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探求大眾文化下的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當前文學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當前廣泛存在于文學理論教學中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首先是課堂教學的思想性與系統(tǒng)性呈現(xiàn)沖突。文學理論從一開始就是要在大量文本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理性的分析與思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學理論是一門專注于理性的文學分析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xiàn)一組矛盾:理性分析能力培養(yǎng)與大量閱讀文學文本如何把握二者的平衡,或者說這是文學理論課堂教學系統(tǒng)性與思想性的矛盾。課堂教學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文學史知識和豐富的閱讀積累,這就是所謂的系統(tǒng)性。只有在學生大量的文本閱讀積累基礎上才有可能將文學理論課本中更加深入的思想分析結(jié)合起來。而現(xiàn)階段我國的文學理論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思想性與系統(tǒng)性矛盾主要是與教材相關的。我國的文學理論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著上世紀“蘇聯(lián)模式”的大量殘余,特別是目前仍在高校教學中廣泛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其中對于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生搬硬套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其次是文學理論教學中的概念式教學存在較大問題。文學理論教學中只是把文學作品當作具體的例證來引用,但是卻不能讓學生明確深刻地認識到文學作品如何驗證了所學的文學理論??梢哉f,概念式的教學在很大意義上是將文學原著“架空”了。學生往往被課堂上教師口中和課本上充斥的術語、概念弄得焦頭爛額,即使遇到了相關的原著例證也由于沒有讀過原著而感覺混亂。因此,從文本閱讀的層面來說,教師在講授文學理論新知之前讓學生課后閱讀能夠涉及到的文本,從而盡大可能地減少課堂教學由于學生沒有讀過文本帶來的不便。另外,在大眾文化背景下的文學理論教學還面臨著學生參與困境。現(xiàn)階段我國的高校中文系學生大都是“90后”,手機、電腦、游戲等娛樂手段將學生讀書的時間壓榨無幾,很多學生上了四年大學竟然沒有去過學校圖書館、沒有讀過幾本正經(jīng)的文學專著。這對于高校中文學生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哀。而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明確地理解文學理論的知識,往往會對涉及到的相關文學作品做長篇幅的介紹,這樣既占用了學生學習文學理論的時間,又讓學生更加不愿意去參與課堂學習。較為枯燥的傳統(tǒng)文學自然比不是更能吸引學生精力的《盜墓筆記》、《鬼吹燈》、《狼群》等通俗小說甚至是網(wǎng)絡小說。同樣是文學作品分析,教師可以有限制地把流行在學生中間的網(wǎng)絡小說拿到課堂上作為例子,帶領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文學理論。
2解決大眾文化背景下文學理論教學的途徑
解決現(xiàn)階段存在于高校文學理論教學中問題的途徑主要是將枯燥乏味的文學理論更加生動形象地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具體來說有如下途徑:首先是解決教材問題。學校不能再一成不變地用老眼光來面對新問題,對于學生普遍反映不能適應自身學習需要的教材要果斷摒棄,而即使引用了新的教材也不能固守于這一本教材上,對于文學理論教學要采取“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魯迅語)的態(tài)度,對于各種新出現(xiàn)的具有相當學術水準并且能夠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文學理論教材要保佑通融的態(tài)度。新時期出現(xiàn)了一大批青年學者編寫的文學理論教材,諸如南京大學中文系胡有清編寫的《文藝學論綱》、《文學理論》(南帆)、《文學理論》(王一川)等。對于政治性過于濃烈的部分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以適當刪減。其次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將知識性與思想性并重。教師的引導和教育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針對文學理論這一有自身特點的學科,既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本學科基礎知識,同時還要鍛煉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將這種思維能力應用到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本學科的知識教學又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既要重視歷史文論又要兼顧當前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還可以通過理論與評論相結(jié)合,改變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等方式提高文學理論的教學效果。
作者:郭振華 單位:普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