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外國文學課程結構中的身體規(guī)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身體規(guī)律是認識人類社會行為的基礎和總結社會規(guī)律的前提。教學活動是人類重要的社會行為之一,無論是探索課程規(guī)律還是教育創(chuàng)新改革,都必須嚴格遵循身體規(guī)律展開。在當下高校課程改革大潮中,作為語言文學類核心課程的外國文學首當其沖成為教學改革的先鋒。但是由于學界缺乏對改革成果的權威評估,因此有必要根據(jù)課程結構總結教學中學生的身體規(guī)律,尋找出有效評估教學改革的標準,從而為完善教學體系改革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高校教改外國文學課程結構身體規(guī)律
一、課程結構與身體的關系
課程結構是課程內容組織的核心觀念,更是指導課程教學思路的宗旨。“課程結構就是課程內部各要素、各成分的內在聯(lián)系和相互結合的組織形式。它是為了弄清課程之所以能發(fā)揮某種功能的內在依據(jù)”[2]。課程結構指導課程內容、文化現(xiàn)象和學習思維的邏輯規(guī)律,是達到課程功能和實現(xiàn)目標的邏輯基礎。因此,課程結構受到時代文化、專業(yè)改革和學生思維方式的影響。只有不斷選擇適應時代文化背景的課程結構改革,才能保證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課程內容。我國高校外國文學課程是語言文學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課程范圍包括除中國文學以外的世界各國文學內容。課程的科學體系建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到現(xiàn)在,主要課程分為歷史、作家和作品三要素,歷史是組織和結構作家、作品的邏輯線索。課程結構強調文學史和作品細讀相互配合,讓作品內容帶動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繼而理解文學史。這種配合式教學方法基于“身體是所有社會行為可滲透的根基,身體就是社會本身的血肉”[3]的身體理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文學家生平和作品敘事產生身體鏡像體驗,理解每個歷史階段的文學背景,拉近與歷史的關系,實現(xiàn)理解并掌握文學史思潮的教學目標。外國文學課程結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適應時展中改革求變的。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外國文學建立了“文學史”和“作品選”相配合的課程結構,并以歐美(西方)和亞非(東方)的劃分方法為主;進入二十一世紀很多高校只保留了文學史內容,作品選讀成為課外輔助內容;2015年國家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馬工程系列教材將外國文學史課程結構加入了比較文學理論,東西方文學史合并,增加了文學經典的人文通識課內容??v觀外國文學課程結構的多次改革,文學家生平和文學作品內容分析相對穩(wěn)定,成為人文基礎課程,高校廣泛教授。文學史成為專業(yè)課程,結構變化較大,主要表現(xiàn)為:加大理論比重、重視文化和歷史類同、關注作家的歷史價值和作品的倫理價值。這種課程結構的改革必定引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身體變化,增加了學生身體鏡像體驗的難度,要求學生提高抽象認知能力,增強歷史邏輯思維能力,具備跨界倫理認知。隨著課程結構改革的深入,若學生不能適時調整身體狀態(tài),產生緊張和厭惡情緒,則必然導致學生難以真正掌握課程內容的后果。所以,研究和掌握外國文學課程結構中的身體規(guī)律勢在必行。
二、場域轉換下的“離身”認知
外國文學課程內容龐雜,縱覽六千多年歷史,橫跨五大洲。外國文學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相比,是跨越性最強的文學類課程。因此,外國文學課程帶給學生最明顯的感受是不斷穿梭轉換于多元時空場域之中?!皥鲇颉备拍钍欠▏鐣W家布迪厄提出的,“場域是由附帶一定權力(資本)的各種位置之間形成的一系列客觀關系的網絡,是一種結構機制和運用、爭奪和投入的空間,每個場域的特征既取決于特有的合法資本,又表現(xiàn)為能動者之間的競爭關系”[4]。外國文學的場域跨越性表現(xiàn)在課程結構的各個方面。首先,歷史背景梳理和思潮概述是外國文學課程結構中的難點環(huán)節(jié),每個歷史階段都是國家權力資本的爭奪引發(fā)文學思潮的涌動,文學是展現(xiàn)社會場域經濟、文化和政治資本競爭的鏡子,正是不同歷史造就了多元的文學思潮和風格迥異的作家。其次,課程應用比較文學理念將共時的東西方文學背景和思潮連接起來,將東西方文學內涵融入同一時代場域進行對比分析。這是課程的難點所在。最后,同一思潮背景下的作家受到國情、政體、民族、語言和自然環(huán)境等差異影響,創(chuàng)作思想多元,作品個性鮮明,造成學生對文學思潮理解的分歧。例如在宗教觀念強烈的中古文學時期,亞洲文學相比歐洲文學更生動多彩,但進入十四至十六世紀,西方文學的生命力更加突出。這些多元并存的時代生機,需要教師努力展現(xiàn)世界各國不同時期的社會場域關系,才能夠實現(xiàn)讓學生深度理解外國文學思潮發(fā)展的教學目標。然而,生產線式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有限的文化積淀,導致學生難以深層理解如此深廣場域背景下的文學觀念,時空場域的迅速轉換便成為外國文學教學中帶給學生“離身”認知的主要原因。所謂離身認知是隨著西方身體哲學的發(fā)展提出的概念?!半x身”是身體與心靈的分離,消解個體心理特征。離身教學主要注重學生身體反映的統(tǒng)一性,而不關注學生思想和精神的獨立性,忽視學習中主觀精神的投入,強調對客觀知識的被動接受[5]。離身教學帶來身體體驗與知識體系的隔離,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難以理解課程內容,只能靠死記硬背等被動學習方法實現(xiàn)學習目標。離身教學是教育工業(yè)發(fā)展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將教學視為工業(yè)生產,要求教學方法、教學資料及課程結構等標準化、統(tǒng)一化。離身教學降低了教育成本,使教育普及,在工業(yè)技術大發(fā)展階段教學效果顯著。但是,當代高校教育為了適應后工業(yè)社會對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求,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方式越發(fā)多樣、靈活,關心教學中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因此,為了拉近歷史場域與學生身體體驗的距離,學界探索了多種外國文學教學方法,例如項目小組討論、電影帶入、翻轉課堂、思維導圖等方法,都是不斷嘗試解決學生的“離身認知”問題,努力提升“具身體驗”的教學方式。
三、價值闡釋帶動“具身”體驗
學生的具身體驗是當下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的首要目標,也是高校文學史教學面臨的主要難題。所謂“具身”是自我思想與外在事物的整合為一,是心靈深入知識結構的體驗[6]。具身教學體驗可以建立起身體與未知事物的溝通。其實身體溝通“是一種基本的人類反應……我們要擁有一個世界,身體就是我們總的媒介……身體已經無法通過自然手段實現(xiàn)所要指向的意義,從而必須把自身打造成某種工具,以此在其周遭投身出一個文化性的世界”[7]。身體與未知知識溝通的最好方法,便是在身體周圍營造一個可感知的文化性世界,讓身體感知這個文化性世界場域中的慣習,進而與自身慣習比較,逐漸形成對未知知識的了解?!皯T習不是習慣,是深刻地存在性情傾向系統(tǒng)中作為一種技藝存在的生成性(即使不說是創(chuàng)造性)能力”[8],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受社會影響而形成的感知能力,既是身體的社會性反應,又是個體性的表現(xiàn),呈現(xiàn)開放性溝通特征。慣習具有多重性,是人類身體在多重活動中養(yǎng)成的。第一重,慣習具有普遍性和獨特性[9],這兩種對立統(tǒng)一特性充分表現(xiàn)出身體在社會生活中的存在狀態(tài)。人類身體具有的普遍性生理特征,造就出人類對世界、自然和人生的普遍性認知,這也是為什么世界各國會出現(xiàn)相似的神話傳說和故事結構。例如,中國神話中的女媧造人和西方《圣經》中的上帝造人,以及出現(xiàn)在世界各地近百個版本的“灰姑娘”傳說。這些在世界文學中留下痕跡的神話傳說等,都是人類身體對世界感知相似性的佐證。這些在外國文學中凸顯的身體普遍性慣習,是學生具身體驗和接受他國文學場域特征的基礎。此外,慣習受到國家政治、民族風俗、地理環(huán)境和時代倫理等影響,又形成了身體的獨特性生理特征。外國文學中各國的文學慣習與學生自身的慣習進行溝通時,必定產生審美、情緒和倫理上差異化的驚詫和好奇。這時文學中的慣習獨特性便顯現(xiàn)出來,進而引發(fā)出慣習的第二重特征:社會性和個體性[10]。慣習的第二重特征代表著個體身體在社會實踐中建立起的傾向性認知,是身體在社會實踐中的價值體現(xiàn)。受到原生家庭、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等社會因素影響的學生們,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必然存在差異,他們在與外國文學紛繁復雜的時空場域進行溝通時,通過開放的先在結構預設出對未知知識的期待。當身體與課程形成溝通態(tài)勢時,個體慣習自覺對課程內容進行質量評價和價值評估,并在評價和評估的過程中形成認知理解。所以,慣習帶動的具身體驗本質是對外國文學的價值闡釋。外國文學課程集中承載世界人文思想的精髓,幾千年的歷史脈絡勾勒出人類倫理觀念變化的完整流程,最終沉淀、演變出當下時代的倫理精神。價值精神和倫理闡釋搭建起龐大的外國文學體系的思想內核,同時是學生“具身”體驗和把握知識規(guī)律的主要路徑??傊鈬膶W教學必須深入闡釋各個歷史時期文學中的價值理念,運用人類價值觀的共性歸納,通過課程感染學生,讓知識與身心相通相融,最終完成外國文學課程“離身”的場域轉換,進入“具身”體驗。
四、具身體驗下的“身體規(guī)訓”
課程改革必須建立在具身體驗的規(guī)律基礎上,拉近課程與學生的距離,才能獲得成功。身體規(guī)律作為身體的自然屬性,其中蘊含著秩序,需要融入社會,受到社會的制約和規(guī)范。特納認為身體秩序分為四個維度,即:“欲望”是身體的本質性特征;自我對身體欲望的“約束”;社會對欲望的“管束”;“再現(xiàn)”個體與社會契合的身體[11]。特納闡釋的身體秩序其實是身體規(guī)訓,是社會規(guī)則將肉體的自然欲望慢慢馴化的過程,是使身體從自由向規(guī)范進化的途徑。高校文學課程學習的淺層意義是掌握專業(yè)知識體系,培養(yǎng)理論應用實踐的能力,而深層價值則是讓學生理解社會體系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當下社會規(guī)范的歷史淵源,進而自覺遵守社會倫理和法制規(guī)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外國文學課程的身體規(guī)訓從三個方面依次體現(xiàn):首先,外國文學課程讓學生認識世界人文精神的發(fā)源,以及人類原始精神發(fā)源的類同性和混雜性特征。例如,古希臘的神話、史詩和古印度的兩大史詩,都反映出相似的社會形態(tài)和宗教、神話倫理觀念,是學生具身體驗人類最原始的自由和初級社會規(guī)范的沖突發(fā)展。其次,在相似的文化發(fā)源的基礎上,通過梳理東西方倫理精神分歧的過程,認知差異性倫理選擇使東西方走向不同的發(fā)展道路。例如,西方新教改革帶來的工業(yè)發(fā)展和印度種姓制度對社會的制約,讓學生通過對比感知到宗教思想發(fā)展帶來的東西方社會改革契機。最后,厘清世界各國社會思潮的發(fā)展脈絡,理解當下世界文化和各國價值觀念的歷史動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例如,對比羅曼•羅蘭和托馬斯•曼兩位作家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二十世紀西歐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民族批判精神,從而提高對外國文學價值闡釋的認知能力。外國文學課程結構是由多重時空場域轉換的文學史和強調價值闡釋的作品兩部分組成的。課程結構決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定從離身認知向具身體驗過渡的身體規(guī)律。然而,具身體驗并不止步于對課程的理解和知識點的掌握,而是進一步對身體進行規(guī)訓,達到自覺的身體管理和人文精神的升華,這是高校外國文學課程結構逐步改革的科學基礎,亦是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劉連杰.梅洛-龐蒂身體主體間性美學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14.
[2]廖哲勛,田慧生.課程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231、234.
[3][7][加]約翰•奧尼爾,著.李康,譯.身體五態(tài)[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0,4-5.
[4]鄧偉志.社會學辭典[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102.
[5]范琪,高玥.從離身到具身:身心融合的學習方式與其教育意義蘊含[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1):133-137.
作者:高晨 單位:三亞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