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跨文化下中國節慶文化傳播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以BBC和五洲傳播制作中心聯合拍攝的《中國新年》以及央視2014年播出的《春節》為例,比較國內外紀錄片對中國節慶文化的符號選取、敘述手法、國家形象建構等方面的差異,引發未來中國節慶文化紀錄片在跨文化傳播中的思考。
關鍵詞:BBC;央視;節慶文化;紀錄片
《中國新年:全球最大慶典》(以下簡稱《中國新年》)是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雄獅電視公司(LionTV)以及五洲傳播中心聯合制作的三集系列紀錄片,首播于2016年2月14日,其分集主題分別是《遷徙》《團聚》和《歡慶》。《春節》是中央電視臺在2014年播出的五集系列紀錄片,主題包括《團圓》《祭祀》《驅邪》《祈福》和《鬧元宵》。節目主要聚焦少數民族的過年習俗,在黑龍江、湖北、廣東、甘肅、江西等地進行拍攝,以小人物為故事的主要內容,旁白的敘述模式展開。
一、中西方紀錄片里的中國文化符號
我國文化史專家龐樸提出的文化結構三層次說認為文化有三個層面:物質、心理以及物質和心理的統一。《中國新年》所展現的中國文化物質層面的符號系統,包括餃子、白酒、魚等食物文化;行為層面的制度系統,如主人敬酒等風俗文化、全家團聚吃年夜飯等節慶文化;以及精神層面的價值系統組成。在物質層面和行為層面背后的則是中國人內在的精神文化,即對于家庭文化的重視或是寄托于食物的祈愿文化內容。藝術傳播需要靠符號表達,不同的符號體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內容、感知、意義、傳達效果不同。講述文化故事、文化價值的時候選擇什么藝術符號去表達,作為文化背景不同的觀眾如何感知需要逐一甄別。英國制作團隊有針對性地選取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符號加以解釋說明,并且有展現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解讀的意識,同時又將中國的文化符號與英國的文化符號進行相似性對比解讀。《中國新年》中,所有的文化符號和文化信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西方觀眾較為接納的中國文化符號,例如代表福氣的紅色、具有節日氣氛的紅燈籠(theredlantern)等;第二種是對中西方相似文化的不同解讀,例如西方認為龍是邪惡的,但在中國,傳統認為龍象征著力量和權力并會帶來好運;第三種是陌生化、奇觀式符號,想要喚起觀眾對中國文化的驚奇,但是奇觀式符號還不足以促進完整的文化傳播,還需要借助喚起觀眾對于熟悉的情感認同,通過表1中對奇觀式符號進行還原,會發現他們最終都歸結于家庭、家族觀念這一中西方文化同時注重的基本價值觀。例如打樹花(canopyofflowers),這一西方觀眾眼中日常難以見到的畫面滿足了他們對東方文化的幻想,片中打樹花最終落點在父母對女兒未來美好的期望上。以中國春節為題材的紀錄片,英國是以文化他者的身份重新敘述中國春節,中國則是以自我文化理解為主。《春節》針對的是某一個民族或地區特殊的春節文化符號,將他們的民族特色性表達出來,對于其他地區觀眾來說很難理解,并且在片中并沒有足夠詳細的說明與解釋,觀看影片最大的感受是覺得故事發生在很遙遠的地方,無法感同身受。雖然貫穿全片的精神內涵是家庭和睦、孝道、祈福等易于理解的價值觀,但附加在普世價值上的文化符號并不為大眾所熟知,更無法讓外國觀眾理解。兩部作品在內容上都最終回歸于已經被世界所認同的團聚這一傳統中國家庭觀念,用春節來傳達出中國人對于家庭和家人的眷戀以及歸屬感。這種度過節慶的方式和對待春節的觀點,在吸引西方受眾的同時,也能夠減少細節上的文化差異,在相近的普世價值觀念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認同感。
二、中西方紀錄片敘事分析
與其他虛構類型影視作品不同,紀錄片需要有多個明確的敘述者,在片中完成發現故事與講述故事的作用。《春節》中,敘述者的主要形式表現為畫外音,輔助以少部分故事內人物的對話內容。《中國新年》除了畫外音與故事內人物的參與以外,出現了參與在故事當中的客觀的局外人即五位主持人。他們在敘述過程中,親自參與了春節的慶祝,他們是敘述者同時也是體驗者。熱奈特認為敘事視角有三類:“①零聚焦敘事;②內聚焦敘事;③外聚焦敘事。”[1]
(一)《中國新年》:零聚焦敘事和內聚焦敘事相結合
零聚焦敘事指的是敘述者能夠在宏觀上把控整個事件的流程和走向,以旁白和話外音的形式為主。多種敘事視角混合疊加使用,由于涵蓋的信息內容較多,單一的敘事角度無法完整的闡述春節含義,每個敘事視角又有不同的優勢和短板,因此只有采取混合視角的方式才能全方位描述中國新年。
(二)《春節》:零聚焦敘事為主,輔助以外聚焦敘事
影片大多以畫外音介紹整個家族的人物關系、民宿傳統、中國文化內涵、節慶禮儀等內容。話外音能夠從宏大而客觀的層面介紹中國的地理風貌、經濟環境、文化政治、人口數量等內容。主持人的敘述能夠較好地結合各個素材,中國新年的敘述者,大多采用我或者是我們這樣的第一人稱進行敘述,同時畫面會輔助以主持人視角的主觀鏡頭提高參與感和體驗感。另外一個不同點在于,展現中國人形象的時候,中國新年采用采訪的形式,而春節是讓觀眾參與到幾個人的談話當中,也不會對談話的內容有任何引導和指向作用。
三、中西方紀錄片對中國形象的建構
《中國新年》以視覺形象對中國社會整體發展和個人層面進行了言淺意深的描述,同時創新性地體現了全球化發展為中國帶來的世界化影響。通過對哈爾濱冰雕的俄羅斯風格、國人流暢的英文采訪以及影片中中國人的形象等個人格局體現更為成熟和開放的國人心態,傳達的是中國的內在精神價值。
(一)經濟形象
他者視角下的中國形象是由中國的整體經濟能力決定的,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西方視野下的中國形象自然而然就發生了變化。2016年以前中國題材的紀錄片大多以經濟和社會的角度出發,但2016年的三部紀錄片全都是以文化為主題展開的,也就是說西方發現單從經濟視角已經不足以完全理解和認知中國。但在以節慶文化為主導的中國新年中仍然有關于中國的經濟狀況的描述,片中大多采用數據堆疊和比喻類手法進行經濟形象建構。在昆明國際鮮花交易中心超過750萬株鮮花被售賣,在新年前夕每分鐘銷量超過3000支等具體數據,以及將北京鐵路控制中心類比為阿波羅13號的控制室。
(二)文化形象
以孝文化為例,《春節》的第一集主題雖然是團圓,但卻緊緊扣住“孝”這個字眼。董家評選最佳兒媳是為了下一代構建孝道傳家的風氣,仿佛勾勒出一幅大家庭四世同堂的其樂融融的場景。在第一季的第二個故事中,描述的是一位老父親等待他六年未見的兒子和他的孫子孫女回家過年,影片開頭交代父子之間存在嫌隙,但在影片結束都沒再跟進二者的關系具有如何進展,著重描繪父親對兒子的付出與關愛,卻在結尾硬生生回到“孝道”主題。反觀《中國新年》對家庭氛圍的敘述手法更為成熟,同樣是多年未歸的女兒,在外多次與家里視頻聯系,回國前帶著孩子們為長輩制作了禮物,在機場更是用連續的運動鏡頭描繪親人相聚的場景,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父親見到女兒后便像小時候一樣在臉上“蓋仨章兒”。
四、節慶文化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策略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故事也應該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她獨特的魅力與精彩。但是中國的話語權一直以來都受到壓制,影視文化方面的國際文化傳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中國拍攝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故宮》《春晚》等在國外平臺播出時,或是反響平平,或者是需要迎合西方受眾的愛好,進行改編之后才可以放映,但這往往會導致一個結果:中國的文化特性遭到削弱,同時也無法正確而完整地傳達中國的內在精神以及現代的中國社會風貌。探索亞洲電視網制作總監維克蘭·夏納認為,“中國紀錄片雖然在拍攝的角度、人物感情和細節的表達上有獨到之處,但往往思想性強、故事性弱,節奏緩慢,觀賞性較差,很難迅速吸引觀眾,難以進入世界市場。”[2]向世界表達中國,需要提高我們的國際化表達與影視創作能力,需要在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語境、社會語境、政治語境的前提下,轉變我們的敘事結構和模式。
(一)敘事策略
提到節慶文化的紀錄片,首先便會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宏大而熱鬧的場景,當中蘊含各式各樣的節慶文化符號元素。但是在傳播過程當中,由于存在高低語境的問題,很多我們覺得理所應當的現象,在外國觀眾面前很難被理解與認同。一般在中外合拍的紀錄片過程中,外國不會使用中方已經剪輯好的原片,而是將拍攝初期的所有視頻素材進行二度創作和剪輯。原因便是外方認為中國的敘事模式很難讓受眾理解他表述的內容,這樣也給吸引國外受眾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因此我們需要調整紀錄片的敘事策略。第一,針對節慶文化題材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蘊含有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節日來進行跨文化傳播,一直以來外國觀眾都對中國的東方神話故事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中國的解析文化都是存在歷史背景的,而類似題材同時也是外國觀眾較高的興趣點所在。第二,故事敘述方法的創新。以神話故事為例,可以通過情景再現、真人扮演神話人物或是電腦動畫技術來營造神話故事的場景和氛圍,再結合現代生活中的風俗文化、民族文化等,探究中國節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第三,挖掘文化交融點。針對節慶文化,可能東西方的慶祝行為不同,同時也蘊含著較大的文化差異,但在差異中能夠挖掘出文化交融點。過于宏大的敘事,可能無法將外國觀眾帶入情境中,而太偏重于個體化敘事,又很難完整的表達出中國節慶文化的精神內涵。因此,我們需要找到這個融合點,內容可以是已經被外國觀眾所理解和認同的普世價值觀,也可以是在慶典中,東西方文化存在著相似的慶祝行為。
(二)中國形象建構方式
BBC擅長使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描述中國形象,指的是通過小人物或者小角度進行切入,以個體故事塑造典型形象以構建中國形象。近年來中國拍攝的紀錄片有意識地將宏大視角轉為個體視角,但由于塑造的形象不夠典型,人物或者故事本身過于特殊化和個性化,很難讓觀眾產生共鳴,由個人形象推廣至國家形象。從以往BBC對中國文化的分析,在呈現中國形象的過程中,他們習慣于將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割裂為碎片化符號并重新組合,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傳播的效率,但卻不能完整地將中國形象展現給世界。因此,我們用自己的紀錄片,構建自己國家形象的時候,需要找到典型化的人物和故事,以獨特的人物或故事傳達更為普世的價值觀念。同時需要注意素材或符號之間的完整度與整體性,將整部影片勾連成一個完整的中國形象。
五、結語
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競爭的重要賽道,也是世界各國制定國家戰略和外交方針的重要參照體系。當前,國際話語權仍由西方國家主導。在他者視域下,中國的國家形象往往過于片面和刻板,而中國的國家形象自建過程又因為國際話語權薄弱和意識形態競爭而效果甚微。中國文化對于西方受眾而言,一直是“神秘的”,甚至受到“污名化”。近年來,李子柒農作視頻和歌曲《一剪梅》在西方社交媒體上的廣泛傳播可視作中國文化輸出的積極案例,有效提高了中國文化在全球視野中的曝光率,也附帶輸送了積極的價值觀。表面上文化確乎很“軟”,但其內在卻蘊含著無法忽視的強大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通過優秀作品促進文化輸出、提高跨文化傳播效率,對于提高我國“軟實力”、強化國際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熱拉爾·熱奈特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選[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2]彭希聰.中國紀錄片走出國門后怎樣[EB/OL].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那婉純 單位: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