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下高校網絡輿情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網絡輿情是一種相對比較特殊的網絡輿情類型,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虛擬的網絡環境、興盛的新媒體時代,讓高校網絡輿情監測難度增大,對學校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高校網絡輿情工作重要性日益凸顯,同時也呈現出諸多新的特征。文章從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問題入手,分析高校網絡輿情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社會化日益嚴重、應急處理機制較為遲緩甚至僵化、管理手段較為落后,并總結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包括象牙塔不再是高校的標識、高校輿情環境下信息“魚目混珠”等,進而提出通過提高高校網絡輿情的處理能力、正確引導網絡輿論方向、構建網絡輿情引導工作機制、加大網絡輿情監管力度等策略來提升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旨在為引導高校輿情走出困境提供思路與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社會化;正確引導;問題及對策
互聯網的普及使我國網民規模不斷擴大,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獲取資訊、傳播消息和發表個人觀點的主要陣地,網絡信息對社會輿情的發展和走勢有著顯著的影響作用。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1]。高校是社會培養和輸送優秀人才的搖籃,大學生群體是網絡言論表達和轉發的主力軍,因此高校網絡輿情治理能力直接影響著高校網絡輿論的整體導向。高校應不斷提升對網絡輿情問題的關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治理和凈化網絡環境,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保障高校網絡環境與輿論導向的健康積極向上。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網絡輿情的社會化日益嚴重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存在兩種生存狀態,一是校園里面學習生活,二是虛擬的網絡世界與社會無縫連接。網絡的發達滿足了大學生對追逐社會潮流、獲取社會熱點、表達自我觀點和實現信息交互等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在近年來高校不斷倡導學術自由,打造開放的校園環境,鼓勵學生張揚自我、表達個性的背景之下,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日常娛樂活動不再局限于校園內,借助網絡資源不斷開闊視野[2]。當代大學生不但會利用各類網絡平臺關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資訊,還會就社會問題、學校管理、校園事件、學生權益等多種問題發表言論,這也說明在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呈現出了與社會高度連通的特點。大學生會利用各類網絡平臺發表個人主張,這無疑給高校網絡輿情治理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
(二)高校網絡輿情的應急處理機制較為遲緩甚至僵化
由于新媒體時代的網絡輿論發酵十分迅速,隨著各類自媒體的快速發展,高校網絡輿情需要面對的環境更為復雜。當校園突發事件爆發后,會短時間內在各類網絡平臺上迅速發酵,且伴隨各種真假難辨的資訊及評論,而學校和有關部門查清真相并發布聲明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時高校網絡輿情的應急處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3]。但整體而言,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處理網絡輿情突發事件上能力有限,應急機制甚至僵化,逐級上報并通過復雜的流程進行處理,致使問題擴大化,從而給各方網絡評論的發酵創造了空間和時機。
(三)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手段較為落后
應對網絡輿情危機手段相對落后,缺乏科學嚴謹的規范,甚至引起網絡聲討等級化現象,進而導致網絡輿情負面化信息擴散和網絡輿情的重演。面臨高校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的時候,主要采用的方式為網絡管理員封號、刪帖等。這種落后的管理手段直接導致高校對各種輿情的反應速度比較遲緩,處理過程也較為拖延,高校網絡輿情要科學預防、及時研判等一系列應對舉措,對高校的穩定、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各種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多元化的輿論傳播形式對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應對高校網絡輿情的方式方法也需要進行相應調整和創新。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象牙塔不再是高校的標識
校園給學生帶來安全和寧靜的生活環境,但新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每天海量的信息刺激著大學生,很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習上帶走,盲目追熱鬧趕風潮。在成長過程中,大學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受到萬事萬物的干擾,很容易誤入歧途。通過網絡,大學生接觸到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可以更有效、更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參與輿論的熱情很高。
(二)霧里看花真假難辨
在高校輿情環境下信息“魚目混珠”,大學生通過網絡傳遞信息,追逐新潮流、新時尚。面對新媒體海量的信息,而大學生還處于思想敏感且心理和心智都不夠成熟的階段。如何引導大學生選擇正確有效的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辨別真假是非,是當前高校重點關注的話題。為此,高校教師要引導大學生理性分析網絡信息,通過“查原因、擺案例、揭露真相”來引導大學生用辯證的眼光和思維看待網絡上的信息[4]。在新媒體發展的背后,網絡空間讓人眼花繚亂的色彩誘惑著大學生,讓一些大學生陷入迷失自我的陷阱中,不由自主地做網絡語言的“留聲機”“轉發員”“搬運工”。
(三)“老爺車上高速”跟不上時代步伐
高校的網絡輿情監測方式還是依賴第三方軟件,跟不上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脫離了與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銜接,進行輿情引導的過程缺乏針對性。輿情處置進度上缺乏時效性和連續性,當輿情演化為輿情危機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缺乏主流回應將導致輿論失衡,若不能對相關輿情進行正確引導,極易形成輿論槽點,輿情出現未得到正面回應,這種“爛尾”輿情現象將致使“輿論失衡”,讓社會和公眾難以對此次輿論背后的事實真相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讓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在網絡輿論的漩渦中“拉幫結派”“相互攻擊”,也會讓不明所以的網民難以客觀理性地看待該事件,等同于間接綁架了社會輿論,影響學校聲譽。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管理對策研究
(一)提高高校網絡輿情的處理能力
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的處理手段也應與時俱進,緊抓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步伐和高校網絡輿情信息所呈現出的不同特征,采取針對性的方法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維護高校網絡環境,提升大學生的信息素養。1.確保網絡輿情處理過程的公開、公正、透明面對網絡輿情事件時,高校應始終保持公開、公正和透明的處理原則,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對高校網絡輿論的指向性進行客觀的分析處理,并保持網絡輿論通報、傳播的公開透明,確保信息渠道的暢通性,保障網絡環境的開放。2.重視對負面信息的分析和判斷高校網絡渠道中出現負面信息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各類負面信息借助各類傳播渠道會實現快速的擴散,如得不到適當的處理,很容易引導輿論的方向,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當負面信息出現時,高校網絡輿情管理部門應重視對負面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不能以簡單的封號、刪帖等方式進行處理,而應當通過客觀公正的調查和對負面信息的準確判斷,把握信息和事件發展的動態,并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澄清、說明或引導[5]。3.建立與網絡輿情反應同頻的機制高校發生突發網絡事件后,一般而言事后一小時內是最適當的處理時間,如果高校應急處理機制過于落后或僵化,在層層上報和審批的過程中,事件已經在網絡環境下不斷發酵,會給高校的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針對各類突發的網絡事件,高校應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完善處理機制,減少各類審批程序,提供行之有效的應急處理方案,從而減少事件發酵所帶來的不利后果。
(二)正確引導網絡輿論方向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在給大學生帶來更及時的信息資訊、更靈活的學習方式和更便利的生活娛樂方式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加開放的言論平臺,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部分學生將網絡作為宣泄個人情緒、表達不滿的場所。所以面對網絡輿情,一是要傾聽學生訴求,建立溝通渠道,學院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獲得學生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要建立長效溝通渠道,面對學生的其他訴求和舉報,應及時開展調查,并同時安撫學生,防止矛盾激化,避免此類輿情事件再次發生。三是學校要及時處理學生所反映的問題,在管理和決策上要實事求是,注重科學化和人性化。平常教學中,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與信息素養培育,幫助學生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引導其從自身做起,秉持客觀、嚴謹、文明的態度,在捍衛自身言論自由的同時,文明上網,維護網絡環境[6]。準確把握網絡輿情,正確引導網絡輿論,對于維護高校安定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構建網絡輿情引導工作機制
面對新媒體時代出現的新形勢、新問題和新特點,高校亟須構建與完善一套合理有效的網絡輿論引導工作機制,這也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舉措。大學生網絡輿情涵蓋范圍廣、內容多樣、內容復雜,無論是國家大事、社會熱點還是校園環境、食堂條件、住宿條件等都可能成為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導火索。面對如此海量的網絡輿情信息,高校需要一套完善的工作機制來增強網絡輿情引導工作的實效性。首先,要建立敏感的輿情預警響應機制,及時準確地收集和掌握輿情,為應對網絡輿情提供依據和保障。在保證公開透明的前提下,收集和了解師生的需求。其次,要建立快速反應處理機制。成立專門的輿情工作領導小組,調查處理輿情事件。要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對輿情事件進行客觀、公正的解釋,全面、準確地收集學生和社會人員對輿情信息的反饋,為輿情引導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傊皶r掌握輿情是輿情引導和管理工作的基礎。輿情事件在網絡時代的發展變化中呈現出新的特點,不管發生什么變化,都需要做好輿情信息的收集工作,只有掌握第一手信息,才能為后續輿情引導工作提供有效依據。
(四)加強網絡輿情監管力度
面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創新現代社會治理手段,就需要加強網絡輿情管理,加大網絡輿情監管力度已成為當代高校的一大難題。首先,高校須加強網絡輿情引導人才隊伍建設[7],建立輿情監測制度,打造專門網絡人才隊伍,切實了解和掌握網絡輿情,認真研判,并出具預測報告。其次,高校網絡輿情應通過分層責任制實現,由學校層面全面統籌負責,各學院和各部門人員參與,實時開展輿情監測,及時收集信息,及時發現問題,盡可能從源頭上杜絕輿情的發生。再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手機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實現網絡輿情預警“一網”全覆蓋,確保數據收集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最后,高校要建立科學的監測體系,引入大數據輿情監測平臺等信息化手段,通過數據采集、分析和可視化等技術手段,對敏感輿情進行有效預測、跟蹤和分析[8]。為適應高校網絡輿情應對工作的實際需要,要制定并完善相關制度,安排專人進行輿情監督,積極推動建立全天對網絡輿情進行監測。為避免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發生,減少各類突發事件或負面信息的過度渲染與發酵,高校相關部門應加大網絡輿情的監管力度,并建立系統完善的網絡輿情處理機制,成立專門的部門應對網絡輿情治理工作,吸納具備充足經驗的優秀人才。同時,當各類突發事件或負面信息出現時,本著盡職盡責的態度進行充分的調查,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訪談、評論等,從而幫助學生了解事件全貌,還原事件真相,引導學生客觀、理性地看待各類網絡評論。嚴肅處理刻意發布虛假信息,或在網絡上恣意發布不良言論的個人,通過各種方式加大網絡輿情的治理與監管力度,保障高校網絡環境的健康[9]。新媒體時代,只有加強網絡輿情管理,拓寬監督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才能進一步推動高校網絡輿情管理的常態化和規范化,更好地減少高校的負面輿情,切實提高高校的公信力和社會凝聚力[10]。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網絡輿情監管,應深入調查和分析高校網絡輿情呈現出的多元化特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高校作為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重要場所,本著客觀、理性、公正的態度,應從“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強化網絡輿情引導與管理水平,打造健康、積極、正向的網絡環境。
作者:牛金城 單位: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