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文化理論下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二語習得的角度出發,探索及論證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實施,以期能對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及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二語習得研究提供若干建議。
[關鍵詞]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大學英語;3T模式
一、二語習得視閾下社會文化理論與語言教學的關系
社會文化理論認為,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經歷和學習目標來建構其所參與的社會活動的意義,即學習者自身共同建造任務,所以,我們應該對第二語言學習者達成任務目標的整個過程予以探究。社會文化理論還指出,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不僅是獲取信息及了解知識,還應考慮到社會活動的參與,學習者在語言習得過程中所參與的來自外界的社會活動是自身認知機制發展的動力。社會文化理論關注的焦點主要是語言學習者完成并展示任務的方式,而不是學習任務本身。第二語言學習的各種活動是在社會文化環境中進行的,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者制定適合于自身特點的目標、進度及路徑,并通過相互之間的合作來達到完成學習任務的終極目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講,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與語言教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首先,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通過構建全新的教學環境,可以將語言結構、知識理解和社會環境融合起來,從而有利于語言學習的意義構建;其次,在二語習得實踐中,語言學習任務可以用來作為語言發展的環境;另外,語言教學者可以通過刺激學習者語言的運用來關注輸出過程中第二語言的形式和意義。
二、社會文化理論框架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
基于社會文化理論及語言教學之間的關系,本文以大學英語創新教學模式為研究切入點,以二語習得為視角,探究了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實踐。“3T”是“Task-based”、“Teamwork”以及“Text-reconstruction”三個單詞的縮寫及統稱;“3T教學模式”指的是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基于任務的學習活動、小組分工合作活動及第二語言語篇重建活動,三種活動方式通過有機結合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其主要目標是:在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構建宏觀及微觀的社會化語言學習環境,并建構學生與學習任務之間、學生與社會文化環境之間、不同學習任務之間、課堂內外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生態化系統,從而提高學習者第二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社會文化理論框架下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的構建
下面,筆者將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第七單元課文《比爾•蓋茨》為例,全面細致分析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首先,在學習本單元之前,教師要結合學習主題及教學目標為學生布置各項學習任務,并根據任務難度及時間跨度為全班學生合理分組。此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各項學習任務之間在宏觀層面上要保持其關聯性和系統性。并且,分組學習任務的完成既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的互動,又要促進學生在課外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舉例來說,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及教學目標包括啟發學生對成功必備的性格因素進行深入思考及探討、培養學生對文章整體內容把握及掌握陌生詞匯的能力。教師可以此為目標,布置如下學習任務:1.搜集整理關于比爾蓋茨的成功事跡;2.各組搜集3至5名成功人士示例并分析成功者必備的性格要素;3.分組學習課文各個部分,并掌握其大意及詞匯。其次,通過課前的小組分工合作,各組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并與教師交流問題及心得,課上各組對各項任務成果進行展示并相互評價。通過這樣的流程,為學生構建了語言學習的社會化環境,建立了課堂內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體系;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各項任務的組織者,應融入到學生的互動合作學習活動中,從而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及技能的獲得;此外,學生還可以借助所在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的網絡通訊工具,在小組成員之間對學習任務進行探討,從而形成微觀層面的學習體系。此外,通過在課堂上對小組分工完成的相關學習任務進行展示,并對課文各部分的語篇進行重建,能夠促進學生探索其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包括語法知識、語音語調、語篇組織、口語表達等,這樣就可以促進小組成員之間持續地交流與合作,包括思考問題、搜集歸納資料、分類整合信息、并且通過第二語言來輸出所學到的知識技能來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而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同環節之間也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與3T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無論是從宏觀上還是從微觀上都能夠促進學生從多模態立體互動的角度進行第二語言的學習,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更真實的互動交流的情景。因此,筆者認為,該模式能夠幫助學習者提高第二語言輸出的質量,提高學習者語言運用的技能,同時,能夠促進學習者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的提高。
四、社會文化理論框架下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的優勢
從上文教學案例來看,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的整個流程以特定任務的完成為導線,通過對主題的探究及課文理解的各種活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歸納并運用所學知識,思路清晰,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并達到預期效果。首先,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實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從最初教學過程的設定、課前預習任務的布置,到課堂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以及知識的鞏固和課后學習任務的完成,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起的是引導者、組織者及幫助者的作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各種交流平臺對學生進行適當分組及預習任務的布置;課堂上,教師通過對各個環節指導學生參與并完成知識的輸入與產出;課后,在完成作業任務的環節,師生可以通過交流平臺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形成及時高效的師生互動。由此可見,教師的引導角色由單一的傳授者轉化為積極的引導者,整個流程均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其次,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學資源及教學方法的豐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選擇適當的資源及方法。并且教師可通過明確指導、情景轉換、實境實踐、互動評價、實用輸出等步驟,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讀寫能力、聽說能力、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合作溝通能力等各項技能的訓練及提升,從而有利于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輸入,并能有效提高其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再次,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多元技能的提升。在完成教師所布置的課前預習任務時,學生需要通過搜集網絡及圖書資源等途徑,向教師提供各種形式的作業,包括文本、圖片、視頻、配音、歌曲、表演、模仿等;在課堂教學環節,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包括圖片欣賞、聽力練習、語音模仿、視頻賞析、圖表分析等各種形式的教學流程;課后,教師會指導學生通過準備口語展示、角色扮演、影片賞析等符號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深化理解及運用。學生一方面需要從聽覺、視覺、語言、動作等角度對多種模態符號進行識讀及分析,另一方面還需要自主地、創造性地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對符號進行建構,由此提升了學生的多元識讀能力及技能。
五、結語
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充分使用英語的真實情景。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者第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研究二語習得社會文化理論框架下的大學英語3T教學模式,目的在于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探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Ellis,R.Task-basedResearchandLanguagePedagogy[J].LanguageTeachingResearch,2000,(3).
[2]Lantolf,J.&S.Thorne.TheSocio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3]高一虹,周燕.二語習得社會心理研究:心理學派與社會文化學派[J].外語學刊,2009,(1).
作者:秦靜 單位:濱州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