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發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文化產業與體育產業都是一個內涵龐大的概念,特別是文化產業。這里指的體育文化產業只是文化在體育產業中的一個局部體現而已,不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冰雪體育文化產業是文化產業與體育產業的一個復合產業。目前,作為冰雪體育文化產業的內涵與外延都還未真正形成,無論是文化產業還是體育產業都包含著體育文化產業的成份,但要進一步明確冰雪體育文化產業的概念還著實比較困難,下面分別對體育產業和文化產業進行概念分析,以期得出對冰雪體育文化產業的一個相對準確的概念界定。
1.1體育產業概念的界定
目前,對體育產業的概念在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認為體育產業是指一切與體育運動有關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把體育產業分為本體產業、相關產業和體辦產業;二是將體育產業劃分為體育用品業和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業包括體育服裝、體育建筑、體育器材、體育場館等。體育服務業包括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健身服務、體育咨詢、體育培訓、體育信息、體育金融保險等;三是將體育產業界定為體育服務業,主要分為體育健身娛樂、競賽表演、咨詢培訓、體育中介等。普遍意義上來說,一般對體育產業的定義采取的是第二種,即以實體形式將體育產業進行細分。
1.2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的內涵
體育文化概念可大可小,總體來說,體育文化指的是體育運動本身所涵蓋的、圍繞體育運動所形成的一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不同于傳統冰雪文化產業,冰雪文化產業是以冰雕雪雕為主體的自然生態景觀的文化傳播與開發,是冰雪藝術與民俗文化結合的產物;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主要是以冰雪體育運動為載體的文化傳播與推廣,是冰雪文化與體育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也可稱為冬季體育文化產業鏈,目前尚未有一個準確定義和說法,而且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究竟是體育產業的范疇還是文化產業的范疇事實上也一直存在著爭議。通過對相關概念的分析與比對認為,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是一個融合體育產業、文化產業、文化產業鏈等內容的復合概念,參照體育產業、文化產業、文化產業鏈的定義及內涵后,在這里可以對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下一個定義: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是在擁有冰雪項目和冰雪文化區域內,以冰雪文化產業中具有競爭力的企業為鏈核,與相關產業的企業以產品、技術、資本等為紐帶結成的一種具有價值增值功能的戰略關系鏈,它主要指的是冰雪文化制造與傳播的整體過程,包括文化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具體包括賽事文化、制造業文化、新聞傳播文化、休閑娛樂文化、網絡文化、旅游文化、廣告及會展文化、教育行業文化等。根據國外冰雪體育強國發展經驗和結合國內冰雪體育文化研究現狀分析得出,目前,我國的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是以冰雪體育休閑旅游業和冰雪體育競賽表演業文化為主導的產業,特別是精品賽事文化,只有帶動體育制造業文化、新聞傳播文化、休閑娛樂文化、教育行業文化、廣告及會展文化等“外圍產業”文化,擁有較多的國際精品冰雪賽事,才能真正帶動冰雪體育文化的整體發展。
2結果與分析
2.1我國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尚未完全建立
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大多數調查對象對于我國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的提法有一定爭議,本文認為,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是圍繞冰雪體育運動展開的,由冰雪賽事文化、旅游文化、宣傳與傳播文化、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組成的產業聯合體,而且在實際調研過程中,作為產業鏈條的部分企業的作用尚未真正發揮,我國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尚未完全建立,其突出表現就是還沒有形成優質的主導產業。作為產業鏈整合的前提就是存在一家具有核心技術或者掌握著下游企業所必需的生產原料和技術的企業,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中還沒有該類企業,目前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以冰雪旅游文化和賽事文化為主導產業,而旅游和賽事文化均由各省市旅游局和體育管理部門統一主抓管理,作為產業上游的研發產業,主要是跟賽事和旅游有關的服飾、用品等,中游產業主要是現有的旅游和賽事等,下游主要是配套的各類衍生服務和附加值產品等,支撐產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條件都有所欠缺,產業雖有一定關聯性,但產業核心價值不足。
2.2我國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主導產業缺乏核心競爭力
2.2.1冰雪旅游文化產品影響力欠缺目前,我國的冰雪旅游文化活動主要由國家和地方旅游部門主辦,既有傳統旅游景觀文化,也有現代以冰雪為主題的賽事文化等,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北京、河北等地。東北三省是我國冰雪體育文化發展的主要省份,每年東北三省都會定期舉辦多個以冰雪為主題的旅游文化節慶活動,其中國際級6項,國家級5項,其中最富盛名的是黑龍江國際滑雪節、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和瓦薩國際滑雪節等。文化節慶形式上主要以冰雪旅游景點景觀觀賞和運動參與為主,內容涉及運動參與、經貿洽談、賽事、節慶商品經營等。但由于節慶的知名度和特色產品不夠,該類冰雪文化節慶的影響力還稍顯不足。同比加拿大的冰雪節慶,除了擁有更多的精品滑雪體驗以外,還有攀冰、冰上垂釣、越野滑雪、極光觀賞、彩燈節、圣誕老人大游行等活動,加拿大的冰雪節慶將滑雪、藝術、音樂、文化融于一體,既特色鮮明,又驚險刺激,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參與。
2.2.2缺乏精品賽事和明星球員可以看出,2014-2015賽事中我國共主辦或承辦國內賽事38項,國際賽事10項,其中冰上賽事25項,雪上項目23項。從賽事組織和參與的程度上來看,我國承辦的冰雪體育賽事在數量上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單板滑雪、越野滑雪、冰球等比賽上,舉辦賽事的層次與北歐等冰雪強國還有差距,雖然我國也舉辦過一些冬季世錦賽和大獎賽等賽事,但是舉辦的頻率較低,這與我國冬季運動項目的發展程度和國家冰雪傳統有很大關系,而且目前我國國內的冰雪賽事的門票銷售形式主要以贈票和團體購票為主。長期以來,受到我國冬季體育運動項目的普及率及影響力的制約,冬季體育賽事所能吸引人們關注度有限,直接導致其在門票、轉播權等方面不具備盈利的優勢條件。賽事組織者、投資者的目光更多的集中于某一項目所能獲得的既得利益,而忽略了冬季運動項目所蘊含的巨大的潛在商業力量。
2.3冰雪體育賽事宣傳與推廣力度不夠,影響力欠缺
在我國冰雪體育競賽表演市場中,缺少有競爭能力和開發實力的體育中介公司,這嚴重制約了冰雪體育競賽表演市場的開發。由于沒有與其他部門如電視媒體等進行溝通的專業機構,給賽事的宣傳與推廣造成很大的難度。與國外冰雪賽季期間賽事宣傳收取的高達千億元的轉播費用相比,雖然近幾年冰雪賽事的轉播率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國承辦的賽事級別和群眾接受范圍的限制,電視轉播收入與其他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相比,收入較低。同時,由于受到我國體育賽事資源長期被計劃管理的影響,封閉保守、脫離市場、盲目的計劃經濟思想還制約著我國的賽事管理。事實上,部分的賽事組織者在賽事的商業開發中,不愿與專業賽事運營團隊合作,更不愿由其制定詳細的賽事包裝推廣計劃。賽事組織者們常常需要自己找贊助或等贊助,進行銷售與推廣,而作為賽事組織者本身,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很難對賽事進行全面的營銷,這種行為不但使賽事商業價值得不到實現,同時又造成了精品賽事資源浪費。據CSM數據顯示,2014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期間,在CCTV-1/5新聞頻道直播的33個中心城市收視率為1.25%,收視份額占該時段總量的22.8%;全國網總收視率為0.54%,較前一天增幅80%。體育作為電視轉播的類別之一,在中央臺的轉播比重處于中等位置,但是在省級上星頻道及市級頻道中,卻處于較弱地位,在省級上星頻道中,體育的播出比重僅占總轉播時段的0.83%,與電視劇占整個轉播時段的15.57%、新聞時事占時段比重的12.38%、專欄節目占時段比重的18.44%等相比有較大差距。雖然經過電視轉播,贊助商品牌影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大,但與夏季項目相比,冬季項目電視轉播在影響力數字方面還是有較大差異,造成大部分品牌在贊助冬季體育賽事時頻率不高。
2.4冬季文化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基礎教育欠缺
歷年來,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場地限制、安全因素等在冬季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這里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學校冰雪運動項目的開展與培養,二是社會培養基礎,三是專業運動員隊伍等后備人才的培養。
作者:姚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