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課程輔助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微課程是一種具有代表性和時代性的新型課堂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學到知識。本文主要剖析了微課程輔助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作用,以期能夠引起高中地理教師的普遍關注,最大限度地推動我國高中地理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微課程;高中地理;有效性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合理分解教學過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使其成為比較獨立和完整的教學單元,并且通過設計這些單元實現微課程教學。學生自主學習微課程視頻的相關內容,可以針對重點、難點等不能理解透徹的地方重復觀看,學生還能夠相互提問與解釋,共同構建地理知識結構體系。
一、微課程的概念
微課程是指教師在足夠認清與理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學宗旨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分解,然后將分解的教學內容制作成相應的視頻,以實現教學宗旨。微課程是教師為教學內容或者教學環節而開展的一種活動,可以很好地整合教學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教學質量。
二、微課程輔助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作用
1.有利于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地理教學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是地域性。因社會經驗不足,學生對不同地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缺乏一定的理解,從而給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知識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微課程資源豐富,學生利用微課程學習,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另外,高中地理有許多操作性較強的知識。如繪制地形剖面圖和鋒面示意圖等,這些操作性較強的知識必須在課堂上演示,然而教師沒有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程演示操作過程轉化成可視化的教學資源,從而使教師有越來越多的精力去解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且實施針對性指導,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微課程是一種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微課程的設計包括個性化和模塊化兩個方面,這既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又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從自身實際學習狀況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資料。如在學氣循環內容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學生就可以重復觀看相應視頻,然后按照自己的掌握程度選擇快進或者停止,進而完全掌握這部分內容,了解大氣環流形成的原因,以及對人類有哪些影響。在課堂教學時,學生也要反思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遇到了哪些問題,原因是什么,怎么解決。通過反思,學生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微課程,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特別是高中地理課程時間較緊,任務非常重,微課程在自主學習方面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吸收知識,還有利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3.有利于實現異步式教學
學生與學生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他們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思維方式有著明顯不同,所以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熟悉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且根據具體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如果教師實施綜合講解,無法適應學生的差異化學習特點。因此,在講解有關大氣循環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次觀看微課視頻,更深入地認識大氣運行狀況,以及大氣運行的變化規律,填補課程教學空間感不足的漏洞,同時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識,從而實現異步式教學。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微課程的發展和應用帶來了有利條件。微課程在高中地理教學方面發揮了巨大的輔助作用,因為微課程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它不但能夠應用于學生自主學習,而且能夠應用于課堂教學,在滿足教學要求的前提條件下,相應地調整了課堂教學,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參考文獻:
[1]徐秀麗.微課程輔助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11).
[2]李亨志.微課程輔助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才智,2016(20).
[3]戚建濤.微課程輔助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作者:賈婕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