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農民思想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諸多矛盾關系中,農民思想文化建設程度與當今社會發展的矛盾亟待解決。本文將從鄉村振興戰略入手,闡述農民思想文化建設的現實需要及其主要矛盾,進而提出從樹立文化標兵、營造文化氛圍和加強文化培養三大方面緩和與消解這一矛盾。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民;思想文化建設
一、勢在必行的新時代新鄉村建設
我國在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特別是近五年來,我國政治經濟上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但是,我們不能被當前勝利的喜悅沖昏頭腦,而是需要更加清醒的認知,知道我國當前仍然存在著突出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只有解決這一問題才能更好的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我國革命、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問題。雖然,當前我國的農業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但是農村、農民問題仍然存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鄉村文化問題卻日益凸顯。鄉村思想文化的缺失和滯后已經成為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道路上的不可逾越的大山,只有農民思想文化建設的步伐跟上大部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才能暢通前行。農民群眾的參與是鄉村振興藍圖化為壯美現實的重要因素。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農民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不提高,就不可能完成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乃至整個中國的現代化。同時,化解“三農”問題,使沉重的農村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也離不開對農民進行文化、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養,更離不開農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不可忽視的農民思想文化建設
農民思想文化建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此過程中,農民思想文化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挑戰需要我們密切關注。
首先,農民主體在思想文化建設活動中參與不足。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文化建設中,農民無疑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當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物質基礎不再是發展的限制因素時,農村的思想文化建設問題卻日益凸顯。部分農村地區缺少文化學習、娛樂、鍛煉等場所,缺乏思想上的引導,農民自身思想也有局限性,給那些不健康的事物及思想提供了成長的契機。農民的閑暇時間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與引導,很多農民群眾忽視、抵觸參與思想文化建設,難以體現農民在思想文化建設中的主體性[1]。
其次,市場經濟對農村思想文化建設助力較小。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民思想文化素質的提升有著很大關聯。雖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但是市場在農村的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對農民思想文化建設和實現素質現代化的推動作用長期缺失的事實卻不容忽視。作為一種能夠提高生產者效率觀念、平等觀念等的推手,市場經濟對提高農民素質、推動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轉變的作用發揮得還不是很明顯。
最后,歷史遺留問題對農民思想文化建設影響較大。第一是小農經濟的思想影響。封閉的小農經濟式的生存方式與傳統專制統治制度是相互影響的,農民生活在較為落后的村莊,他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也是較為落后、封閉的,他們會排斥新生事物,對思想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受到更多限制。第二是教育資源的分配。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是,我國人口眾多,教育政策上的資源分配難免顧及不到部分農村地區,導致農民自身文化素質偏低,整體教育質量較低,受教育人口相對較少。
三、美美與共的新時代新鄉村新農民
根據上文我國農民思想文化建設中的幾點矛盾,本文具體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期促進我國鄉村振興,達成美美與共的社會主義新時代。
(一)樹立文化標兵
腳下的土地與頭頂上的星空是人生道路上陪伴我們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學習身旁的榜樣。有了好的榜樣,大家會有更具體的標桿,做事時就會自然而然與之相比照。農民是樸素直觀的個體,要想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首先得讓他們認識到什么是好、激發他們對好的追求,讓先進標兵在農民思想文化素質的建設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為此,我們需要在農村大力開展鄉村文化建設活動,如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先進個人”等活動。創新活動形式,開展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富有實踐意義的活動,樹立一批能夠體現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可親、可敬、可學的先進模范和時代楷模。
(二)營造文化氛圍
荀子在《荀子·勸學》中“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指出環境對人的塑造具有深遠影響,選擇有利于學習的環境和優秀的師生朋友可以使人遠邪近正,立德修身。由此可見,優秀的學習榜樣和良好的思想文化建設的社會環境對農民思想文化建設而言具有深遠持久、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我們不僅要樹立文化標兵,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以及農民需要,通過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營造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樂于接受的文化氛圍。為此,可加強對農村文化產業的支持、開發,以產業促發展,以活動促氛圍。通過政策扶持、多方協助等方式激勵農民參與文化建設,推動優秀農戶、文化標兵創立文化大院,建立文化室、圖書室等文化活動中心,并引導他們以市場運作的方式開展、創辦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促進有機文化氛圍的形成,給農民思想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可持續的發展環境,使農民群眾真正成為農村思想文化建設的主體[2]。
(三)加強文化培養
農民思想文化素質不高的一個主要因素是農村教育滯后,因此,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對其進行思想文化建設必須從教育入手。農村情況特殊,所以,在進行思想教育時還需從基礎教育和成人教育兩方面分別解決。對于基礎教育,我國需要通過師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高農村辦學水平,解決農村教育資源短缺問題,確保家庭困難的學生不失學、不輟學。對于成人教育,則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對適齡農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加強他們的道德、法制觀念教育,培養出一批有技術、有思想、有能力的社會主義新農民。
參考文獻:
[1]雷家軍.農村文化建設思想論析[J].中華文化論壇,2018,(3):60-71.
[2]周軍.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鄉村文化的變遷及其建構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作者:彭竹 董樹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