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能力培養下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代物流業也隨之快速發展,物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但是從市場人才供需的現狀看,一方面,部分學生對物流專業的就業期望過高,不愿意從事基礎性的體力工作,另一方面,物流企業所需要的高層次專業管理人才又太少,也影響著企業的長遠發展。歸根結底來看,是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之間的不匹配。本文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視角,通過分析物流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要求,提出改進專業課程設計的目標、原則和對策,以期對學校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關鍵詞:物流管理;職業能力培養
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概述
(一)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根據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可以把學生的職業能力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物流管理專業能力。是通過學校的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獲得從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專業方法的職業能力。二是物流專業崗位能力。根據工作需要,企業將物流工作劃分為多個部門,比如客戶服務、市場營銷、倉儲管理等等,每個崗位都需要熟悉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等,一方面,這些知識通過在校的理論學習掌握基本的內容,另一方面,通過頂崗實習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三是物流職業拓展能力。一個人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校期間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只是為走向工作崗位提供了基礎能力,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積累專業知識,培養創新性思維,鍛煉市場開拓能力、規劃策劃能力、應變及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等,這些知識和能力多數要靠個人有意識的學習和在實際工作中的積累。
(二)企業對物流人才職業能力的要求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人才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從企業整體發展和內部工作崗位的設置來看,可以將企業物流人才分為初級物流人才、中級物流人才和高級物流人才三種。初級物流人才是企業里從事各種基礎崗位工作的人員,比如各類設備操作、快遞處理等。這類崗位占企業內部招聘的一半左右,以體力勞動為主,工作勞動強度大,崗位流動性較高。這類崗位對人員的學歷和基本條件要求不高,崗位替代性較強,但是基礎性工作的穩定是企業服務質量的前提,過于頻繁的員工流動對于企業的發展是不利的,企業應深入分析員工流動的原因,提出改進工作的辦法。中級物流人才在企業里主要是負責貫徹執行公司的決策部署,組織日常物流經營活動,檢查和考核工作業績,及時協調和處理各類特殊問題。這類員工要求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一般要求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目前高職院校里培養的大學生是這一崗位的主要人才。高級物流人才目前是企業最緊缺的,這一崗位要求從業者要具備制定企業長遠發展規劃能力,能夠根據企業實際和行業發展現狀合理布局企業發展目標,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一般要求員工要具備本科以上學歷,有一定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對物流行業發展有清晰的認知,同時要具備外語、金融、市場等多方面的知識。
二、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物流專業在高職院校發展的初級就是一個熱門專業,伴隨著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而發展。但是有的高職院校物流專業一直發展的很好,招生規模穩定,學生就業率高,社會效果好。也有一些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招生越來越少,甚至面臨倒閉的危險。我國物流教育起步較晚,專業建設和課程設計方面相對不成熟,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一些高職院校還存在著盲目擴招,人才培養模式陳舊,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想盡辦法解決。
(一)專業設置不夠科學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近年來,物流專業人才緊缺,企業人才需求大,很多高職院??吹竭@一市場需求紛紛申報開設了這一專業。但是由于對本地市場缺少調研和論證,對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缺少必備的師資和辦學條件,導致人才培養質量與企業需求脫節。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在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人文課程等的安排比例上不夠科學,存在基礎課和人文學科的課程投入較大,專業技能和實踐課程不足的問題。有一些學校在安排課程時只是安排上級規定的基本課程,沒有根據專業特性開設專業能力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的發展沒有專業差異性。
(三)課程資源不足大部分高職的物流管理專業能夠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要求購置教學基礎設備,實施教學活動,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但是也有一些高職院校特別是民辦高職院校還存在者課程教學資源不足,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的現象。一方面,物流管理專業隨著社會的發展所需要的各類實踐條件要求越來越高,隨著高職院校普遍擴招,經費投入不足,人才培養所需要的場地和設備等都受限,另一方面,缺少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學生的專業實踐得不到保障,職業能力培養就成為一句空話。
(四)師資力量匱乏雙師型教師是實施高職專業教學的前提,但是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認證和實踐并不理想。在物流專業發展之初,由于生源少,師資隊伍不完善,很多教師都是相關專業教師兼職,導致教學質量偏低,學生職業能力不強,用人單位不滿意,影響了專業發展。后期專業招生規模雖然擴大了,但是師資隊伍并沒有及時補充和建設,難以滿足專業發展的需要。
(五)專業建設經驗不足物流專業在我國發展較晚,由于人才需求量增長速度快,多數學校都開設了物流管理相關專業。從近年來學生實際就業形勢看,并不理想。多數高職院校缺少辦學經驗,人才培養模式只是參照其他專業,或者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經驗,并沒有結合本地區企業發展實際,缺少職教特色。
(六)職業資格認證工作不規范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很多學校都實施了雙證書制度,即畢業時需要持職業資格證和畢業證雙證才能畢業,有的學校甚至還要求學生要有計算機等級證書和英語相關等級證書。這種做法雖然可以從形式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很多學生為了考證而考證,專業實際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好提升,甚至一些學校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開展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工作,而不是從學生未來工作的真實技能需求來進行學習和培訓。
三、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目標與原則
(一)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目標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根據當地物流企業發展實際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校企合作,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物流行業發展也比較快,因此,要通過職業能力和素質構建調整課程設置方案,才能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應該先改變觀念,提高質量,創辦教育特色。開展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體現出職業崗位的特色和要求,結合教學模式,推行以提高就業能力為目的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按照工作崗位需求,把專業課程設置為工作情境,堅持基礎理論教學與校內同步模擬實習、實踐并重,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二)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原則1.適應市場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原則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要符合市場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要定期組織校內外專家深入企業實踐一線,調研產業發展趨勢,及時更新人才培養方案,靈活設置專業課程,及時將社會對人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體現到課程體系設計中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2.職業能力提升原則要根據企業對人才技能的要求,從提升學生職業能力角度出發,完善課程體系設計,調整課程教學內容,除了讓學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物流技能相關實務之外,還要著力培養職業拓展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3.課程設置與資格證書并行原則課程教學除了常規的課程內容外,要把職業標準中要求的知識技能融人相關課程教學大綱中,使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與證書標準有機結合,讓學生一手畢業證一手職業資格證,用證書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
四、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實施對策
(一)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實現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基礎是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雙師型教師是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的重要保證。雙師型教師可以從校內和校外兩個途徑來獲取。校外通過校企合作單位聯系,聘請在技能實訓方面優秀的技工和管理人員,為學生的理論學習、頂崗實習提供全程指導。校內通過組織教師參加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和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職業培訓學習,通過認證獲得雙師型教師資格。同時,要指導教師每年定期到企業實習實訓,不斷獲取新知識新技能,以便改進教育教學。
(二)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隨著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更多先進的教學模式被引進,其中項目化教學、現代學徒制等是比較熱門的方法。根據物流企業崗位技能要求,以項目為單位將教學內容進行劃分,以完成某個項目為目標,設計課程內容,將知識和技能融合到項目中來,提升學生知識和技能應用能力。采用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可以加強校企合作,深化合作育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實現校企的雙贏。
(三)深化校企合作,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企業實習實訓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重要一環。要主動參與校企合作,找準校企雙方的利益需求點;要邀請企業專家和技術能手參與專業設置、課程調整、教材編寫、實習實訓、技能鑒定等環節,發揮企業技能和實習場地、設備優勢,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性人才。
(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要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先就業再擇業,在實踐中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堅持從基層做起,不斷提升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逐步成長和發展。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職業當事業,堅持勤奮學習,注重團隊協作,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用勤奮實現職業夢想。
參考文獻:
[1]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中職物流信息管理課程改革實踐[J].李豐.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03)
[2]基于崗位勝任力的應用型物流人才能力需求分析[J].張小雪.中國市場.2018(07)
[3]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課“以學生為中心”課程設計研究——以“集裝箱運輸管理”為例[J].王道勇.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12)
[4]高職《物流信息技術》項目化課程設計與開發[J].劉大建.現代商貿工業.2016(29)
[5]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與實施[J].劉曉娜.經貿實踐.2018(01)
作者:郭秀紅 單位: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