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發展現代文化產業的文化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現代文化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的關系
(一)傳統文化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本”
傳統文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壤和根基。民族傳統民間文化是一個特定區域內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自發創造的,并為這個民族世世代代所喜愛和傳承、凝聚著這個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承載著這個民族文化的血脈和情感的文化形態。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民間文化豐富多彩,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國民的心靈、鑄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乃至靈魂,也孕育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對于剛剛興起的中國現代文化產業來說,積淀深厚、博大精深的中華民間文化是現代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壤和根基,是大力發展現代文化產業的堅實基礎。
(二)文化創意是做活傳統文化的載體
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源于傳統文化產業。任何一種文化創意活動,都必須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離開傳統文化的基礎,文化創意產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又高于傳統文化產業。創意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而是依靠創意人才的智慧、靈感和想象力,借助高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創造、再提高,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例如,1500年前,一首《木蘭辭》,生動描繪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從此,木蘭形象家喻戶曉,木蘭精神世代傳承,木蘭文化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以其勇武剛強、不慕華貴、勇于犧牲的深刻內涵,植根中原,走出國門,揚名世界。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有關花木蘭的美術、音樂、戲劇、舞蹈、武術創作經久不衰。木蘭的傳說和形象也被美國搬上了銀幕,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一經上演,便轟動歐美,創上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再如,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東北二人轉越轉越火,二人轉在黑土地“遍地開花”,幾乎每個縣城都有自己的二人轉劇場,地級市的至少都在3個左右,省會城市沈陽更是如此。東北二人所以能夠轉越轉越火、演繹著文化產業現代版“農村包圍城市”,關鍵在于借助于現代傳媒這個載體,成功推進了現代文化產業創意。又如,“大唐芙蓉園”是在發掘西安盛唐歷史文化遺產和民間文化寶藏的基礎上,加以“聲、光、電”等現代科技的綜合演繹,構成的一幅瑰麗的“盛唐文化奇觀”。大唐芙蓉園占地1000畝,其中水面300畝,總投資13億元,建于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大唐芙蓉園創下多項紀錄: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個“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主題公園;是全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集中國園林及建筑藝術之大成。這是在保持原有傳統文化內涵基礎上加以創造性地發揮,所創造出的一個既富有歷史文化特色,又飽含現代藝術氣息的文化產業品牌。
(三)推進現代文化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的有機融合,是壯大我國現代文化產業的必然要求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這是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本錢”。但是,我們不能只守著一座金燦燦的文化資源寶庫,而應有把文化資源“變現”成產品,把文化發展轉化為產業,把文化需求轉化為市場機制的意識、勇氣和能力。改革開放以來,各種外來的文化對我國文化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忽視了我國那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忽視了我國異彩紛呈的思想流派與社會思潮。在我們身邊到處都充斥著國外的各種文化元素。但是國外的人卻利用我國的傳統獲取巨額利潤。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票房大豐收。將現代文化產業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進行融合勢在必行。
二、推進現代文化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融合的基本思路
(一)科學制定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規劃
本著“積極保護、合理開發、有效利用、鼓勵競爭”的原則,制定傳統民間文化產品的整體開發規劃。成立必要的研究機構,指導民間文化產業的發展。既通過產業化生產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又確保民間文化產品不因產業化生產而喪失原汁原味的個性特色。在制定發展規劃時要注意避免以下幾點問題。
1、過分強調面面俱到,最后成為千篇一律
制定出來的規劃從格式到語言,從目標到實施過程,給人似曾相識的關鍵。有的方面認識較為深刻,而這方面是大家的共識;有的方面認識片面狹隘,顯然又是與當前的發展趨勢相違背的。舉一個例子,在這些規劃制定者的眼中,納入其視野的只是一些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營單位,而沒有考慮到市場經濟情況的急劇、多樣化的變化情況,并且沒有為將來未知的發展預留下足夠的空間。在發展過程中有的問題是通過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實現的,有的則不行。這些問題需要在制定發展規劃時進行仔細的研究,并在規劃中體現出來,以便于實施規劃時少走彎路。
2、貪大求全
這個問題是許多論證報告和文化產業化發展規劃的通病。文化產業化發展應該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考慮,而且最基本的是產業特色。例如美國洛杉磯地區的文化產業最著名的是電影業而不是其他,就是明證。求大求全,多頭出擊,不僅僅是軍事戰略上的大忌,同樣也是文化經濟發展戰略上的大忌。必須要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理性,才能發展好文化產業。現代國際上的文化產業集團,很多都是超級“航空母艦”,要參預和它們的競爭,必須盡最大可能地集中優勢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突出特色。若是四面出擊,必遭“十面埋伏”。同時要切記將“文化”吵的漫天價響的浮躁傾向。一些地方在總結本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之一是,甚至將本地的文化產業發展門類不全也當作一件莫大的憾事,缺了某一項就要對某一項進行“大力扶持”,非要將其“做大做強”不可。孰不知這樣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尤其是對中小規模的縣市來說,危害就更大。在此思想的指導下,產業規模小、產業鏈不長、產品檔次低、產品沒特色這些弊病,就是命定了的。
3、缺少廣泛論證,過于盲目
些發展規劃是在少數學者研究和論證中產生的,沒有經過廣泛的討論和論證,而少數學者的論證本身就有偏頗,是很不完善的,所以雖經政府部門,但其權威性仍不是很高,在社會上和業界的影響力仍是十分有限的,其實施的可行性也就可想而知了。這些學者在論證和分析中,更多地看到的是本地的優勢,雖然在全國范圍內這些所謂的優勢是微不足道的,但放在當地的小環境下看就極容易被放大,而問題是文化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對象是全國性的乃至世界性的。由于觀念和體制沒有轉變,多年來捧著金飯碗沒飯吃的情況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二)加強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1、要加大對優秀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的力度
制定加強民間文化保護的法規,使民間文化產品的開發建立在牢固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在對民間文化進行加工和提高時,要堅持“尊重歷史、尊重科學、保持原貌”的原則,應本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態度和方法,使民間文化在保護中不變形,在提高中不失格,讓其成為名符其實的民間文化精品。尤其要注意防止出現“偽民俗”現象。
2、要加快對民間文化資源利用、開發的步伐
在對民間文化資源進行開發時,要注意在保護好原生態民間文化的基礎上的智力性的創意、策劃和產品創新,切忌主觀地用所謂的“先進文化”、“先進技術”,完全取代本土的和傳統的文化與技術,杜絕這種看似“先進”實則是野蠻的開發。切忌受經濟利益驅動,以創新開發為名,盲目求新、求變,使民間文化喪失傳統精華和本土特色的破壞性開發。
3、要避免不當傾向
由于對民間文化保護和利用等指導理論和相關知識的缺乏,在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要高度重視和解決以下問題:由于急功近利,出現的世俗化、庸俗化傾向德問題;竭澤而漁的掠奪式開發問題;單純機械模仿、低層次批量開發,使一些民間文化產品大量雷同,失去了個性化特色的問題;片面追逐經濟效益,不惜以“偽民俗”欺騙消費者的問題等。
(三)實現傳統文化資源與時代的接軌
現代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不能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割裂開來,忽視傳統文化的挖掘或忽視現代文化的發展都不利于文化產業的發展。人類歷史的每一點進步,都意味著對過去的超越。在實踐過程中,要鼓勵創新,實現傳統文化資源與時代的接軌。在創新的過程中,要分析現代社會人們的心理接受,要在傳統文化產品中注入現代元素,使歷史文化產品具有現代性,實現歷史文化資源與時代的接軌。
(四)找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產業發展的結合點
以中國傳統文化卡通產業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大力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動畫片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藝術形象和藝術魅力,深受廣大群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喜愛。大力促進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發展,對于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文化生活,傳播科學知識,提升精神境界,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教育培養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啟和引領少年兒童遠大志向、高尚情操、健康心態、健全人格、優秀品質,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是推進我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產業融合的一個重要載體。歌聲能夠洗滌人的心靈,歌曲也是文化的良好載體。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為各種歌曲的創作提供了許多的優秀素材。現代的歌曲擁有廣大的受眾,將歌曲作為切入點也有著重要意義。如果能夠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歌曲中,傳播到廣大的受眾中,不僅能夠使得傳統文化獲得新生,還能夠使廣大的受眾受到我國的深厚歷史文化的熏陶。
(五)建立傳統文化產業孵化基地,以此作為“產業催化劑”和“投資發動機”
建立傳統文化產業孵化基地,可以為各種投資商提供了解當地傳統文化的平臺,可以提升投資商對傳統文化產業投資的興趣。建立傳統文化產業孵化基地,可以吸引各種民間手工藝、地方土特產、旅游品等進駐大產業孵化基地中。這些民間工藝、地方土特產、旅游品都屬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它們進駐到文化產業基地中,可以有效的宣傳各種傳統文化,為準備在文化產業中進行投資的投資商提供更多的選擇。但是在建設傳統文化產業孵化基地時,要與時下全國各地的建設的文化產業孵化基地相區別。因為傳統文化產業孵化基地的著重點應該在于突出傳統文化上,傳統和與傳統相關的創意才應該是這些孵化基地的主題。傳統文化產業孵化基地將為想要為傳統文化產業做出貢獻的有志人士提供各種機會。
三、推進文化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融合應處理好的即對關系
(一)處理好與旅游產業發展的關系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是旅游的生命源泉和精神動力,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外在價值體現。當今社會,旅游者的需求已從單純注重對自然風光的觀賞,逐步轉變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民族風情、風俗和自然風光體驗。推進文化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融合,與旅游產業發展相輔相成。一方面,現代文化產業發展應以旅游產業發展為切入點,旅游產業發展為現代文化產業發展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旅游產業發展要以現代文化產業發展為支撐。沒有現代文化產業支撐,旅游產業就沒有生命力。讓游客掏錢,僅憑經營山水風光還不夠,要考慮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別是把傳統把文化很好地經營起來,才能助推旅游業發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在旅游產業中運用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旅游產業的可持續性。
(二)處理好政府推動與社會融入的關系
推進現代文化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融合,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和社會力量的支撐(社會融入)。就政府營造文化產業環境而言,在政策上,要不斷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培育文化產品市場,打造文化發展的基礎平臺。在培育文化市場主體方面,對國有文化單位進行改制,放寬文化市場準入門檻,鼓勵扶持非公文化企業發展,壯大文化企業實力。在規劃導向、搭建企業及項目合作平臺方面,要整合、優化文化資源和產業結構,開拓新領域,挖潛利用當地文化資源,搞好產業布局,找準發展切入點。要通過策劃節會活動、論壇等方式,為文化產業特別是傳統文化搭建“走出去、引進來”的展示平臺、交易平臺和鏈接平臺。及時為文化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和智力支持,培養造就人才。同時,文化產業是一個高投入、高產出的行業,不能單純依靠政府投資,資金來源應多元化。
(三)處理好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本的關系
文化資源一般指前人創造并積累的文化遺產庫和今人所創造的文化信息的總和,包括歷史人物、文物古跡、民俗、建筑、工藝、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戲曲等。文化資本是指通過對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所形成的文化生產、文化服務,以物質和精神財富形式具體表現出來的文化價值的積累及其形態。文化資源是文化資本的基礎、前提和來源,文化資本是文化資源實現產業化、市場化的結果和價值體現,二者互為因果,共同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一般來說,屬于文化事業范圍的文化資源不充許進行產業化經營;不屬于文化事業,但文化特色不強,市場潛力小的文化資源由于不具備產業化經營的條件,不宜進行產業化經營;介于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之間的資源,應在保護的基礎上適度產業化經營;文化特色強、市場潛力大的文化資源可作為產業化運作的重心。歷史文化、傳統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為合理高效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基礎保障,對傳統歷史文化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發展歷史文化產業,是繼承發揚優秀文化,實現其文化價值、產業價值、綜合的社會價值等多重價值的現實途徑。
(四)處理好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關系
作為文化資源特別是歷史文化資源,如果經營不善,就有可能產生不良后果,甚至造成巨大損失。因此,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文化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要杜絕只顧眼前經濟利益,忽視可持續發展的粗放經營。注重開發管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旅游價值上,要對歷史文化價值進行挖掘和整理,形成開發、利用、保護的完整體系。要加強對非物質文化資源的重視與保護,非物質文化資源與我們民族智慧和靈魂血脈相承,保留最純樸、最古老的文化記憶和文化基因,必須采取措施加以保護,使之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要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政策法規建設和保護規劃。
(五)處理好文化產業發展與科技融入的關系
高新科技對文化產業的影響和滲透無止境。“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化更好地帶動了文化產業化,并且以文化產業化促進了信息化發展。在未來文化產品內容趨同的情況下,文化產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產業科技實力的競爭,沒有科技的協同作用,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和運作空間會更加狹小。發展文化產業,弘揚傳統文化,必須以科技為支撐。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的生命線。時代的發展伴隨著文化的價值取向的發展。如果不能夠有效地將傳統文化資源與時代進行接軌,那么將不僅僅是傳統文化資源被埋沒,同時帶來的還有傳統的精神被遺忘。網絡是當今科技的以中國象征,網絡文化是時展的產物,傳統文化與之發生矛盾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將網絡與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結合將可以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帶來美好的前景。雖然網絡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沖突是歷史的必然,但是網絡文化畢竟根植于傳統文化,它們之間又具有融合性。網絡文化從本質上說是西方的異質文化,但在我們國家它對傳統文化又有認同和繼承的一面。傳統的等級文化自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但網絡的端自由和平等很容易造成垃圾文化的泛濫。就文學而言,網絡寫作正蓬勃興起,但是其中卻比較缺乏各種文學大家。因此,等級文化的弊端用在網絡上正好能夠彌補其缺陷而網絡文化的平等性也給了普通人參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機會和充分展示個人才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