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素質教育下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對大學生思想、心理、意識、價值認同、行為舉止等的引導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文對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育人功能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就當前高校在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中強化素質教育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改進措施,是研究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有益補充,以利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促進素質教育工作良性發展。
[關鍵詞]文化藝術;思想政治教育;素質教育
1.教育引導作用
共產主義的目的是“使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完全地發展和發揮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會因此而危及這個社會的基本條件”。大學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具有顯著的教育導向作用,對于大學生來說,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能培養其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規范的生活行為,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多彩,一臺校園晚會、一場演講都會使學生在其中陶冶情操、激發感慨、產生共鳴,實現思想升華。另外,校園文化藝術活動還能激發和提升學生的藝術潛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催化作用。
2.教育促進作用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這充分說明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對于人的素質教育具有無比強大的促進作用,能豐富教育內涵,拓寬教育外延,體現一定的辦學特色和理念。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塑造對美的正確認知,提高自我修養等。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得到多方鍛煉,還能重新認識自己,便于實現全方位自我提升。
3.規范、激勵、頓悟的作用
大學的校訓、教風、學風、優良傳統、規章制度、校園規劃,甚至以物化形式存在的學校建筑,以及校園廣播電視、文藝演出、學校官方微博或微信等,都直接或者間接地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對參與者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規范,可約束學生的言行,使其明白學規、懂規和遵規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證明自我的平臺,同時,還能教會學生如何面對困難、挫折,如何與人溝通,更好地處理問題,使學生較早地與社會和現實生活接軌。學生通過參加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能更深入地認識、剖析自我,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判,并激勵自己朝著更加自信、完美的方向努力。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了,自我反省能力增強了,必定會激發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勵志心理,獲得心靈的感悟和思想的成長。
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中面臨的問題
1.各方參與主體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不夠
從目前高校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實施情況來看,活動和素質教育的關系是斷層的,部分學校以學科項目、科研成果提升學校的辦學層次,忽略了文化藝術活動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致使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提升素質教育的效果沒有凸顯出來。學校各主管部門認為這是兩種不相關的教育形式,對文化藝術活動不夠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沒有深刻認識到自身在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未能利用活動加強素質教育。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一線輔導員,他們要和各個部門對接,熟悉各項學生工作,瑣碎而繁忙的事務使得他們無心無力去關注、組織校園文化藝術活動。
2.內容簡單、重復,形式主義嚴重
有的學校舉辦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只是根據相關日程循規蹈矩地安排;有的人員甚至簡單地認為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就是組織學生唱歌、跳舞、辦晚會,豐富學生的生活而已,而忽略了活動對學生的指引、塑造、鍛煉、調整、提升等功能,更沒有意識到活動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學生工作部門為了落實有關政策、收集資料、迎合檢查,會舉辦一些活動,但活動內容簡單、重復,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無法引導、啟發學生,不僅浪費資源也浪費時間。
3.教育及評價體制的局限性
在學校里承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大部分是一線教輔及思政教師。教輔忙于各種學生事務,身兼多職、工作繁忙,難以顧及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思政教師為了職稱評定,忙于各種項目、課題,大部分人對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提高素質教育的方法知之甚少,不可能在教學中滲透文化藝術教育,也不可能從文化藝術教育的角度去傳授知識。雖然國家在相關指導文件及方案中明確,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是學校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之一,但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并沒有真正得到健康、良性發展,現實問題依然存在,如歸屬問題、責任問題、活動體系的設置、人員管理、經費來源等,都需要再次調整和規劃。
4.社會因素的影響
在市場經濟、多元文化價值取向的沖擊下,社會上多種負面因素對學生產生了誘惑,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實用主義等,加之就業人數多、難度大,學生普遍認為,實用就是最大的實惠和現實。當前,許多學生的學習生涯都是為考試而忙碌,所有與考試無關的事情都是可有可無的,致使學生認為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是無關緊要的,根本沒有意識到活動對于提升自身綜合素養的作用。
解決問題的途徑及方法
1.創新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是一種文化傳播形式、一種特殊的文化渲染手段、一種傳播正能量的載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一般的節日活動外,學校還可根據院系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專長和興趣及其未來發展方向開展多樣化的文化藝術活動;還可以利用網絡視覺文化傳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使文藝活動在網絡時代得到深化和發展,并借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藝術審美,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目的。
2.營造和諧的文化藝術氛圍
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是通過校園環境呈現出來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能把文化、藝術、精神和思想統一體現出來,是高校辦學理念和水平的直接體現。它能展示師生精神面貌,活躍校園氣氛,緩解學生壓力,增添校園的青春光彩,對于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具有促進作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一定幫助。學校領導和相關管理部門對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態度和認識直接影響活動的實施情況,所以各方領導要提高認識,樹立將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做成校園品牌工程的決心。
3.落實政策,加強人才隊伍培養
學校要重視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隊伍建設,可成立專門的部門,召集在這方面有熱情和意愿的教師組建團隊,以便于活動管理,并要加強制度和體系建設,確保校園文化藝術活動開展得有理有節。學校要加大資助力度,在機構設置、資金及人員配備方面做到科學、規范;要加強管理,加強培訓,重視學生社團建設,給其提供一定的發展空間和資金幫扶;積極做好重點、特點活動的篩選和培育工作,使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成為素質教育最直接的載體。
4.多渠道開展相關工作
“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苯處煵粌H要為學生傳授知識、指導學業,還要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教師要從自我做起,用言傳身教影響學生。學校有關部門要努力建設和改善校園文化環境,創設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讓學生在其中怡情修身。學校還可以開設各類討論會、藝術講演、舉辦報告會,如名師課堂、名家講座、名畫欣賞、書法展覽、才藝大賽、美術展覽、歌手大賽等藝術活動,使其成為校園文化發展的一張名片,提升學校影響力。學校各主管部門要協調溝通,共同參與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布置與設計。另外,學校要緊跟時展,充分利用網絡的傳播優勢,利用校園網絡平臺、QQ、微博、微信、微視、微動畫等載體,加大活動宣傳力度,使之成為素質教育的有效環節。
結語
在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建設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對此,我們要堅持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探索和出臺相應的對策和制度,使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建設與時俱進,既能滿足當前需要又能適應未來發展需要。在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要積極主動地探索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與其他學科相融合的方法和途徑,提升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教育性;要建立科學的綜合素質教育評價制度,以解決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促進活動發展;還可以創造條件,開設具有民族特點、本土文化特點,或有利于發揚傳統文化藝術的文化藝術類課程,以打造精品、凝練精品、傳承精品,創設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品牌。為了提高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質量,學校應重視其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和地位,將活動與學生素質教育緊密結合,使其得到良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2]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2).
[3]王丹平.文化•力量:大學校園文化建設[M].廣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年:23.
[4]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1980:721.
作者:賈小飛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