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域文化建設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如何推動縣域文化建設是新時代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落腳點之一,也是“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的迫切要求。然而長期以來,縣域政府往往比較注重縣域的經濟發展,相對忽視文化建設,縣域文化建設相對滯后。本文主要從強化縣域文化建設的理論依據出發,分析臨泉縣縣域文化建設現狀,并提出推動臨泉縣域文化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縣域文化;理論依據;現狀解讀;路徑探析
一、強化縣域文化建設的理論依據
(一)有利于堅定民眾文化自信。
高度重視文化的力量,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他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并特別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尤其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最為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之所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縣域文化不僅根植于廣大的基層民眾中,同時也富有具有世界價值的民族文化因子,而且我國縣域人口比例能占到全國人口的70%以上,強化縣域文化建設可以最大范圍地提高國民的文化自信。強化縣域文化建設還可以充分挖掘出當地的優勢文化資源,激發群眾文化創造力,提升民眾的文化自信,進而轉化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二)有利于推動鄉村振興。
在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就為鄉村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思路。同時,這一戰略的提出還改變了過去鄉村發展依附城市發展的刻板觀念,也是對短期內大規模農民進城所致的“城市病”的一個適當修正,更是落實城鄉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絕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單方面的振興,更是為了鄉村文化的繁榮振興。縣域文化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抓手和路徑。
(三)有利于經濟結構轉型。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作為縣域文化的基本單位———縣域文化產業,具有消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等特點,是典型的綠色產業,在轉變發展方式過程中,理應成為戰略性的主導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文化產業還具有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特質,發展文化產業,特別是縣域文化產業,有利于把當地的特色文化資源內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縣域經濟從傳統的農業、工業向以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為代表的新產業發展方向轉變,既有利于增加就業、帶動創業、增收富民,又可以刺激消費、促進結構升級、改善傳統的經濟發展格局。
二、臨泉縣縣域文化發展現狀解讀
(一)臨泉縣縣域文化發展現狀
1、文化資源豐富、歷史文化特色顯著。安徽省臨泉縣,擁有悠久的人文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淀,文化名人層出不窮,文化典故豐富;地域文化資源豐富。以雜技、馬戲、肘閣、抬閣、魔術、嗩吶、毛筆制作等為代表的民間文化生生不息;紅色文化影響深遠。臨泉縣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紀念館、魏野疇烈士紀念館以及張蘊華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臨泉人;群眾文化異常活躍。臨泉縣開辟了近500個群眾性文化活動場所,添置了1,000多套文化體育設施,培育了近600個文化藝術團體,搭建了一批群眾性文化活動平臺,舉辦了一系列主題節慶活動,進一步推動了群眾性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2、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顯著增強。“十二五”期間,縣委、縣政府加大了對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建成了3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3個信息共享室、395個農家書屋。2017年又建成96個文體廣場、36個文化大舞臺、48套應急廣播、62個農村文化室,投入200多萬元對縣圖書館進行內部改造。為保證人們群眾享受文化權益,感受國家文化惠民政策,臨泉縣每年制定政府采購方案,保證民眾每年看一場大戲(雜技)、每月一場電影,并給每個行政村鋪設了光纖、配送了音響等文化活動設備。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通過資源共享、免費開放提供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為基層培訓業務人員17,000多人次。3、文化產業扶持力度加大。臨泉縣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大,主要體現在相關文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2012年11月5日,中共臨泉縣委、臨泉縣人民政府聯合下發了《中共臨泉縣委臨泉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強縣的若干意見》;同日,臨泉縣委辦公室、臨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聯合下發了《印發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五個加快建設文化強縣配套文件的通知》,其中包括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文化產業園區的政策意見以及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等等,縣域政府積極推進文化產業發展。
(二)臨泉縣縣域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不盡完善。近年來,臨泉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了一定發展,城區鄉鎮也建設了一批文化場所,但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精神需求。一些文化惠民政策出發點很好,例如電影下鄉和農家書屋的建設,但因片源及書源陳舊、基層群眾知識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響,常年缺少觀眾和讀者,使用率不高。公共文化陣地的整體管理水平不足,使有限的文化投入得不到充分的發揮。2、文化產業的規模化、市場化程度不高。臨泉縣文化產業起步相對較晚,相應的組織化、規模化、科技化程度還不高,尚未形成真正具有競爭力、成規模的文化龍頭企業。除此之外,大約75%的文化企業還是文化個體戶,研發、創意能力不足,規模競爭力不強。一些相關文化單位活力不夠,也在某些方面影響了服務水平的提升和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3、文化氛圍和文化隊伍建設薄弱。臨泉人口眾多,不缺人,缺人才是臨泉縣域很長一段時期的縣情。文化隊伍匱乏不齊,缺乏藝術策劃、現代傳媒、創作、編導等相關文化專業人才,突出表現在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另外,基層文化站工作人員,往往身兼數職,普遍存在文化專干“不專”的現象。
三、臨泉縣縣域文化建設路徑探析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縣域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在財政、稅收、土地、工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第一,成立“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與此同時還要建立目標考核責任制,以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方式強化文化建設;第二,要增加文化建設投入,建立文化建設的長效投入機制,相應提高縣級財政收入中用于文化建設的支出比例;第三,要制定激勵扶持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性文化事業,鼓勵企業、社團等設立中小型文化基金,多渠道增加民間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投資渠道;第四,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營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管理和運行機制。
(二)整合文化資源,合理布局產業結構。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要通過推進文化資源的整合和文化設施的建設來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第一,要整合縣域現有資源,開發產業鏈及品牌,并加快推動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在實際實踐過程中,可以針對具體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開發方式;第二,規劃好設施建設,按照城鄉發展的總體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基礎設施,合理布局產業結構;第三,真正使“文化惠民”工作落到實處,縣域政府要從項目、內容、數量和資金等各個方面做進一步優化。
(三)發揮地域特色,積極培育文化產業。
“按照產業發展規律,著力推進文化企業數量的增加。”充分發揮豐富的地域資源優勢,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第一,要突出發展重點,培育壯大主導文化產業,要抓好文化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休閑娛樂業、體育服務產業等產業;第二,要提供產業發展平臺,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引進和培育壯大文化產業骨干企業,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具有市場前景的文化產業企業;第三,要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做大傳統文化產業。
作者:周曉改 單位:中共臨泉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