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園一日生活培養文明禮儀習慣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幼兒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品格,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的重要階段。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能夠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為幼兒未來的學習以及社交提供幫助。因此,幼兒階段的學習任重而道遠。本文就幼兒文明禮儀習慣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培養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分析幼兒園中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教育現狀,提出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培養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一日生活;文明禮儀;策略
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入園、進餐、如廁、游戲等,如何在這系列的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幼兒的文明禮儀,是所有幼兒園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問題。但是就目前的幼兒園而言,大多數教師只注重任務的完成,忽略了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滲透文明禮儀習慣培養,這也必然會影響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幼兒文明禮儀習慣在一日活動中的培養,不斷提升幼兒的基本素養。
一、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概述
文明禮儀不僅是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更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是個體在社會正常生活以及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文明禮儀的內容較為廣泛,比如舉止、語言、談吐、公共場合以及待客禮儀等,主要表現為在和他人交流過程中的真誠、禮貌等基本素養[1]。
二、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培養幼兒的文明禮儀習慣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
幼兒期是個體成長的初級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格形成期。幼兒三歲之前幾乎都是由父母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撫養,雖然在撫養的過程中有些家長知道要懂文明、講禮貌,但是真正落實到生活中時,也是問題百出。作為教師有責任培養幼兒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如向他人借東西,要用“請問”;希望別人幫助時,應說“請”;晚上放學時,應禮貌地和老師說再見。擁有良好的品德素養,幼兒在未來的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發展會更有優勢。
(二)有利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現代家庭中幼兒多為獨生子女,獲得全家人的關注和寵愛,容易導致幼兒形成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有些幼兒在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不管是誰的,直接通過搶奪的方式來獲得。生活中吃飯、睡覺等都講究一定的良好生活習慣,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文明禮儀習慣,必然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而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學習文明禮儀,可以幫助幼兒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
(三)有利于提升符合未來人才要求的綜合素養
注重自身修養、重禮儀的人才可能成為更優秀的人。未來的人才不僅僅要有專業的知識,還要有高水平的綜合素養。在幼兒階段明確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用語和禮儀習慣、學會與人和諧相處,是提升未來人才綜合素養的一種有效方式。
三、幼兒文明禮儀習慣教育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精神文明建設越來越重視,而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幼兒階段是文明禮儀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就當下的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教育情況而言,整體并不樂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大多數獨生子女的家庭,對孩子比較溺愛,幼兒養成了很多不良行為習慣。第二,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幼兒的智力發展,將重點放在詩詞、數字計算等認知學習方面,忽略了品行教養。第三,幼兒容易受到成人行為的影響,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文明用語以及基本的禮儀習慣,也必然會導致幼兒有樣學樣,影響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第四,部分幼兒園只在相應的課程中教幼兒學習文明禮儀,并沒有將其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甚至有些教師沒有做好榜樣,影響了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2]。
四、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培養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策略
(一)示范引導,在入園和離園環節中涵養文明禮儀習慣
通過觀察發現當下有很多幼兒不愿意主動和他人溝通,教師需要基于幼兒的思維特征,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逐步滲透文明禮貌教育。例如,入園是家長和教師交接幼兒的過程,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是家長和教師的行為卻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幼兒。在每天迎接幼兒時,教師要保持熱情的態度,主動向幼兒和家長問好,同時家長也要積極地回應老師。在每天離園時,教師要和幼兒家長積極溝通,表揚幼兒在幼兒園的文明禮儀方面的表現,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同時讓家長在家做好榜樣示范作用。入園和離園時,可以組建幼兒禮儀隊,請幾名幼兒做禮儀小標兵,戴著文明小標兵的綬帶,迎接和歡送小朋友和家長等。在這種氛圍中,幼兒會逐漸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意識。
(二)隨機教育,在游戲活動中滲透文明禮儀習慣
游戲是幼兒基本的學習形式。針對幼兒特點開展各種禮儀區域活動:如特色餐廳區域活動中,幼兒從中學習如何接待客人、如何使用禮貌用語等;又如娃娃家里有小沙發,桌椅,家具,爸爸、媽媽的服裝道具,娃娃等物品,幫助幼兒在虛擬的氛圍中體驗到真實的存在,使幼兒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與他人交談。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小朋友合作游戲,教師可以對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文明禮儀問題進行隨機教育。
(三)豐富認知,在學習活動中培養文明禮儀習慣
在幼兒園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習活動,在專門的學習活動中學習文明禮儀行為。比如,幼兒禮儀活動“如何打噴嚏、咳嗽”,學習內容與文明禮儀習慣息息相關。在生活中很多幼兒會出現打噴嚏對著他人打、擦鼻涕直接用衣角擦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在禮儀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表演、講故事等方式向幼兒傳遞在遇到這類事件時應如何處理。例如,教師可以設置情景表演,請一名幼兒假裝打噴嚏時對著他人,讓其他幼兒針對這種行為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那個小朋友,你會怎么做呢?”通過這種方式向幼兒普及打噴嚏、咳嗽要捂住口鼻,盡量不要對著他人。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故事滲透文明禮儀習慣,如向幼兒講述故事《有禮貌的小白兔》后,提問:“小朋友,你們覺得小白兔好在哪里呢?”逐步引導幼兒講出小白兔有禮貌的行為,了解生活中應該如何去和他人交流和相處,逐步激發幼兒懂禮貌的思想意識。教師可以播放有關文明禮儀的視頻資料,幫助幼兒了解不同場景中人物的文明禮儀行為,請幼兒表演相應的游戲情節,如怎樣稱呼不同年齡段的人等,讓幼兒在游戲交往中練習禮儀的運用。還可以開展文明禮儀主題中的“禮貌待客”訪談,請小主持人采訪家里來客人時應該怎樣接待,通過互動交流、分享禮儀經驗,強化幼兒對禮儀的認知,內化幼兒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總而言之,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對幼兒終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關注幼兒生活中具有生活性、經驗性和適宜性的文明禮儀教育方式,將文明禮儀滲透在以觀察、操作、交往和表達為主要內容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教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有助于培養幼兒優秀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朱彤焱.淺談文明禮儀教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滲透[J].科幻畫報,2019(02):215.
[2]吳卿媛.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有效滲透文明禮儀教育[J].中華少年,2020(03):11.
作者:藍瀾 趙丹丹 單位:廣州市黃埔區教育研究院 廣州市黃埔區怡蕾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