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化傳承下高校武術普修課程改革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武術課程改革面臨缺乏頂層設計、教學模式單一、規則制度缺失、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高校應采取實現價值共享,凝聚共識;優化教學模式,立足個體差異;完善評價體系,倡導教學反思;利用媒介傳播,引進數字技術等優化路徑。
武術除有體育的基本功能外,還具有文化傳承、文化外交等功能。目前,學界關于武術課程改革的研究局限于體質健康層面,忽略了其文化傳承功能,不利于武術課程改革的有效推進。鑒于此,本研究擬從文化視角探尋高校武術普修課程改革的優化路徑,以期實現武術教育的宗旨。
一、高校武術普修課程改革的邏輯生成
(一)堅定文化自信,生成文化認同
傳統武術的現代化發展,不能只著眼于攻防技擊價值,還必須兼顧其文化內涵價值。離開傳統文化,純粹談“一招制敵”的生死技擊,絕不是傳統武術的特質[1]。武術所蘊含的道德價值、文化內涵和精神引領都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武術具有育人價值,能幫助人們堅定文化自信,生成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二)順應教育改革,凸顯人文價值
武術課程改革應與思想教育齊頭并進。武術教學應在堅持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既修習武術動作,強健體魄,又領會武術的文化精神。對于傳統武術文化,要在適當取舍的基礎上積極創新。人文素質的培養,符合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利于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然而,我國高校普遍存在重技術、輕人文的問題。鑒于此,武術教育不能一味地傳授知識與技能,而要脫離工具理性,培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形成良好的教育風氣,彰顯武術的人文價值。
(三)增強人體機能,舒緩心靈壓力
首先,武術與中醫理論緊密聯系,“把人的心理—生理—人生哲學連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壽—生活情趣融成一團,把人生哲理與養氣全神統一起來,實現人的身與心的兩個健康”[2]。其次,武術套路在發展過程中深受中國古典美學影響,極有民族特色,頗具觀賞性,還有娛樂功能。再次,武術套路不但能展示身體姿態,更能體現內在的精神價值,利于學生健康發展,具有育人功能。最后,散打是中國武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散打有很強的實用性,既能防身自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武術還能展示國家形象,促進國際體育文化交流。
二、高校武術普修課程教學的現實困境
(一)缺乏頂層設計,造成認知偏差
一方面,武術作為傳統體育項目,在高校體育普修課程中被邊緣化,其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被忽視。武術是非奧項目,相關部門對其重視不夠,忽略了武術的文化教育價值,致使開設武術普修課程的高校不多,設置的課時、學分較少。另一方面,在中華武術文化傳承過程中,傳統武術精神與體育精神雙重缺失。“當代體育的人文價值,逐步成為反映體育深層次功利需求的核心價值。”[3]因此,教師在開展武術普修課程教學時,應通過傳授武術的身體技法來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二)教學模式單一,忽視文化傳承
首先,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學中,教師一味地傳授武術套路演法,無實戰技巧講解,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致使部分學生無法較好地掌握技能,缺乏自信心和滿足感,進而無法產生學習興趣。其次,武術更多的是以體操和徒手操形式出現在高校課程中。“學習武術傳練方式的轉變在提高傳授效率的同時,也悄然改變了武術的存在形態,甚至價值認同。”[4]武術教學往往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傳授技術動作,無法很好地引導學生思考武術文化的核心價值問題。再次,重視技術動作而忽視文化價值。武術運動自1916年進入校園,至今仍在沿用競技訓練模式,沒有從民族傳統文化的角度優化課程內容。最后,由教育政府主導,缺乏市場監管,與社會發展脫節。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關鍵是建立高校與社會的深層互動關系,但高校與社會之間缺乏良性的互動機制,致使社會教育資源存在閑置與浪費,也不利于社會層面的武術文化傳播。
(三)規則制度缺失,影響學習熱情
外來武術如跆拳道、柔道、泰拳等體育項目的進入,侵占了我國傳統武術的生存空間。首先,同樣受東方文化影響而產生的跆拳道經過現代化發展,已成為奧運會項目且在中國境內盛行,而傳統武術卻無人問津。其次,從段位晉級制度來看,跆拳道的段位晉級制度規范且詳細,而武術并沒有明確、詳細的段位晉級規則和制度。再次,從完整性的角度來看,演練與實戰都是跆拳道的考核內容,而武術的演練與實戰體系是分離的,套路只重視動作練習,缺乏實用性,實戰則注重攻防技擊,忽略傳統武術修身養性的功能。最后,從比賽形式來看,跆拳道為了符合奧運會的要求,精簡了傳統的技術動作,以便于學習和評分,而武術比賽中的套路種類繁多,有些器械鮮為人知,演練過程中的精氣神、內勁發力都在評分范圍內,存在很多主觀因素。可見,跆拳道等外來武術項目有明確的制度,演戰結合,動作精簡易學,不需要體會其內在文化精神,易于推廣,而傳統武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技術動作中蘊含著哲學思想,且需要扎實的基本功,無速成之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受眾的學習熱情。
(四)教學資源匱乏,影響教學質量
根據文化“三分法”,武術文化由以身體動作為主的器物文化、以政策法規為代表的制度文化和最深層的精神文化構成。從器物文化層面來看,高校普遍不在專業場地授課,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有的教師專業素養高,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豐富,但基本功不扎實,動作不夠規范。從制度文化層面來看,學校及相關部門對武術教育重視不夠,缺乏武術課程改革方面的引領性文件,即便有促進武術發展方面的文件,內容主要也是如何普及武術方面的。從精神文化層面來看,武術授課形式大于內容,沒有領悟內在精神。高校武術課程局限于表層的器物文化,武術的傳承停留在身法技巧層面。一些武術教師對武學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武術的文化精神,雖然專業技藝高超,但并未達到內外兼修的境界,無法站在文化的高度授課教學,而武術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才是其精髓。
三、高校武術普修課程改革的優化路徑
(一)實現價值共享,凝聚共識一是要充分認識武術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增加文化教育內容的比重。二是要加強武術文化精神方面的研究,引導學生學習領會,并選擇合適的部分修習。三是要加強思想引領,不斷優化教學理念,營造良好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尚武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四是要為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尋找新思路。傳承是創新的基石,應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倡導創新性的文化傳承與發展。應主動利用武術進奧運的契機,使其面向世界,走向國際。
(二)優化教學模式,立足個體差異
第一,教師應轉變觀念,成為課程的創造者,而不只是教科書的實施者。教師應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身體素質學生的個性需求和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武術。第二,建設教學團隊以培養后備人才,開發教學課程以契合學生需求。可以編制普適性強的武術操或開設以器械為主的教學小班,采取“小單元+大單元”的教學模式,既保證武術教學的完整性,又增加多元性。第三,寓教于樂。可以把準備活動徒手操換成改良版的武術小游戲,讓學生穿上傳統武術服飾修習技術動作,以團隊形式參加舞龍舞獅體驗,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第四,課內外一體化。要將民族精神與文化傳承融入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讓武術以多種形式走進校園,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三)完善評價體系,倡導教學反思
首先,高校武術課程評價體系不完善。評價體系既要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也應包括學生對課程和教師的評價,以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自我修養。教師應盡量從多個方面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評價,而不應局限于技術層面,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其次,高校武術課程評價的價值取向單一。武術課不應只是體育課,還是思政課,文化傳承應該是武術課程教學的本位。受應試教育因素影響,我國體育課程評價的主要內容是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掌握情況。高校的武術課程評價體系也是根據這兩個方面構建的,這是武術教師沒有深入研究武術文化并引導學生體會武術文化精神的原因之一。最后,高校武術課程評價主體單一。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是推動教育實踐的重要動力。武術課程評價者不應局限于教師和學生,而應呼吁全民參加評價,促使社會各界人士關注武術,廣納民智,以更好地推動武術的傳承與發展。鑒于此,應完善高校武術課程評價體系,倡導教學反思,以回歸武術本位,
(四)利用媒介傳播,引進數字技術
“互聯網絡可以采用現代高科技技術對武術的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使武術文化以多種形式再現于網絡空間,同時可以對已經損壞、遺失的武術器械、典籍進行修復、再現。”[5]武術教學應打破固有思維,優化授課方式,更好地推動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一方面,可以借助多種媒介為教學注入新動力。例如:可以采用VR眼鏡教學方式,讓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通過拍攝短視頻的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方便學生課后觀看和復習。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動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傳統武術可以在網絡上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可以通過直播平臺與觀眾在線即時交流,營造良好的尚武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養成終身習武的習慣,在習武過程中感受武術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李厚芝.武術國際化———傳統武術的價值與現代化轉型[J].體育科研,2005(1):21-23.
[2]邱丕相.中國武術文化散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胡小明.體育的價值區域與探索路徑[J].體育科學,2007(11):9-14.
[4]高河永.現代武術發展與工具理性之思[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6(5):91-96.
[5]陳宏良.網絡中的武術文化傳播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作者:徐歆媛 單位:韓國國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