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思路(6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思路(6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思路(6篇)

        第一篇:網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課程設置思考

        北京大學李曉明教授在2009年7月4日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寧夏會議上提出,提高辦學水平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追求。提高辦學水平的一種途徑就是建立共同體,共同體包括校企合作、中外高校合作等。中外合作辦學共同體的建立,將會使一個專業的辦學得到國內外更多社會資源的關心,獲得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網絡工程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一種新生事物。截至2015年5月,經教育部審批的本科合作辦學機構和合作辦學項目共有896個,而教育部審批和復核的網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只有5所院校[1],見表1。濟南大學作為最早開設網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可以借鑒的信息和資源非常有限,針對網絡工程合作辦學的學生培養定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等多個方面,都需要進行探索。

        1培養方案的定位

        我國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分為兩大類,具體為:(1)中外名校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建立的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合作辦學。例如,2013年設立的昆山杜克大學是武漢大學和杜克大學的合作,目標是建設成為“世界頂尖級”大學[2];2012年中山大學與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設立聯合工程學院,宗旨是培育工程領袖人才、創新工程教育、成為中國領先的工程學院。(2)地方院校與國外應用型大學建立的本科教育聯合培養辦學。這種辦學模式借鑒歐美國家先進的高等教育模式,結合地方院校的區域性和地方特色,促進應用型國際人才的培養。這種合作辦學模式又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擁有中方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和外方的學士學位證書的合作培養。如湖南文理學院與英國伍斯特大學合作的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要求,項目內學生赴國外合作校學習1年者,外方才能授予網絡開發專業理學學士學位證書;對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合作舉辦的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學生要獲得外方授予的理學學士學位證書,也需要有在國外合作校的學習經歷。第二類是授予中方證書。5所合作辦學項目中有3個屬于這一類。濟南大學與英國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合作的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就是此類。學生在本科期間,如果沒有出國學習經歷,則畢業時授予中方證書。如果學生在本科就讀期間,英語能力水平合格,轉到英方繼續就讀,在英方大學畢業后由英方授予學士學位證書。這一類與第一類從本質上說是同種模式。第三類合作辦學是只授予外方證書而無中方證書,上述5個項目沒有此種模式。國家鼓勵在國家急需學科專業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外向型、復合型和實用性人才[3]。濟南大學結合山東省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本校網絡工程專業的辦學理念,對培養方案進行理性分析,確定網絡工程的3個特色專業方向:網絡工程、網絡軟件、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目標為:“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與科學素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在政府、軍隊、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工程規劃設計與實施、網絡應用系統開發、網絡安全保衛等技術工作?!备窭垢缂永嗄醽喆髮W的網絡專業隸屬于Computer,CommunicationsandInteractiveSystems(CCIS)系[4],CCIS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既具有21世紀電子領域的先進技能,又具有電子技術和數字媒體的設計創新性才能”。

        2課程設置

        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的課程設置與學生的就業密切相關,學校非常注重課程的實用性,而且學分和證書的獲得非常靈活。以網絡工程專業為例,學生學習1年、2年、3年或4年,都可以獲得一個相應的畢業證書,只是證書的含金量有區別。課程的設置保持內容逐年遞進深入,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既有連貫性,又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提早就業。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的網絡和安全(NetworkandSecurity)專業下有3個方向:網絡系統工程(NetworkedSystemsEngineering)、網絡安全和網絡(CyberSecurityandNetworks)以及數字安全取證和黑客防御(DigitalSecurityForensicsandEthicalHacking,EthicalHacking也稱為道德黑客、正派黑客)。由于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針對地方本科院校網絡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指導意見目前還在制訂中,因此各高校的網絡工程專業課程設置都是根據各校實際確定,濟南大學合作辦學的網絡工程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如圖1所示。濟南大學網絡工程專業分為3個專業方向:網絡工程、網絡軟件、信息安全,分別與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對應方向的關系如圖2所示。濟南大學的網絡工程方向與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的網絡系統工程方向對應,另外兩個專業方向是交叉對應的。這種專業方向上的對應極好地促進了兩校之間真正的專業合作。表2是濟南大學網絡工程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設置列表,因為我們開設的選修課較多,在這里沒有一一列出。表3是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的網絡和安全工程專業4年課程設置列表[5]。

        對兩校的課程設置分析如下:(1)課程設置時間的差異。中國高校的學生在第一年需要修高等數學、英語、政治、體育等課程,因此專業相關課程開設得很少,第二年學生才開始學習專業基礎課程;而英方是直接在第一年就開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授課。(2)中方的專業課程設置更注重基礎教育,而英方更注重實用教育。英方每年的項目課程可以有效地把學生當年學習的課程知識串接成一個項目,這樣學生即使不再上后幾年的知識,也可以走出校園開始工作。如學生只學習了第一年知識,他就掌握了計算機系統結構、網絡基本知識、數據庫基本知識,具備了基本的編程能力,可以方便學生求職,從事簡單的計算機或網絡相關工作,而無須進行其他學年的本科學習。這種靈活的課程設置是我們需要借鑒和學習的。(3)中英雙方核心課程相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相近。如英方的“路由基礎”對應中方的“網絡互聯與路由(A)”,英方的“高級路由”對應中方的“網絡互聯與路由(B)”,而且兩校都是采用的思科CCNA體系作為教學內容。這種相似性使學生能很好地實現從中方到英方課程的過渡和銜接。(4)英方開設的課程不分選修和必修,課程數量少,每門課程學分較高;而中方開設的課程分為選修和必修,必修課程固定,選修課程數量多,每門課程學分低。從表2、表3可以看出,英方大概一年開設6~8門課程,而中方在20門以上,學生可以選修(含必修)12門左右,每門課程大概在2~4個學分。經過與英方溝通得知,他們的課程設置少,但是內容較多,一門課程涉及我們開設的多門課程內容。至于課程數量與學分高低的設置沒有絕對的優劣,各有利弊。

        3結語

        雖然我國高校合作辦學模式已發展多年,但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辦學依然不容易,成功案例也不多。大部分“1+3”“2+2”“3+1”的合作辦學主要是讓學生去考英語,只要英語滿足外方要求,就把學生送出去,而不關心學生出去以后是否能真正融入外方的專業課程體系。我們希望網絡工程專業合作辦學實現真正的實質性合作,從先進的知識輸入轉變為雙方在課程、師資、學生上實現真正的互惠互利,從交流合作轉變為雙方交融,推動我國高?,F代化大學的建設。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培養模式的差異、課程設置、師資、全英文教學等問題。隨著合作辦學的不斷深入,相信存在的問題會逐步解決,合作辦學之路會越走越好。

        作者:劉悅 孫潤元 賈忠田 荊山 單位:濟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第二篇:網絡工程專業課程設置與學生就業的關聯性

        以“互聯網+”為特征的工業4.0,讓互聯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網絡,而是使之蛻變成了一個物質、能量及信息互相融合的物聯網。這種新形態的演變,一方面對我國未來互聯網建設所需人才的培養質量產生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產生顛覆或改造的作用下,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對網絡人才數量的剛性需求將長期存在。據統計,我國每年的網絡人才缺口在20萬人左右,因此,大力培養高素質、多數量的復合型網絡人才對我國未來經濟建設非常重要。教育是培養網絡工程人才的最重要方式,在互聯網形態與網絡通信技術形態的演變推動下,教育毫無疑問地也要有新的變化。那么如何開展新時代下的教育?開設哪些課程是符合市場需要的?掌握不同的勞動技能對學生的就業有哪些影響?僅從學校教育層面是無法回答這些問題的,因此,必須從人才需求市場的層面進行分析。

        1調查分析

        1.1調查形式與內容

        為了獲取具體的數據,筆者選取了湖南科技大學2002—2010級網絡工程專業畢業生作為調查對象。在調查過程中,筆者閱讀了相關資料,廣泛聽取了意見,設計了調查問卷。調查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充分了解專業課程設置與實驗課程設置是否會對學生就業情況產生影響;二是了解市場急需的網絡人才需要掌握哪些勞動技能。問卷內容包括:姓名、聯系方式、職業、就業時間、就業滿意度、月薪、專業課程對其就業幫助大小、實踐教學課程對其就業幫助大小、課程設置建議、工作中接觸的網絡設備類型等。

        1.2結果分析

        通過網絡調查,此次共回收有效問卷283份,對回收的有效數據分析如下。(1)就業崗位分析。在已經畢業的網絡工程專業學生中,35.29%的學生從事網絡維護與管理工作,38.24%的學生從事網絡產品的軟件開發工作,11.76%的學生從事網絡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8.82%的學生從事網絡規劃與設計,從事其他工作類型的學生占5.88%。由此可知,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網絡軟件開發及網絡維護管理方面的工作。(2)就業薪酬分析。分析可知,整個網絡工程行業月平均薪酬約7647元,就業時間、工作地點、工作性質的不同導致薪酬有明顯差別。29.41%的學生薪酬范圍為2000~4000元,低于平均薪酬,其從事的工作主要為網絡維護與管理類;薪酬范圍為8000~10000元的學生占17.65%,高于平均薪酬;26.47%的學生薪酬范圍為10000~20000元;8.82%的學生薪酬在20000元以上,這些高薪的學生主要在IT巨頭公司從事網絡相關工作。結合本地區的消費水平,對自己薪酬水平基本滿意的學生為61.76%,對薪酬有些不滿的學生為35.29%,完全不滿意的學生占2.94%??梢姡W絡工程專業畢業生對自己的薪酬基本滿意,也表明該專業的就業前景比較樂觀。(3)專業課程設置對學生就業影響研究。表1統計數據顯示:55.88%的學生認為計算機網絡課程對其就業影響最大,選擇比率超過30%的課程依次為數據通信原理、數據庫系統、網絡設計與實現、軟件工程、網絡協議分析技術。其中一些課程,如無線網絡技術、Internet與Web編程、Java程序設計、光通信技術等,由于在2006年以后才開設,可能會導致選擇率較低,這些課程的影響效果數據統計可能有些不準確,但上述結果總體上能反映出課程與就業的影響關系。(4)薪酬和專業理論課程相關性分析。為了深入研究專業理論課程設置對學生就業薪酬的影響,筆者借助灰色關聯分析法對統計數據做進一步研究。研究步驟為:①把就業薪酬設置為系統特征行為數據序列,其中,薪酬范圍為2000~4000元標志設置為1,4000~6000元標志設置為2,6000~8000元標志設置為3,8000~10000元標志設置為4,10000~15000元標志設置為5,15000~20000元以上標志設置為6,20000元以上標志設置為7;②為表1中的各課程設定標志位,如果學生選擇了該課程,那么設定標志為1,否則標志設為0;③進行灰色關聯計算,該計算過程包含3個步驟,第一步為初始化操作(整理為等長度1-時距序列),第二步為序列的始點零化像,第三步為計算|s0|、|s1|、|s1-s0|。各具體計算方法以及計算依據請參考文獻[1]。通過計算,各灰色關聯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數據來看,對學生就業薪酬影響較大(一般認為r≥0.6較為可靠)的課程有9門,其灰色關聯度大小依次排列為:計算機網絡>網絡設計與實現>數據庫系統>數據通信原理>智能綜合布線系統>數據通信原理>網絡協議分析技術>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由(3)、(4)分析可知,計算機網絡課程、網絡設計與實現、數據通信原理對學生就業及薪酬的影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5)薪酬和實踐課程設置相關性分析。為了研究網絡實踐課程與就業薪酬的影響,筆者設薪酬為系統特征行為數據序列,也按上述分析方法設定各薪酬等級標志。相關因素序列為各類實踐教學課程。其中,網絡系統集成與綜合布線實踐課程標志設為1,網絡性能分析與測試課程標志設為2,光纖通信實踐課程標志設為3,網絡軟件開發與設計實踐課程標志設為4,網絡系統安全設置與網絡管理標志設為5,無線通信實踐課程標志設為6,程控交換實踐課程標志設為7,其他實踐課程標志設為8。經灰色關聯分析,實踐課程對其薪酬影響的灰色絕對關聯度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網絡軟件開發與設計實踐課程、網絡系統安全設置與網絡管理課程的絕對關聯度都為0.9714,對薪酬的影響最高,其次為網絡系統集成與綜合布線實踐課程,絕對關聯度為0.8788。(6)薪酬和就業時間、就業崗位類型的相關性分析。設薪酬為系統特征行為數據序列,其等級標志與(4)中設置相同,相關因素序列為畢業工作時間和就業崗位。其中,畢業工作時間按學生所填實際年份計算,就業崗位的特征行為設置方式為:網絡軟件開發與設計標志設置為1,網絡規劃與設計標志設置為2,網絡維護與管理標志設置為3,網絡設備安裝調試設置標志為4,其它設置標志為5。經計算,薪酬與就業時間的灰色關聯度為0.7814,薪酬與就業崗位類型的灰色關聯度為0.6355,說明就業崗位類型、就業時間都與薪酬存在較大的正相關。(7)薪酬與所維護網絡設備廠商的相關性分析。把薪酬設為系統特征行為數據序列,相關因素序列分別為Cisco、Huawei、IBM、Huawei-3com、西門子、中興、Sun、HP、銳捷、愛立信、聯想、烽火等公司,對應的標志設置分別為1~12(還有一些其他IT公司,但由于統計數據較少,所以本文在此省去)。計算出的灰色絕對關聯度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對薪酬影響大于0.6的各關聯度中,排序依次為IBM>Cisco>Huawei-3com>Huawei>聯想>Sun。

        2建議

        以上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從專業課程、實踐課程設置對薪酬、就業的影響,得出了各主要影響因子。根據這些影響因子的大小,可采取相應的建議。(1)繼續加強計算機網絡、數據通信原理、數據庫系統、網絡設計與實現、網絡協議分析技術等課程的長期建設。另外,根據市場熱點的需要,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短線課程,在市場對網絡人才的需求穩定后,再選擇把這些短線課程發展為長線課程。(2)加強校企聯合培養工作,與知名IT企業聯合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早開設一些與Cisco、Huawei、IBM、Huawei-3com等公司主流產品的相關理論課程,開展“訂單式”教學,實施定向培養,讓學生盡早了解社會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當前的主流技術是什么。在實踐課程開設方面,要加強網絡系統安全設置與網絡管理、網絡軟件開發與設計、網絡系統集成與綜合布線等實踐教學工作。(3)根據上述薪酬和就業崗位類型的相關性分析,加大對學生網絡軟件開發與網絡維護管理知識的教學力度。鼓勵學生參加HCNE和CCNA等認證考試,為企業提供“零適應期”上崗的網絡工程技術人才,從而提高網絡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率[2]。

        3結語

        盡管當前社會對網絡工程專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等需求與實際供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只要我們掌握該類專業的特點,做好符合市場所需的實踐教學、理論教學,選擇恰當的人才培養方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一定能培育出符合工業4.0發展所需的新型網絡工程人才。當然,筆者是根據對湖南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工程專業已畢業學生所做的數據調查,對一些培養理念與方法特殊的大學可能不具有一般性。但結合以前在華為從事網絡工作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對策建議具有一般性、適應性[3],可為其他兄弟院校的網絡工程專業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作者:龔波 廖俊國 韓雪單位:湖南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

        第三篇:網絡工程創新及實踐能力培養

        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指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過程中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進行的創新思維活動和動手實踐活動。培養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教學,與傳統的“維持性”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1]。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所培養的大學生是否具有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對社會和學生個人發展與規劃至關重要。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當今社會大學生應當具備的重要素質,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基本要求。當前,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在實踐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照本宣科,學生全盤照收,教材內容不能與時俱進,甚至陳舊;學生動手能力差,理論與實踐結合缺乏,遇到實際問題不能很快動手解決;缺少激發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途徑和獎勵機制。因此,要把網絡工程專業打造成一個能夠真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活動的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必須從多方面著手。提高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必須更新觀念,培養創新型師資隊伍,注重教材建設,加強實踐環節。本文以遼寧科技大學軟件學院網絡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為例,通過多層次的實踐教學改革,提高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

        一、加強實驗與實踐基地建設

        (一)整合院內實驗資源與校內實訓資源

        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的通知》[2],深化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規范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室與設備使用效益。依據網絡工程專業的特點,著眼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整合了分散建設的院內網絡工程實驗室、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等教學資源。建設面向網絡工程專業的實驗室,包括網絡工程實驗室、網絡安全實驗室、組網實驗室、綜合布線實驗室和嵌入式實驗室。此外,還設立了學校實訓中心和工程訓練中心。學院實驗中心實現統一安排實驗教學內容,統一管理和調配全院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實現資源共享。實驗中心由高水平的教授負責,工作人員由熱愛實驗教學、教育理念先進、學術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熟悉實驗技術、勇于創新的網絡工程方向教師組成。實驗教學中心實施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中心主任負責統籌安排、調配、使用實驗教學資源和相關教育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共享,高效落實實踐教學任務[3]。

        (二)建立開放實驗室

        實施實驗室建設項目化、實驗教學整體化、教學內容層次化、創新能力培養漸進化措施,創造條件使教學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和各級重點實驗室逐步面向本科生開放[4]。本科生參加實驗室開放項目,不但能夠提升基本技能,實踐與創新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例如,2005年以來,遼寧科技大學軟件學院網絡工程專業學生通過開放實驗室項目,完成了“網絡聊天室的設計與實現”、“網絡五子棋游戲的設計與開發”和“校園網的搭建”等設計,并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科技論文20余篇。

        (三)建設校外畢業實習基地

        組織網絡工程專業大三、大四學生參與北京林克森軟件有限公司、大連華信軟件公司、北京中軟有限公司等多家網絡公司、軟件公司實習基地的實際軟件開發、網絡平臺搭建項目,在實踐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網絡軟件開發、設計與測試能力。

        二、改革教學方法、內容與考核辦法

        (一)更新實驗教學內容

        以學生為本,以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積極探索實踐教學內容、手段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在傳統或經典實驗基礎上,要求每年每門課程都要推出新實驗或調整實驗內容。修訂和完善實驗教學計劃、實驗教學大綱,增設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項目,將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不斷充實到實驗教學中,推進實驗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革創新,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二)創新實踐教學方法

        在制定網絡工程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時,逐次逐步增加設計型、綜合型、創新型實驗的比例,達到實驗教學總比例的25%,形成驗證型實驗、設計型、創新型和綜合型實驗相結合的模式,形成必做實驗、選做實驗相結合的機制。開設獨立的實踐類課程和實驗類研究性課程,開展教師指導的本科生科研項目。在實踐課中探索新技術專題講座、認識實習報告、課程設計報告、分組完成小項目論文等實踐教學方法。例如,在路由交換技術課程中采用工程案例驅動的實踐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能夠在物理設備上根據工程案例需求完成拓撲聯網、設備配置和調試排錯等工作[5]。

        (三)優化考核方法

        實驗環節考核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檢驗和反映實踐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對于人才培養影響很大。如果對實驗教學的考核方式因循守舊,勢必制約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只能是空談[6]。網絡工程專業在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上,大膽改進考核模式,有效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實驗教學改革引發了連鎖反應,取得了較好效果。從調查得知,學生普遍認為理論不能代替實踐,理論成績好不等于實踐動手能力強,但實踐環節暴露出的理論學習癥結,逼出學生提升創新與實踐能力的緊迫感。實驗課上學生的實驗預習、準備方式也發生變化,帶動了越來越多學生主動查閱資料、研討問題,積極報名參加嵌入式大賽、電子設計競賽等活動。

        三、構建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平臺

        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網絡工程專業平臺[7]:各類創新能力競賽、專利申請與撰寫學術論文;大學生創新科研訓練,實際科研項目;考取相關行業認證與證書(如CCNA、CCNP認證,網絡工程師證書);教學計劃外的創新類研究課程。這一平臺體現了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突出層次性、具體化和個性化特征,突出以創新實踐為主,工程素質培養為一體的思路,使學生就業多了一份保障。

        (一)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

        通過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與科研訓練項目和一些教師的實際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項目選題要做到涉及范圍較廣,聯系實際應用,難度適宜,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指導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共同完成創新實踐論文,或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軟件著作權登記等。

        (二)組織各種創新實踐大賽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提供學生與其他兄弟院校學生進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加大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省級各種競賽的力度和投入,重視教學和實踐大賽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科研指導,拓寬學術視野。例如,參加與網絡工程專業相關的全國大學生電子大賽,全國大學生ACM大賽,全國大學生嵌入式大賽,“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等[8]。

        (三)完善多方面激勵政策

        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在設置獎學金評比、評先評優、研究生保送、畢業生推薦等方面,將各種競賽獲獎內容納入加分范疇,并適當增加其權重。

        作者:楊丹 武傳勝 孫良旭 吳建勝 張玉軍 單位:遼寧科技大學軟件學院

        第四篇:網絡工程雙證融合人才培養模思路

        一、引言

        2014年是我國高校轉型發展的改革年,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明確表示“中國現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將有1600-1700多所學校轉向以職業技術教育為核心;同時,在培養模式上,這些高校將淡化學科,強化專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調以就業為導向,突出了職業性在人才培養中突出性,因此在高校轉型形勢下對職業性與專業性有效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就變得十分緊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與企業各自為政,相互隔離;隨著實踐過程中問題的不斷涌現,高校和企業雙方都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逐步實行校企合作、產教結合等人才培養模式。但高校自身存在的慣性、惰性以及教師知識老化、實踐經驗不足、實驗設備更新慢等問題,使校企合作這一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在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模式的設計和考核方式的選擇上將專業性、實踐性、職業性、先進性有效融合,形成滿足我國網絡行業需求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1]。目前網絡工程專業職業資格證已形成比較成熟的國家和企業兩級認證體系,職業資格證體系的成熟為研究、實踐探索和實施“雙證融合”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雙證融合”人才培養切實可行。

        二、“雙證融合”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從知識體系上看,普通高等教育追求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強調理論知識的綜合性和操作技能的應用性。因此,要實現雙證有效融合,首先就必須將雙方的知識體系進行有效融合。201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的“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規范”中將網絡工程專業的知識體系概括為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來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專業的知識;二是網絡工程專業的知識,主要涉及計算機網絡設計、實現、維護、管理、安全和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國家網絡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將考試知識點歸納為計算機與網絡知識、網絡系統設計與管理;企業資格證書認證考試的知識點主要包含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各自的網絡設備的配置與管理,其重點在于具體設備的配置與管理,知識點包含在網絡系統設計與管理中。為了保證畢業生的職業能力最大化,通過大量的企業走訪,與專家座談,請專家指點,最后將兩者知識點進行對比分析,將職業資格證書的知識點融入網絡工程專業規范知識點體系中,經過有選擇性的加工,形成“雙證融合”網絡工程專業知識體系,如圖1所示。確定了知識體系后,根據典型就業崗位工作任務分析及知識點的相近性和能力培養的連續性,按照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由簡到繁的原則,針對不同的崗位工作任務和任職要求,學校教師與企業專家對細化后的知識體系進行分割、排序、歸納、統籌設計,形成以就業崗位工作任務為主線的課程群,進而構建了“雙證融合”網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三、“雙證融合”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模式的設計

        課程體系中既包含了理論性強的課程,也包含了實踐能力強的實踐課程。在培養過程的設計中既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也要兼顧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實際中設計了“三點互動、交替運行、螺旋上升”的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在此過程中,學校負責專業理論課程和基礎技能的培養,一般采用模擬環境進行實驗,學校實訓基地負責該專業面向企業通用的崗位技能及國家級通用證書的培養,一般采用實際設備進行實訓,校企合作培訓基地負責本企業崗位技能及企業證書的培養,一般采用實際運行環境進行訓練、崗前培訓或頂崗實習。學校與企業還應共同開發理論和實踐教材,整合并充分利用校企雙方資源,如:根據企業需要及時加入與行業新技術密切相關的課程,企業技術人員與學校教師共同承擔教學活動等[2]。“三點互動、交替運行、螺旋上升”的教學模式的實施在三個場所中交替運行,將學校的理論學習與模擬環境實驗、學校實訓基地的通用技能培訓、校企合作培訓基地專業技能培養有機銜接起來,工學交替組織教學,定期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實訓,很好的克服了訂單培養只注重企業崗位需求忽視專業綜合培養的問題,既滿足了企業崗位專項技能的培養,又滿足了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現了學生發展和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銜接,實現了學生技能的螺旋式上升,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專業崗位就業能力。“三點互動、交替運行、螺旋上升”的教學模式并不是三個階段分界分明,而是三個階段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可以從學校理論課程和課內實驗直接過渡到學校實訓基地,如圖2中①所示;或者從學校理論課程和課內實驗過渡到下一個學校理論課程和課內實驗,再過渡到學校實訓基地,如圖2中②所示;也可以從學校理論課程和課內實驗過渡到學校實訓基地,再回到學校理論課程和課內實驗,如圖2中③所示。最終從學校實訓基地推進到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如圖2中④所示。三個階段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交替運行,特別是學校負責的兩個階段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斷的交替,在模擬環境的練習與實際設備的練習相結合,虛實結合,通過在虛擬環境的大量練習,減少了真實網絡設備故障率,提高了真實網絡設備使用周期,降低了網絡工程專業的辦學成本。“三點互動、交替運行、螺旋上升”的教學模式在實際運行中一般采取“2+1.5+0.5”或“2+1+1”的運行模式,其中的“2”為主要專業理論課程和基礎技能的培養,“1.5”或“1”主要負責面向企業通用的崗位技能及國家級通用證書的培養,“0.5”或“1”主要負責企業崗位技能及企業證書的培養。

        四、“雙證融合”網絡工程專業考核方式的置換

        “雙證融合”的考核方式集中體現在學分置換和互認上,網絡工程專業已經形成國家和企業兩級比較成熟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但國家和企業證書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兩級證書的學分置換應分別設計。國家級資格證書中包含的理論知識比較完善,可以置換相應的理論課程,根據獲取的資格證級別對應相應的課程。由于初級資格證書涉及到的知識點單一,水平低,可以與課外培養學分掛鉤;中級資格證書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綜合,難度增加,建議免修免試“網絡設備與互聯技術”課程,成績為80分;高級資格證書涉及到綜合知識,難度很高,過級率很低,建議免修免試“網絡設備與互聯技術”、“網絡系統管理”2門課程,成績為90分。企業資格證書則重在考核企業設備的操控能力,所以與相應的實踐環節課程相對應。以CISCO認證為例,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有針對性地選擇了一些CISCO證書,如表2所示??傊咝H瞬排囵B模式的改革要與時俱進,根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內容,要構建基于就業視野的高等人才培養模式[3]。“雙證融合”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環節,無論從課程體系的設置、教學模式的選擇等都應該以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為目標,以提高學生專業就業率為最終目的。

        作者:費雅潔 王健 單位:沈陽工程學院信息學院

        第五篇:CDIO下的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計算機網絡在社會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造成計算機網絡類專業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為適應社會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2011年將網絡工程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已經超過330所高等院校開設該專業。然而與人才培養目標不相適應的是各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準確,辦學定位不鮮明,專業特色不突出。湖南工學院是第二批被列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高校,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的人才培養方針[1],落實教育部針對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科結構和課程體系提出相應的指導性意見,結合人才就業市場的供需情況,先后經歷2011版、2012版、2013版、2014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完善,確定網絡工程專業的辦學宗旨為應用型的服務地方為主的本科專業,培養方式以工程教育為特點,圍繞學校頂層建設思路“三重一高”(重基礎,重技術,重能力,高素質)為培養體系。

        1.CDIO理念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歷時四年的研究成果,按照工程實施過程:構思—設計—實現—運行的四個階段進行教學改革,通過參與式的操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通過分工合作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2]。

        2.網絡工程專業定位

        針對湖南工學院應用型本科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設的背景,按照學校關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整體指導思路,網絡工程教研室經歷反復的研討,2014版我校網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為: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較強的計算機網絡規劃設計、工程施工、網絡運行管理、性能分析、日常維護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能夠在科研部門、教育部門、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教學、應用研究、科研開發等工作的基礎實、技術好、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3.基于CDIO視角下的網絡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網絡工程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培養出“會技術、懂管理、能開發”的網絡工程方面應用型人才,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植入CDIO理念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實際項目驅動式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不僅能將專業知識應用于實踐,而且能夠提高團隊合作、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職業道德。基于CDIO理念的網絡工程人才培養方案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優化課程體系。專業課程設置是否合理是培養目標實現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課程開設的寬窄直接影響到學生掌握專業知識體系和專業技能范疇的大小。課程設置過窄會弱化學生的就業面,課程設置過寬則無法體現學生專業的重點。同時在有限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避免課程間的重復性,保證專業基礎知識的繼承性和延續性,便于提高學生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我院網絡工程課程體系按照學?!叭匾桓摺钡慕虒W體系頂層設計思路采用金字塔式結構,由“通識教育平臺課程+學科基礎平臺課程+專業教育平臺課程+實踐教學模塊”構成。塔基是主要涉及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及網絡工程專業課程和專業方向的課程;塔身課程設計、課程實驗和實習實訓;塔尖是畢業設計。在課程設置中,實踐性的課程設置是CDIO教育的突出點,我校2014版網絡工程人才培養方案中總學時為2880(16節課1學時),實踐課學時(含通識教育課、學科基礎課的實驗學時和實踐學時)1042學時,占總學時比例的36.2%;選修課學時662學時,占總學時比例的23%。實踐性的課程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實習和實訓。1)課程實驗:在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計算機相應實驗室進行,著重編程、網絡規劃與設計、綜合布線、軟件開發等方面的實踐。通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所要求的基本任務以鞏固所學課程知識,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2)課程設計:程序設計包括語言課程設計、數據結構課程設計、軟件工程課程設計、網絡工程課程設計、JAVA程序設計課程設計、數據庫原理課程設計、TCP/IP協議課程設計。通過這些課程設計,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該課程的具體應用實例,提高實踐應用能力。3)實習和實訓:主要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通過統一安排,組織學生到企業從事有關軟件開發、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安全工作的集中實習,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掌握軟件開發、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安全、網絡管理等工作方法,以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就業競爭力。

        (2)改革教學方法。影響CDIO式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改革的指導者的改革手段和自身綜合能力,指導者是施教體,也是引路人。指導者的改革思路直接導向改革的方向,所以在改革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課程群的建設和社會實踐,使四個平臺課程有機聯系,通過案例式教學和項目式的學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同時教師自身只有具備工程實踐經驗時,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實踐項目的開展。所以要進行項目式、工程化的教學改革,雙師型的教師是基礎,雙師型的教師除了有必要的知識結構,還需具備不可或缺的職業技能,比如個人實踐操作能力和人際能力[3]。

        (3)營造工程教育環境。工程教育環境是成功實現項目式學習的重要保證,培養出合格的網絡工程師或者從業人員,首先工程概念必須要具備的,在大一暑假我們集中安排1周的認識實習,以此培養學生工程概念的感性認識,增加學生對網絡工程專業學習的興趣;其次工程從業的方向要明確,通過三年的大學校園學習后,專業還可能處于模糊的印象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感,我們在大三暑假集中安排3周生產實習,組織學生到工作作坊和大型的軟件公司參加實踐鍛煉;最后從事工程要有歸宿感,要愛崗,要敬業,在大四第二個學期安排學生在實習工地進行8周的畢業實習,提高學生的從業感的同時,使學生盡快從學生向員工身份的轉變,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4)改革學分認定制。在我國高?,F在的教育模式下,學生能否順利畢業是看學生在校期間是否修完學分,而學分獲取實際是老師通過各種考核方式衡量學生完成各類課程任務的結果。然而高等教育大眾化后,不同學業基礎的人走進高等學校,他們的智能結構、學習能力、個人目標和學習動機趨于多元,而社會對他們的期待也是多元的、寬容的[4]。由于任何一個學生均具有各自的個性,在共性標準之上總會在某一部分存在偏離、超越、拓展等等,都可能在各自的事業上找到用武之地。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獨特性,教育更要強調“以學生為本”,鼓勵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和余力拓展學習內容,打破學習時段的限制,根據自身能力和生活節奏靈活安排學習進程,變固定學習制為彈性學習制,將技能培訓的地位凸現出來并融入學歷教育之中,將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溝通、自主學習和應試教育充分兼顧[5]。所以高校可以與時俱進制定創新創業學分認定制度,鼓勵學生多參加技能培訓、專業競賽、發表科研論文、大學生創新創業課題等,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育學生的個性發展方向,并申請置換相應的課程學分。

        4.結束語

        隨著信息時代開放化和國際化,各高校都在致力于尋找適應計算機行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如何將CDIO工程教育模式應用到網絡工程人才教育中,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是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

        作者:彭彩紅 龐朝暉 陳利平 單位:湖南工學院

        第六篇:本科院校網絡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思考

        據相關統計,2012年畢業生就業率統計排名第一的是985高校,第二是高職院校,第三是211大學,第四是獨立學院,第五是科研院所,第六是地方普通高校,這說明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不符合企事業單位用人的要求[1]。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需要進行改革,調整人才培養定位,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按照企業的需要和崗位來對接。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教育部將對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進行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型轉變的工作。人才可分為學術型、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4種。工程型人才又分為工程研究型和工程應用型兩種,工程應用型人才是從事生產第一線的設備制造、應用開發、工程設計、設備集成與安裝、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工程師[2]。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首先要立足于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夠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型轉變。

        1地方本科院校開辦網絡工程專業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網絡工程專業教師既需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也應該具有較強的網絡工程實際工作經驗。大部分學校網絡工程專業教師沒有網絡規劃、設計與實施等方面的具體經驗,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由于缺乏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不能給學生傳授技能,也不能使學生真正的理解所學的知識,長此以往必將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水平達不到要求。網絡工程專業網絡與安全類課程需要的實驗室主要有:計算機網絡、網絡工程、綜合布線技術、網絡測試與性能分析、無線網絡、光纖通信、程控交換、信息安全、寬帶接入網實驗室等。實驗室建設成本很高而經費投入相對不足導致實驗臺套數不足,實驗室管理不到位,教師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實驗教學。

        3)教學與管理存在問題。教師沒有嚴格按照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教師課堂上盡量講授自己熟悉的的內容,隨意性大。實驗教學無法安排在常規教學時間內進行,經常將實驗安排在晚上和周末,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另外,受學生找工作客觀原因的影響,有部分學生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走過場的現象也比較嚴重等[3]。

        4)課程建設步伐緩慢。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沒有較好的課程實驗指導書,不能滿足專業教學要求。網絡課程的實驗指導書沒有統一規劃,會導致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工程、網絡互聯技術、接入網技術、網絡安全與管理等課程中部分實驗項目相同,有些實驗指導書實驗內容不具體,實驗方案不可行。

        5)實踐教學的地位有待提高。大多數學校對實驗教學不太重視,主要表現在實驗課、畢業論文、課程設計等課時計算方面。比如實驗課,我們的計算公式為某門實驗課程標準課時數=課表規定課時數(1+0.8×重復組數)。專業實驗課本來要求高、難度大、實驗課課前準備時間長,這樣導致部分教師主觀上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影響教學效果[4]。在這種環境下培養的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專業知識不扎實,就業率不高,因此只有改變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2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人才培養定位。地方性本科院校將重點突出對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人才培養具有的特征為:①掌握較扎實的網絡專業知識;②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解決現實中的具體問題;③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意識;④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身體和心理素質,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5]。

        2)人才培養思路。根據“厚基礎,多方向,強能力,重實踐”的原則,本著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堅持以應用為導向,強化學科基礎,突出實踐能力,重視綜合素質協調全面發展。在培養過程中堅持“三個面向”:面向行業、產業以瞄準網絡技術及應用的發展、面向社會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網絡人才的需求和面向國際以接軌國際與國家有關網絡的專業技術認證。推行“三個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產學研相結合,培養與產業、社會接軌的適用性人才;共性教育與特長教育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3)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業務素質和良好的身體與心理素質,系統地掌握網絡工程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實踐訓練與初步的科學研究訓練,具有較強的網絡工程規劃與管理、信息安全設計與管理能力,能在企事業等單位從事網絡工程設計、網絡管理、網絡系統集成或從事信息安全設計、信息安全管理和開發的高級網絡工程技術人才。

        4)基本培養方式。建立“2+1+1”三段式四年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強化工程能力和素質培養,將項目教學法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工程意識與實踐能力。前2年“重基礎”,注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通過學習數理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外語基礎知識和人文基礎知識,為學生工程能力和素質培養打好基礎。同時重視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專業選擇、學習進程規劃和學習方法等進行指導。第3年“精方向”,是校企聯合培養第一環節。根據學生選取的專業方向(網絡工程技術方向和信息安全技術方向)進行深度能力培養,有些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由學校老師和企業資深工程師共同完成,企業資深工程師更加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另外,通過加強與網絡企業合作,完善企業認證課程模塊的學分認證標準,學生在此環節獲得的企業證書學??烧J可相應課程的學分,從而將網絡行業所需要的專業能力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第4年“強工程”,學生將利用一年時間到企業進行實習實訓和做畢業論文(設計),學生通過到企業頂崗實習實訓和畢業論文(設計)等工程實踐環節,強化學生從事工程實踐所需的專業技術能力,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部分來源于企業,一般要求可以在真實或模擬系統實現。

        3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能力目標

        1)專業方向培養目標。不同的專業方向培養目標不同,網絡工程技術方向的培養目標是掌握網絡工程的基本原理及技術,具有網絡工程設計、分析和網絡系統集成的能力,畢業后能夠在企事業等單位從事網絡工程設計、管理、應用和研究等工作。信息安全技術方向的培養目標是掌握信息安全基本原理與技術,具有信息安全產品研發、信息系統安全規劃與設計的基本能力,畢業后從事信息安全防護、系統安全規劃和安全產品研發等工作。

        2)專業主要課程與課程關聯。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計算機科學概論、C語言程序設計、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概率統計、電路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工程、TCP/IP協議原理與應用、網絡編程技術與應用、無線網絡及其應用技術等。根據2014年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整個網絡工程專業的專業課程關聯圖,如圖2所示。課程分為專業必修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任選課。通過課程關聯圖來理順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關系,從而決定開課的順序和開課的學期。

        3)培養要求及其實現矩陣。根據培養目標來確定各培養環節的設計,網絡工程專業學生要具有的專業能力主要有綜合素質、一般工具應用能力、網絡工程基礎能力、網絡工程專業方向拓展能力和綜合能力。每個專業能力又有具體的專項能力,從而對應具體的課程來培養這些能力。培養要求實現矩陣描述培養要求規定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實現途徑,詳見表1。

        4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措施

        本專業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課程執行效果來不斷修訂培養方案,主要通過課程建設、課程教學、實踐教學、技能競賽,課程考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改善、改革和實踐。

        (1)課程建設。根據專業方向形成了網絡工程課程群和信息安全課程群。通過理順各門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認真設計各門課程實驗項目,每一個課程群專門編寫一本課程群實驗指導書。還在課程群的基礎上形成了網絡工程教學團隊和信息安全教學團隊來搞好教學工作。

        (2)課程教學。在教學方法上,根據課程本身知識結構的特點,能力培養的重點,教學環節的特殊性,靈活運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法、“做中學/學中做”教學法,改變傳統的一講到底的注入式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

        (3)實踐教學。先后建設了多個專業實驗室來加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按照實踐教學工作“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聘請了網絡企業技術專家來校承擔課程設計的教學工作,共承擔了本專業計算機網絡、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工程、網絡編程技術與應用等課程的課程設計教學任務,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

        (4)師資隊伍建設。我們非常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網絡工程專業自2010年以來每年送出1~2名教師到企業鍛煉。老師通過到企業的鍛煉熟悉企業的運作方式、熟悉網絡工程或信息安全的研究方向以及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等。并參與部分產品的研發與調試。本專業具有網絡規劃師、網絡工程師等職稱的“雙師型”教師已達10人。

        (5)學生管理。為引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使學生盡早熟悉專業知識結構,漸進式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興趣學習,學校實行學業導師制。學生在大一開始就有學業導師指導,學業導師都是專業能力強的優秀教師,每個學業導師負責指導幾名學生。

        (6)校企合作與實習基地。建立地域廣泛、隊伍穩定、設施完善、技術雄厚的專業實習基地,實習基地條件能滿足學生專業實習實訓的需求,實習實訓時間有保障、實踐效果好。

        (7)課程考核。改變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的考核方式,如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工程、網絡互聯技術、網絡系統集成與綜合布線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通過綜合的技能考核方式更能檢查學生是否掌握這些課程。具體方式是每學期首先要申報考核的課程,可以根據課堂出勤,作業,調查報告,平時技能考核,實驗和期末技能考核等多個要素組成一個記分體系,這樣就要求學生在各個實踐環節認真對待,積極動手,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8)網絡技能競賽。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生職業競爭能力,進一步推動我院信息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驗證人才培養效果,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自2012年以來每年舉辦一次全校性的網絡技能大賽,以個人賽為主,通過真機加模擬的形式考核學生的網絡規劃、設計與實施等方面的技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顯著。

        5結語

        為適應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培養出理論基礎較扎實,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網絡工程專業自2006年招生以來對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了5次修訂,每次修訂都會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調整,緊緊圍繞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本專業應用型人才需要哪些技能等具體問題進行探索與實踐。通過幾年的建設,網絡工程專業師資實力明顯加強,實驗室軟硬件條件大幅提高,專業教師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4人,碩士23人,在讀博士研究生2人,其中獲校“十佳”教師榮譽稱號教師2人,學校教學比武獲一、二等獎教師6人,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湖南省教學能手1人,首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武二等獎1人。培養的學生水平較高、能力強、就業好。

        作者:彭智朝 戴經國 羊四清 陳代武 賀文華 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在线a免费播放v | 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亚洲伦理AⅤ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久久精品日韩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