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聯網技術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適應當代經濟增長和科技方面的發展,高等學校涌現出了大量的新專業。其中,物聯網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專業,而物聯網和其他新興專業正在興起。在這樣的前提下,討論了物聯網工程技術的發展前景和方向,主要探討了物聯網技術下計算機網絡工程的發展前景,分析計算機網絡工程的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向和課程評價體系,并注重對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以便他們可以成為未來高科技所需的人才。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建設
1物聯網技術與網絡工程
1.1物聯網
物聯網(TheInternetofThings,簡稱IOT)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類可能的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物聯網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的信息承載體,它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形成互聯互通的網絡。
1.2計算機網絡工程
網絡技術和制造業在各個行業的有效整合帶來了高效的回報。有關計算機的網絡信息工程建設項目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相對重要的項目,研發了了大量優秀的網絡技術。例如,普通自動售票機可以在自動售票機中自動對車票進行編程,這樣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操作和購買自己的車票。物聯網技術基于計算機和其他輔助技術來實現功能的多樣化。在中國,理論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物聯網的技術結構通常包括感知,網絡到應用程序,通常分為三個層次。
2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2.1經濟方面
明確指出,物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將促進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和智能建筑的發展和應用。目前我國互聯網方面的研究與開發一直處于世界先進行列。目前,產業鏈已經通過物聯網完成。當前,中國的無線通信網絡和寬帶覆蓋正是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帶來經濟發展,并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2.2技術發展需要物聯網缺乏合格的計算機技術人員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情報領域和國家發展計劃顯然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通過技術人員的研發,可以降低目前的制造成本,為公共服務業提供更多便利。提高農業生產活動的效率,利用物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解決人才的供給不能滿足物聯網技術發展的需要的問題。
3物聯網技術下建設優化策略
3.1優化建設目標
生產和商業活動中物聯網的普及,在電子信息網絡工程培訓中應改變和調整計算機網絡工程的原始培訓策略。但是,在專業人員的培訓過程中,這方面的基礎知識仍然是發展的前提,而物聯網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相關性密切相關,當前,應根據計算機網絡工程和物聯網技術的特點,在有關計算機方面的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中,培養技術出色的計算機學生的基礎是信息采集、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科技處理與傳輸;在微計算機系統和小型電子設備方面的設計,制造和研發人才的過程中,根據物聯網行業的興起和發展,根據行業的優化和升級,對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生進行培訓,現場培訓和區域經濟發展目標是不同的。在計算機工程建設中,有必要根據該地區發展的實際需要協調計算機工程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
3.2建設實操實訓室
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的發展應采取專業與行業相結合的戰略,建立培訓的專業場所,而缺乏物聯網技術下的信息工程應用經驗的實訓室,應將其轉化為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將積累的專業知識進行實踐,學生可以通過對網絡傳輸節點和傳感器節點的體驗,更好地了解網絡傳輸節點和傳感器節點過程控制系統。公司提供培訓基地,實際操作要求高,也保證了專業人才的不斷引進。
3.3培養教師力量
物聯網技術和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是高度實用的技術。因此,在培訓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合格人才時,必須具備大量完整而豐富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物聯網管理技術的專職教師。這方面的專業老師想要成為學生在這方面的建設帶頭人,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有超高的實踐能力。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必須結合本領域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教師還可以通過對網絡工程技術的了解,,開展新的研究課題。
3.4增加學生的專業度
要嚴格要求學生掌握該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無線通信網絡和傳感器技術,注意在大信息技術下電子網絡工程的進一步優化和改進,并將他們的專業知識結合到實際操作過程中,
4發展的建議
這項技術的產生是適應時展的結果。該專業成立于2001年,應被視為21世紀初,高校的重大決策,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計算機軟硬件應用知識在高校學科建設和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專業開設了一些實踐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隨后的學科建設改革中,高校成立了信息學院,并在學院下設了一些網絡信息相關專業。其中,該工程就是其中之一,物聯網技術改革下的計網工程專業建設已成為高校研究的熱點。本文針對計算機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習建設和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
4.1取長補短,結合自身優勢發展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特點,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專業。在新時代背景下,多元化發展是一門學科長期發展的奧秘之一。計網工程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全新專業,網絡工程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學科;雖然他們都是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但還是有些不同。網絡工程專業學生能否借鑒物聯網的優勢,建立基于互聯網和計算機的專業,是我國學科建設改革的重點。有人說,在現在這個時代,對于計算機網絡應用,如果網絡發展只是一味遵循原有學習方面的建設的發展方向,就會被飛速發展的時代逐步淘汰。相對而言,信息化物聯網是一門新興的專業技術。在制度、評價、學科建設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和疏漏。物聯網工程專業可以借鑒一些比較完整的專業網絡工程系統,實現真正的互補。
4.2完善課程培養高級人才
普通招生,又稱學科統一招生,是指新生成績不高但專業分數高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成績,對其進行定期培訓。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培養方式,它是一種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一些學生避免根本不知道所學的學科,而是選擇自己的專業,這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感覺自己是一所大學。遺憾的是,學生對基礎課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認識,因此,高校應更注重基礎課,如高等數學、物理、力學等,大類的研究也使它們能夠相互借鑒。所有低年級的主要類別都可以理解和訓練,他們從全球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專業,學習自己學科的好處也在不斷顯現。因此,在網絡工程教學改革中,最好將網絡工程專業納入其中,它是一個專業范疇,在國內許多高校都有實踐,大多數高校將網絡工程,物聯網等專業分為信息或計算機專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推廣。但是,大規模招生后,對基礎課程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基礎課程應涵蓋專業類別下所有專業的培養,并注意學科之間的關系。因此,在大規模招生的時代,應該注意學科之間的關系。
4.3優化教學明確方向
因為只有理論教學會使課程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因此,學生的理論無法實踐,這對學生掌握學習課程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每門學科都是學生的教育培養計劃,實踐教學是每個學科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于計算機網絡工程專業來說,實踐教學更為重要,對于大多數學科來說,網絡工程是一流的學科教學,這證明了這個問題并不簡單。如果你只學習理論知識,學生將無法掌握這些知識,這與我們的教育和培訓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學生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網絡工程師,網絡工程的一般實踐教學是一些計算機設計,例如C++編程,軟件課程設計等,但是這些實踐無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理論知識,使一些學生在實踐中混淆了實際聯系。我們可以從網絡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學習,而物聯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一般具有校企合作的現實實踐環節,使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
5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的具體要求和意見,對計算機網絡工程建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我們應該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培養新一代優秀的網絡工程師。物聯網科學背景下,對電子信息化大數據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機遇,這就要求教師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過程中優化建設目標,提高建設目標,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嘉祺.基于“互聯網+應用”的應用型本科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10).
[2]熊慕舟,潘勝利,曾德澤,等.“互聯網+”背景下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初探——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網絡工程專業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6).
[3]高正乾.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應用與技術探討[J].信息記錄材料,2020,021(003):69-70.
[4]張荻川.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IT經理世界,2020,023(001):42.
[5]黃均峰.“互聯網+”視角下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生態課堂構建研究[J].信息與電腦,2020,032(003):238-240.
[6]洪慧.“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在線課程的建設路徑探析[J].科教導刊,2020(15):23-24.
作者:陸心宇 單位:河北城鄉建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