功帶來的喜悅感和滿足感,并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嘗試接觸更多的問題解決方案,從而為學生日后就業和個人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四、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實訓場地建設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應積極改善實訓條件,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校內實訓基地,促使學生體驗到真實的企業發展環境,同時嚴格按照生產現場管理現狀,開設相應的系統集成工作室、網絡安全工作室、網站建設工作室、網絡數據庫工作室等。在各工作室建設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第一,綜合布線工作室應具備基本的網絡布線工具及網線,同時嚴格按照網絡工程布局科學布線。第二,系統集成工作室還應配備相應的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盡可能為學生還原企業建立園區網,推動系統實現集成化發展。第三,網絡安全工作室還需要安置網絡設備交換機柜及路由器防火墻,以此保證網絡實驗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第四,網站建設工作室內部涉及的儀器設備應進行分組處理,確保其符合網站項目建設要求。第五,對于網絡編程、數據庫工作室中的機器設備,還需要打造一個良好的軟硬件運行環境,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熟練掌握數據庫的操作技巧,并以此為基礎做好網絡編程工作。此外,高職院校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可以實施產學研一體化育人模式,為學生提供學校、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實訓學習環境,促使學生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創新精神及動手實踐意識,并在產學研合作單位的支持下打造專門的產學研一體化實訓基地[4]。綜上所述,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對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無形中增加了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難度。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積極引入全新的教學改革方法,有意識地融合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根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崗位需求布置難度適中的學習任務,進一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積極性,真正將職業素質教育貫穿到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房新荷.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258-259.
[2]胡柳.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科技風,2017(3):24.
[3]陳傳炎.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培養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20(47):180-181.
[4]李蕊.面向職業崗位群的高職網絡技術人才培養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28):152-153,178.
作者:陳雅妮 單位: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