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我國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卻面臨缺乏狀況。本文通過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闡述,從傳統理念影響深入、培養目標不明確、市場經營理念落后三個方面,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對策,即樹立現代市場意識、明確綜合素質培養方向和以規章制度規范市場經營等策略。
關鍵詞:市場規范;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之一,在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方面,主要培養綜合型、復合型人才為主。在制定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需要把該區域經濟文化特點與就業情況結合起來,依托高校辦學結構,根據當今社會發展需求,結合學生興趣愛好,為國家培養一批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1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
1.1綜合素質的培養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朝著網絡化的趨勢發展,并且產生了諸多線上自媒體產業鏈,在該產業鏈下,給管理人才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態度提出了嚴格要求。在工作技能方面,要求管理人員能夠熟練操作各種網絡設備,并且具備審核產品的網絡吸引力。在工作態度方面,要求各級管理人員具備扎實的專業素質,充分發揮專業技能和專業水平。所以,在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方面,各所高校應該加強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技能的培養[1]。在工作態度上,現在文化產業比較注重企業文化培育,讓管理人才對產業產生認同感和認可度,最終能夠滿足企業戰略發展要求。
1.2先進管理理念的培養
由于我國的文化產業內部結構不斷變化,并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所以在管理要求方面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在對管理人才先進管理理念培養過程中,需要從三方面入手,即管理策略、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其中,管理策略就是指管理人員如何保障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在管理策略的帶動下,能夠實現產業運行滿足高層人員工作要求;管理制度即指文化產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對企業或公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級管理人才就需要不斷地結合要求來進行工作;管理方法就是指各級管理人員為了實現公司或企業管理職能的實現,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作用下保證文化產業正常運行。
1.3市場經營理念的培養
在進行管理人才市場經營理念培養過程中:一是市場中是沒有固定的管理內容的,而是市場調研的前提下,結合不斷變化的市場情況進行適時地調整,讓文化產業的正常操作和運行能夠不斷滿足市場用戶的實際需求。而且,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管理工作的調節也需要注重工作效率,否則將會使得產業不能及時地占領市場份額;二是為了能夠讓管理內容繼續朝著正確的目標和方向發展,各級管理人員需要在進行管理工作之前對市場用戶實際需要進行考察[2]。并且,當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需要具備較強的市場運營理念,懂得如何使用團隊的力量獲得市場更多份額。所以,在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管理人才市場經營理念的培育。
2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傳統理念影響深入
雖然文化產業在我國市場中已經實施多年,但是受到傳統思想理念的影響,導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效果并不理想。從現代角度來說,實體產品并不能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需求,因此在理論上,要從網絡入手,加強網絡化理論探究。而基于就業導向視角下,諸多文化產業,因為長期受到傳統理念影響,已經無法迎合時展需求,實現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進行專業的培訓。而且,部分公司或企業對人才要求比較低,不重視專業人才的選拔。比如,部分公司比較注重各級管理人才的文化知識水平,但是卻忽略了他們的管理素質和管理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不能給社會培養優秀型專業人才,給文化產業運營發展帶來直接影響。
2.2培養目標不清晰
當前文化產業相關部門比較重視各級管理人才的綜合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但是因為培養綜合素質的人才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所以部分產業在對人才培訓管理過程中,不能精準找到培訓方向,培養目標不清晰,所以他們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不夠精準,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具體說來,目前的文化產業主要朝著網絡化趨勢發展,所以在網絡背景下,多元化特點融入到產業中,讓綜合素養培育方向變得模糊。部分院校在進行文化產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因為培養理念比較落后,對網絡環境沒有進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所以在培訓的方向方面也有種種問題和困難。比如培訓的知識內容不夠全面,深度不夠等,這些都會使管理人才綜合水平較低,影響其以后就業和發展[3]。
2.3市場經營理念落后
隨著文化產業不斷進步和發展,多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其文化產品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因此不能僅僅局限于圖片、視頻等單一形式上,這樣將會給產品吸引力帶來直接影響。在現代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優化培養目標。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部分院校在進行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沒有注重培養各級管理人才的現代化市場經營理念,而是依然采取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方法,使現代的管理人才缺乏現代的市場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因此在這種環境中培養出來的管理人才是不能適應現代的市場需求的,也不充分具備較強的產品質量審核能力,無法對產品是否具有吸引力進行精準判斷,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引發市場反感,無法讓產品在市場中占據穩定地位。
3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對策
3.1樹立現代市場意識
鑒于傳統理念給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培養工作帶來的影響,為了實現管理人才穩定發展,滿足國家人才需求,高校在培養過程中,需要對現有的思想理念進行改革優化。各個院校領導人員需要充分了解傳統市場和當代市場兩者的差別,不斷深入思考現代市場應該運用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明確其給文化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在學校高層人員對此有深入了解以后,就能夠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進行專業化培養,改變其傳統思想理念。與此同時,在進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從就業導向角度入手,利用各種先進案例,通過數據比較,讓管理人才對傳統思想理念中的不足有充分了解,并強化其管理思想和意識,讓其對原本工作認知產生改變,起到改善效果[4]。除此之外,在就業導向背景下,文化產業高層次管理人才應對市場進行深入的調查,充分了解時代需求和市場用戶需求,然后結合需求對文化產品進行優化改革。
3.2明確綜合素質培養方向
由于文化產業管理人才是一種綜合性人才,所以學校在開展培訓工作之前,要確定好培育方向,對培訓方法和培訓內容進行仔細優化。第一,在培養方式上,實行聯合培養,即讓高校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師團隊,與校外的文化企業或公司的高層次管理團隊結合起來,共同培養文化產業管理人才,讓他們成為一批具有政治素質過硬,思想道德素質好、專業文化本領強、具有較強的市場洞察力和創新創意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復合型人才。而且,在培養過程中,可以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策略,既讓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充分了解文化產業的內在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也懂得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同時,文化產業經營單位也需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對培訓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把控,組織開展各項培訓活動,實現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綜合素質培養,滿足國家相關人才要求。第二,在培養內容上,可以結合當前的文化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設定相應培訓內容和目標。例如網絡軟件操作技能、產品質量標準、網絡軟文的撰寫,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等。通過采取一系列培訓手段,讓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綜合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但是在培養過程中需要注意,任何培養內容都要充分展現出就業需求,防止發生培養質量問題。除此之外,因為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在工作制度約束下,工作態度比較端正[5]。但是工作態度會隨著各種因素的影響發生改變,因此,我國各高校在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加強企業文化內容的培訓和學習,從而讓各級管理人才了解產業單位,對其進行高度認可,從民生之本、國家之基、國力強弱、國運興衰角度,結合文化產業發展戰略開展實際工作,防止管理人才工作態度發生巨大變化。
3.3以規章制度規范市場經營
針對市場競爭理念缺失引發的各項問題,各個院校在對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采取放任管理人才自由發展的方式,要利用各種規章制度規范其工作行為,給其就業發展提供明確方向。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應全面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工作,切實保障基本民生時代需要。對現代職業教育進行發展:一是可以為更多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就業途徑;二是給基礎群體也提供福祉。在實際管理人才的培訓過程中,各產業單位應該不斷結合具體實際情況來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在產品的審核和制作中,要求各級管理人才能夠對文化表現形式進行綜合判斷。如果產品水平不能滿足國家要求,則該產品將被視為質量不合格,產品需要重新調整。與此同時,在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還要加強對進行文化素質培養。各文化產業單位應該把自身的文化體系當做核心,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來對管理人才進行綜合考察。如果了解情況比較深入,則可以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并且在培訓內容上秉持由淺到深的原則,讓其對企業的整體文化進行深入了解,而且要結合當今市場發展的動態,對當今企業文化核心和體系情況進行分析,加強管理人才的文化素質培養[6]。在具體的培訓過程中,可以要求各級管理人才首先參與到市場調查的活動當中去,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對現代市場的要求和發展進行精準的定位分析,從而讓各級管理人才充分了解當今市場情況,并且結合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不斷創造出更多的新文化產品,迎合當今時展趨勢和要求,從而也能讓管理人才的創新水平得到訓練和提高。
4結束語
總之,在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校辦學體制要求,在創建良好基礎的情況下,加強人才培訓,提高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有所作為。在實際培養過程中,需要按照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培訓要求,迎合時展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擴充人才培養領域,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建設人才培養目標,從多方位,多工種給社會培養大量人才,更好地滿足國家對文化產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岑孝清.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與文化系統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建[J].文化學刊,2017(8):86-94.
[2]趙建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融合機制[J].大學教育,2019(1):168-170.
[3]蘇瓊.創新創業背景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探析[J].大慶社會科學,2019(1):139-140.
[4]陳慧英,陶麗萍,彭桂芳.高校文化產業管理“二元空間驅動”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9,38(3):100-104.
[5]賈佳,潘瑩,陳天鴿.跨學科復合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以文化政策相關課程為中心的考察[J].大眾文藝,2018(8):213-214.
[6]楊瑛娟,王怡,姚閎耀.基于學生滿意度的文化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以商洛學院文化管理專業為個案[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7):125-128.
作者:楊翠碧 單位:重慶三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