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安全中計算機信息管理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以網絡安全為著眼點,分析了在當前互聯網的形勢下,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全面探索了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特有優勢,旨在增強網絡安全防護,為其他技術的提出提供一定的參考方向與價值,營造安全的、綠色的網絡環境。
關鍵詞:網絡安全;計算機信息管理
1互聯網背景
現如今,我們早已步入信息時代,網絡化時代,可以說,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互聯網不僅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更影響著國家的安全。傳統國家安全主要體現在領土、主權、軍事三大領域的安全,但隨著網絡在各行業的發展與融入,由互聯網引起的國家安全問題日益增多,且傳統手段難以應付這些問題。由此,在2016年12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強調它是我國網絡安全的戰略框架,是建成網絡強國的戰略設計。網絡安全深切關系著人民的財產和信息的安全,也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發展網絡安全已刻不容緩,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當前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詳細介紹了網絡安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以便為提出其他有效措施提供一定的方向,肅清網絡環境。
2影響網絡安全的原因
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方面,為了全面提高網絡安全防護,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機制,營造安全的網絡環境,要對影響網絡安全的原因全面且深刻的分析。(1)病毒對計算機的攻擊黑客是影響網絡發展的一塊毒瘤,他們靠編制和傳播計算機病毒來破壞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與外界的信息交換。而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和破壞性。不僅如此,計算機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能夠自我繁殖、互相傳染,對用戶的危害性極大。因此,計算機病毒對網絡安全有著破壞性的影響。(2)計算機系統和軟件的漏洞很多系統和軟件開發出來并不是完全完善的,隨著時間推移,會伴隨著很多漏洞產生,危害著用戶使用計算機的安全性。雖然很多開發公司會一直進行系統和軟件的維護與更新,但在實際應用中,并不能完全滿足用戶對計算機使用的需求,也有可能用戶安裝安全補丁不及時,造成了破壞網絡安全的可能性增加。雖然我國近年來一直關注維護修復系統與軟件的安全漏洞,但這種系統與軟件的不完整性是固有的,只能盡量減少不能根除,隨著安全漏洞的增多,由系統和軟件本身的漏洞造成的網絡不安全急需我們重視和解決。
3加強網絡安全的信息管理技術
(1)防火墻技術網絡中的防火墻是指一種將內部網和公眾訪問網(如Internet)分開的方法,它實際上是一種隔離技術。防火墻是在兩個網絡通訊時執行的一種訪問控制尺度,它能允許你“同意”的人和數據進入你的網絡,同時將你“不同意”的人和數據拒之門外,能最大限度地阻止網絡中的黑客來訪問你的網絡。防火墻的主要類型有網絡層防火墻、應用層防火墻和數據庫防火墻。防火墻技術是保護計算機免受侵害的一種有效技術,能有效地防止黑客的攻擊,提高計算機的安全可靠性,使用戶數據免受丟失與侵害。(2)訪問控制技術訪問控制技術是指系統對用戶身份及其所屬的預先定義的策略組限制其使用數據資源能力的一種手段。通常用于系統管理員控制用戶對服務器、目錄、文件等網絡資源的訪問。訪問控制是系統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合法使用性的重要基礎,是網絡安全防范和資源保護的關鍵策略之一,也是主體依據某些控制策略或權限對客體本身或其資源進行的不同授權訪問。其目的主要是限制訪問主體對客體的訪問,從而保障數據資源在合法范圍內得以有效使用和管理。高效的增強了計算機抵御外界風險的能力。(3)入侵檢測與防護技術入侵檢測與防護的技術主要有兩種:入侵檢測系統(IntrusionDetectionSystem,IDS)和入侵防護系統(IntrusionPreventionSystem,IPS)。入侵檢測系統(IDS)注重的是網絡安全狀況的監管,通過監視網絡或系統資源,尋找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或攻擊跡象,并發出報警。因此絕大多數IDS系統部是被動的。入侵防護系統(IPS)則傾向于提供主動防護,注重對入侵行為的控制。其設計宗旨是預先對入侵活動和攻擊性網絡流量進行攔截,避免其造成損失。IPS是通過直接嵌入到網絡流量中實現這一功能的,即通過N個網絡端口接收來自外部系統的流量,經過檢查確認其中不包含異常活動或可疑內容后,通過另外一個端口將它傳送到內部系統中。這樣一來,有問題的數據包,以及所有來自同一數據流的后續數據包,都能在IPS設備中被清除掉。及時消除網絡中的安全隱患,為計算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4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伴隨的安全隱患也收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加強網絡安全、消除網絡安全隱患已提上議程。影響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有軟件漏洞和病毒的攻擊,針對此兩種問題,應用信息管理技術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治。應用防火墻技術和入侵檢測與防護技術可以起到保障的作用,提高網絡安全的可靠性。但偏偏依靠技術難以高效的加強網絡安全,還需要普遍提高網絡工作人員和廣大網民的安全意識,不給攻擊網絡安全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將網絡不安全因素降至最低,提升網絡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杰.網絡安全中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05):7.
[2]張浩.淺談網絡安全中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8(05):125.
[3]楊媛涵.網絡安全中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04):212.
作者:劉剛 單位:93886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